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戰後餘聲

雖然不知道元兵撤退的原因,但敵人既然已經離開,明玉珍等將領都鬆了口大氣,忙指揮還能動彈的部下清理城頭,全力救援傷員。史應龍醫術頗高,也加入救人行列救助傷員,跟着其他人沿着城道向前搜索,給的傷情較重的傷員進行急救,

戰後的場面慘烈無比,血色殘陽映照中,城頭城下,裡裡外外,殘肢斷體隨處可見,一層層的屍體疊得老高。浸沒了城道的人血,經凜冽的北風一吹,變成了粘稠的血漿,滑膩不堪,不時有人被滑倒。救護人員在城頭上逐步檢查,遇到還有氣息的奉元軍民,便迅速擡走。只因傷員衆多,再加上城門還未掘開,外城腳下那裡一時也無法顧及。

城頭上忙碌一片,還未退下城頭的百姓,也在搜尋有自己親人,一陣陣喊聲不斷,有老人在叫兒女的,也有半大小子在叫父母的,有找兄弟的,也有找姐妹的,有丈夫找妻子的,也有妻子在找丈夫的。

不時有百姓尋到親友,有僅受到輕傷的,活蹦亂跳的,閤家喜極而泣;也有身受重傷,斷手缺腳的,雖然往後狀況堪憂,但也保住了性命,衆親友悲喜交集;還有傷勢過重,早已死去的,家人抱着冰冷的屍體放聲大哭;更有連屍體也找不着的,只有焦急的呼喚在空中飄蕩,淒涼無限。

“奉元城雖然守住了,但戰火無情,遭難最大的反而是百姓,這樣的代價太高了。以後大華若有戰事,應儘量避免連累百姓,禦敵於門外才是最好的辦法。”史應龍耳邊聽到百姓的聲聲不斷的悲聲哭泣,內心也極爲沉重。史應龍自小和姐姐相依爲命,早年四處流浪,不知道吃過了多少苦,對最底層百姓的生活極爲了解。這次守城之戰傷亡衆多,那些失去頂樑柱的百姓人家,以後生活必然會遭到影響。

元兵圍城多日,城中普通人家早已無糧可食,又無工可做,難以爲繼,而且現在已經是臘月時節,大雪將至,到時候冰天雪地,便想挖些野菜充飢也做不到,恐怕要有不少人熬不過這個冬天。史應龍一邊救人,一邊卻在想,要如何才能幫助這些勇敢又可憐人們。

北風凜冽,風助火勢,元兵大營火勢越來越大,濃煙沖天而起,不斷飄入城內。史應龍忽然想起元軍來不及帶走的輜重,心道韃子有近十萬人,備下的軍糧肯定有很多。而且軍糧難燃,此時若下城搶救,應該能挽回不少。他想法一起,迅速和明玉珍交換了意見,便先躍下城頭,趕到元兵大營。明玉珍選出近百士兵,墜下城頭,迅速跟了上去。

史應龍身法飛快,紫英劍當前開路,在煙火中來回穿梭,闖入多個營盤都沒找到糧倉,忽然聞一股燒焦的炒米香味,心念一動,忙循着味道追尋過去,終於在大營外圍看到一大片糧倉立在火中,每座糧倉外圍都已附着煙火。他忙縱身搶進,左掌右劍全力施爲,頓見掌風劍氣縱橫交錯,呼呼作響,迅速將一座附火的糧倉削掉外層,又開始搶救周圍的糧倉。

隨後趕到的天完軍士兵加入救火行列,呼喝着用長兵撲打煙火。有幾個士兵實在餓極了,偷偷抓起燒焦的糧食就往嘴裡放,囫圇吞了下去。史應龍見了也不阻止,只是提醒道:“燒焦糧食含有火毒,不可多吃。反正這裡糧食有不少,應該夠大家撐到大華援軍到了,你們吃一點墊墊肚子就好了,可別貪多吃出問題。”幾名士兵訕然不已,略嚐了幾口焦熟的糧食,便專心救火。

