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氣沖天

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在城門外口加築小城,高與大城相同,與城牆連爲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淳于婉兒下令一天一夜內建起甕城,動用了軍中上萬壯丁,從兩旁峽谷當地取材,石塊、泥土、木材,迅速修建起來,橫長約五十步,正好將雄關城門擋住,由於地基未足夠夯實,工程粗糙,牢固性遠不如城牆的堅固,與其說城牆倒不如說是石壘,但足以防守一陣子,而且阻擋衝車和敵兵對主城門的破壞。

一輪火箭矢射出後,一箭之地內燃起了幾道火牆,阻斷敵兵的衝鋒,但仍有上萬勇猛的士卒頃刻間完好無損地衝到城下,開始攻打甕城。

“射!”甕城和主城牆林立的弓箭手挽着弓,朝着下面如螞蟻羣一般的敵兵猛射出去,衝在最前的士兵紛紛中箭倒地,慘叫聲一片,如割草一般收割着鎮西楚軍的生命。

韓信在後方看着前面第一波死傷的士卒,眉頭一皺,沒想到這次對方竟然在數日內備戰妥當,甕城、火壕硬生生阻擋着大軍的鋒芒。

數十萬大軍投入的戰場比的就是士氣,誰的軍隊紀律嚴明、視死如歸,兵甲精銳、戰鬥力強往往就能在沙場上壓制對手,畢竟這樣的地利下,擺陣法、用謀計完全沒有多大效用,除非對方的主帥不通兵法,意氣用事,如戰國趙括一樣紙上談兵,否則誰也不會在佔據地利的情況下出城迎戰甚至被伏擊的可能。

“弩陣出擊!”

聽到主帥下令,腳蹬弩陣的士卒撐開了弩機,朝着兩百步的城頭射出,這種弩機乃是目前鎮西楚軍營中威力最強的殺傷武器了,無數大弩,猛烈地傾瀉了出來,鋪天蓋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瀰漫了天際。

“啊……”城頭一些守卒和弓箭手被射中,一頭栽落城下,沒被射死的也摔得血肉模糊了。

主城上固定架好的連弩機也瞄準了遠方的敵軍弩陣,迅速還擊回去,呼嘯的破空弩箭聲,蓋過了其它威勢,密集地對射各有傷亡。

“派出三千人運石土撲滅溝壕的火,第二輪人馬準備出陣!”

韓信坐在將臺木椅上,指揮若定,似乎前面壯烈慘死的士卒不是自己的人似的,決定要增派兵力奪回戰場的主動權,雖然雙方都有幾十萬大軍,但無法同時戰鬥,只能一的,畢竟城牆上城池下的空間都有限,只能等前面一波士卒戰死,後來才能補上去。

攻城戰,守軍佔有城關地利優勢,而主攻的一方可以佔有戰場的節奏和主動,而且能數倍於敵的兵力投上去進攻。

頃刻,數千人用衣布袋子裝着石土鋪蓋上去,壓制住火勢的同時,也有不少士卒被亂箭射死,被火燒着焚死,到處都是將士嚎叫,血威滔天,給濃濃的戰場之上更增添了一份沉重,整個山谷蒙上了一層濃濃的血腥氣。

“咚——咚——”,沉悶而又巨大的鼓聲,在楚軍後方大陣中震響,號角聲、馬蹄聲、腳步聲、兵甲摩擦聲、刀槍撞擊聲,第二波十萬大軍出動了,彷彿顆顆重木,撞擊着大地,聲勢浩大無比。

龐虎、東郭勝、賀梟三將各帶騎兵、輕甲軍、重甲軍衝鋒陷陣,迅速衝過了火牆,冒着密集如沙的飛蝗流矢,如洪水一般涌到甕城外,增援前面的將士,前仆後繼,殺不完一般。

漢軍先鋒將軍藁侯、丁仲守甕城,有兩萬人左右,城頭站在甲板上的士卒負責射箭和扔石塊、火木、乾草,後買士卒負責傳運守城的工器具、箭羽杆,以及清除傷亡的屍體,小小甕城,卻荊條有序地防守着。

這時外面的楚兵用盾牌作掩護,堆在了城牆下,密密麻麻的人羣正在駕雲梯、射鉤索攀爬城牆,還有衝車、戰車在衝撞甕城的城牆和城門,弓箭手也在掩護中着射殺城牆垛口的守卒。

一時間城上城下,喊殺之聲震天,每一刻,都有無數的生命在滅亡,血流成河、堆積如山,殘肢腦漿分減着,殺殺殺!戰場上每個將士心中只想着這一個字!

密密麻麻成千上萬的人馬前仆後繼地攻打着甕城,兵器的寒芒、沖天的血光不斷刺入眼簾,淳于婉兒屏着呼吸,注視着這一切,神情莊重起來。

她似乎感受到數十萬人的氣血、戰意凝成一股,隱隱約約在這片戰場上,化成了一個獨立的戰爭空間,任何玄術都無法影響這種殺氣,而且她還感受到了在那屍骨成堆血流成河的上空,凝成了一股股軍人死魂,陰魂不散,鬼哭狼嚎,似乎雙方戰死的將士的軍魂仍在不死不休地對抗着。

用鮮血和生命鋪墊出來的輝煌,何等殘酷!

