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戰爭的理由

春xiao苦短。

清晨,當索菲婭公主走出房間,離開拉羅什城的時候,安德魯沒有起身相送,更沒有逶迤數十里。索菲婭之所以平靜的離去,只因爲安德魯的最後一句話,“三個月內,安德魯必到馬德里與索菲婭相會,無論海枯石爛,地久天長。”

房間隨着索菲婭公主離去而變得無比空蕩,安德魯躺在牀上輾轉反側,接着起身,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和平安詳的景緻,想象的依然是戰爭。在他的腦海裡迴響着對公主的許下的諾言,先前的承諾只是一個藉口,在安德魯的真實世界裡,琢磨的卻是攻打西班牙可以帶來的利益,至於與西班牙公主在馬德里的私會,僅是獲取無數利益之後的考慮。

在安德魯看來,進攻西班牙可以獲得極大的經濟與政治利益,主要有三:

其一,是要掠奪西班牙數百年來積蓄的大量財富。

在他的全盤計劃中,金錢的快速累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屬於重中之重。爲了幾年後大批來歐洲的小留學生;爲了與英國人競爭開展工業革命;爲了鞏固與壯大自己的政治與軍事勢力,哪樣不需要耗費數額巨大的金錢。

現在的法蘭西太窮,窮得只能依靠搶劫來維繫戰爭,安德魯不是聖人,當仁不讓的也接受了這一現實。擺在安德魯面前有兩條發財致富的好路徑,一是走拿破崙的老路,攻打意大利各諸侯國;二是翻越比利牛斯山脈,進軍西班牙。

前者,時機還不成熟,後者纔是當前的唯一選擇方式。

於是,在等目標一旦確定下來後,每每遇到熟悉西班牙國情的人時,安德魯都要抓過來仔細詢問半天,其間包括聖馬丁與索菲婭公主。從他們的敘述中,安德魯知道哥倫布廣場是馬德里最繁華的廣場,最讓他眼紅的卻是傳說中廣場中央用純金鑄造的哥倫布塑像。該死的,需要花費多少馬匹才能拉回法國;在東方宮,西班牙歷代國王的宮殿,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古典建築羣,宮內有雕刻精美的天花板,剔透玲瓏的門窗欄杆,鏽錦的壁毯,豪華的水晶吊燈,連臺階上都點綴着無數的紅綠寶石。宮殿中的收藏品,那是在大航海時代的幾個世紀裡,無數冒險者與商人孝敬王室的供奉,無數的稀世珍寶,價值連城;在馬德里的各個宏偉教堂的珍寶館裡,陳列着許多金銀工藝飾品,有用白銀、黃金和珍珠鑲嵌而成的聖體龕,有格雷戈、魯本斯、戴克等人的偉大繪畫,還有各類價值不菲的宗教聖器……

注:哥倫布廣場是1885建成,並非修建於18世紀。至於純金鑄造的哥倫布塑像,那是無稽之談,放在書中增加情節而已。

現在老管家連拍賣商隊都爲自己準備好了,信息靈通的商人們早就獲悉安德魯將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西班牙,他們正急切地期盼着對西班牙戰爭的爆發,好讓自己尾隨大軍涌入保藏着無數金錢的伊比利亞半島。軍團的軍官與士兵們同樣在熱烈等待,跟隨屢戰屢勝的山嶽將軍打場漂亮的掠奪戰,使得他們的荷包裡再膨脹點,多出些西班牙金幣。

其二,佔領直布羅陀,封鎖直布羅陀海峽,遏止英國艦隊進入地中海的通道。

直布羅陀海峽的最狹窄處僅有二十多公里,它是所有船隻往返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咽喉。

安德魯想要發展近代工業,開創產業革命,已經選擇好了一個試驗田特區,山嶽港。除了拉攏人才,增加原始積累,更重要的前提是解除來自地中海海上的威脅,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即使失去了納爾遜的地中海艦隊,它的實力依然令人恐懼。安德魯不是傻瓜,也不是笨蛋,知道法國目前爲止還沒有任何實力與英國海軍硬拼的資本。不過,利用佔領直布羅陀,封鎖直布羅陀海峽,遏止英國艦隊進入地中海通道的方式的確可行。歷史上拿破崙就是靠佔領直布羅陀,讓英國艦隊主動撤離地中海。

