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4)

到了法空就是煩惱永寂,寂是寂滅,煩惱永遠寂滅,沒有了。寂滅也不是說真的把它消除掉了,是轉煩惱成菩提,完全是用智慧,煩惱都是智慧,什麼煩惱?三種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無明煩惱是妄想,妄想分別執著全部都空掉、滅掉了。在《大學》裡講是“安而後能慮”,到了慮的境界,破掉空結了,得法自在。可是這個智慧還不圓滿,佛家講要法身向上,還要往上去提升。到了“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個境界才叫圓滿。生滅既滅,前面講的空所空滅,能空和所空都滅掉了,破了空結。突破了空這關,不僅證了人空,還證了法空。這個境界上滅的境界現前,這又是一結,不能又停住在這一結,這個滅,是相對生而講的,生滅,前面的境界生了就滅了,這是有生有滅。

前面講的,有動有靜,動滅了靜就生了,這是第二結。第三結,靜滅了根生了。根滅了覺又生了,覺滅了空又生了;空滅了,滅又生了。再把這個滅也滅掉,叫生滅既滅。這六個結,動、靜、根、覺、空、滅,都是生滅法,都得滅掉,一個結、一個結地這樣去解。解到最後,生滅既滅,然後纔有寂滅現前,這個寂滅不是相對的寂滅,是絕對的寂滅。寂是寂靜,不是跟動相對的那個靜,是從無始來,本自不動的寂;這個滅也不是跟生相對的滅,是從無始來,本自無生的滅。

六祖惠能大師證得了這個境界,他的老師五祖忍和尚給他印證。六祖向五祖報告,自己證得這個境界之後,是什麼樣的狀態?他講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聽了之後,點頭給他印證,“你成佛了,你識得本心便是佛,天人師”。他真正證入寂滅的境界了,這是什麼?本性這個理體現前了。本性理體又稱爲如來藏,又稱爲真如實際、大光明藏、自性真如,統統講的是這件事情。妙用無方,這是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一個結一個結地解開,最後證得這個寂滅現前,這真正叫圓通。

這個境界,觀世音菩薩也給我們報告他的心得,他說,“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忽然,是講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一剎那間證入圓通,自性全體大用現前,這個時候需不需要有時間?沒有時間。在這個境界上是一念頓證,沒有時間,叫做忽然,有時間就不叫忽然,這裡面沒有時間和空間。時間和空間怎麼來的?是我們的分別執著產生的。實際上,執著沒有了,就沒有時間和空間。阿羅漢放下了執著,他就能突破時間和空間,他能看到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他有神足通,能夠在不同的地方現身,說明時間空間對他沒有限制。

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宇宙由時間空間組成。宇是講的空間,宙是講的時間,宇宙就是時空。實際上,我們現在所處的時空是四維的空間,再高維的空間,我們進不去。在理論上講,宇宙的空間是無量維次的,現在的科學家們,能夠用數理的方法,鑑定至少有十維次的空間。這些空間從哪來?全都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簡單地講,是衆生的思想產生的。

中國的文字很有智慧,思和想,思是心上有個田字,田是什麼?畫格子,一格一格的,這是分別;想,心上有個相,相是執著,我們有分別有執著,這叫思想。畫的這些格子,就是代表不同的空間,本來沒有時空,叫一真法界,現在我們衆生給畫出各種時空,凡夫有十個不同的空間,科學家現在用數理方法證實了,實際上佛早就說了,這十法界就是十種維次的空間。下面是六道,地獄、餓鬼、畜牲、人道、阿修羅道、天道,這六道是凡夫;上面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又稱爲辟支佛,六道加四聖法界,十個維次的空間,全是因爲有分別而產生。

分別斷了,就真正成爲了菩薩,成爲四聖法界的佛。但是這還不圓滿,還要把妄想放下,妄想是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就現相,把起心動念放下了,十法界統統沒有了,這叫忽然超越,入一真法界,超越了世出世間。世間是講六道,出世間是講四聖法界,統統超越,入的是一真法界,稱爲法身如來。法身如來是證得自性了,他能證得十方圓明,圓是圓滿,明是光明無礙。這是講到自性,光明圓滿十方,洞然無礙,這叫十方圓明,完全是自性光明遍照,性德顯露。到這個地步,《大學》叫做“明明德,止於至善”。觀世音菩薩通過返聞聞自性,耳根圓通證得。

實際上,要訣就是放下念頭。爲什麼有這些種種境界現前?就是有念頭。這些境界,有動的境界,我們凡夫住在這個動的境界裡,心不能定,六根攀緣六塵境界,這是一個相。這個相哪來的?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動境界滅了,靜的現相又現前了,還是念頭產生的,有念就能現相。靜的相,叫舍受,舍了外面的動相,還得把靜的相也舍掉。舍了靜相,根的境界現前。根的境界舍掉了,覺的境界現前。覺的境界是什麼?念頭裡面已經斷了執著,成正覺了。斷了執著,可是還有妄想和分別,還是有念,念頭裡帶着妄想分別,所以現的相是四聖法界。

