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4)

享受生命最自然的精彩

中國有句老話:“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偈語雖平常,卻很難做到。生活在花花世界裡的我們不是聖人,必定會有各式各樣的困擾和不同的人生經歷,紛紛擾擾中,人們的心情也隨之變化,而正是那些無關痛癢的凡塵瑣事,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某電視臺有一個女播音,論長相,她是數一數二的,但她還是不滿足,所以她去美體,一心想要把青春留住,結果弄巧成拙,美體失敗,還在臉上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疤痕,之後她不得不離開電視臺。她是不懂得生命真諦的,她以爲青春是生命的主旋律,可是她忽略了自然。如果她懂得生命的美麗,懂得去享受生命的魅力,那麼她將有別樣的青春。如果她懂得默默地享受生命,那麼她就會明白:其實生命的過程遠比容貌的維持要美麗得多,要長久得多,享受生命最自然的狀態其實是活得最精彩。

如今,能夠讓生命保持自然狀態的人越來越少了,人云亦云的推崇和跟隨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人們變得懶惰了,懶到不願意去思考,懶到不願意去想象,懶到不願意去拿住那份屬於自己的獨特氣質。

經常會在報紙、電視、網絡上看到某某大學的教授抄襲學生的論文,經常會看到各大電視臺出現某某“小明星”,因爲那些小孩是模仿某著名明星而成名的。甚至有人爲了成名不惜重金地去整容,去包裝自己。他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失去了本來的面目,他們也忘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

這樣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都還記得富蘭克林寫的那篇《哨子》:

“我7歲的時候,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我的衣袋裡塞滿了銅幣,我立刻向一家賣兒童玩具的店鋪跑去。半路上,我卻被一個男孩吹哨子的聲音吸引住了,於是我用所有的銅幣換了他這個哨子,回到家裡,我非常得意,吹着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們知道我這個交易後,便告訴我,我爲這個哨子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他們還告訴我,用那些多付的錢,我不知道可以買到多少好東西,大夥兒都取笑我傻,競使我懊惱得哭了。回想起來,那隻哨子給我帶來的悔恨遠遠超過了給我的快樂。

不過,這件事情後來卻對我很有用處,它一直保留在我的記憶中。因此,當我打算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時,我便常常對自己說,不要爲哨子花費太多,於是便節省了錢。”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爲了一件沒有很大價值的事情而瘋狂,衝動的時期過後留下的將是無盡的悔恨。追求那些表面的美麗和名譽,就好比富蘭克林想買那隻哨子,懊悔超過快樂,但願也能吸取教訓。

當然也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沒有非分之想,能正確地衡量自己的所得,知道哪些是自己所有,哪些不是自己所得。是自己應得的,便心安理得地接受,不屬於自己的不強求。這種人活得精彩,活得快活。這是一份屬於自我的尊嚴和樂趣,是生命的自然和隨性。

唐朝有一個禪師,叫懶瓚,他年輕的時候崇尚推理佛法,但是一直沒有受到推崇,後來到了暮年,就隱居在湖南南嶽的一個山洞中。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曾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因爲非常的灑脫自在,這首詩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漸漸地被傳到皇帝的耳中,皇帝很想見見這位禪師,看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於是就派一個大臣去迎請禪師。這位大臣拿了聖旨找到了禪師隱居的巖洞,恰巧禪師在洞裡,大臣便站在洞口朗聲高喊:“聖旨到,趕快下跪接旨!”可是明明就在裡面的禪師卻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大臣納悶,探頭往裡瞧,只見禪師正用牛糞升火燒地瓜,煙霧瀰漫了整個山洞,薰得禪師涕淚縱橫,大臣忍不住喊道:“喂!禪師,你的鼻涕流下來了,趕緊擦一擦呀!”

懶瓚禪師頭也不回地答道:“我纔沒有閒空爲俗人擦拭鼻涕呢·”說完就不再理睬洞外的人,而是拿起地瓜邊吃邊讚道:“好吃!好吃!”大臣看到這個情景,非常震驚,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只好趕回朝廷,據實報告給皇帝。皇帝聽了十分感嘆,說:“國有如此禪師,真是大家之福!能夠在隱居的山洞裡過得如此快樂,接到聖旨也沒有高興和慌亂,依舊如我地生活,禪師真是是一位聖者啊!”