無論是從陸路還是海路直接攻打直布羅陀都不可取,海面的英國人艦隊與直布羅陀要塞上的火炮會讓無數法國士兵白白犧牲在陣地前沿。不過,只要讓西班牙屈服,就可以慫恿西班牙人收復他們先前的失地,不花費一槍一彈,只需切斷與直布羅陀要塞的食物與水源供給,在利用近岸優勢,西班牙艦隊可以威脅英國人艦隊使之無法爲要塞提供補給,毋用多時,要塞裡的敵人就會主動投降。

注:直布羅陀是一塊麪積大約5.5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岩石地區。這裡既無河流,也無泉水,缺少可耕土地,居民所需蔬菜、食品和淡水全靠進口,直布羅陀於1501年併入西班牙版圖。但到了1704年8月4日,英國與西班牙因王位繼承問題而爆發的戰爭中,將其佔領,西班牙同英國由此開始“結怨”。1713年西班牙被迫與英國簽定了《烏特勒支和約》,把直布羅陀割讓給了英國。至於當時的西班牙政府爲何要與英國簽約,簽約的動機是什麼等問題,至今仍是個謎。

其三,獲取西班牙人在東方的殖民地。

這個很關鍵,呂宋島是安德魯垂涎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地。不僅僅是呂宋島上豐富的礦藏資源,更是它絕佳的地理位置。航行數日就可以抵達海南島,向前就是虎門港,再向東就是臺灣島,能夠直接威脅大清國的稅賦重地,東南沿海。

五年內,獲得一個在清國外圍海域的飛地,是安德魯答應過王繼業的請求。在呂宋島,那裡居住着很多舊時的華裔,而且,呂宋島上的當地居民與中國的關係向來密切,對中國人也相對友善。有了它,就有了未來進攻清國的戰略跳板與發展基地,王繼業召集的反清志士與旅歐留學生,可以通過它來往返於歐洲與亞洲之間。

現在的安德魯無法派遣軍隊直接佔領呂宋,而通過一場戰爭,迫使西班牙王室割讓或是賤價購買他的海外殖民地,則是最好的選擇途徑,

……

可紙上談兵容易,但要讓諾言或是計劃變爲現實與成果,安德魯仍感覺問題多多。

首先,法國在對西班牙的戰爭準備上嚴重不足。

消滅了貧民黨與寬容派的反對勢力後,三巨頭們開始了單獨秉政時期。因爲安德魯成功的平息了旺代叛亂,法國國內局勢趨於穩定,公安委員會與國民公會的重心仍在放在低地國家、萊茵河與阿爾卑斯方面,那裡依然是反法同盟的主戰場。懦爾當、皮什格魯、西蒙等將軍帶領着法國最精銳的軍團與普魯士、奧地利、荷蘭等國對峙(俄國女皇也派遣蘇沃洛夫元帥帶隊參與反法同盟,只是忙於鎮壓波蘭人的起義而遲遲未能到位),陸軍部長卡爾諾也親臨前線督導,無論是後勤保障與兵力調遣統統都是優先考慮。連達武他們矇騙過來的200門西班牙艦載火炮,都被卡爾諾部長的一封書信而全部拉走。

相對於西班牙的戰爭,三巨頭顯然是不太注重。他們派出的國民公會代表仍滯留在馬德里,繼續與西班牙人討價還價。先前的戰爭恐嚇,只是一種姿態而已,並沒有太多的實質內容,其真實目的無非是讓英明神武的陸軍部副部長,安德魯上將盡力吸引西班牙人與英國人的兵力,減輕北方陣線的壓力而已。連巴拉斯都在私信中告誡自己的女婿,只是讓他在比利牛斯山脈練練兵,別真打,別大打。

至於對安德魯的升遷與新比利牛斯軍團的擴充,無非簡單的犒勞一下將軍。先前的比利牛斯軍團現有三萬人不到,加上山嶽將軍即將帶過去的旺代軍團的一萬二千多人,纔剛好湊齊四萬人,即使是臨時擴編,充其量五萬了。安德魯倒有自知自明,明白自己的分量,對於土倫戰役的勝利,那是安德魯藉助歷史,安排了拿破崙的英明戰略戰術;而在旺代的完勝,則更像一場騙局,多方陰謀後的結局而已。

