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

李十娘醒來並求見時,元秀已經用過了寺中送來的素齋,正捧着一盞摻了碎冰的酪飲慢條斯理的啜飲着,見她進來,淡淡掃來一眼,元秀身份尊貴,自幼頤指氣使,養就了居上位者慣有的氣度,饒是李十娘大族出身,也被她瞧得心下微寒。

“貴主……”李十娘訥訥的喚道,她在太乙池邊才醒的時候因在采綠之前想到了替元秀名譽考慮,當時心下還自以爲得意,卻不想轉頭被采綠疑心上了,這才醒悟過來,正如采綠所言,從紫閣峰一路到翠華山,全是她在裡面攛掇的,也不怪那幾個與李家交好的禁軍也不敢多嘴——長生子出現的時間地點都太過巧合了!

李十娘方纔醒轉時聽說元秀召見,到底暗鬆了口氣——她知道元秀一定沒吃什麼大虧,若不然她怎麼可能還有醒來的機會?夢唐風氣再開放,堂堂公主受辱,如今豐淳在位,別說她一個世家女子,就是雲州公主也擔不起這個罪名!

她知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洗清自己的嫌疑,因此也不敢只行常禮,跪了下去分辯道:“貴主對臣女有救命之恩,臣女有什麼理由要害貴主?”

元秀默默看着她,並不接話,李十娘心下無奈,只得繼續道:“再說臣女乃是趙郡李氏中人,謀害貴主這是何等大罪,難道不怕連累族人嗎?更何況,今日之事如此明顯,任誰都會懷疑是臣女所爲,臣女雖然不聰明,可也不至於明擺着將自己曝露出來!而且今日那妖道,臣女可指天發誓,連見也未見過,又遑論是與他勾結?”

“你說的這些倒也有理,不過你且告訴本宮若不是你的話,又是何人呢?”元秀盯着手裡的團扇淡淡的道,她手裡拿着一柄湖青色底六角宮扇,湖青色紗雙面繃緊了扇面,上繡着三四隻彩蝶,一枝粉桃自下方妖嬈探出,蝶似棲非棲,扇柄也用了應景的桃木,只上了一層清漆,色澤微緋,下面穿了一個如意結,墜着杏色流蘇,元秀的目光卻正是落在了流蘇上,李十娘隨之看了一眼,她雖然不是多麼心思靈巧之人,但究竟望族裡長大的,見元秀神色異樣,心下微驚,飛快的思索了一下,方搖了搖頭道:“臣女不知,但臣女確實不曾出賣過貴主!”

元秀淡淡的笑了一笑,忽然問起了毫無關係之事:“本宮聽說你的兄長李覆在長安少年裡面很有些聲名,長夜寂寥,不如你說來與本宮聽上一聽?”

“臣女的兄長不過是早年貪頑放縱了些,所謂聲名都是些荒謬之行,哪裡敢污了貴主的耳?”李十娘原本見她看那杏黃色的流蘇心中就暗暗吃驚了,這會聽元秀提到李復,更是大驚失色,如何敢說。

然而元秀卻偏偏纏住了這個話題,放下團扇,眯眼道:“無妨的,咱們夢唐風氣開放,更何況本宮聽到你兄長的名聲可不壞——寒食時候麟德殿前蹴鞠,似乎連續兩年都是他勝出的吧?說起來李瑰雖然享壽不永,所遺的一對子女倒都是出色的,就是你在長安貴女裡面也是聲名不小,便是本宮的侄女兒昇平縣主比你也是差着些的。”

李瑰便是李復與李十娘之父,此人在懷宗皇帝時聲名極響,幾與杜丹棘齊名,那時候爲太子的憲宗皇帝便對其極爲重視,只可惜此人與杜丹棘一般短壽,去世時方過四旬,留下來一子一女由其兄代爲撫養,李瑰生前所任官職爲國子監祭酒,本朝因承襲前朝科舉取仕之制,兼之前朝覆亡與關隴大族在背後動作不無關係,因此本朝汲取教訓,刻意推行科舉之制,以弱望族影響力,到了玄宗皇帝以後,有才者莫不以出身科舉爲榮,長安各家兒郎只要不是十分不像樣子,總要想着辦法送入國子監中讀書,李覆在長安少年人中交遊廣闊,與此也不無關係。