繼續放,把分別的念頭斷了,就是覺所覺空的境界。空所空滅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妄想也斷了,這時候真的一念不生,念頭一止,境界就全部消失,這叫忽然超越世出世間,所有的相都滅掉了,動、靜、根、覺、空、滅六個相全部滅掉。永嘉大師開悟見性後,說了一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趣是六道,實際上不僅是六趣,夢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有念纔有夢境,四聖法界還是夢境,所以夢裡明明有十界,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是念頭止住了,大千世界,一切宇宙的相忽然消失,大光明藏現前,這叫做“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從今以後,真的不起心動念了。不起心動念,還現不現相?自己不起心不動念,不現相。可是衆生還起心動念,這時候是應衆生起心動念,我們去應他,現的相都是衆生心裡的相。“應衆生心,現所知量”,自己已經是無心,無心才能隨衆生心,應所知量。

這時候獲得兩種殊勝,第一種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這是向上說,佛在上,實際上心、佛、衆生三無差別,這裡是爲了說明問題,姑且分個上下,其實佛與衆生平等,無有上下。觀世音菩薩在平等當中說差別,所以說個上下,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本妙覺心,本是本來,本來一切衆生皆有明妙的大覺之心,這個心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衆生具足。《華嚴經》裡,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衆生皆有,如來就是諸佛,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具足,一點都沒有欠缺,沒有比諸佛少一點,諸佛沒有比衆生多一點,平等的。不是說過去平等,現在就不平等了,不是,現在還有。本妙覺心,本來就有,而且從沒有失去過。只是我們衆生迷了,這個本性顯不出來,它不起作用,好像太陽給烏雲擋住了,現在要撥雲見日,讓自性光明透出來。觀世音菩薩透出來了,能夠與諸佛本妙覺心同體,合起來了。體同了,他的用也同了,相也同了,體、相、用都同,同如來,所以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與諸佛如來同樣的大慈大悲的力量,就現前了,也能現諸佛三十二相。體、相、用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體得到了,相也得到了,用也得到了,所以能現一切相,衆生應以什麼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就現什麼相給他說法,他有如來無方大用。這是對上而言,上合諸佛,下呢?這是第二個殊勝。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下面是與衆生合,與衆生同心同體,這個體是佛與衆生同體,所謂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觀世音大士證得這個理體,所以也跟衆生同心同體。衆生哪裡來的?都是從這個體出來的。與衆生能同體,就能跟十方一切六道衆生同一悲仰。這裡講的十方,不只指娑婆世界。我們的地球在佛經裡叫閻浮提,是娑婆世界裡的一個小星球。娑婆世界有多大?佛經裡講,我們的地球閻浮提是屬於太陽系,同一日月所照是一個太陽系,太陽系繞着須彌山轉,須彌山是一個小世界,單位世界的中心,一個單位世界就是一個銀河系,太陽系繞着銀河系中軸轉,銀河系的中央應該就是須彌山。娑婆世界有多少銀河系?三千大千世界。所謂三千大千,是三個一千乘起來。一千個單位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也就是一千個銀河系叫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是一千乘上一千,再乘一千,這麼多個單位世界,也就是十億個銀河系,這是一個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這裡面有多少衆生,不計其數。

觀世音菩薩說十方,娑婆世界是十方里的一個小區域,宇宙是不可思議的,全包含在裡面,就是???界一切衆生,觀世音菩薩都能與他們同體,跟一切衆生同一悲仰,悲是悲哀,仰是仰望,衆生在苦難當中,哀求、仰望佛菩薩救度。佛菩薩大慈大悲,跟一切苦難衆生同體,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千不是數字,是比喻無量無邊一切衆生,只要在苦難當中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求觀世音菩薩救度,觀世音菩薩立刻現身救度他,幫他脫離苦難,叫循聲救苦,隨機趕赴。這個力量是因爲觀世音菩薩完全證得真如自性,衆生是自性所現,所以觀世音菩薩救度衆生,都是在他的自性當中救度,沒有離開他的自性,當然就能夠尋聲救苦,隨機趕赴。我們什麼時候念他,他當即、當下就現身。觀世音菩薩的法身從來沒離開過我們,我們也是觀世音菩薩法身當中的衆生,與他同體。到了這個境界就圓滿了,稱爲如來。《大學》裡講“慮而後能得”,就是破了滅的結,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孔子七十歲證得心自在,他止住在安的境界裡,“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他在安的境界裡。可是“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他還沒有完全證得。蕅益大師講,孔子到八十九十纔可能證得“慮”,所以我想至少要百歲以後,才能證得“得”這個境界,得是什麼?十方圓明,獲二殊勝,“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個境界。所以在理上講孔子也是菩薩,他在修行過程當中,還沒有圓滿。

聖人示現我輩可行

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他證得了圓滿。他在這一生給我們示現,三十歲就成道,就證得“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境界,他成佛了。