所以,安德魯還沒狂妄到自己能以五萬之衆攻擊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輕而易舉地佔領其首都,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切不說軍餉、補給、裝備等戰前各項準備欠缺,僅在兵力上就是嚴重不足。當年拿坡侖攻打西班牙的時候,前期動用了3個半軍(相當於現在的軍團),12多萬人才佔領了馬德里,到了後期,這個數字竟高達30萬。

此時的西班牙因爲法國人的戰爭恐嚇,剛剛組建了一支20萬人的龐大軍隊,其中在比利牛斯山脈與法軍對峙的部隊都是西班牙的最精銳騎步兵師團,共6萬多人,一旦戰爭爆發,還將繼續調遣更多部隊參戰。憑藉其地理優勢居高臨下,安德魯難以在短期內殲滅或是擊潰他們,更不幸的是,西班牙人的統帥據說是個很有能力的將軍,而最擅長的就是防守。

所以西班牙不發生內亂,軍團所屬的五萬大軍是絕對不能翻越比利牛斯山脈。去了,那就是重蹈歷史上拿破崙兵敗西班牙的覆轍,甚至更慘。

第二是英國人的干涉。

即使條件滿足,內亂的西班牙人不堪一擊,但在安德魯攻入比利牛斯的南麓後,歐洲各國的反應一定異常激烈,支援波旁王朝的貴族們反抗革命法國的浪潮肯定是一浪高過一浪,但真正能幫得上忙的惟有海峽對面的英國人。

此時,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王國已經徹底倒向英國人,他們無恥之極,如同英國的一個封臣一般。葡萄牙的攝政王公開與與英國結盟,依據雙方的和約,葡萄牙人還幫英國海陸軍修建了不少軍事基地,英國人隨時能利用它們來作爲支援西班牙抗擊藍色軍團的跳板。

根據情報顯示,英國內閣鑑於歐洲反法同盟的戰場轉移到法國境外,且法國國內局勢穩定下來,隨時準備放棄不出兵的政策,在出錢出槍的同時,還積極武裝派兵支援任何反對革命法國的任何國家,其中就包括荷蘭與西班牙。英軍的兩位中將,約翰-穆爾爵士與阿瑟-韋爾斯利爵士已奉英國政府的指示,正在調集一支五萬人的遠征軍,其主力已經在普利茅斯完成集結,處於待命狀態。

只等法國人越過比利牛斯山,就準備上船,預備以里斯本爲基地,開赴進西班牙。但到目前爲止,因爲西班牙國內的自由派內閣強烈反對英國人介入,所以不能提前調兵遣將。還有一個更厲害的人物,惠靈頓伯爵,據說他也被從印度召回到英國,只是不曉得被派往那條戰線。

注:約翰-穆爾爵士(1761-1809),是一位傑出的軍人和有才幹的戰術家,他曾把英國輕步兵團的效率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809年在科魯尼亞受致命傷。

英國人擁有海上的絕對實力,能夠把兵力隨時調遣到任何海岸線,實施迂迴突擊。安德魯進入西班牙高原後,與英國陸軍的再次交戰不可避免。對於他們,安德魯始終抱以戒心,但不是畏懼,那是對敵手應該有重視。何況,一月後,安德魯親自教授唐恩的超限戰也將在英國國內以及海外殖民地上演,焦頭亂額下的英國人必定疲於奔命,無暇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西班牙。

三是西班牙民衆的態度。

這纔是真正讓他擔心的,歷史上的拿坡侖在入侵西班牙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

一個佔領別國的將領,其行止必須處處小心。如果過於嚴酷,他將激怒放人並激增其數目;如果過於寬柔,則易燃起一種放縱性的期望,更有助於戰爭中ling辱和苦悶氣氛的增長。一個征服者要懂得輪番施用嚴厲、公正與仁慈的手段,以鎮壓或防止暴亂

…….

