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斗轉星移

對而坐,楚韻遠甚至能夠看清楚韻歌眼眸中真切的悲T理解了他這種莫明其妙的悲哀,他並不是爲了那個傳說中無比可愛的孩子吧,他是爲了贏嫣然,他似乎感到了她的痛若、她的悲哀、她的絕望,由此,他與贏嫣然一樣陷入了同樣的悲哀之中。

“韻歌,”楚韻遠輕輕的呼喚着自己的弟弟,他突然覺得現在的他那麼的可憐,從前的倨傲和高高在上在這一刻突然都消失殆盡,他如同一個普通的、陷入悲哀中的孩子一般的惹人憐愛,令人即使冷漠到了極致的心也能感到一絲壓抑不住的愛和關懷,“韻歌,她不知道,你這樣的悲哀,她並不知道。”

“我知道,”楚韻歌微微一笑,“所以我將我的心意化成了禮物送到安楚。”

沒有問是什麼禮物,楚韻遠已經知道他派人星夜趕回邊越,將邊越分界州的黃品水晶礦裡的水晶運送到此處,同時徵召了幾百名能工巧匠,目的當然是爲了那個孩子永眠之所,傳說黃品的水晶是天下間最最神奇的礦石,它們能夠令那個孩子的容顏如生,令那個孩子即使永遠的長眠了,也能讓贏嫣然覺得他仍然在世。

“做好了嗎?我還有一個禮物可以送過去,”楚韻遠緩緩從懷裡掏出一個錦袋,面上浮出溫柔的笑,“這是碧水珠,三年前,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從南邊的蠻荒之地到邊越行商,因爲不小心觸怒了陳新禮,所以被抓進了黑水牢,我託人把他從黑水牢裡救了出來,他把這串碧水珠作爲謝禮給了我,他告訴我,這串碧水珠是蠻荒的至寶,把它放在逝去的人身邊,能保證逝去的人千萬年屍身不腐。”

昂貴的檀香木盒,裝載着水晶棺和碧水串,押運的,是邊越國的鎮國大將軍楚韻清,他在衆人目光的護送上走向了前方安楚國的軍營,那片黑沉沉的軍營中,有六國人都憎恨和恐懼的龍皇,洛山下,那十一萬人的屍骨還不曾被青草掩埋,羌單被坑殺的五萬人,慘烈的呻吟還回響在耳邊,不知道楚韻遠平靜的表面下,掩藏着怎樣的恐懼和不安。

遠遠看着楚韻遠和守營的軍士說了幾句話,隨後,守營的軍士很快就跑進了大營,一柱香的功夫,邊越的營門緩緩拉開,待護送衛隊的那十幾個人走進大營,營門再一次緩緩關閉,駐馬在高崗上,眺望着遠處已經走進從前是南漠,如今已經是安楚境內的護衛隊,直到再看不到他們一絲的身影,楚韻歌才緩緩轉馬,“二哥,走吧。”

沉默的打馬回到營中,進入營門前,楚韻歌頓馬回身向安楚的大營眺望,看了許久許久,直到楚韻遠打馬走到他身後,“小弟,你在看什麼?”

“二哥,龍皇的戾氣越加的深重了,”楚韻歌面無表情的撥轉馬頭,“如果這一次再發生戰爭,我想,我們所有人都不能倖免。”

想到那恐懼的未來,楚韻遠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寒顫,打馬小跑進入營中,翻身下馬,和楚韻歌並肩前行,身邊的楚韻歌沉默不語,顯得心事重重,不知他是在擔心大哥,還是在猜測龍皇下一次進攻在什麼時候?

“二哥,你能猜測出是誰做的那件蠢事嗎?”走進大帳,楚韻歌終於開口了,他的神情嚴肅,甚至帶着一種憤恨,“若不是這件蠢事,龍皇絕不可能狠心痛下殺手,現在他急於回上京,下手絕不會留情。”

是啊!是誰做地呢?這樣地事。有百害而無一利。究竟是誰這麼蠢呢?楚韻遠覺得自己地頭隱隱作痛。這件事肯定是六國之中某一國地人暗中行事完成地。否則安楚地太后絕對不可能在出事之後逃向安楚邊境。要知道。安楚地邊境戰事頻頻。龍皇駐軍此處。他即使再善良。也絕不能輕易饒了殺害自己兒子地人。即使她是太后。但她與他毫無血緣關係。死地。卻是龍皇地兒子。血濃於水。龍皇怎麼可能饒得了她。十六萬人地性命就已經說明了龍皇報仇地決心。

苦苦思索問題地答案。只覺得一片迷茫。正苦思不得其解。只聽見帳外有人高聲喧譁。而且聲音越來越大。想是有人想強行衝進主帳。卻被楚家地家人竭力擋住。楚韻遠快速起身。走出帳外。此時。想要進帳地人和楚家地家人已經打成了一團。

“住手。”楚韻遠皺眉喝斥道:“什麼人?”