元秀暗自思忖,這李復倒是個人才,有道是人走茶涼,昔年李瑰還活着時,與杜家五房的長子杜丹棘號稱李杜,雖然不似天寶年間李太白、杜甫那等才名如雷貫耳,卻是長安家喻戶曉的才子,而且此二人對實務亦十分擅長,兩人一般享壽不永,杜丹棘之子杜拂日到如今在長安都聲名不響——杜家五房在杜拂日這一代,還僅有他一名男子,杜青棠膝下只得兩女,且都已遠嫁,對這個侄子自然是格外寵愛與悉心栽培。

然而李瑰之兄卻有衆多子女,對李復與李十娘談不上虧待,但若要說如杜青棠對杜拂日一般卻不太可能了。在這種情況下,李復非但沒有弱了與各家少年的交情,反而延續下來,連帶他的妹妹都備受照拂,可見着實有幾分能力!

“貴主謬讚了,昇平縣主騎術精妙,幾個月前,還從身爲男兒的鄭家郎君手裡贏了一匹大宛良駒,臣女哪兒比得上呢?”李十娘小心翼翼的說道,她雖然不明白元秀的用意,但本能的想把話題從自己兄長身上拉開,可惜元秀卻唔了一聲:“你說過的,你的騎術乃是李復教導,可見你兄長的騎射想來是更好?”

李十娘思索了兩息,才謹慎道:“回貴主,臣女兄長的騎射自是比臣女要好些,但放在長安少年中卻也不算得什麼。”

“他蹴鞠是好的。”元秀懶洋洋的道,“本宮記得那回寒食蹴鞠,崔風物自請上陣,原本從上到下都道他是自矜技藝,皆是興致勃勃,卻不想全場都被李復壓着打,當真是難爲了他那樣還能保持翩翩風儀,事後叫本宮的七姐心疼了好一陣,還把先帝御賜的傷藥都送了過去……”說到這裡,她留意到李十娘眼中閃過一絲複雜,若有所思的點了點腮,柔聲道,“莫非,這就是你要謀害本宮的緣故?”

“什麼?”李十娘一驚!

元秀目不轉睛的看住了她,緩緩道:“本宮……是昌陽公主之妹、與昌陽公主雖然不若東平公主那樣親近,到底是同父異母,更何況,公主們素來都是養在深宮,就算出行也是前呼後擁,哪怕得到信任如今日這樣接近本宮,本宮飲食自有采綠服侍,安危有袁別鶴在旁,李十娘子哪怕到了本宮身邊也尋不到機會,與外人聯手,豈不是很正常的事?”

見李十娘掩住了口,滿眼駭然,元秀嗤笑了一聲,聲音極低,卻透着刻骨的寒意,“更何況本宮被人擄走,雖然未曾受辱,傳出去究竟不好聽,你雖然嫌疑深重,但想着皇家或許爲了本宮的名譽,不能公然拿你怎麼樣,是也不是?”

說着,嘆了一聲,悠悠道:“本宮原本以爲你是個聰明人,或者不像有些人那麼聰明,但至少不會太笨,卻不想你糊塗至此!”

“貴主誤會了!”李十娘低叫一聲,她知道元秀既然把話說了出來,顯然是打算給自己一個辯解的機會的,她若是錯過了這一回,叫元秀認爲這便是事實,那纔是慘了!

