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

五月十九這一日天氣甚好,前一日才下過了一夜的雨,這一日卻天色明朗,雨後特有的芬芳縈繞鼻端,夾雜着撲鼻的花香。嘉城公主的生辰辦得一派花團錦簇,這時候牡丹雖然已經謝去,但花相芍藥卻恰好開放,王子節特特命在清思殿外放了許多,奼紫嫣紅,放眼望去,猶如織毯。

此外長安命婦也有一些得到准許進宮相賀,慶賀之後,自是聚宴。因嘉城公主不喜熱鬧,宴便擺在了蓬萊殿,爲了照顧嘉城的習性,宴上只有憲宗皇帝的子女並親眷,饒是如此,宴開沒多久,嘉城還是尋了個藉口離席而去,絲毫不顧及豐淳並皇后的顏面。

瓊王夫婦見狀,只得尷尬的代她請罪,王妃陶景年隨後在瓊王的暗示下追了出去,究竟是衆目睽睽之下,殿下的樂工都差點停了絲竹,幸虧王子節反應迅速,趕緊把話題轉開,才使宴會不至於就此掃興,然而豐淳臉色究竟冷了冷。這讓李儼分外的憂心。

這樣的宮廷宴會元秀自幼參與,如今早提不起什麼興趣,這會見正主都走了,正轉着自己什麼時候離開的主意,忽聽下首的雲州咦了一聲,聲音雖低,裡面卻帶了一絲詫異,她偏過頭,卻見雲州拿着一柄鵝黃精細絹面裁成的宮扇抵住了下巴,見元秀看過來,便拿扇子半掩了嘴,悄悄道:“莫不是上回九姐你說的金腰娘子?”

“……什麼?”元秀方纔並未留意王子節的話,此刻有點糊塗,雲州見狀,便低聲道:“五嫂說左教坊那邊這幾個月新出的擅舞伎人,叫哥舒夭孃的。”

“正是她,綠腰跳得着實不錯。”元秀聽了,點點頭,她想起於文融稟告有關雲州之事,似笑非笑的望了她一眼,雲州今日起得卻是淡淡的桃花妝,被她這麼一看,究竟心虛,有點兒不大好意思,紅了紅臉,輕啐道:“九姐這樣看着人家做什麼呢?該看金腰娘子是正經!”

“那金腰娘子的舞我又不是沒見過,只是覺得十妹似乎比前段時候更嬌豔了。”元秀意味深長的看着她,正要盤問幾句有關鄭緯之事,兩人說話間殿中原本的歌伎卻都已經退了下去,絲竹漸歇,雲州趁機端坐,目不斜視,擋過了元秀詢問的視線。

過了片刻,殿外先傳來一陣輕而悅耳的鈴聲,接着才盈盈走進了一個女郎來,這女郎十六七歲年紀,面作飛霞妝,描着長眉,貼翠鈿,點杏靨,脣上一滴殷紅如血,正是可愛的露珠兒模樣。

這一回哥舒夭娘並沒有起濃妝,五官倒是看得分明,確實有些胡人血統,雙目明顯比中土人氏要凹陷下去,鼻樑亦十分高挺,相比此時唐人的審美,她的臉龐太過瘦削了一些,下頷卻也太尖了點,若非一雙眼睛黑白分明又神采飛揚,淡妝下的容貌可算不得怎麼樣。

這日她穿得衣着十分大膽,柔軟白皙的腰肢幾乎完全是裸露的,腰以上是一件薄得猶如輕煙的對襟廣秀夏衫,夏衫僅僅到她腰間,裡面是一塊訶子裹住了胸,訶子的顏色是最最鮮豔的石榴紅,襯托得肌膚如雪如玉,耀眼無比,訶子上面所繡的圖案卻是大食傳來的聯珠翼獸,猙獰的猛獸與嬌豔的舞姬,形成了另一重的鮮明對比,在她雙臂上各帶了足足十七八個赤金環,其中隔一個環上墜着一隻金鈴,脖子上亦套了一隻掛滿鈴鐺的赤金圈。腰以下卻穿着八褶隱花裙,裙角各墜流蘇,裙下雪足隱隱,竟是赤着腳進來,左教坊工舞,所調.教出來的舞伎舉止無不風流出採,她從殿門走到適合起舞之處,當真是娉婷生姿、步步蓮華,殿中原本聽了皇后的介紹都對舞伎有些期望,這會更是止住了談話認真注意起來。

哥舒夭娘先欠身給衆人行禮,接着對樂工做了個手勢,卻聽鼙鼓一聲作響,哥舒夭娘雙袖頓舉,接着腳步一錯,樂聲急促之中,裙裾飛旋如雲,元秀與雲州同時道:“原來是胡旋!”