忙碌中,史應龍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勁急的衣帶破空之聲,竟是兩名高手在飛速接近中。他頓時警惕起來,心想:“來人武功不弱,莫非趙敏準備殺個回馬槍?”他不敢怠慢,忙躍上高手張望。只見元兵大營外奔來兩個人,一個身材矮胖,竟是顏垣,另一個魁梧高壯,卻是武烈。

“竟然是武統領。想必成都也派出了援軍,而且比傅外閣快了不少,怪不得趙敏會撤兵。”史應龍心下大喜,忙出聲招呼。武烈和顏垣兩人正要繞開元兵大營,聽到史應龍聲音後,便直接掠入輜重營,上前問訊,三人便迅速交流起來。

當初顏垣和藍玉潛出奉元城求援,殺出重圍後藍玉趕往金州,他卻趕到了廣元,將求援消息送出。大華在西南地區經營良久,廣元這樣的重城備有飛禽傳驛,反倒趕在藍玉之前,把消息傳到了成都。大華留守的內外閣成員一經商議,立即決定出兵救援。

大華內外閣聯名簽署令,先飛傳廣元、巴中兩處駐軍趕到漢中等候,有以馮國用爲主帥,朱長齡、武烈爲副手,率領拱衛成都的四萬鐵血精銳飛援奉元,一路緊趕,在十日內走了一千多里路,終於在今天趕到奉元附近。因爲遠遠見到煙火沖天,馮國用等人以爲奉元失守,便派顏垣和武烈趕上前查探情況。

史應龍又將奉元的情況簡略說了一遍,對武烈道:“我還以爲傅外閣會先趕到,沒想卻是馮內閣先到一步,行軍之速,實在大出我的意料。不過也幸虧是這樣的神速,才能在即將城破的關頭,逼得趙敏急忙撤軍。只要再等傅外閣趕到,兩下匯合,奉元城就安入泰山了。”武烈說道:“殿下,其實傅外閣已經和馮內閣聯繫過,他知道從成都來的兵馬更快一步時,已經帶人趕去抄韃子的後路了。”

“好,果然是戰場無敵的傅外閣,他竟然已經想到了這一步。”史應龍稱讚一聲,又說道:“希望傅外閣能給元兵一個大大的教訓,爲傷亡的奉元百姓,還有天完軍將士討回血債。”武烈和顏垣點頭不止,紛紛出言贊同。三人又說了幾句話,顏垣便趕回城內傳達喜訊,武烈則留在元兵大營內搶救糧食。

明玉珍得知援軍的確切消息,也是大喜不已,忙派人加緊開掘城門,等城門重新打開後,朱長齡已經帶着數千騎兵前鋒趕到,在史應龍指揮下,迅速加入救援傷員和搶救糧食的工作。不久後,馮國用帶着主力趕到,當即入駐城內,開始修葺城防。

此時天完軍傷亡慘重,活下來的大多數是聽命於明玉珍的白蓮宗教衆,信奉彌勒更勝於明尊。而明玉珍早已和大華通過聲氣,和馮國用也多有書信來往,他趁着史應龍也在城內,乾脆將主導權交出,反而給馮國用打起下手,完全以大華人自居。

五行旗高層見大華反客爲主,明玉珍又竭力配合,當下既是不安,又是不悅。但此際五行旗除了數百名工匠,再無其他力量,形勢逼人,也只好隱忍下來,希望史應龍能遵守兩家盟約,等奉元城穩定下來後,能主動撤離,完璧歸趙。

卻說元軍一路急退,冒着夜色疾奔近百里,等到天色微亮時,終於趕到了渭南城郊,軍中蒙人有馬匹代步,情況還好一些,大量的漢人義兵卻全憑兩條腿趕路,卻已累的東歪西倒。趙敏望着前面城池,悄悄鬆了口氣,說道:“衆將注意,到了渭南城外,各自收攏好士兵,就地休息,不得入城擾民。”

趙敏這般下令,並不是擔心城內百姓安全,而是知道軍中蒙人素來有搶掠的習慣,如今大軍圍攻奉元城無功而返,蒙人士兵早已憋壞了,若真是入了城,一個不好,便會演變成屠城之事,到時候別說她一個公主統帥,就算是大元皇帝親至,也無法控制住場面,而她好不容易用樹立起的軍紀,頃刻間便會崩潰失效,再想整頓好軍隊,只怕又要花上數月時間。