不及細想,李十娘飛快的道,“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貴主若要治臣女與兄長之罪,難道還要理由麼?再者,臣女不敢瞞貴主,與崔風物確實自幼一起長大……”她咬了咬牙,復繼續道,“李、崔兩家同屬五姓七望,自來交好,貴主想必也知!臣女少時失怙,雖然有伯父教養,又有嫡兄在上,但到底羨慕尋常人家父母雙全、可以承歡膝下,上回在觀瀾樓上與貴主初見,彼時臣女尚且不知貴主身份,多有冒犯,然也不可能在貴主面前僞裝,貴主也知,臣女與崔風物之妹崔舒窈要好,因窈娘之故,臣女得以時常到崔家拜訪,甚是羨慕崔家滿堂和樂,卻不想,因臣女與崔風物年紀相差不大,漸漸的竟傳出了婚訊,崔家氣度寬宏,對此只是一笑了之,臣女雖是女郎,但自幼跟隨兄長學習騎射,辯白過幾回,也不放在心上,後來,先帝爲昌陽公主擇了崔風物爲婿,臣女還特特送了一份厚禮去慶賀,原本以爲謠言至此可止,不想竟還傳到了貴主耳中,懇請貴主明辨是非——臣女雖然幼年失怙、少年失恃,到底也是五姓七望之女!而且貴主容臣女說一句實話,臣女的脾性並不算很好,若與崔風物有什麼,豈會就此一言不發?”

說到此處,她已經覺得膝蓋跪在了地上微微發疼,卻只能忍着,緩了口氣,才接着說了下去,“臣女與崔風物不過是因李、崔兩家世交的緣故才熟識,又因爲其妹窈娘才比旁人家多走動了些,與崔風物之間清清白白,崔風物乃是臣女知交窈孃親兄,他得尚昌陽公主,先不說這件婚事是先帝所賜,乃是何等榮耀,長安上下誰不知道昌陽公主美豔如花,身份尊貴,又對崔風物一往情深,崔家大郎得妻如此,臣女亦爲之而喜……又怎會因爲昌陽公主怨恨貴主?這真真是無稽之談!”

元秀靜靜聽着,不時露出思索之色,待她說完,方笑了一笑:“你說的倒是有理。”

李十娘心下不敢放鬆,謹慎道:“臣女委實不知道對貴主爲何要有怨懟?貴主對臣女有恩無仇——當初在觀瀾樓上,臣女不知貴主身份,多有冒犯失禮之處,然而貴主寬宏大量,在紫閣峰上撞見了臣女因心疾發作而昏迷,非但不以臣女從前的衝撞得罪爲意,反而使人報與家姐,救下臣女!不敢瞞貴主,上一回家姐命臣女與其往紫閣別院拜謝貴主救命之恩時,臣女還心中忐忑,生怕貴主詢問觀瀾樓之事,卻不想貴主非但提也未提觀瀾樓,卻還幫着臣女說話,讓臣女可以隨意穿自己所喜歡的石榴紅……臣女若還要算計貴主,那當真是連豬狗都不如了!”

她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元秀眯着眼,沉思半晌,忽然橫了眼采綠,嗔道:“十娘子進來這一回了,如何連個繡凳都不搬過來?今兒才從山上下來,累是累了點,你可也太懶了!”

原本李十娘進來後,采綠一直垂手侍立在元秀身後,斂眉低目看不出神色,到了此刻才擡起頭來撲哧一笑,道:“十娘子才進來阿家就拉着她打趣,兩個人一句接一句說的投契,奴連奉茶的機會都沒有尋到,更遑論是其他呢?方纔還想着阿家如今喜歡十娘子定然是嫌棄奴愚笨了,因此格外的不敢吭聲怕被阿家趕了出去,卻不想阿家這會子又怪起了奴!”她一面說着一面從屏風後搬了繡凳出來,笑吟吟的放到了李十娘面前,李十娘謝了恩才站起來,她今日陪着元秀從紫閣峰一路飛馳到了翠華山下,又棄馬用步,爬到山上,元秀失蹤後還被采綠命幾個禁軍制住了,拖着在山上尋了半天的人,消耗極大,這會久跪後起身,頓時有些不穩,采綠適時的在旁扶了一把,掩袖笑道:“十娘子,奴卑微之人,沒什麼見識,今兒在山上,對娘子多有得罪,還望娘子大人有大量,莫要與奴計較呢!”

她這番話說是賠罪,說的卻隨意,只是知道她是元秀近身大宮女,當着元秀的面,李十娘再怎麼不甘也不能不忍了,勉強笑道:“綠娘說笑了,你那麼做也是爲了貴主思慮,我怎會怪你?”