話好說,但說話的人終歸還是難逃失敗的厄運。

西班牙的王室與貴族,無論是保守派還是自由派都是混蛋,戰局不利的情況下,都會尋求各自的妥協與退讓,政治上的威逼利誘,或許比十萬人會戰後的勝利成果更大。對於他們,安德魯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無非是尋找一派同盟(自由派),黨同伐異來對付另一派(保守派)。

但對於西班牙普通百姓而言,自發反抗入侵者將是擺在安德魯面前的最大難題。這是一個民族自豪感很強的國家,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安撫普通百姓,必定會爆發全國的反法起義,並迅速向各個省份蔓延,到處都將燃起了民族戰爭的烽火。在異國他鄉作戰,補給艱難的所有入侵者最爲頭疼的不是與正規軍正面交鋒,而是那些神出鬼沒自發開展的游擊隊。

歷史上,拿破崙佔領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後,卡洛斯四世(即查理四世)把國家主權拱手讓給拿破崙,導致西班牙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失去了集中領導。但在著名的五月事變中,三萬民衆擁上街頭,有的人從窗戶裡向法軍士兵開槍。自發的羣衆暴動雖被法軍兩營步兵和一個近衛軍騎兵團所驅散,兩千西班牙平民死於非命。但從此開始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法國佔領軍的開端,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戰爭最終葬送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統治全歐洲的野心。

因此,如何安撫西班牙民衆,讓他們不把安德魯及其藍色軍團看做是侵略軍,就必須是出師有名。

出師有名!儘管革命的法國與波旁王朝下的西班牙恩怨不少,但要出兵一個主權國家,冠冕堂皇上的理由還是必須要充分的,沒有也需要捏造一批出來。安德魯開始想到了三大理由:西班牙貴族參與旺代叛軍叛亂;派遣殺手行刺山嶽將軍未遂;解放西班牙受封建貴族、教士剝削壓迫的勞苦大衆。

前兩個理由要看國民公會代表與西班牙內閣的談判結果,而第三個理由卻有點牽強附會,那最多隻是句口號而已。從1794年開始,由於戰爭基本上都是在他國國境內進行,藍色軍團的確是以革命的名義試圖解放過不少地方,喧嚷着要愛護全歐洲的兄弟姐妹,但結果來是來了,愛護的對象卻是姐妹,以及不斷改變自然疆域與掠奪當地財富。

