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

東都洛陽,幾乎成了一座空城。緣何如此?

自從李世民率領大唐軍隊平定天下,玄武門射殺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繼承國祚以來,大唐國內已經百年之間沒有大的戰事。國人最清晰的記憶,也只是李隆基登基之前的那一次小小風波。之後,國泰民安的開元盛世,早已經把大唐子民大腦中的戰爭記憶,完完全全地洗盡了。四夷來朝,五胡歸順,所有唐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都是一副天朝上國子民的姿態,傲視寰宇,哪裡還有“失敗”的概念,戰爭的印象。“開元盛世”,自唐以後,至於今朝,都是萬千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的人們最渴望回去的年代。那麼,生在當時的人民,更是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人民。可是,當安祿山集結的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藉口,自東北方一日千里,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兵臨城下的時候,黃河南北兩岸的守軍紛紛潰退,官吏們更是望風而逃,沒有了官家保護的黎民百姓,更是扶老攜幼,紛紛南遷或是逃亡蠻夷之地去了。東都洛陽,自然成了空城。

洛陽,因爲地處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處九州之中。故而所在的河南省,一直是“中原”的中心。以洛陽爲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洛陽則是世界上第一座統籌規劃的城市。自夏朝大禹王建立都城於此,一共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定都。“千年帝都,華夏聖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絲路起點,運河中樞,牡丹花都,山水之城;三代創世,魏晉風流,漢唐雄風,宋家文氣。”是世人對洛陽最爲全面的概括了。

洛陽城的地形,是歷朝都城之中,最爲險要的,它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羣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洛陽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由此來看,洛陽是中華大地的龍脈集結之所,所以歷朝歷代均爲諸侯羣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成爲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站在洛陽城上,安祿山心中熱血澎湃。

“楊將軍。”安祿山對楊天霸道:“如今,我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唐軍望風而逃,如此形勢,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料。你看,我們如今最應該注意的是什麼,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楊天霸道:“天下的中心,最爲富庶繁華的洛陽,已經掌控在了大帥的手中,大帥此時,若建都稱帝,已經足以和大唐並肩而立。”

安祿山道:“這正是我所想的,將軍真是知音啊!”安祿山用肥膩的大手,拉住楊天霸,顫抖着說。

楊天霸卻道:“大帥,不可。大唐的軍隊爲什麼不阻攔大帥的大軍,大帥想過沒有?”

安祿山笑道:“本帥日夜辛勤操練軍隊,而其他節鎮,則疏於練習,驅虎食羊,自然馬到功成。”

楊天霸道:“大帥,此言差矣。”

安祿山“喔”了一聲,十分不解,也十分不滿。

楊天霸道:“大唐子民所盼望的軍隊,不是來推翻唐朝的,而是期待軍隊來驅逐楊國忠等豺狼的,是爲肅清弊政的。大帥的軍隊一路無敵,因爲他們把大帥當成了救星。如果大帥稱帝,那就是公然與大唐爲敵,國人會答應嗎?大帥只有攻入長安,將奸賊剷除,然後,才能獲得天下民心。之後,才能纔有非常之計,非常之謀,讓大唐天子效仿堯舜禹,禪讓大位。到那時,大帥才能名正言順地,繼承大統。否則,就是反賊,人人奮起抵抗,護駕天子。最爲溫順的綿羊們一旦憤怒起來,他們的力量,絕對勝過殘忍蠻暴的虎狼。大帥試想,大帥手中二十萬大軍,與天下千千萬萬百姓相比,誰的力量更爲強大呢?太宗皇帝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人民,只有人民,纔是推動歷史車輪前進最爲強大的力量。大帥,難道不是嗎?”

安祿山思慮再三,笑着對楊天霸說道:“沒有楊將軍,本帥幾乎要自誤了。”

楊天霸說道:“姐夫,一家人,就不要見外了。小弟只是爲姐夫的功名大業着想,說話或有不敬之處,望姐夫原諒。”

安祿山道:“這是什麼話?我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都分不出嗎?楊將軍,你就是我的伊尹、管仲,就是我的蕭何、韓信,我怎會怪罪於你呢?”