待他話音落下。這纔看見燕啓正一臉驕橫地接近。原來是他!楚韻

裡冷冷一笑。這個傢伙可是六**中最討人厭地人物口中誇誇其談。一到關鍵時候。便成了泄氣地球。洛山一戰不過又是漠陽城逃逸事件地重演。他回來之後。毫不知恥地爲自己地膽怯辯解。將自己地恐懼避戰形容成戰略撤退。真不知道他沒有那個傾國傾城地妹妹。燕衛國地國君還會不會對他青眼有加。讓他頻頻地在其他國家權貴面前丟楚衛國地臉。

“燕將軍找大元帥有事?”不待他走近。楚韻遠便出聲提醒燕啓。他將要進入地地方是禁區。也暗示垂手侯在一旁地家人準備阻止。“大元帥剛剛回營。還未梳洗。暫時無法接見燕將軍。燕將軍如果有事。請先告訴我。由我轉告大元帥吧!”

“哼,什麼大元帥?”燕啓如同被輕視了一般高聲吼叫起來,“不過是咱們六國的人給他面子罷了,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懂什麼戰略戰術,梳洗?他當這裡是邊越國的楚府?讓開,我要去問他,這仗究竟怎麼打?這麼一天一天的耗下去,除了浪費銀子,什麼都做不了?他這個大元帥就是這麼當的?”

看着那張貌似正氣的臉脹得通紅,他似乎義正辭嚴,忍不住冷笑着,他才說一句話,自己就明白他要做什麼,大元帥?六國大元帥這個位置多誘人啊!所以連這樣的蠢人都對這個位子垂涎三尺。

“燕將軍,你到底要問大元帥什麼?”楚韻遠有些不耐煩的皺着眉,“如果你就要問這般無聊的問題,咱們就不奉陪了,來人,送客。”

“怎麼?理虧想賴了嗎?”燕啓高聲叫着,用意當然是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最好是六國的統帥都出現在這裡,看他無理取鬧,“大家都來看看,這就是邊越國的宰相大人的作派,這就是六國大元帥的風度。”

眼看着三淼國和下唐國的人從遠處走過來,楚韻遠這才明白,燕啓這一次是有備而來,三淼國和下唐國在洛山各被斬殺了三萬人,他們回到國內,無法交待,於是,便拋棄前嫌,幫助燕啓來演這一出逼宮的好戲。

“二哥,”楚韻歌站在楚韻遠身後,語氣帶着一絲興奮的笑意,令楚韻遠覺得,楚韻歌似乎獲得了一個走出他心中困境的機會,“二哥,此刻日暖風清,咱們就和燕將軍一同協商下一階段如何與龍皇對敵吧!”

站在韻歌身後,注視着坐在遠處下首憤憤不平的燕啓、而三淼國的衛國大將軍康衛和下唐國的虎賁將軍趙侯日面上卻明顯令人覺得他們無比的心虛。

“燕將軍,”韻歌的聲音仍然帶着一絲笑,“你適才在帳篷外說的話我都聽到了,不知道燕將軍有什麼好的計策?”

“計策?咱們都商量過了,”燕啓倨傲的神情令人覺得他在卑視這個十一歲的孩子,儘管他的智慧除了燕啓無法領會之外,其他人無不折服,“對付龍皇,當然是以暴治暴,他殺了咱們十萬人,咱們也殺安楚的十萬人。”

“是嗎?果然是好計策,”楚韻歌擊掌喝彩,如果那個空無一物的計策是絕世好計一般,而燕啓卻興奮得滿面泛光,“不過咱們怎麼殺安楚的十萬人呢?”

“安楚能夠依靠的,不過是龍皇那七千龍鱗黑甲,咱們就避開他的鋒芒,潛到安楚國境內,”燕啓洋洋自得,那語氣驕傲得似乎全世界都會認可這是一條妙不可言的計策,而非卑鄙無恥,他甚至作了一個惡狠狠的斬殺的動作,“殺他十萬平民,以泄心頭之憤。”

一時間無語,楚韻歌愣怔片刻之後,沒有擊掌喝彩,只是微微一笑,“如今龍鱗黑甲遍佈安楚邊境,不知道燕將軍有什麼計策可以避開龍鱗黑甲的鋒銳?”