這名舞伎跳的綠腰元秀早已見識過,今日復看胡旋竟絲毫不遜色,胡旋舞是本朝胡姬幾乎人人皆會之舞,所謂羯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飄轉蓬舞,只是哥舒夭娘跳起來卻似乎又加進了一些綠腰之類軟舞的動作,歡快之中摻入柔媚之感。她身上那一連串兒的鈴鐺,合着舞蹈節拍並樂工伴奏,恰到好處又隨動作更添魅惑,尤其是哥舒夭娘揚袖回身、急轉乍停之時,人才住,鈴猶搖,別有一種說不出的吸引力。顧盼之間嬌媚萬分,完全當得起媚眼如絲四個字。

起初衆人還仔細看着這支胡旋舞,漸漸的,秦才人等人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這哥舒夭娘容貌雖然按着唐人的眼光並不算多麼美麗,可那雙眼睛卻磨礪得勾魂奪魄,何況舞跳得這般好,身段更不必說,加上又是皇后叫上來的,莫非是爲了薦給豐淳?然而前不久宮裡才進了五位新人,到這會還沒有三個月呢……

想到這裡,便有人偷偷去看皇后的臉色,卻見王子節神色和悅,並無惴惴或者擔憂之色,一副完全被胡旋舞吸引的模樣。

“九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雖然宮裡添不添新人,與公主們關係不大,但都是宮闈之中長大,對這樣的氛圍並不陌生,雲州湊近了元秀,低聲問道。

時值夏日,元秀手邊也有宮扇,拿起來輕輕打了她一下,嗔道:“你問我,我問誰去?”

“……你瞧三哥!”雲州拿袖子掩着嘴,低笑着提醒。

元秀忙借拈着一顆李子入口之際,向齊王席上看去,齊王李付是昨天才風塵僕僕趕到長安的,連夜入宮請了安,被留宿在宮中,今日就直接過來入席,李付的年紀只比平津小一歲,今年已經而立,他生得酷似楊太妃,略顯寬厚的輪廓,面色白皙,頷下已經開始留髯,穿一襲紫色大科綾羅圓領袍衫,束着金玉帶,用十三銙,腰下懸着一塊福壽如意佩,乃是以上好的和田玉雕琢成靈芝、蝙蝠等物,玉佩旁另掛着一隻如意形狀的香囊,描金繪銀,他踞席而坐,一手支頤,一手放在膝上打着節拍,眼光一錯也不錯的盯住了殿下急旋而舞的哥舒夭娘,炯炯明亮——若不是這哥舒夭娘是皇后特特提了一句的,恐怕早已經出聲討要了。

再看他身旁的齊王妃長孫氏,長孫明鏡是本朝賢后文德皇后的後人,開朝之時因着太宗皇帝與文德皇后伉儷情深,對長孫家恩寵日加,而長孫氏原本就是前朝八大上柱國之一,家勢顯赫,只是後來高宗皇帝擔憂閥閱權勢過大,危及皇權,加上其時王皇后無子,而他從感業寺接回的太宗時才人武氏卻誕下子嗣,便藉着廢后一事對舅家大肆打壓,長孫氏自此衰落,但終究是望族之一。

這長孫明鏡比齊王還要長一歲,生得十分端麗,她昨日隨齊王一起匆忙進宮覲見,卻沒有像齊王那樣留宿宮廷,而是堅持回了齊王府梳洗更衣,今日身上穿的乃是正式的鈿釵禮衣,織繡精緻,梳着高髻,周圍飾以珠翠,蛾眉檀脣,翠鈿花靨,此刻即使是濃豔的酒暈妝也遮擋不住她面上的慍怒之色,若不是她手裡拿的爵器牢固,只怕早已被捏扁了。

夾在這兩人之間的卻是齊王世子李釗,李釗出生之日晚於任秋,如今不過十二歲,不知道是不是之前趕路的緣故,他臉色有些蒼白,此刻顯得對歌舞興趣不大,正一心一意的拿着一個石榴,讓身後的宮女替自己剝了,慢條斯理的吃着。