說到蕭何、韓信,尤其是蕭何,楊天霸心中挺不是滋味。可是,他又不好說什麼,畢竟,在後人眼中,這些都是大大的英雄,大大的功臣。

楊天霸說道:“大帥,小弟想和二位夫人出城溜溜。我們一直想遊覽洛陽勝地,這次好不容易來到這裡……”

安祿山道:“好,很好!姐夫我就派十名侍衛,隨時照應將軍和二位夫人。”

楊天霸說道:“多謝。”

覃明、藍海心、杜詩三人牽馬走在洛陽城下。

巍峨的城牆,在黑沉沉的夜色之下,如同黑鐵一般,堅固無比。

“偌大的一座城池,幾乎毫無抵抗,就被拿下了。”杜詩悽然地道。

藍海心道:“可不是嗎?”

覃明道:“當年,清軍入關,堅固的長城,也被他們三四次鑿穿,穿牆而入。不是城牆不堅固,也不是他們都擁有茅山道術,而是軍中無主,國中無主。吳三桂在歷史上,被稱爲罪人,在我的眼裡,不過是個冤魂而已。就算吳三桂不開關,大清一樣會入主中原。”

藍海心道:“那不過是歷史。可是,你不是已經改寫了歷史了嗎?”

覃明微笑着點頭道:“是啊。衆人都以爲吳三桂是罪魁禍首,唯有我覃明,才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何處,也唯有我,可以心想事成。”

杜詩道:“聽說,封常清、高仙芝兩位將軍對安作戰不利,丟了洛陽回到長安之後,已經被斬首了。”

“是啊,他們也是冤魂啊。要是殺了楊國忠,那麼,安祿山的部隊再想前進一部,也就難了。”藍海心道,“他的清君側藉口一旦不成立,老百姓怎麼會放過他。”

覃明道:“唐玄宗不是昏君,他怒斬封常清、高仙芝二將,其實就證明,他早已經認識到了安祿山的反叛之心,勢必要殲滅安祿山,保衛國家,保護人民。看着吧,真正的抗戰,從洛陽失陷開始,已經正式啓動了。”

西京長安。

唐玄宗氣定神閒地端坐在龍椅上,看着六神無主的大臣們,微微地笑着。

“諸位愛卿,你們害怕了嗎?”唐玄宗問道。

衆臣噤若寒蟬。

唐玄宗道:“朕自登基以來,勤政爲民,天下安定,三十年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爾後,朕卻有些怠政了,對官吏缺乏管束,對百姓薄倖寡恩。朕千不該萬不該,就是相信了安祿山這個奸賊。朕給了他那麼多的恩惠,那麼大的信任,將天下十大節鎮,三分之一交給了他,天朝的二十萬雄兵都交到他的手裡,希望他爲國建功,抵禦邊賊,而他,卻辜負了朕。他竟然公然勾結外族,舉二十萬大軍,起兵造反。當初,楊國相多次向朕上奏,安祿山有反叛之心,而朕卻沒有在意。朕真是追悔莫及啊。”

衆臣依舊一言不發。

唐玄宗道:“其實,要抗拒安祿山,並不難。消滅安祿山,也不是不可能。”

楊國忠道:“陛下聖明。”

衆臣尾隨楊國忠道:“陛下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玄宗的臉上,浮出一絲冷笑。那冷,是刺心的痛,那冷,是心在滴血。

唐玄宗道:“朕聽說,當年有一人,曾經犯了罪,即將押赴刑場處死,卻被詩仙李太白給救了,還說此人儀表非凡,絕非等閒之輩,頗有李牧、李廣的將帥之才。不知此人,現在何處?”

楊國忠連忙說:“陛下,此人名叫郭子儀。”

唐玄宗道:“郭子儀何許人也?”