這世界上,只有萬物之靈的人類,纔有能力組織這麼多生命,纔有能力毀滅這麼多生命,人類是該自豪還是悲哀?這麼多人戰死沙場究竟爲何?

不管了,既然龍郎要爭天下,婉兒就是廢棄終生道行,陪他征戰煉獄大殺四方又如何,誰讓他是婉兒的夫君呢?漢明關一定不能破,韓信也一定要敗,但凡阻擋龍郎一統天下的阻礙,就讓婉兒一併清除吧!

……

與此同時,略陽縣邑外也陷入了鏖戰,喊殺聲和兵器戰馬混合成一股轟天價地的無限巨響,一撥又一波的人潮和箭矢襲擊着略小的城池,整個城邑隨時都有要破城的危險。

“張相如大人,你看,城下就是敵兵,好像是楚軍的服飾?”那名校尉指着城外正在大舉進攻的敵兵說道。

張相如是略陽縣丞,負責縣城的軍政要務,聽到急號,立即披甲上陣,帶着親兵趕來,一見城外黑壓壓的戰馬和人影,以及千軍喊殺之聲,心頭一驚,哪裡突現這麼多的楚軍?

“怎麼會是楚軍,楚軍不是在漢川東北、西北和正南面嗎,爲何會突然出現在這裡,而且還在上萬人,難道從關外繞走天水一帶草原殺過來的?”張相如吃驚說道。

“這個不得知曉,但對方兵力是在太多了,而且裝備精良,驍勇善戰,有些像以前虎狼之師的秦兵,城內正規漢軍只有三千人,兩千多剛招募一個月的新兵,完全抵擋不住啊!”校尉回道。

張相如皺眉道:“速去派人向周圍縣邑告急,請來援軍共同抗敵!”

“遵命!”那校尉轉身欲走,卻被張相如叫住:“慢着,就怕這支楚軍人數不止一萬啊,若是在中途伏擊援軍就遭了,豈不又中了敵軍之計,派出求援軍的斥候後,再派出探子秘密查探城外敵軍的人數,尤其是周圍一帶茂林和山麓,大意不得!”

“末將得令!”

張相如轉身瞧着城下不停往城牆攀爬的敵兵,心中越發着緊,他年剛三十四五,原本中原飽學之士,跟着漢軍入漢川后,又被漢王親自提拔欽點做縣丞,自覺身肩重任,自己戰死不怕,卻不能辜負衆望!

“來人,速去召集百姓,但凡縣城內登記在冊的民兵,立即穿好兵甲前來守城,快去!”

在古代講究全民皆兵,這是從商周就開始延續下來,直到隋唐時期還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全國兵力分有正規軍和半民半兵,正規軍就是完全在軍中效命,吃皇糧免賦稅,是真正的軍人,而鄉民募兵就是複合入伍要求的壯丁,登記在冊,通常一個家族要出一個名額,平時在家務農,一旦有戰事就要披甲上陣,沒有經過太多的訓練,只知道簡單的軍令和信號。

一些親兵立即前去招募民兵抗戰,要集合全城軍民的力量來對抗兇猛的敵兵!

“一定要守住!一定要守住!”張相如抽出了腰間佩劍,親自指揮着防守,不少士兵見到縣丞親自上陣,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頓時激起的士氣,膽怯的心思較少了許多,鼓起了戰意和狠勁勇猛地抵抗着。

須臾之間,爬上牆頭的楚兵越來越多,十人、二十人、五十人、一百人……

“將士們,這略陽雖然只是小縣,地處偏遠,但是這裡寄託着我大漢百姓的希望,頭可斷、血可流,唯有城池不能丟,爲了城內的百姓、妻兒老小,爲了漢王的江山社稷,跟我拼了,寧戰死,不跪活!”

“寧戰死,不跪活……”

“殺殺……”

城頭兩千守卒已經戰死了八百多人,而城外的一萬先鋒人馬也死傷了兩千,雖然這支秦卒凶神惡煞,但畢竟對方佔據着城池之利,居高臨下,沒有真正肉搏廝殺在一起,個人的武藝強弱還看不出來。

這時城內街道喧鬧起來,不少民衆和壯丁趕來了,有的是民兵,穿着還算像樣的兵甲,從各個街道涌出,更多是渾身裝甲不齊全的民衆,甚至還有婦人、老叟,手持着鐵器、鐮刀、棍棒、掃帚朝着城門這邊奔來。

“楚軍的人在哪?”

“趕走楚人,捍衛大漢!”

“誰敢來破壞漢人的領地和城池,我們就和他拼了……”

“對,我們漢人不是好欺負的……”

人聲沸鼎嘈雜,卻都喊出了殺敵的勇氣,很快軍民趕赴到了城門內的校場上,一名校尉帶着祭酒、旗門等小頭領在下面組織民兵和民衆壯丁等人,排好陣列,然後一地登上城牆去增援前線。

而那些非兵的民衆則發了簡單的鐵劍和長戈,這些人更多用來在後面運輸守城所用的工器具,箭簇、石塊、滾木、柴草等,全民皆兵,共同抗戰!

張相如轉身一見軍民同心,不勝感慨,激動道:“將士們、鄉親們,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死守略陽,殺退楚兵……”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城內軍民沸騰,充滿了殺敵的鬥志。

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章 南蘭終現
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章 南蘭終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