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

皇侃的《註疏》裡有一段話講得好,說,“視,直視也。觀,廣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見,故云視。而從來經歷處,此即爲難,故言觀。情性所安,最爲深隱,故云察也”。這是把視、觀、察三個層次更細緻地說明。視是直視,直接來看,就近來看,這比較容易;觀,廣瞻也,廣泛一些,看他現在,也看他過去,看他的所作所爲,還要看他的存心,他的出發點是什麼,廣泛地考察他的爲人;察,就更深入了,“沉吟用心忖度之也”,細細地揣摩,用心地思維這個人的存心是什麼,是一個真善人,還是個僞君子?

“即日所用易見”,當天所爲、所做的事情容易見,叫視;“從來經歷處”,出發點在哪裡,他過去做過什麼事,我們要調查、研究,這比較難一些,叫觀,觀比視的難度大;查他的情性所安,就是他真正的存心,他的本性是什麼樣的?這是很深隱的,內心深處的種種念頭,至隱至微,要細細地去察看。這是把視、觀、察做一個對比說明。

自省內察念念改過

我們用視、觀、察去看人能知人,看自己就能自知,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自己首先得明,纔有知人之智。明是明白了、開悟了,瞭解自己才能瞭解別人。所以視、觀、察,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爲先,反求諸己。從自己日常的行爲、造作去反省,看自己的念頭是自私還是爲大衆,是圖名聞利養,還是真誠地爲善?這是要去觀,觀心。察,察自己隱微深處有沒有絲毫名利心?有沒有絲毫虛僞心?如果有,要細細地去洗滌乾淨,讓自己的心地純淨純善,然後就能觀人了,觀人也能觀得很準確,爲什麼?這是自性中本有的智慧,知人之智,本來具足。我們的心地純淨純善,就清淨了,就好像湖水平靜下來,無風無浪,外面的山河大地,自然照得清清楚楚。爲什麼?沒有障礙了,什麼是障礙?自私自利是障礙,名聞利養是障礙,五欲六塵的享受是障礙,貪瞋癡慢的煩惱是障礙。把這些障礙都去除了,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了。

下面孔子連講兩句,“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朱子解釋說,焉當何字講,廋當匿字講,藏匿。“重言以深明之”,重複地講,就是強調,着重語氣,爲了讓我們深刻地明瞭,明瞭什麼?“人焉廋哉”,人何能隱藏?知人是一件難事,但是孔子教我們用這三個方法,視、觀、察,從???個人的種種事蹟、表相、存心去觀察他是什麼樣的人,是君子還是小人,自然就顯而易見了,所以他怎麼能藏匿?

我們瞭解這個情形,反觀自己、反省自己,也會出一身冷汗,爲什麼?自己肯定過去也做過不少的惡事,以爲能欺騙別人,別人不知道,那是自欺欺人,能欺騙的都是愚人。境界比我們低的人,可以欺騙他,境界比我們高的,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我們怎麼能欺騙他?他會用這個方法來觀察我們,“人焉廋哉”,我們怎麼能藏匿?孔子連講兩句,提醒我們,深刻地去省悟,不能自欺欺人。《中庸》教我們要誠,《大學》也教我們誠意。誠意是什麼?慎獨。在幽居獨處的時候,都好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有十隻眼睛盯着我們,十個手指指着我們,我們哪有藏匿的地方?這是提醒我們要自省內察、慎獨誠意,不能自欺欺人。

程子引《朱子集註》說,“在己者能知言窮理,則能以此察人如聖人也”,對自己而言,我們運用這個知人的方法,“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就能知言窮理。知言是聽到他人講話,就知道什麼意思。孔子講不知言,無以知人。言是每個人心裡的表達,通過知言來知人。窮理,是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都通達了。如果自己真能做到知言窮理,再用理、言來衡量別人,觀察對方是什麼樣的人,那我們的觀察準確性跟聖人沒兩樣。所以,要知人,首先得自知,真正有知人之智,自己首先要窮理盡性。身修了,心正了,才能真正知人。程子並沒有把意思說得非常透徹,蕅益大師把程子的意思發揮得淋漓盡致。