楊國忠道:“此人現任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唐玄宗道:“此人可大用。傳朕旨意,加封郭子儀爲朔方節度使,東討叛軍。得勝歸來之日,朕親自爲他擺酒接風,加官進爵,封侯拜相。”

楊國忠道:“遵旨!”

郭子儀立即親赴校場,檢閱三軍,誓師出征。

雲中郡,朔方軍旗開得勝,一舉收復重鎮雲中,大敗叛軍薛忠義,坑其騎兵兩千多人。

接着郭子儀又使別將公孫瓊巖率兩千騎兵攻擊馬邑(今山西省朔縣東北),大獲全勝。馬邑的收復使東陘關得以重開,從而打通了朔方軍與太原軍的聯繫,使安祿山下太原,入永濟,夾攻關中之軍事行動無法實現。捷報傳到京城長安,人心稍安,郭子儀以功加御史大夫。朝廷命郭子儀回到朔方,補充兵員,從正面戰場出擊叛軍,以圖收復洛陽。郭子儀則認爲,必須奪取河北各郡,切斷洛陽與安祿山老窩范陽之間的聯繫,絕其後方供給線,纔能有效地打擊叛軍前線的有生力量。這一出擊方向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經郭子儀的推薦,朝廷任命李光弼爲河東節度使。郭子儀分了一萬軍隊給李光弼,送他出徵。李光弼由太原出井陘口,一連收復七座縣城,直奔常山(今河北正定)。

安祿山部將史思明聞訊,率五萬大軍從西包圍李光弼於常山。李光弼消耗很大,寡不敵衆,被迫困守。只得派人向郭子儀求援。郭子儀急率軍東進,火速馳至常山,與李光弼會合,以十萬官軍,與史思明會戰於九門城(今河北省藁城西北)南,大獲全勝。

史思明新敗後,退守博陵。博陵是河北重鎮,易守難攻。郭、李兩部久攻不下,郭子儀決定退守常山,採取先疲後打的戰略,轉戰殲敵。史思明求勝心切,採取了追蹤跟進的策略,企圖重創唐軍。“我行亦行,我止亦止”。郭子儀將計就計,親選五百精銳騎兵,交相掩護,牽着史思明的叛軍疾速北進。史思明不知是計,一連追了三天三夜,追到唐縣時,才發現前面只有五百騎兵,方知上當,然而已經人困馬乏。郭子儀乘其疲憊不堪之機,返軍掩殺,大敗史思明於沙河,又打了—個大勝仗。

安祿山忽聞敗報,心驚膽寒。急忙從洛陽抽調二萬兵馬,派謝希德北上增緩。又發范陽老巢的精兵萬餘人,令牛廷蚧南下助戰。會合五萬大軍準備捲土重來。郭子儀這時駐紮恆陽(今河北曲陽),他見賊兵兵鋒甚銳,兵力大增,欲求決戰,仍然實行疲敵戰術。加緊修繕防禦工事,深溝高壘,嚴陣以待。“賊來則守,賊去則追,晝揚其兵,夜襲其幕”,使五萬叛軍欲戰不能,欲退不可,大大挫傷了敵人的銳氣。

郭子儀軍威赫赫,使叛軍整日提心吊膽,不得安寧。當叛軍被拖到相當疲勞的程度時,郭子儀對李光弼說:“敵已疲憊,可戰。”於是在嘉山(今河北定縣)擺開了戰場,布好戰陣,史思明等叛將也列陣而至,郭子儀指揮得當,唐軍奮勇無畏,銳不可當。叛軍士氣低落,陣勢混亂,四處潰逃。史思明見敗局已定,嚇得慌不擇路,墜下戰馬,丟了頭盔,連靴子都跑掉了,光着兩腳,拄着一條斷槍,逃回博陵。叛軍被斬殺四萬多人,被生擒五千餘人,損失戰馬五千餘匹。郭子儀指揮官軍乘勝前進,進圍博陵,聲威大振。

