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三節 政權的問題

敵我雙方都開始在人的問題上暗中較勁了,鬼子那邊還通過自己龐大的戰爭機器啊,爲這幾百人的特戰隊配備武器和物資。

武器裝備方面清水大佐選用的都是英美德三國的,野戰電臺是美國的,衝鋒槍是英國的司登,班用機槍是德國盟友的mg,火力支援也是德國的迫擊炮和日軍的改良擲彈筒。

幾乎所有的裝備都是特別配置的,這次單兵攜帶的物資選購,比上次組建的特戰隊費時費力多了,就那美國電臺還是拐了好幾道彎才弄來的。

可以說清水開出的清單,陸軍部就要通過各種渠道去想辦法在最短時間內給弄來,清水大佐呢就只管帶着自己的隊員每天玩命地訓練就成。

楊棒子還不行做不到清水大佐這麼甩袖子不管柴米油鹽的事,他這個一區的主官,人在走馬驛,可天天處理的最多得就是整個分區的事務。

不是說洪梅和老馮他們都幫着處理了嗎?但別忘了,我黨從來都是層層審批制,楊棒子就算不參與各項事務的審覈,但最後簽字的權利那是必須履行的。

比如說整個第十一軍分區的財政收支,再比如整個軍分區轄區內的基幹民兵訓練和編組等等,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別看楊棒子平時是當甩手掌櫃的習慣了,可現在一切都得他和他的這個團隊來操持一個分區,幾萬人的老百姓要管,幾千人的機關和軍隊要管,形勢促使他必須從一個單一的軍事指揮官,轉變成一個地方政權的領導!

這些士兵們都在學習和提高,楊棒子也是一樣!每天也都在發生着他意想不到的變化!

你看,這一千多士兵的補給啊軍餉啊等等吧。都需要這個軍分區內的一級級地政權來協助完成,這也算是動用了整個分區的黨政軍力量加上老百姓的支持來保障的。

同樣去看鬼子呢也是一樣的,日軍那邊的背後是整個地日本帝國的國家機器。從形式上的天皇到內閣,從內閣諸大臣到軍部。從軍部到細分下來的各個分支部門,最後到清水大佐這裡,那已經好比是一棵大樹從根部到達了樹冠上的一支枝杈了。

可別以爲八路這邊就是一羣烏合之衆的,好多影視局和小說也對我黨的政權和八路軍根據地的組織結構輕描淡寫或者是避而不談了,可是支撐起整個華北抗日根據地的,恰恰就是這個被忽視了的政權。

小到戰士們軍帽上的一顆鈕釦,大到諸如百團大戰那樣的戰役級規模的大行動。都離不開從最基層的村級政權到最上層的政權結構的,就好比說八路軍作戰部隊是四肢是兩手兩腳,那老百姓是血肉,而我黨的政權就是那骨架經絡!

舉一個例子。完整的政權結構裡最高的一個是晉察冀邊區級的政權,最小的一個是村一級的政權,大家看看是個啥組成結構和有些啥功能。

抗日民主政權以工人階級(通過我黨)爲領導,工農聯盟爲基礎,團結一切贊成抗日的民主人士。對漢奸和反動派實行專政,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人民民主專政。

在抗日根據地,凡年滿18歲的贊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國人,不分階級、民族、黨派、男女、信仰和文化程度,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抗日民主政權施政方針的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保護抗日的人民,調節抗日各階層的利益,改良工農的生活,鎮壓漢奸和反動派。

抗日民主政權在政權機關的人員分配上實行三三制。各根據地的抗日民主政權互不從屬,都由中共中央統一領導,在方針、政策和步調上是一致的。各抗日根據地民主政權的政權機關,分爲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兩大系統。

抗日民主政權的各級權力機關是各抗日根據地的各級參議會。一般有邊區(省)、縣、鄉三級,在山東,省與縣之間還有行署和專區一級的參議會。在名稱上各根據地略有不同。如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縣一級的稱議會,基層稱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會。

抗日民主政權的各級參議會(縣議會、村代表會等),是由抗日根據地的人民採取普遍、平等、直接、無記名的方法選出的參議員(議員、代表)組成的。不稱職的參議員(議員、代表),選民有權撤換。有的抗日根據地還聘少數有代表性的人士爲參議員。