眼看着燕啓張口結舌,良久說不出話,就在楚韻遠覺得大局已定的時候,楚韻歌突然笑了,“燕將軍,我知道你一片熱血,就是想爲天下人爭得一個公道,其實昨日我們收到國內急報,南疆邊民叛亂,邊越軍隊需趕回國內平亂,幸好邊越的軍隊人數不多,回國平亂後,對六國的實力不造成任何影響,另外,我們查出,龍鱗黑甲每七十年要休眠半年,我已經請司星監的人推算出龍鱗黑甲下一次休眠在什麼時候?很巧,十日後龍鱗黑甲必須休眠,半年的時光,燕將軍無論想做什麼,都可以。

強烈推薦:

第7節 預言第3節 等待第3節 災劫第3節 擊掌爲誓第6節 聖旨第2節 月出正午第2節 逼迫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防患於未然第5節 平靜(下)第6節 私心第1節 回家第2節 月出正午第6節 私心第7節 成竹在胸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2節 使命第6節 拋棄第4節 鼎足之論第3節 拋棄(下)第2節 爭鋒第2節 月出正午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4節 檀溝之會(中二)第4節 心願第1節 鬼軍第7節 罅隙(下)第6節 密謀第5節 回宮第5節 誓言第5節 回宮第7節 怨恨第4節 奸細第1節 鬼軍第7節 兵不厭詐(中)第6節 招賢(下)第7節 兵出險招第5節 預感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2節 故事第7節 反目(下)第2節 請求第4節 掛冠第4節 決裂第2節 等待第6節 執着第7節 天衣無縫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3節 峰迴路轉第2節 嫉妒第3節 魯氏傳人第7節 知己知彼第7節 阻殺(下)第5節 回宮第5節 誓言第3節 危機第1節 遊說第7節 反目(下)第1節 憂思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招賢(下)第1節 禪位(上)第1節 後悔第7節 初見第1節 禪位(上)第1節 洞悉第5節 血洗(二)第7節 溺愛第7節 突變第1節 恐慌第3節 全勝尾聲第3節 解脫第4節 相逢第7節 密室(上)第5節 招賢(中)第7節 防備第5節 奇招第5節 暗殺(上)第5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下)第6節 教訓第1節 後悔第4節 心病第5節 密旨第4節 賭約(下)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5節 回宮第4節 平靜(上)第5節 長湖落日(上)第1節 百日(上)第5節 未雨綢繆第3節 世間本無塵第6節 醒悟第4節 心病第4節 賞花會(上)第1節 攻城第6節 執着第3節 魯氏傳人第2節 爭鋒
第7節 預言第3節 等待第3節 災劫第3節 擊掌爲誓第6節 聖旨第2節 月出正午第2節 逼迫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防患於未然第5節 平靜(下)第6節 私心第1節 回家第2節 月出正午第6節 私心第7節 成竹在胸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2節 使命第6節 拋棄第4節 鼎足之論第3節 拋棄(下)第2節 爭鋒第2節 月出正午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4節 檀溝之會(中二)第4節 心願第1節 鬼軍第7節 罅隙(下)第6節 密謀第5節 回宮第5節 誓言第5節 回宮第7節 怨恨第4節 奸細第1節 鬼軍第7節 兵不厭詐(中)第6節 招賢(下)第7節 兵出險招第5節 預感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2節 故事第7節 反目(下)第2節 請求第4節 掛冠第4節 決裂第2節 等待第6節 執着第7節 天衣無縫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3節 峰迴路轉第2節 嫉妒第3節 魯氏傳人第7節 知己知彼第7節 阻殺(下)第5節 回宮第5節 誓言第3節 危機第1節 遊說第7節 反目(下)第1節 憂思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招賢(下)第1節 禪位(上)第1節 後悔第7節 初見第1節 禪位(上)第1節 洞悉第5節 血洗(二)第7節 溺愛第7節 突變第1節 恐慌第3節 全勝尾聲第3節 解脫第4節 相逢第7節 密室(上)第5節 招賢(中)第7節 防備第5節 奇招第5節 暗殺(上)第5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下)第6節 教訓第1節 後悔第4節 心病第5節 密旨第4節 賭約(下)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5節 回宮第4節 平靜(上)第5節 長湖落日(上)第1節 百日(上)第5節 未雨綢繆第3節 世間本無塵第6節 醒悟第4節 心病第4節 賞花會(上)第1節 攻城第6節 執着第3節 魯氏傳人第2節 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