河北10多郡,自發集結武裝,支援和響應官軍,地方軍民紛紛誅殺叛兵叛將,歸迎唐朝。

安祿山丟失河北,則後方交通線被切斷。叛軍將士家在范陽者,都惶惶不安,憂慮後退無路。安祿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慌,對他的軍師高尚、嚴莊罵道:“你們叫我反唐,說是萬無一失。現在起兵已經幾個月了,後路被郭子儀切斷,只剩下汴、鄭幾州,進退兩難,萬無一失在哪裡?”他和謀士們不得已才考慮出一個放棄洛陽,撤回范陽的計議。

郭子儀在河北的輝煌戰績,扭轉了唐軍倉卒應戰的被動局面,改變了整個戰爭形勢。這時郭子儀提出了堅守潼關,揮軍北上,直搗范陽的方略。如果朝廷採納這個方略,平定安史之亂指日可待。但是,唐玄宗卻聽不進郭子儀的正確意見,而對楊國忠卻言聽計從。結果造成潼關失守。叛軍從困境中得以解脫,使戰局急劇惡化。

當時駐守潼關的哥舒翰是位突厥人。立過許多戰功,擔任過隴右和河西兩鎮的節度使。此時由於年老多病,已回長安居家休養。安祿山叛軍進逼潼關時,唐玄宗爲了借重哥舒翰的威名嚇走敵人,就任命他爲天下兵馬副元帥,領兵禦敵。哥舒翰推辭不準,只得抱病出徵,把軍隊駐紮在潼關一帶。他十分清楚,自己帶領的十幾萬唐軍,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並不能打硬仗,守住潼關就不錯了。因此採取以守爲攻的穩妥之計,潼關守得很好。楊國忠看到哥舒翰兵權在握,怕對自己造成威脅,權勢不保,於是插手哥舒翰的作戰指揮。楊國忠密奏唐玄宗,派使者催促哥舒翰速出潼關,收復陝郡、洛陽。哥舒翰明知這樣蠻幹,只能招致失敗,可是又不能違抗聖旨,他失聲痛哭一場後,懷着視死如歸的悲痛心情,領兵出了潼關。在靈寶縣西南中了叛軍的埋伏。幾場苦戰下來,葬送了十幾萬唐軍的性命,哥舒翰被俘,潼關失守。

自從安祿山起兵,直到攻陷洛陽以來,唐軍節節敗退。好不容易郭子儀來了,才扭轉戰局,取得了捷報頻傳的好戰績。可是,哥舒翰的潼關一戰,由於唐玄宗的好大喜功、求勝心切,致使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轉瞬之間,又化爲烏有了。