參議會的職權,以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爲例,主要有:1選舉、罷免邊區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及高等法院院長,監察彈劾政府及司法機關的公務人員;

2制定邊區單行法規,批准民政、財政、教育、建設、糧食及軍事等各項計劃;

3通過邊區政府提出的預算,審查其決算,決定邊區稅收的徵減增廢和公債的發行;

4議決邊區政府主席、政府委員會、各廳、院長和羣衆團體,提請審議的事項,決定邊區應興應革的重要事項;

5督促、檢查邊區政府對參議會決議的執行;

6追認閉會期間常駐會、邊區政府主席或政府委員會關於緊急措施的重要事項。

縣以上的參議會,由參議員選舉正、副議長主持全會工作。開大會時選舉若干人組成主席團幫助正、副議長工作,並設立秘書處、參議員資格審查委員會、提案審查委員會及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

邊區一級的權力機關,均選舉常駐參議員組成參議會的常駐機構(陝甘寧稱常駐會,晉察冀稱駐會參議員辦事處,晉綏稱常駐委員會,晉冀魯豫和山東稱駐會委員會等),正、副議長爲當然成員。

縣級權力機關有的設常駐機構(陝甘寧邊區),有的只以議長或副議長爲常駐議員駐會(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常駐機構除在參議會閉會期間處理日常事務外,依照陝甘寧邊區的規定還有下面幾項職權:1監督同級政府對參議會決議案的執行;2聽取同級政府的按期工作報告;3向同級政府提出建議與詢問;4派代表出席同級政府委員會會議;5必要時決定召集參議會臨時會議。

基層權力機關,各抗日根據地略有不同。如陝甘寧邊區的鄉(市)參議會不設正、副議長。開會時推舉主席團 3人主持,鄉(市)長爲主席團當然成員。晉察冀邊區的基層權力機關爲全村公民組成的村民大會。村民大會閉會期間,由全村公民選舉的代表組成村民代表會行使村民大會職權。村民代表會設正、副主席。由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正、副主席兼任正、副村長。

抗日民主政權的各級行政機關。包括由各級權力機關選出的各級政府,以及縣級以上的政府在一定地區內設立的代表機關或輔佐機關。

各抗日根據地的最高行政機關的名稱不一,如陝甘寧、晉冀魯豫稱邊區政府,晉察冀稱邊區行政委員會,山東稱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晉綏及華中的一些根據地稱行政公署(簡稱行署)。

這一級行政機關由同級參議會產生,如晉察冀邊區政府由邊區參議會選舉委員13人組成邊區政府委員會。並在委員中選舉正、副主席各 1人。邊區政府主席對外代表邊區政府;對內主持邊區政府委員會會議,監督邊區行政機關執行職務及處理邊區的日常事務和緊急事務。

邊區政府委員會下設:秘書處、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建設廳、保安司令部、保安處、審計處及各種專管行政機關和高等法院等部門,分管各項工作。邊區政府工作部門的設置,各根據地大體相同。除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及華中一些根據地一般稱廳外,其他地區一般稱處。

各廳(處)、院、部之下,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若干科、室或庭等機構,分管本部門的各項工作。專管機關(有的地區稱直屬機構)各根據地一般稱局。如稅務局、監務局等。

邊區(省)以下的行署(或稱行政公署)。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和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均在轄區內設立行署。這一級行署有兩種:1作爲一級政權,即有同級參議會,行署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同級參議會選舉產生,並對同級參議會及上級政府負責;

2作爲邊區政府代表機關。無同級參議會,行署的正、副主任由邊區政府任命。行署工作部門的設置與邊區政府相同,一般稱處,唯晉察冀的行署稱科,以便與邊區行政委員會的各部門有所區別。