蕅益大師講,“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當,則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難視觀察矣。故君子但求諸己,如磨鏡然”。大師講知人先從自己下手,自己之所以所由所安。所以是所爲,自己所爲、所做的事情;所由是由來,由自己的意念來,自己的意念是爲人還是爲己,是公還是私?所安是自己所樂的事情,是樂於爲善,還是安於自己的過惡?要從自己的心性上省察。自己的所爲、所念、所樂“千停百當”,千停百當是都辦妥了,沒有過失了。

千停百當這個成語,來自於朱子。蕅益大師年輕的時候,專攻儒家,大師十二歲就開始習儒,專讀程朱理學,也受了程朱思想的影響,所以對佛法有偏見,寫了好多篇闢佛論,攻擊佛法的論述。後來到了十七歲,他醒悟了,知道自己錯了,然後把這些文章都燒掉,一心學佛。因爲他儒家的功底很好,學佛成就很快速,二十四歲就大徹大悟,後來成爲佛家淨土宗的祖師,蓮宗第九祖,蓮宗就是淨土宗。大師的儒家功底深厚,他著的《四書解》把知見都圓融了,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偏激。千停百當出自於《朱子語類》,“聖人發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段,千了百當”。

朱子講的聖人專指孔子,也泛指一切聖人。孔子說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發憤做什麼?學習聖道,廢寢忘食,把吃飯都忘了,他真正是專注,一心學道,發憤忘食,而且樂於道、樂於善,忘了一切的憂惱,樂就忘憂。說明只要一心向道,憂惱、雜念就會一刀兩斷,統統都斬除掉,心只向着道。真有這個境界,千了百當,什麼事都辦妥了,這個人不會有過惡了。他已經沒有了作惡的妄念,更沒有自私自利的考慮,所以聖人是一心爲善,惡無從起,沒有了落腳的地方。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蕅益大師講,自己所爲、所念、所樂都是樂於道、樂於善,一切的惡都改了,也就是自己分上的事情辦妥了,自己已經成就了。

我們自己成就了,就懂得觀人了,別人的所爲、所念、所樂,不難觀察出來,自然就有“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能力。所以這個能力不用去求,不用刻意去學,只需要把自己的毛病、習氣、煩惱全部斷除,一心向道,這個能力我們自然就有了,爲什麼?這是自性中本有的能力,不是外面學來的。所以君子但求諸己,只從自己分上下功夫,他沒有一個心去觀察別人。有心觀察別人,這個心是妄念,是向外攀緣的心,就沒有千停百當。停是什麼?停止了,我們的心不再向外攀緣,止於至善。當是什麼?完畢,我們的大學之道圓滿了,何須再去別求什麼事,別學什麼能力?所以君子真的都是反求諸己,一味地學道,自然所有的能力具足,就是神通具足。神,在古時候跟聖的意思相通,神通就是聖人具備的能力,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能知人的智慧,當然也具足。這種具足,完全是自性性德顯發出來的。自性好比一面鏡子,鏡子上現在有很多灰塵,照不到外面的景象,全部被灰塵矇蔽住了。我們要把它擦乾淨,擦得很亮,鏡子就能照了,照得清清楚楚。自己清淨了,纔有照見外面境界的能力。所以知人,哪裡用學?自己的事情辦妥了,自然知人。

蕅益大師用磨鏡做比喻,過去是以銅爲鏡,表面要磨得很光滑,才能夠照見。這個能照的功能本來就有,只是現在表面不光滑,所以能照的功能顯不出來。現在我們去磨它,磨就是修,修它,修誰?修自己,修身,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我們真正磨到有一天,把它全都磨平了,磨得很光滑、很明亮了,性德就顯露出來了,它就能照了。用磨鏡子來比喻君子只求自己修身,心絕不會往外去求人。所以知人的能力,我們不能有心求,只求自己修身,這就對了。自己身修好了,自然就有了知人的能力。