察覺到元秀的注視,李釗忙拿過手邊的溼帕擦了擦,斂裾坐好,復向元秀笑了一笑。

元秀嘴角勾了勾,回了他一個笑容,便收回目光。

這時候樂聲乍停,卻見殿下哥舒夭娘一個急回,裙裾乍開,隱花裙的八褶之中八種栩栩如生的鮮花乍現,腰以下彷彿八花齊開,說不出的絢麗!而她雙臂上舉,輕.薄的夏衫似經受不住急轉之力,飛快向後褪下,露出大片香肩!原本那夏衫就極爲輕軟,猶如煙霧,如今這麼一褪,更是活色生香,勾人魂魄,齊王看得興起,也不管這是什麼場合,大聲叫了一個好字!

聞言公主席位這邊的昌陽不覺皺了下眉,看向殿上的豐淳,豐淳卻慢條斯理的笑了笑,吐了個字:“賞!”立刻有內侍託着一對銀鋌下去,哥舒夭娘大大方方的謝了賞,便聽豐淳道:“三哥既然贊你舞技好,便去替他斟酒吧!”

豐淳此言一出,衆人都是怔了一怔,雲州嘀咕了一句:“這舞伎原來是打算給三哥的?”

哥舒夭娘腳步頓了一下,彷彿也感到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復了常色,脆聲禮道:“妾身遵旨!”接着便步伐輕盈的走到齊王身旁,接過一邊持壺宮女手中的酒壺,輕舒玉臂,替齊王滿上一樽,“請齊王滿飲此杯!”

齊王原本也只當韓王開蒙而皇后至今無子,因此藉着嘉城公主生辰引薦新人給豐淳,這哥舒夭娘容貌不算最美,卻難得善媚,他雖然瞧中了卻也不敢直接討要,卻沒想到自己讚了一句,豐淳立刻就把人指了過來,看他神色也不見是對這哥舒夭娘有什麼興趣,不由心下大喜,趕緊捧樽向上首敬道:“愚兄多謝五郎了!”

豐淳含笑道:“三哥喜歡就好。”他們兄弟這邊正親熱,長孫明鏡的臉色卻難看之極,也幸虧她今日按品大妝,酒暈妝是要胭脂上得最濃,才勉強遮住了怒意,身後貼身使女趕緊用力拉了拉她的袖子才隨着齊王一起給豐淳謝恩,坐下後端起面前的荔枝綠一口氣喝了數盞才把那股心火壓下去,冷冷掃了眼哥舒夭娘,目光冰寒。

斜對裡昌陽剛好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微微蹙眉,覺得長孫明鏡對自己兄長未免管得太緊了,轉念又想到了任秋——未婚生子,哪怕是在皇家,面上也不好看,也難怪齊王會同意長孫明鏡不將任秋列入李氏,但那到底是齊王的骨肉,她的親侄子,雖然不是長孫明鏡生的,到底也算她庶子,何況任秋無論如何也奪不去李釗的世子之位,長孫明鏡又何妨大度一點?昌陽公主決定在婚前抽空與楊太妃說明此事,讓太妃務必敲打敲打長孫明鏡,可別叫她趁着如今任秋出事,想方設法要了他的命!

這場宴飲說是慶賀嘉城公主的生辰,但主角卻是早早退回了清思殿,陶景年追到殿上,便看到嘉城公主正不耐煩的吩咐渾機、純機上前替她將爲了今日特特換上的精緻華美的公主禮服除去,又隨手自己扯脫了公主冠冕,一迭聲的叫人打水淨面,渾然未將身後的嫂子放在心上。

陶景年壓住心底的慍怒:“六妹這會就要取妝更衣,難道不打算回席上去了嗎?”

