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塞翁失馬

紀曉芙自客房衝出,趁着月色一路飛馳,心急之下繞過樹林,沿着峭壁而下,竟然沒有留意到前面多出了十幾顆大杉樹,一頭撞了進去,只覺眼前一花,頓時陷入一片朦朦雲霧之內,竟然無法看清三步之外。她小心翼翼走了片刻,發現自己始終在雲霧之內兜圈子,心知陷入奇門之陣,當下氣運丹田,張口發出一聲清嘯,希望師父聽到後趕來救援,卻沒有發覺嘯聲穿過雲霧後幾乎弱不可聞,若無人靠近,根本無法發覺有人被困。

而史應龍犟脾氣發作,不顧危險乘夜下了峨眉山,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傍晚纔到了峨山鎮。他略作休息,到車馬行打聽清楚路線,又趕往樂山縣,準備乘船到宜昌再上岸,再走陸路去武當山,看看能否拜入武當派。

在樂山碼頭,史應龍等了一天,終於等到一艘前往荊州的大貨船停靠,船主帶着一夥水手上岸休息。他忙上前詢問,很快便與船主談好價錢,以小廝的身份上船,只需幫忙做些雜工,倒也省下不少船資。貨船一路順流而下,很快便到了宜賓碼頭。

史應龍連續多日在船上飄蕩,心裡已經憋得有點慌,一見到碼頭上的實地,竟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動,偷偷舒了一口大氣。眼見貨船靠岸,他蹬蹬蹬跑到船舷,快步走下木板,一腳踏上實地,忽然膝蓋一軟,一個翹趔差點跌倒,惹得附近的人哈哈大笑。原來他自小還未坐過大船,這次走了這麼久水路,雖然沒有暈船,卻也有些影響,再次上岸,便有些不適應,這是正常反應。

史應龍在碼頭邊坐了一會兒,重新適應了腳踏實地的感覺,這才前往車馬行,打聽前往武當山的路怎麼走。幾個車伕一聽他一個小孩要去那麼遠的地方,都目露異光,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車伕道:“小娃娃,到武當山有好幾百裡的路程,遠着呢。而且現在路上也不平安,誰敢走那麼遠的路,你還是乖乖回家吧。”

史應龍道:“老大爺,我家裡人都沒了,只有那兒有一個遠房親戚,要不然也不想去那麼遠的地方。”老車伕看了眼史應龍身上破舊的衣服,嘆道:“唉,如今這世道,哪天是個盡頭呢?小娃娃,你一個人上路,還是走官道吧,安全些。你向東順着官道直走到荊門,再往北走到襄陽,再往西走,一路打聽過去,運氣好一點就到了。”

史應龍躬身道:“多謝老大爺指路,謝謝。”轉身向東門而去,身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小娃娃,等等。”他回頭一看,卻是一個黃臉中年車伕。黃臉車伕道:“你一個人上路,哪怕是走官道,只怕也走不了多遠。剛纔有個老和尚來問路,也是去襄陽的,你到附近找找,看看能不能跟他一起上路,有個和尚帶着,安全些。”

“謝謝大叔。”史應龍再次躬身道謝,快步離開打聽老和尚的事,不久便在東門附近找到那個老和尚。只見對方六七十歲左右,高顴骨,鬍鬚花白稀疏,身材矮小,一身灰白舊僧袍,盤坐在樹蔭下閉眼休息,給人的感覺頗爲平和。

史應龍不敢打擾,便坐在旁邊守着。大半個時辰後,老和尚終於睜開眼睛裡,起身舒展手腳。史應龍連忙上前,雙手合十道:“請問大師傅,可是準備前往襄陽?”老和尚點頭道:“正是,不知小檀越有何事?”史應龍說道:“小子也打算去襄陽,不知大師傅可否帶上小子一起走?”