生命就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只有享受過程,人生才能精彩每一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錯誤,不必苛求,活得自然些,享受生命本真的精彩。只有懂得此道的人,才能在喧囂裡突圍,在寂寞裡開花,在誘惑面前獨善其身。

構建自己的心靈莊園

有一個人,脾氣十分火爆,稍有不如意,就會動起怒來。他認爲每次發怒都是別人引起的,但他還是決定要加強自己的修養,爲了健康以後少動怒。所以,一個人跑到風景秀麗的農村暫時隱居起來,修身養性。

有一天,他拿着一個陶罐去河邊打水,一不小心,把裝滿水的罐子弄倒了,水全部流了出來。他只好再去汲水,但走到一半,又把水罐裡的水灑了一地,連續三次都是如此。他非常生氣,一下子把罐子摔在了地上。

看着滿地的碎片,他忽然領悟,心想:“我從前發怒,以爲都是別人惹起的,現在只有我一個人,也還是發這麼大的脾氣,看來它是從自己的心中生出來的。”

生活中,我們往往如此,遇到煩惱,總會把錯誤歸咎於別人,其實問題的根源歸根結底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不純淨。返回內心世界並且重新地自我審視,當心靈被馴服的時候,你纔會有真正的平和。構建一座自己的心靈莊園,讓疲憊的身心能夠在此小憩。

人生就像水一樣,有潮漲有舒緩,有高亢有低沉,有渾濁有清澈。無論是絢麗的繽紛還是淡雅、清新,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風韻,有快樂的曾經也有悲傷的過往。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有人身居陋室卻有一顆快樂的心;有人身在富貴卻悲傷度日。人人羨慕的富人,不一定就比他人快樂和幸福。富人可能還會羨慕別人在紛繁忙碌的塵世中擁有的那份平淡。其實,平淡的日子有平淡的舒暢,有它特殊的美。只要心態是快樂的就可以每天都生活得很快樂,牢牢地握住自己的心靈莊園的鑰匙,就能看見生活裡的紅花綠草、鳥語花香。

宋代理學家邵雍初到洛陽時,生活非常窘迫,曾住在一間極其簡陋的草房裡,草房不足以擋風遮雨;同時,他還要每天砍柴燒飯侍奉父母。爲了生活,他不得不每天干很多活,可是每年耕種莊稼的所得,僅能換取衣食讓父母與自己勉強度日。

生活雖然清苦,他卻能樂在其中,還把自己的住處稱爲“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別人不解,他微笑釋疑,有地方住,有飯吃,雙親俱在,可以共享天倫,還有什麼比這個更令人快樂的呢·

快樂生活需要用心去發現,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爲名利、金錢和生活而奔忙,雖然弄得身心疲憊,卻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不妨找點時間,忘記生活中的種種爭鬥與心機,在忙碌的工作中,適時地放逐自己,給心靈一個反思、放鬆的機會。

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追求主題,而且每個人都希望這個主題充分發揮、大放異彩,但是如果太在乎某一方面而不懂得享受生命,就會給人生留下遺憾。一個外在的物質修飾只是華麗的裝幀,都是浮雲朵朵,多問一問你的內心,它的渴望纔是幸福的根源。

瑪格麗特·羅賓絲已經快40歲了,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唯一不同的是,她有一個愛好——觀鳥。她的這個愛好是來源於父親的影響,她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每天的工作壓力很大,於是經常借觀看林中歡叫跳躍的小鳥來減緩心中的壓力。從10歲起羅賓絲就經常陪着父親觀鳥,但當時只是一個孩子的好奇心而已。隨着她漸漸成長,感受到了這可以重建與大自然的相屬之感。等到她辭掉工作專心當母親,卻有了更深地感觸,她說:“我的3個兒子一個4歲,一個2歲,加上一個患有嚴重氣喘的初生嬰兒,情況就很難應付。”羅賓絲經常處於手忙腳亂的生活混亂當中,這時候,觀鳥成爲一種精神上的慰藉。“有些日子,我丈夫剛剛進門,我就對他說:‘飯菜弄好了,已經放在桌上。我要出去一下。’說完,便拿雙筒望遠鏡去觀鳥半小時,找回曾經的自我。你坐在那兒,讓美麗的景色、可愛的鳥兒圍繞着你,生活中的種種無奈與煩躁很快就會拋之腦後,獲得精神的愉悅,其中自有安適、平和、寧靜,讓你重拾對世界、對人生的信心。”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情感、家庭、社會所困擾,常常找不到安心的地方。外界的糾葛、干擾太多,常常以支付心靈的消耗爲代價。面對這種狀況,應該擡起頭來,找尋一片心靈的莊園,看看屋外的松林,聽聽松濤的呼喚,眺望遠處的大海以及田野的美景……從內心的深處,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樣,纔不會感覺生活裡有太多的無奈。