“唉,理由不充分,不具體,難以搪塞世人並讓西班牙人接受。”安德魯即刻加以否定,他走到餐桌前,草草用過侍衛們送來的點心,坐了下來繼續盤算着。

第25章 在奧爾良(中)第34章 訓練第二章 將軍的使命(下)第19章 戰鬥在子夜(3)第46-49章 悠閒的日子裡第22章 戰鬥在子夜(完)第二十章 聯軍的會議第二十章 聯軍的會議第43章 與領袖的會晤(3)第26章 在奧爾良(下)第12章 撤退過程第17章 戰鬥在子夜(1)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八章 貝尼埃神甫(下)第37章 在國民公會上 (3)第13章 何塞.聖馬丁第五章 休斯特 (上)第65-70章 煩惱的安德魯第13章 何塞.聖馬丁第53章 哭泣的巴塞羅那第54章 帶血的戰利品第13章 謀殺與圈套(3)第二章 將軍的使命(上)第26章 在奧爾良(下)第七章 總司令作戰部署第10章 引誘第二十章 聯軍的會議第52-54章 桀驁不遜的客人第17章 戰鬥在子夜(1)第十二章 拿破崙的拜訪第14章 叛軍的憤怒與無奈第39章 在國民公會上 (5)第50章 輝煌戰役(9)第46-49章 悠閒的日子裡第一章 TMD,我到了哪裡?第7章 拉羅什城(上)第33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兵第32章 善於解決問題的司令官第4-5章 有客來訪(上)第十四章 煩惱在巴黎繼續第55-60章 陰謀與背叛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上)第37章 從阿斯山口到菲格拉斯城(上)第15章 公主日記第30章印度洋上第十四章 煩惱在巴黎繼續第20章 倫敦上空的霧(4)第二章 將軍的使命(上)第4-5章 有客來訪(上)第七章 總司令作戰部署第42章 輝煌戰役(1)第43章 與領袖的會晤(3)第30章 巴拉斯的官邸(4)第47章 輝煌戰役(6)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39章 從阿斯山口到菲格拉斯城(下)第14章 謀殺與圈套(4)第42章 輝煌戰役(1)第28章 戰爭的理由第30章印度洋上第23章 倫敦上空的霧(7)第36章 在國民公會上 (2)第17章 倫敦上空的霧(1)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上)第34章 訓練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上)第21-23章 伏擊戰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24章 在奧爾良(上)第43章 輝煌戰役(2)第37章 在國民公會上 (3)第31章 巴拉斯的官邸(5)第17章 倫敦上空的霧(1)第23章 倫敦上空的霧(7)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34章 訓練第43章 輝煌戰役(2)第14章 叛軍的憤怒與無奈第7章 拉羅什城(下)第51章 輝煌戰役(10)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16章 開花彈第十七章 可怕的意外事件第16章 謀殺與圈套(6)第三章 軍營中第1-3章 寧靜的山嶽港第24章 在奧爾良(上)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下)第52-54章 桀驁不遜的客人第14章 謀殺與圈套(4)第44章 輝煌戰役(3)第14章 叛軍的憤怒與無奈第14章 謀殺與圈套(4)第26-28章 突襲要塞第一章 TMD,我到了哪裡?第12章 謀殺與圈套(2)第3章 天使(下)
第25章 在奧爾良(中)第34章 訓練第二章 將軍的使命(下)第19章 戰鬥在子夜(3)第46-49章 悠閒的日子裡第22章 戰鬥在子夜(完)第二十章 聯軍的會議第二十章 聯軍的會議第43章 與領袖的會晤(3)第26章 在奧爾良(下)第12章 撤退過程第17章 戰鬥在子夜(1)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八章 貝尼埃神甫(下)第37章 在國民公會上 (3)第13章 何塞.聖馬丁第五章 休斯特 (上)第65-70章 煩惱的安德魯第13章 何塞.聖馬丁第53章 哭泣的巴塞羅那第54章 帶血的戰利品第13章 謀殺與圈套(3)第二章 將軍的使命(上)第26章 在奧爾良(下)第七章 總司令作戰部署第10章 引誘第二十章 聯軍的會議第52-54章 桀驁不遜的客人第17章 戰鬥在子夜(1)第十二章 拿破崙的拜訪第14章 叛軍的憤怒與無奈第39章 在國民公會上 (5)第50章 輝煌戰役(9)第46-49章 悠閒的日子裡第一章 TMD,我到了哪裡?第7章 拉羅什城(上)第33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兵第32章 善於解決問題的司令官第4-5章 有客來訪(上)第十四章 煩惱在巴黎繼續第55-60章 陰謀與背叛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上)第37章 從阿斯山口到菲格拉斯城(上)第15章 公主日記第30章印度洋上第十四章 煩惱在巴黎繼續第20章 倫敦上空的霧(4)第二章 將軍的使命(上)第4-5章 有客來訪(上)第七章 總司令作戰部署第42章 輝煌戰役(1)第43章 與領袖的會晤(3)第30章 巴拉斯的官邸(4)第47章 輝煌戰役(6)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39章 從阿斯山口到菲格拉斯城(下)第14章 謀殺與圈套(4)第42章 輝煌戰役(1)第28章 戰爭的理由第30章印度洋上第23章 倫敦上空的霧(7)第36章 在國民公會上 (2)第17章 倫敦上空的霧(1)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上)第34章 訓練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上)第21-23章 伏擊戰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24章 在奧爾良(上)第43章 輝煌戰役(2)第37章 在國民公會上 (3)第31章 巴拉斯的官邸(5)第17章 倫敦上空的霧(1)第23章 倫敦上空的霧(7)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34章 訓練第43章 輝煌戰役(2)第14章 叛軍的憤怒與無奈第7章 拉羅什城(下)第51章 輝煌戰役(10)第19章 倫敦上空的霧(3)第16章 開花彈第十七章 可怕的意外事件第16章 謀殺與圈套(6)第三章 軍營中第1-3章 寧靜的山嶽港第24章 在奧爾良(上)第18章 戰鬥在子夜(2第4章 小規模戰鬥(下)第52-54章 桀驁不遜的客人第14章 謀殺與圈套(4)第44章 輝煌戰役(3)第14章 叛軍的憤怒與無奈第14章 謀殺與圈套(4)第26-28章 突襲要塞第一章 TMD,我到了哪裡?第12章 謀殺與圈套(2)第3章 天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