老和尚聞言有些訝異,問道道:“你小小年紀,能走這麼遠路嗎?”史應龍忙道:“大師傅放心,小子走慣路了,肯定不會耽擱您的行程。而且小子在路上也能服侍大師傅,做些力所能及事。”老和尚仔細打量史應龍一番,點點頭,便拿起包袱和木杖,說道:“那就走吧。”轉身便出了東門,史應龍連忙跟上。

兩人一老一小,一日所行不過五六十里,路上遇有盤查的官兵,老和尚拿出度牒,便可順利通行,而史應龍也被當作和尚侍者放過。這一路走下來,史應龍知道老和尚法名苦竹,小時候在武當山伏魔峰石佛寺當沙彌,後來被人帶到大護國仁王寺修行,後來到處遊歷。史應龍問他回不回去石佛寺,苦竹卻笑而不答。

這一日,兩人走到黑石溝,眼見日近中午,便找了一處陰涼之所歇息,史應龍連忙取下乾糧和水囊給苦竹,自己也在一邊啃着乾糧。卻聽樹林內傳來“呔”一聲大喝,跳出兩個短膊打扮的中年人來,一個皮膚枯黃,手持雙斧;另一個臉色蒼白眼神慌亂,握着一柄鋼叉。

持斧者大喝道:“打劫,留下你們身上財物,否則管殺不管埋。”苦竹雙手合十道:“和尚身無分文,卻要令兩位失望了。”史應龍緊緊抓住包袱,悄悄地打量周圍,發現身處山坡之下,除了那兩人跳出來的地方有一片小樹林,周圍空曠平緩,毫無躲藏之地,心想只怕自己跑不過那兩個強盜。

託叉者見苦竹和史應龍毫無動靜,卻有些慌亂,忙揮舞着手中的鋼叉壯膽,惡狠狠道:“把包袱丟過來,快點,不然就叉死你們。”

“阿彌陀佛。”苦竹把包袱放在面前,將其中的經書度牒拿走,說道:“這幾本經書,想必兩位拿了也沒用,其餘東西兩位自可取走。只是劫道並非好事,以後還是不做爲好,若是遇到強人,只怕兩位自身難以保全。”

託叉者罵道:“要你管。”遠遠的用鋼叉將包袱挑走,打開一看,除了幾件破僧衣、一串念珠外別無他物,不禁罵起來:“媽的,好個窮和尚。”轉頭看到史應龍還抓着包袱不放,一把抓起念珠摔過去,高聲罵道:“死崽子,還不趕緊將包袱扔過來。”

史應龍心裡幾番掙扎,終於把手伸進包袱,想要將那本《九巴掌》拿出來,那託叉者嫌他動作緩慢,衝到他面前一把將包袱搶過去,用力之下將史應龍帶倒,罵咧咧道:“死崽子,還在磨蹭。”史應龍腦中戾氣一衝,就要撲上去拼命,忽然眼前一黑,“啪”一聲被什麼東西砸中。

史應龍伸手拿開拿東西,正是他所着緊的那本《九巴掌》。他本是滿胸怨憤,但被砸了一下,腦子卻清醒起來,當下把《九巴掌》緊緊抓在在手中,慢慢往後挪,避免給鋼叉誤傷到。

託叉者在史應龍包袱中提起一條沉甸甸的褲子一抖,褲管裡滾出一大塊銀子,卻是當初史應龍向楊逍賣桃子所得。託叉者哈哈大笑起來,又將包袱裡的衣服逐一抖動,再也沒有發現其他東西,這才和持斧者揚長而去。

史應龍等那兩人消失在遠處,這纔過去把包袱收拾好,撿起之前掉在地上的乾糧,擦乾淨後繼續吃起來。苦竹早已收拾好,見他一臉平靜,便問道:“那塊銀子可是一大筆錢,想必是你以後生活的着落吧,你爲何不反抗或逃跑。”史應龍苦笑道:“大師傅,我年幼體弱,如何反抗,就是跑又能跑得了幾步?何必激怒那強盜,惹來禍事。再說我手腳俱全,沒有那塊銀子也未必就活不下去,只要我這個人活着,一切就還有希望。”

苦竹讚道:“善哉善哉,年紀小小就能明白立身之道,不爲外物所累,實在難得。”史應龍說道:“大師傅,現在銀子沒有了,接下幾天來就要靠您去化緣了,否則只怕我們撐不到襄陽。”苦竹笑道:“好說,這幾天我也吃了你不少東西,接下食物來就由我來負責吧。”