作爲邊區政府代表機關的行署的職權,依照晉冀魯豫邊區的規定有:1檢查督導轄區內的行政事項;2根據邊區政府頒佈的法令制定單行規程和施行細則,公佈後報邊區政府備案;3根據邊區的總預算編制並審覈轄區內的預決算,如遇緊急措施需增加預算、變更制度或增加人民負擔時,須事前報請邊區人民政府批准;4管理行署科長以下幹部及專署、縣政府秘書、科長的任免事項。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署)。各根據地一般都設有專署,它是邊區一級政府的代表機關(晉察冀稱輔佐機關)。它根據邊區政府(晉察冀等地還有所屬行署)的命令與指示,指導督察所轄各縣(市)政務及上級政府駐該地的附屬機關。

陝甘寧邊區規定,兩個縣以上的地方便可設立專署。專署設專員一人,必要時可設副專員。專署的工作部門稱科,科的設置與上級政府的工作部門相對應。專員除由邊區政府委派外,陝甘寧邊區政府還可令駐該地區的軍事長官兼任,或在縣長中指定一人兼任。

專員公署與中心縣政府在同一地時,專員得兼縣長,專員公署與縣政府合署辦公,但職權與文件須明確劃分。

縣政府在各根據地皆爲一級政權,除戰爭環境或新開闢的地區外,縣政府的縣長和縣政府委員會的委員,均由同級參議會(或議會)選舉產生。縣政府工作部門的設置,一般與其上級行政機關一致。

工作部門的名稱一般按職掌範圍命名,如民政部門稱民政科,財政部門稱財政科。但也有按順序數命名,如陝甘寧的縣政府設第一至第五科,分管民政、財政、教育、建設、糧食諸方面的工作。縣政府的職權範圍與其上級政府相同。抗日民主政權與縣政府相當一級的,還有聯合縣、市政府及縣佐公署。

(署)是縣(市)政府執行政務的協助機關(晉察冀稱輔佐機關)。區公所設區長 1人,助理員3~5人,人民武裝大隊長和教導員各1人(陝甘寧設自衛軍營長1人)及治安員(公安幹事)1人。

區公所在縣政府領導下辦理如下幾項工作:1傳達上級政策法令及向上級報告政令執行情況;2計劃、督導所轄各鄉(市、村)民政、財政、教育、建設工作及應興應革事項;3組織人民自衛武裝,進行全區鋤奸保衛工作。

晉察冀、山東及華中的一些解放區還設立過作爲一級政權的區公所或區政府。其負責人由同級權力機關選舉產生,其任務除前述三點外,還須執行同級權力機關的決議。相當於區一級的行政機關的,還有聯鄉政府和中心鄉政府。

鄉級行政機關:抗日民主政權的鄉級行政機關,在陝甘寧、華中各根據地爲鄉(市)政府,在晉察冀、晉冀魯豫及晉綏等根據地爲村公所。

陝甘寧邊區的鄉政府,由鄉參議會選舉鄉長及鄉政府委員組成。晉察冀邊區的村公所設正、副村長各1人,委員3~5人,治安員1人及人民武裝中隊長和指導員各 1人。

正、副村長由村民代表會的主席、副主席兼任,委員由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陝甘寧的鄉政府一般設有:優撫救濟、文化促進、經濟建設、鋤奸、衛生保育、人民仲裁等委員會,必要時得設其他臨時委員會。

晉察冀的村公所不設委員會,設民政、財政、教育、實業、糧秣、治安等委員及武裝中隊長和指導員,分管各項工作。

陝甘寧邊區在鄉政府下設行政村,行政村下設自然村。行政村設村主任,自然村設村長,均由各自轄區內的選民選舉產生。

晉察冀邊區在村公所下,根據居住情況劃分爲若干閭,閭設主任代表 1人,由本閭公民代表互選。閭主任代表和代表在本閭內輔佐村公所執行村政。

鄉、村政權是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我黨的方針、政策和抗日民主政權的政令、措施都要通過它們具體執行。鄉、村政權掌握在誰手中,同樣至關重要。各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後,對鄉村政權進行過多次整頓,使政權掌握在人民最可信賴的人員手裡。

看到沒,這是何等的複雜和嚴密!所以說我黨能在華北的廣大敵後擠進來,站住腳,生存下去,最後還能取得勝利,絕非偶然!

八路軍也絕不是一支只能依賴於簡單軍供補給系統的普通作戰部隊,而是一支邊打仗邊建設政權的軍隊,這纔是取勝之道呢!