近十萬元兵人頭涌涌,螞蟻般向渭南城下涌過去,忽然城內一聲鼓響,城門大開,衝出近萬騎兵,個個手執勁弩,才一出城,便分成兩隊,領頭的正是傅友德麾下大將朱壽、張溫兩人。只見殺出的騎兵沿着元軍外圍疾奔而去,噠噠噠的蹄聲越來越響,頃刻間便蓋過城內傳出的鼓聲。這羣騎兵一靠近元兵,揚手便是連弩飛射,嗖嗖嗖,急促無比的破空之聲不斷響起,漫天弩箭飛射而至,不斷落入元兵陣中,頓時帶起聲聲慘叫,才一接觸,已經殺了數百元兵。

元兵一路逃遁,徹夜未眠,早已疲憊不堪,這一遇到突襲,頓時陣腳大亂,紛紛返身奔逃,想要避開衝殺而至的騎兵。趙敏一見這些騎兵的打扮,不由心頭狂震,失聲說:“不好,是大華的兵馬。沒想到他們竟然拿下來渭南,在這裡設伏。”又見己方兵勢大亂,頓時又驚又急,忙說道:“鄒小櫻不花、現史傑鵬貝額修特,你們各帶本部兵馬上前壓陣,一定要穩住陣勢,這次全靠你們了。”

鄒小櫻不花和現史傑鵬貝額修特從未聽到到佳人如此鄭重的委託,不由心花怒放,齊聲說道:“公主請放心,區區賊人不足爲患,請讓大草原上勇士爲您一展風姿。”忙帶着麾下兵馬上前攔截。趙敏一等兩人率兵殺出,又傳令道:“阿魯託不花、那飲,你們帶着本部精銳,護着伊勒德的軍匠炮手,繞過渭南城,先往潼關撤離。”阿魯託不花、那飲齊聲應是,各帶人馬離開,趙敏和張無忌則帶領衆多將領斷後,徐徐後退。朱壽、張溫各率騎兵一陣奔襲射殺,見鄒小櫻不花和現史傑鵬貝額修率兵迎上,當下也不追趕元兵主力,只是策馬兜着弧線,專心射殺上來阻擋的元兵。

趙敏見敵人沒有上來糾纏,不由鬆了一口氣,也不顧鄒小櫻不花和現史傑鵬貝額修特兩人死活,率衆飛馳出十幾裡外,一顆心還未放下來,忽聽背後蹄聲如雷,回頭一望,卻是敵人追了上來,頓時緊張不已,忙竭力呼喝,催促部下快走。

朱壽、張溫殺散斷後元兵,擒下鄒小櫻不花和現史傑鵬貝額修特兩人後,迅速趕上元兵主力,卻不上前攻擊,只是在後壓迫,不斷施加壓力。趙敏既然猜不透他們的想法,一路不敢放鬆,率軍不停奔逃。

自從渭南向東,一路上並無無大城可以駐紮,華陰又被趙敏攻打過,在回回炮陣的威力下城池早已倒塌,又未修葺,根本無法依仗,趙敏只能率軍繼續奔逃,直到第二天傍晚,終於退到潼關外。