嘉城公主嗯了一聲,淡淡道:“六嫂,我今日已經去露了一面,這紅塵之中的紛紛擾擾我卻是早就不習慣了,能夠待到方纔我已經忍受不住,六嫂還是回去陪六哥吧。”她語氣裡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意思任誰都能分辨出來,陶景年哪怕是在瓊王和王子節那裡也沒有當面受過這樣的氣,但這幾日到清思殿來的經驗已經讓她如今聽着這樣的話心平氣和了。

瓊王李儼其實也早就知道壓根勸說不住這個妹妹,這一回也不過是盡一盡力,順便可以得到返回長安的機會。

可陶氏既然追來了,該說的話總是要說的。

“你六哥那邊暫時不急,六妹這樣跑了回來,可知道今日這場宴飲乃是聖人親自吩咐、皇后親自操持的?爲着六妹你厭惡人多嘈雜,皇后只挑着幾家命婦入宮慶賀,還都是行過禮後就出了宮,連留膳都未提,今日蓬萊殿上只得自家兄妹子侄……”陶景年的話卻被嘉城公主打斷,後者眉心微蹙:“塵世種種於我不過過眼雲煙,六嫂若沒有旁的想說的,還是回去罷。”

她這一副看破紅塵只想得道昇天的模樣叫陶景年頓時無語,陶景年自己其實也是信奉三清的,可她還沒信到了爲此拋棄身份家業追尋大道的地步,短暫的沉默後,陶景年看了看她身後垂手而立的渾機、純機,咬牙道:“那好罷,我就說一句話,六妹可否讓人先退下?”

嘉城公主冷淡的看了她一眼,從瓊王並王妃一起返回長安起,便一直進宮來勸說她不要出家,委實將她的耐心用得差不多了,但看陶景年的樣子,若不同意恐怕會繼續賴着不走,嘉城盤算着今日功課的時辰快到了,不情不願的點了頭。

殿上只得姑嫂兩人,陶景年卻顫抖了一下,撲通一聲,往嘉城公主面前跪下,低聲道:“公主念在與瓊王一母同胞的份上,千萬救他一救!”

嘉城公主不覺蹙起眉……

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南第二十二章 持齋第九十六章 再訪第七十三章 婚期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降之日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十五郎(二)第三百五十章 算與間(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降之日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十娘第七十五章 長生子第一百零八章 醉西施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信王李佳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章 柳折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飄風驟雨驚颯颯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一百一十三章 杜家三郎第二百九十一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郭雪第一百五十章 樓氏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一百零九章 火鍊金丹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二百五十七章 杜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三章 柳折別第三百八十八章 市中殺(十九)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二百九十九章 錯誤第三百五十二章 算與間(四)第二十四章 師如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二百十章 二九先成實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三章 許情深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九十章 局中之局(二)第二百十六章 鄧國夫人(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瀾微第一百一十二章 端午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淳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一百零五章 李九郎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音第七十二章 僦鞠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四十六章 香囊第九十三章 盧氏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國(一)第二百零五章 仙奴第三百六十九章 郭十五郎(三)第一百一十章 下棋第一百六十五章 紫閣別院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九十三章 盧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選擇第三十六章 約見第一百七十四章 耶,自己生日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局中之局(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第七十章 寒食第三百零七章 和靜郡主第四十八章 瑞麟香第六章 趙麗妃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三十四章 韋坦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一百零九章 火鍊金丹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下有人第二十五章 偷聽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九十二章 百果第一枝第一百九十二章 愚笨?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流火(二)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
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南第二十二章 持齋第九十六章 再訪第七十三章 婚期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二百八十五章 裴氏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降之日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十五郎(二)第三百五十章 算與間(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降之日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十娘第七十五章 長生子第一百零八章 醉西施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信王李佳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章 柳折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飄風驟雨驚颯颯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一百一十三章 杜家三郎第二百九十一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郭雪第一百五十章 樓氏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一百零九章 火鍊金丹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二百五十七章 杜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三章 柳折別第三百八十八章 市中殺(十九)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二百九十九章 錯誤第三百五十二章 算與間(四)第二十四章 師如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二百十章 二九先成實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三章 許情深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九十章 局中之局(二)第二百十六章 鄧國夫人(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瀾微第一百一十二章 端午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淳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一百零五章 李九郎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音第七十二章 僦鞠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四十六章 香囊第九十三章 盧氏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國(一)第二百零五章 仙奴第三百六十九章 郭十五郎(三)第一百一十章 下棋第一百六十五章 紫閣別院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九十三章 盧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選擇第三十六章 約見第一百七十四章 耶,自己生日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局中之局(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第七十章 寒食第三百零七章 和靜郡主第四十八章 瑞麟香第六章 趙麗妃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三十四章 韋坦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一百零九章 火鍊金丹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下有人第二十五章 偷聽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九十二章 百果第一枝第一百九十二章 愚笨?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流火(二)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