蕅益點睛開顯聖意

蕅益大師處處給《論語》點睛,像畫龍,最後點眼睛,把眼睛一點,龍就有神了,這部《論語點睛》就是如此。

孔子講的這些大道理,我們參看古注,能明白它的意思,對於這些名詞術語,我們至少也能瞭解,意思能串起來,可是解得淺。譬如這一句講知人的道理、知人的方法是什麼?看他的所爲,觀他的所念,察他的所樂,安於、樂於做什麼事,這是知人的方法。如果沒有蕅益大師給我們點出來,我們的心很容易就往外去攀緣,用這個方法去觀察別人,沒想到其實孔子的本意是讓我們觀察自己,反求諸己,不是讓我們向外,是讓我們向內,這就是內聖,聖道往內去求。

所以寫批註的人,他自己的境界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的境界不夠,用自己的意思去解聖人的意思,全解錯了,都解成了自己的意思,就容易誤導大衆。蕅益大師給我們留下這部《四書解》,我們真的是非常歡喜、慶幸、感恩。蕅益大師在佛門也留下了《阿彌陀經要解》,被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喻爲“古佛再來爲《彌陀經》批註,也不能超過其上”。換句話說,蕅益大師對《彌陀經》的批註,等於是古佛的批註了,蕅益大師的境界,就是古佛的境界。蕅益大師把《阿彌陀經》批註完後,再來批註《四書》,以古佛的境界來批註《四書》,所以若說孔子再來爲《論語》做一個批註,也超過不了蕅益大師其上,這個說法也不爲過,大師真正是把聖人的意思爲我們開顯出來。我們非常慶幸,能讀到這麼好的批註,千古的燈重新亮起來了,照耀了聖賢之路。

第10章第13章第7章 (4)第10章第28章 (1)第25章 (2)第17章 (2)第13章第31章第21章第14章 (1)第1章第11章第16章 (1)第13章第18章 (1)第14章 (1)第5章 (2)第12章第8章 (1)第12章第29章 (2)第34章第32章 (1)第15章 (2)第3章第3章第2章第24章 (1)第12章第9章 (2)第30章第18章 (1)第16章 (1)第26章 (1)第17章 (2)第3章第2章第31章第19章 (2)第33章 (2)第6章 (3)第9章 (2)第27章 (2)第21章第16章 (1)第3章第25章 (2)第24章 (1)第24章 (1)第21章第15章 (2)第20章第33章 (2)第16章 (1)第28章 (1)第33章 (2)第18章 (1)第18章 (1)第28章 (1)第7章 (4)第5章 (2)第25章 (2)第20章第2章第15章 (2)第5章 (2)第33章 (2)第26章 (1)第20章第13章第12章第11章第13章第31章第24章 (1)第23章第13章第5章 (2)第14章 (1)第15章 (2)第17章 (2)第33章 (2)第28章 (1)第34章第26章 (1)第13章第20章第31章第25章 (2)第5章 (2)第7章 (4)第28章 (1)第26章 (1)第11章第8章 (1)第22章第25章 (2)第13章
第10章第13章第7章 (4)第10章第28章 (1)第25章 (2)第17章 (2)第13章第31章第21章第14章 (1)第1章第11章第16章 (1)第13章第18章 (1)第14章 (1)第5章 (2)第12章第8章 (1)第12章第29章 (2)第34章第32章 (1)第15章 (2)第3章第3章第2章第24章 (1)第12章第9章 (2)第30章第18章 (1)第16章 (1)第26章 (1)第17章 (2)第3章第2章第31章第19章 (2)第33章 (2)第6章 (3)第9章 (2)第27章 (2)第21章第16章 (1)第3章第25章 (2)第24章 (1)第24章 (1)第21章第15章 (2)第20章第33章 (2)第16章 (1)第28章 (1)第33章 (2)第18章 (1)第18章 (1)第28章 (1)第7章 (4)第5章 (2)第25章 (2)第20章第2章第15章 (2)第5章 (2)第33章 (2)第26章 (1)第20章第13章第12章第11章第13章第31章第24章 (1)第23章第13章第5章 (2)第14章 (1)第15章 (2)第17章 (2)第33章 (2)第28章 (1)第34章第26章 (1)第13章第20章第31章第25章 (2)第5章 (2)第7章 (4)第28章 (1)第26章 (1)第11章第8章 (1)第22章第25章 (2)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