兩人休息一陣,繼續北行。一路上靠着苦竹化緣,兩人倒也能吃飽。一番跋涉之後,終於來到襄陽城外,兩人坐在一處休息。史應龍道:“大師傅,我另有要事在身,不能留在襄陽繼續伺候您了。多謝您這段時間的照顧。”

苦竹勸道:“你身無分文,如何離開,倒不如先給我當侍者,跟着我到鹿門寺住下。等過一段時間,我拿到單資,幫助你一些錢,你再動身也不遲。”

史應龍低頭細思:“自己年紀太小,在野外連只野老鼠也抓不住,硬要上路的話,不說其他危險,單單是食物就解決不了,可能還沒有到武當山就餓死了。就算僥倖到了武當山,還要看武當派收不收自己,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還要去少林碰碰運氣,身上沒錢,確實是難以成行。倒不如跟着苦竹師父前往鹿門寺,反正現在自己也開竅了,到時候接一些抄寫佛經的活,可能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攢到不少錢,到時候再動身也不遲。”當下答應苦竹,一起前往城東南的鹿門寺。

鹿門寺建於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規模宏大,秀麗壯觀,有殿堂數百楹,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歷代名僧常來主持佛事,現任住持方丈果慧大師是苦竹至交好友,得知苦竹應邀前來,連忙出迎,將苦竹和史應龍安排在一處幽靜院落。

在鹿門寺住下後,苦竹打算教史應龍識字,沒有料到史應龍拿起佛經開口即讀,通暢流利毫無障礙,還寫得一手剛勁峻拔的楷書,欣喜過望,匆匆離去後又轉回來,對着史應龍道:“襄陽城內有一位員外爲替父母祈福,想請一部手抄《地藏菩薩本願經》回家奉供,酬資甚厚,你可願接下抄寫經書的任務?”

史應龍道:“當然願意。”苦竹從身後拿出三函經書,正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史應龍雙手接過經書,準備好紙筆,便要開始抄寫。苦竹製止他,道:“抄寫經書要心誠,你連經書講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能行呢?你先聽我講經,聽明白多少再抄寫多少。”

自此,史應龍每天先聽苦竹講經,然後纔開始抄寫。一開始時心不甚誠,多有錯字漏字,廢了不少紙張,漸漸心誠神篤,筆下如風,越抄越快,如此一個月過去,終於將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抄寫完畢,便通知那員外前來迎請經書。

那員外姓徐,乃是襄陽城米店行首,帶了四個護衛前來,見經文抄寫得工整圓滿,毫無錯漏,恭恭敬敬請了經書,又見史應龍是苦竹大師侍者,多付給他二十兩銀子的資費。苦竹帶史應龍將徐員外送到石鹿道口,便要回轉寺廟。

忽然一聲大喝,兩邊呼啦啦衝出上百蒙人騎兵,利箭上弦,圍着苦竹一行人,領隊者是一名千夫長,操着怪異口音大喝道:“剃頭刀,你的事發了,趕緊束手就擒。”徐員外身後一名滿臉鬍鬚的護衛臉色大變,忽然轉身就跑,“呼”一聲躍過史應龍頭頂,向寺內方向掠去。

那千夫長見狀立刻大喝“放箭”,周圍蒙人元兵毫不顧忌場中的苦竹和史應龍,張弓放箭,上百羽箭瞬時攢射而至。史應龍睜大眼睛,心中只來得及閃過一句“這便要去見姐姐了嗎?”,漫天飛箭便撲面而來。