羅素說:“我們的生命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所有的動植物一樣,我們也從大地上汲取營養。”人久居於鬧市,心繫職場,活得很累,一些榮華富貴、一些名聲讚譽都是很表面的東西。月明風清時,人立於月下,在獨屬自己的心靈莊園裡徜徉,你會撫平白日的疲累與創傷。

世界的顏色靠心情漂染

一個月皎氣清的夜晚,雲門文偃禪師把弟子們召集在一起,他要求道:“十五日以前不問汝,十五日以後道將一句來!”弟子們聽了面面相覷,他便自己代答說:“日日是好日。”

這段對話非常經典,翻譯成白話就是說:“開悟以前的事我不問你們了,開悟以後的情境,你們試着用一句話說來聽聽!”弟子們正在冥思苦想的時候,他自己就說:“天天都是好日子呀!”

四季如此來,如此去,若能真正體悟到它們的諸多情趣和景緻,自然能得到一番自在和逍遙。

可是有的人總認爲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大都會怨天尤人地抱怨命運的不公平,感慨世事的不濟,悲憐自己的懷才不遇……心理負擔過重,在精神家園裡不停地打轉,心裡落滿了塵埃,喪失了自我,總感覺活得太累,世界一片昏暗。

世界的顏色是靠你的心情來漂染的,活得太累其實就是心累。人生不會事事都是一帆風順的,不必因爲別人的業績突出而眼紅,嫉妒有害健康;也不必因爲別人的豪宅、跑車而憤憤不平,生氣傷害的還是自己;不必因爲宦海沉浮而鬱鬱寡歡,得失乃人生常事。只要自己盡力而爲就行了。

第1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1)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22章 內心強大的基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第28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1)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43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2)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45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1)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40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2)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5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5)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10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3)第32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2)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7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7)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16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2)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第41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3)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2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2)第23章 內心強大的基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11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4)第10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32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2)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第12章 心境決定處境(1)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5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5)第7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7)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30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3)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10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3)第6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6)第40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2)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7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7)第21章 信念的重建:帶着積極和樂觀上路,開拓生命的新境界(2)第28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1)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14章 心境決定處境(3)第11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4)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32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2)第14章 心境決定處境(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26章 沒有不可能的人生(2)第22章 內心強大的基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第42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1)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9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2)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6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6)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38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5)第43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2)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5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5)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2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2)第26章 沒有不可能的人生(2)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第45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1)第28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1)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16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2)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14章 心境決定處境(3)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26章 沒有不可能的人生(2)
第1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1)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22章 內心強大的基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第28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1)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43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2)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45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1)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40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2)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5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5)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10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3)第32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2)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7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7)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16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2)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第41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3)第36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3)第2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2)第23章 內心強大的基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11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4)第10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32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2)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第12章 心境決定處境(1)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5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5)第7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7)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30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3)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10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3)第6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6)第40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2)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7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7)第21章 信念的重建:帶着積極和樂觀上路,開拓生命的新境界(2)第28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1)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14章 心境決定處境(3)第11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4)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32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2)第14章 心境決定處境(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第26章 沒有不可能的人生(2)第22章 內心強大的基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第42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1)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9章 修好這顆心,迎接讓人生更加燦爛的靈光(2)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6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6)第39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1)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38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5)第43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2)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19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3)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29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2)第5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5)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2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2)第26章 沒有不可能的人生(2)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34章 放空自己,淡然處世(1)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第45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1)第28章 跟隨你的心,做最快樂的自己(1)第31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1)第16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2)第46章 邁上心靈強大的旅程(2)第14章 心境決定處境(3)第18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2)第3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3)第33章 感恩生命,感謝折磨你的人(3)第26章 沒有不可能的人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