第二三八章 攻城前夕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一八六章 城內城外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八六章 賞雪偶遇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一四五章 陰陽和諧第七十七章 蛇口蜂針第一八五章 局面發展第三零五章 互有顧忌第五章 壽宴之變第二六一章 一泯仇怨第二九四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二六章 刺客來歷第一二八章 反元之約第一五五章 紫杉許情第一三六章 謝遜之策第二二九章 反覆盤問第四十六章 玉面孟嘗第二三九章 大理天龍第二八三章 動之以情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五章 壽宴之變第二五五章 全然不敵第二七零章 放手對敵第一七六章 同心之蠱第二一七章 如切如磋第八十八章 乍驚還喜第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二章 雪嶺風景第八十一章 心結難解第二四八章 漢陽激戰第二九八章 梅花分瓣第三章 塞翁失馬第三零七章 波折陡生第五十五章 峨嵋救場第三章 塞翁失馬第七十二章 靈木奇毒第七十二章 靈木奇毒第一一二章 異樣柔情第一三六章 謝遜之策第一一七章 夜探萬安第一九八章 趕赴奉元第二九一章 一年之計第一七四章 初遇藍玉第三零久章 後事如是第九十章 繼嗣重任第一零三章 吃幹抹淨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四十一章 朱家獒犬第一九二章 立業成家第二四一章 喜事連連第一一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六九章 反襲攻城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一三零章 路上癲狂第四十九章 宋大提親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六十八章 綠洲休憩第四十六章 玉面孟嘗第十七章 山村慘劇第九十八章 機關算盡第一五七章 一觸即發第二六零章 夜探重陽第六十二章 波折再起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四六章 鳧水之危第二零六章 喜宴殺機第二五二章 馳援奉元第二零七章 各懷心思第三零五章 互有顧忌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九十五章 返本溯源第二五八章 歡喜憂愁第二零七章 各懷心思第二八四章 曉之以理第二三零章 出征麓川第二二八章 色名色膽第一九四章 曉芙帳暖第一八八章 成都復興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二八五章 鎩羽而歸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五十八章 神兵紫英第二十三章 漢子之軍第一八八章 成都復興第二四六章 鳧水之危第二六三章 奉元血戰第二三二章 春風化雨第三十八章 情定曉芙第二二一章 白蓮將來第九十七章 威名赫赫第二三一章 藍瀾之威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一四一章 衆叛親離第五十一章 兩路並進第十七章 山村慘劇
第二三八章 攻城前夕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一八六章 城內城外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八六章 賞雪偶遇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一四五章 陰陽和諧第七十七章 蛇口蜂針第一八五章 局面發展第三零五章 互有顧忌第五章 壽宴之變第二六一章 一泯仇怨第二九四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二六章 刺客來歷第一二八章 反元之約第一五五章 紫杉許情第一三六章 謝遜之策第二二九章 反覆盤問第四十六章 玉面孟嘗第二三九章 大理天龍第二八三章 動之以情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五章 壽宴之變第二五五章 全然不敵第二七零章 放手對敵第一七六章 同心之蠱第二一七章 如切如磋第八十八章 乍驚還喜第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二章 雪嶺風景第八十一章 心結難解第二四八章 漢陽激戰第二九八章 梅花分瓣第三章 塞翁失馬第三零七章 波折陡生第五十五章 峨嵋救場第三章 塞翁失馬第七十二章 靈木奇毒第七十二章 靈木奇毒第一一二章 異樣柔情第一三六章 謝遜之策第一一七章 夜探萬安第一九八章 趕赴奉元第二九一章 一年之計第一七四章 初遇藍玉第三零久章 後事如是第九十章 繼嗣重任第一零三章 吃幹抹淨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四十一章 朱家獒犬第一九二章 立業成家第二四一章 喜事連連第一一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六九章 反襲攻城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一三零章 路上癲狂第四十九章 宋大提親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六十八章 綠洲休憩第四十六章 玉面孟嘗第十七章 山村慘劇第九十八章 機關算盡第一五七章 一觸即發第二六零章 夜探重陽第六十二章 波折再起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四六章 鳧水之危第二零六章 喜宴殺機第二五二章 馳援奉元第二零七章 各懷心思第三零五章 互有顧忌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九十五章 返本溯源第二五八章 歡喜憂愁第二零七章 各懷心思第二八四章 曉之以理第二三零章 出征麓川第二二八章 色名色膽第一九四章 曉芙帳暖第一八八章 成都復興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二八五章 鎩羽而歸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五十八章 神兵紫英第二十三章 漢子之軍第一八八章 成都復興第二四六章 鳧水之危第二六三章 奉元血戰第二三二章 春風化雨第三十八章 情定曉芙第二二一章 白蓮將來第九十七章 威名赫赫第二三一章 藍瀾之威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一四一章 衆叛親離第五十一章 兩路並進第十七章 山村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