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四節 地府來人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三節 到底還是女人第2節 玉碎第38章 第一節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一節 三萬元軍費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四節 老兵新貌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二節 矢志不移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二節 誰打死的都是鬼子!第119章 明修棧道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軼事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三節 老馮走了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四節 該回的時候沒回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一節 誓師贈槍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二節 旗不能隨便插第3節 一絲冷笑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四節 真話傷人第1章 突圍 第二節 毛寡婦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四節 一進保定府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三節 拒不投降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二節 mg42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一節 戰車第三師團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一節 戰後總結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三節 水車王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二節 誰是敵人?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四節 秀武器死得快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楊棒子是咋成猛人的?第34章 ,第一節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四節 日子要一天一天過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一節 長肉了!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四節 一本破書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二節 忘年交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一節 熱淚盈眶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二節 拿夜叉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四節 全憑一口氣第214章 白刃相連 第一節 機槍的用法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29章 上刺刀!第一節 血債!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148章 火中取栗 第三節 大官太太第3節 越界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二節 折斷的洛陽鏟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四節 兩大主力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二節 折斷的洛陽鏟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一節 一頭大來一頭小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三節 有病得治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一節 圓忠道長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三節 二百發子彈!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三節 抱在一起第3節 送藥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54章 該來的沒來第三節 蓮香的心事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三節 吃啞巴虧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四節 火車在哪?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二節 道士也革命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3節 假鬼子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四節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三節 冤鬼索命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一節 捉對廝殺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地不分南北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一節 罵鬼子大會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三節 暗藏玄機!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第三節 六安瓜片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一節 消失的番號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第四節 小金庫必須要有!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四節 地雷陣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四節 忙裡偷閒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二節 刺刀的問題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二節 一百擔面第202章 人在鏟在第三節 把鏟子帶回去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節 火燒軍馬場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一節 聲南擊北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三節 上刺刀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三節 一塊碎瓷片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一節 一條大魚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一節 鬼子也怕鬼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二節 成全你的名節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二節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一節 軍事優先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四節 特使遇刺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第2節 介錯人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二節 騾馬行
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四節 地府來人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三節 到底還是女人第2節 玉碎第38章 第一節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一節 三萬元軍費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四節 老兵新貌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二節 矢志不移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二節 誰打死的都是鬼子!第119章 明修棧道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軼事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三節 老馮走了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四節 該回的時候沒回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一節 誓師贈槍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二節 旗不能隨便插第3節 一絲冷笑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四節 真話傷人第1章 突圍 第二節 毛寡婦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四節 一進保定府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三節 拒不投降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二節 mg42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一節 戰車第三師團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一節 戰後總結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三節 水車王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二節 誰是敵人?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四節 秀武器死得快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楊棒子是咋成猛人的?第34章 ,第一節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四節 日子要一天一天過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一節 長肉了!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四節 一本破書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二節 忘年交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一節 熱淚盈眶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二節 拿夜叉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四節 全憑一口氣第214章 白刃相連 第一節 機槍的用法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29章 上刺刀!第一節 血債!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148章 火中取栗 第三節 大官太太第3節 越界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二節 折斷的洛陽鏟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四節 兩大主力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二節 折斷的洛陽鏟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一節 一頭大來一頭小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三節 有病得治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一節 圓忠道長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三節 二百發子彈!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三節 抱在一起第3節 送藥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54章 該來的沒來第三節 蓮香的心事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三節 吃啞巴虧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四節 火車在哪?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二節 道士也革命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3節 假鬼子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四節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三節 冤鬼索命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一節 捉對廝殺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地不分南北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一節 罵鬼子大會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三節 暗藏玄機!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第三節 六安瓜片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一節 消失的番號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第四節 小金庫必須要有!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四節 地雷陣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四節 忙裡偷閒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二節 刺刀的問題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二節 一百擔面第202章 人在鏟在第三節 把鏟子帶回去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節 火燒軍馬場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一節 聲南擊北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三節 上刺刀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三節 一塊碎瓷片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一節 一條大魚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一節 鬼子也怕鬼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二節 成全你的名節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二節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一節 軍事優先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四節 特使遇刺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第2節 介錯人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二節 騾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