元秀在主位上坐着,對采綠的行徑言辭盡收入眼底,卻只淡笑着一言不發,待李十娘表明了態度,才慢條斯理的問道:“你可用過飯了?”

她不問還好,李十娘這一天除了早上幾乎沒有好好吃過東西,方纔着緊安危也還罷了,如今見元秀終於信了自己的話,頓時覺得飢腸轆轆,連聲音都快虛弱下去了:“多謝貴主見問,臣女尚未用過。”

“你今日才說過是不喜歡素齋的,這寺裡的素齋做得雖然本宮以爲別有風味,怕對你來說到底清淡了些,好在也就吃這麼一回……本宮叫采綠擇了幾道放在冰盆裡,你就在這裡用了,早些安歇吧。”元秀慢悠悠的說道。

李十娘原本以爲危機已經過去,聽她這麼說了,面色頓時一變!

——她忽然想起,自己醒過來後,來傳自己的是禁軍倒也罷了,但自己的使女,從頭到尾都不曾出現過!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二百七十八章 郭霜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濯袂第二百十一章 翠微寺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算與間(七)第七十四章 火樹銀花第二百章 師徒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三十八章 河北三鎮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錯誤第二百九十五章 匯合第三十二章 嘉城公主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七十四章 火樹銀花第二十一章 清忘觀第五十七章 端午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紫閣相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流火(七)第八十四章 赤火第一百一十章 下棋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一百四十三章 殿前交鋒(下)第一百二十章 藥第二百七十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六章 郭十五郎第三百五十二章 算與間(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算第一百一十四章 紅顏薄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約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驚濤第七十三章 婚期第七十五章 長生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鸚鵡記第一百三十九章 京兆孟郎第五十七章 端午約第九十一章 韋氏徽端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中殺(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宮第一百八十八章 故來相決絕第八十章 李氏第三百七十六章 市中殺(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算與間(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九十六章 再訪第三百十一章 子嗣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杜府第九十四章 崔舒窈第七十四章 火樹銀花第一百九十四章 刺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謙謙君子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三章 許情深第三百七十一章 市中殺(一)第二百十一章 翠微寺第三百五十章 算與間(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九十章 杏花深處美人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后第八十一章 神禾賽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局中之局(八)第七十六章 穆望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九十三章 盧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局中之局(七)第五十八章 東平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三百九十六章 局中之局(八)第八十八章 樂遊原第九十二章 百果第一枝第二百五十九章 隻手遮天(下)?第十三章 杜府青棠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光(二)第九十五章 新人第四百零五章 殘局(三)第二十八章 趙氏其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二百七十八章 郭霜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濯袂第二百十一章 翠微寺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算與間(七)第七十四章 火樹銀花第二百章 師徒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三十八章 河北三鎮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錯誤第二百九十五章 匯合第三十二章 嘉城公主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七十四章 火樹銀花第二十一章 清忘觀第五十七章 端午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紫閣相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流火(七)第八十四章 赤火第一百一十章 下棋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一百四十三章 殿前交鋒(下)第一百二十章 藥第二百七十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六章 郭十五郎第三百五十二章 算與間(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算第一百一十四章 紅顏薄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約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驚濤第七十三章 婚期第七十五章 長生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鸚鵡記第一百三十九章 京兆孟郎第五十七章 端午約第九十一章 韋氏徽端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中殺(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宮第一百八十八章 故來相決絕第八十章 李氏第三百七十六章 市中殺(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算與間(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九十六章 再訪第三百十一章 子嗣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杜府第九十四章 崔舒窈第七十四章 火樹銀花第一百九十四章 刺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謙謙君子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三章 許情深第三百七十一章 市中殺(一)第二百十一章 翠微寺第三百五十章 算與間(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九十章 杏花深處美人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后第八十一章 神禾賽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局中之局(八)第七十六章 穆望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九十三章 盧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局中之局(七)第五十八章 東平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三百九十六章 局中之局(八)第八十八章 樂遊原第九十二章 百果第一枝第二百五十九章 隻手遮天(下)?第十三章 杜府青棠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光(二)第九十五章 新人第四百零五章 殘局(三)第二十八章 趙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