戰報傳到長安,唐玄宗懊悔不及。可是,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了。

唐玄宗再次升殿,會集百官,商議禦敵方略。

楊國忠的建議,奔向四川逃跑。唐玄宗實在是沒有辦法了,眼看着安祿山的部隊就要打進長安,只得同意西逃入蜀,暫避風頭。

蜀道崎嶇難行。唐玄宗不禁想起了李白的那首《蜀道難》,大聲悲呼:“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第四十七章 豪門夜宴第三十二章 汴京之變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四十八章 縱論天下第十章 離奇死亡第五十九章 戰神傳說第二十九章 精舞英雄第五十四章 佳偶天成第二十一章 吸血蜘蛛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五十章 柴榮殯天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十二章 大師降臨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五十三章 鬼王來訪第五十一章 黃袍加身第六十四章 貴妃何處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三十九章 盛大賭局第十五章 山海關下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四十七章 豪門夜宴第二十八章 草原牧歌第二十七章 帝王末路第八章 多情殺手第二十章 血族成員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四十九章 投奔後周第三十二章 汴京之變第五十一章 黃袍加身第五章 爛熳婚禮第七十章 一飛沖天第四十五章 桂香夫人第四章 寒冰戒指第十章 離奇死亡第二十二章 股東大會第三十四章 萬年血人第二十一章 吸血蜘蛛第十六章 決戰關外第七十章 一飛沖天第十四章 神秘教堂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三十五章 天降祥瑞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四十章 揮金如土第四章 寒冰戒指第二十八章 草原牧歌第三十七章 現代病毒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三十八章 血人出世第五十七章 愛的犧牲第三十七章 現代病毒第十五章 山海關下第六十四章 貴妃何處第十二章 大師降臨第十九章 大選在即第二十七章 帝王末路第五十三章 鬼王來訪第三十五章 天降祥瑞第二十三章 人鬼癡戀第三十六章 時尚大宋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三十九章 盛大賭局第三十五章 天降祥瑞第二章 初次約會第五十四章 佳偶天成第二十五章 血族始祖第十四章 神秘教堂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十二章 大師降臨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七十二章 大漢雄兵第六章 婆家之行第一章 一見傾心第三十四章 萬年血人第六十五章 淚的葬禮第五十七章 愛的犧牲第四十五章 桂香夫人第二十二章 股東大會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十五章 山海關下第二十九章 精舞英雄第六章 婆家之行第六十七章 愛的妖嬈第四章 寒冰戒指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五十五章 愛情聖藥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十九章 大選在即第五十九章 戰神傳說第五十章 柴榮殯天第二十七章 帝王末路第五十章 柴榮殯天第六章 婆家之行第四十七章 豪門夜宴第六章 婆家之行
第四十七章 豪門夜宴第三十二章 汴京之變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四十八章 縱論天下第十章 離奇死亡第五十九章 戰神傳說第二十九章 精舞英雄第五十四章 佳偶天成第二十一章 吸血蜘蛛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五十章 柴榮殯天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十二章 大師降臨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五十三章 鬼王來訪第五十一章 黃袍加身第六十四章 貴妃何處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三十九章 盛大賭局第十五章 山海關下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四十七章 豪門夜宴第二十八章 草原牧歌第二十七章 帝王末路第八章 多情殺手第二十章 血族成員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四十九章 投奔後周第三十二章 汴京之變第五十一章 黃袍加身第五章 爛熳婚禮第七十章 一飛沖天第四十五章 桂香夫人第四章 寒冰戒指第十章 離奇死亡第二十二章 股東大會第三十四章 萬年血人第二十一章 吸血蜘蛛第十六章 決戰關外第七十章 一飛沖天第十四章 神秘教堂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三十五章 天降祥瑞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四十章 揮金如土第四章 寒冰戒指第二十八章 草原牧歌第三十七章 現代病毒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三十八章 血人出世第五十七章 愛的犧牲第三十七章 現代病毒第十五章 山海關下第六十四章 貴妃何處第十二章 大師降臨第十九章 大選在即第二十七章 帝王末路第五十三章 鬼王來訪第三十五章 天降祥瑞第二十三章 人鬼癡戀第三十六章 時尚大宋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三十九章 盛大賭局第三十五章 天降祥瑞第二章 初次約會第五十四章 佳偶天成第二十五章 血族始祖第十四章 神秘教堂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九章 霧都情人第十二章 大師降臨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七十二章 大漢雄兵第六章 婆家之行第一章 一見傾心第三十四章 萬年血人第六十五章 淚的葬禮第五十七章 愛的犧牲第四十五章 桂香夫人第二十二章 股東大會第四十二章 漫漫長夜第六十三章 西蜀悲歌第十五章 山海關下第二十九章 精舞英雄第六章 婆家之行第六十七章 愛的妖嬈第四章 寒冰戒指第十八章 亂世紅顏第五十五章 愛情聖藥第六十二章 玄宗西逃第十九章 大選在即第五十九章 戰神傳說第五十章 柴榮殯天第二十七章 帝王末路第五十章 柴榮殯天第六章 婆家之行第四十七章 豪門夜宴第六章 婆家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