第三零久章 後事如是第三十一章 和尚瑩玉第二九三章 洛陽之戰第一三四章 終誅元兇第一八零章 不爭之爭第六十九章 沾染外魔第二九六章 失道寡助第一九二章 立業成家第二二八章 色名色膽第一零一章 一夕貪歡第二七九章 潼關驚變第三零七章 波折陡生第一六七章 以傷換命第一一六章 黃衫初現第一九五章 映秀情動第三零四章 城頭對峙第二三八章 攻城前夕第二零四章 歹毒武功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二三七章 新任可法第一四九章 再入山莊第一四四章 似幻似真第六十一章 大局將定第一一二章 異樣柔情第一八一章 陳年公案第二五三章 停歇終南第十一章 仙毒情怨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二七七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一章 和尚瑩玉第八十六章 雙龍相會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二八六章 賞雪偶遇第七章 初見阿離第一七四章 初遇藍玉第六章 勞燕分飛第一五二章 折返西域第一三二章 千里追逃第二二三章 芷若汀蘭第二零零章 守宮之疑第二五九章 前因後果第一五零章 意外之遇第一一零章 心魔再現第二零一章 慧劍懾情第一七九章 爭與不爭第一八零章 不爭之爭第一零二章 自討苦吃第二七五章 欲速不達第二三八章 攻城前夕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三七章 新任可法第二零三章 結盟五行第八十五章 兩處無眠第一章 小小狠人第二十五章 寒冰綿掌第五章 壽宴之變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二二二章 分道而走第一二三章 各展身手第九十二章 節操崩壞第五十章 石臺旖旎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二十二章 佈局雲南第一零七章 曉芙反應第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零四章 歹毒武功第一五九章 山腰激鬥第一五三章 再上光明第二七五章 欲速不達第一四一章 衆叛親離第八十九章 身世大白第一八二章 應有之罪第一七六章 同心之蠱第一五六章 再次攻打第一一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九八章 趕赴奉元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三零六章 連番反應第四十三章 散人之戰第一一九章 原來是她第三十三章 五毒之變第二十五章 寒冰綿掌第三零一章 正反兩儀第八十五章 兩處無眠第二五零章 夜襲呼應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二六五章 力解危機第一零零章 意外之人第二二七章 城外追擊第一三三章 綠柳之伏第三十六章 綺夢成真第二六六章 兩難之地第二四八章 漢陽激戰第八十三章 女兒心態第一四五章 陰陽和諧第七十章 王家商隊第三十一章 鎮南世子
第三零久章 後事如是第三十一章 和尚瑩玉第二九三章 洛陽之戰第一三四章 終誅元兇第一八零章 不爭之爭第六十九章 沾染外魔第二九六章 失道寡助第一九二章 立業成家第二二八章 色名色膽第一零一章 一夕貪歡第二七九章 潼關驚變第三零七章 波折陡生第一六七章 以傷換命第一一六章 黃衫初現第一九五章 映秀情動第三零四章 城頭對峙第二三八章 攻城前夕第二零四章 歹毒武功第二九五章 亂中偷機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二三七章 新任可法第一四九章 再入山莊第一四四章 似幻似真第六十一章 大局將定第一一二章 異樣柔情第一八一章 陳年公案第二五三章 停歇終南第十一章 仙毒情怨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二七七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一章 和尚瑩玉第八十六章 雙龍相會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二八六章 賞雪偶遇第七章 初見阿離第一七四章 初遇藍玉第六章 勞燕分飛第一五二章 折返西域第一三二章 千里追逃第二二三章 芷若汀蘭第二零零章 守宮之疑第二五九章 前因後果第一五零章 意外之遇第一一零章 心魔再現第二零一章 慧劍懾情第一七九章 爭與不爭第一八零章 不爭之爭第一零二章 自討苦吃第二七五章 欲速不達第二三八章 攻城前夕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三七章 新任可法第二零三章 結盟五行第八十五章 兩處無眠第一章 小小狠人第二十五章 寒冰綿掌第五章 壽宴之變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二二二章 分道而走第一二三章 各展身手第九十二章 節操崩壞第五十章 石臺旖旎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二十二章 佈局雲南第一零七章 曉芙反應第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零四章 歹毒武功第一五九章 山腰激鬥第一五三章 再上光明第二七五章 欲速不達第一四一章 衆叛親離第八十九章 身世大白第一八二章 應有之罪第一七六章 同心之蠱第一五六章 再次攻打第一一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九八章 趕赴奉元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三零六章 連番反應第四十三章 散人之戰第一一九章 原來是她第三十三章 五毒之變第二十五章 寒冰綿掌第三零一章 正反兩儀第八十五章 兩處無眠第二五零章 夜襲呼應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二六五章 力解危機第一零零章 意外之人第二二七章 城外追擊第一三三章 綠柳之伏第三十六章 綺夢成真第二六六章 兩難之地第二四八章 漢陽激戰第八十三章 女兒心態第一四五章 陰陽和諧第七十章 王家商隊第三十一章 鎮南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