孔子七十歲還沒證得的境界,釋迦牟尼佛何以三十歲就證得?當然這與過去生修行有關。釋迦牟尼佛也是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修行,修到這一世他就能夠圓滿,示現出圓滿,釋迦牟尼佛是生而知之。

我們中國有沒有像釋迦牟尼佛的聖人?有!唐朝出現一位六祖惠能大師,禪宗第六祖,他二十四歲也證得釋迦牟尼佛的境界,“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也是觀世音菩薩講的,“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怎麼證得?最簡單的話來講,就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所有的障礙,都來自於妄想分別執著。任何的相產生了,我們在這個相中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就成了障礙。相本身沒有什麼障礙,只要不起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就當下證入。

相哪有妨礙?《華嚴經》講,“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相不會產生障礙,產生障礙是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觀世音菩薩講了六個相,動、靜、根、覺、空、滅,這都是相,在這些相里,稍一動心,稍有執著,我們就住在裡面。所以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求其放心,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返聞聞自性,六根往自性中流入,一層層地入,一層層境界突破,到最後就圓滿證得自性。證得自性的人,就是《大學》講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圓滿了,爲什麼?因爲明德本來具足,天下和自己是一。

這是我們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與孔子《論語》裡所說的來比照,瞭解這裡面的理、事、境界,我們就知道要怎麼修。下手之處,先要把執著裡的惡斷除,斷惡修善。孔子講擇善固執,擇善固執還是執著,沒錯,這是第一步斷惡修善,把惡斷了,剩下就是善,但是不能住在善裡,把善也要放下,心才清淨,這是把執著放下了。

《金剛經》教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佈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行佈施是善,要不住這個善的相。把執著放下了,進而斷分別,再斷妄想。我們凡人要斷妄想不容易,能斷分別執著就不錯了。孔子一生斷了分別執著,妄想斷了沒有?沒斷,但是這個境界已經非常高了。顏回講,老師這個境界的高遠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是顏子對孔子的景仰。菩薩的境界,確實一般人根本沒有辦法瞭解,我們不是這個境界,根本不知道他的落腳處。孔子給我們很簡約地拈出來,說明了一下,讓我們生起嚮往的心、效法的心、好學的心。

孔子能一生達到的境界,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能達到。聖人之所以出世,就是來幫助衆生提升的,如果衆生達不到,他不會來示現,否則,那不等於吊我們的胃口?我們也可以達到,他才這樣示現,所以我們要努力上進。先從有志於學開始,立定志向、勤學不輟、鍥而不捨,總有學得成功的一日。至於說我們的境界到達哪一個地步,我們不需要去想太多,想也沒用,想也想不出來,就是一味地學下去、修下去,但問耕耘,不問收穫,這是真誠心。能像孔子那樣達到而立、不惑、知天命和耳順,再往上,從心所欲不逾矩,應該還是有一部分人能達到。所以整個聖賢之學,是自己不斷修正的過程,這叫實學。

我們學儒、學佛,要從事實學,不是隻在文字語言上得到點知識而已,那不是學儒、學佛,充其量叫儒學、佛學,是做學問,搞學術研究。你可以拿博士學位,可以寫書,可以當教授,但是能不能真正像孔子那樣,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未必了。所以真正要從心性上下功夫,提升自己,就不枉費孔子一生給我們示現教學的苦心。願我們同仁共勉之,一起努力。

第25章 (2)第26章 (1)第6章 (3)第17章 (2)第32章 (1)第28章 (1)第2章第24章 (1)第8章 (1)第14章 (1)第2章第5章 (2)第23章第21章第29章 (2)第9章 (2)第25章 (2)第17章 (2)第21章第28章 (1)第18章 (1)第13章第15章 (2)第22章第31章第21章第32章 (1)第15章 (2)第29章 (2)第33章 (2)第16章 (1)第25章 (2)第16章 (1)第18章 (1)第30章第31章第5章 (2)第5章 (2)第6章 (3)第5章 (2)第9章 (2)第16章 (1)第20章第29章 (2)第28章 (1)第25章 (2)第19章 (2)第25章 (2)第28章 (1)第3章第21章第27章 (2)第32章 (1)第16章 (1)第25章 (2)第1章第30章第1章第11章第18章 (1)第25章 (2)第23章第27章 (2)第33章 (2)第8章 (1)第2章第23章第27章 (2)第20章第32章 (1)第14章 (1)第31章第30章第34章第5章 (2)第29章 (2)第21章第4章 (1)第14章 (1)第6章 (3)第27章 (2)第23章第26章 (1)第18章 (1)第3章第6章 (3)第6章 (3)第22章第12章第21章第27章 (2)第17章 (2)第29章 (2)第31章第2章
第25章 (2)第26章 (1)第6章 (3)第17章 (2)第32章 (1)第28章 (1)第2章第24章 (1)第8章 (1)第14章 (1)第2章第5章 (2)第23章第21章第29章 (2)第9章 (2)第25章 (2)第17章 (2)第21章第28章 (1)第18章 (1)第13章第15章 (2)第22章第31章第21章第32章 (1)第15章 (2)第29章 (2)第33章 (2)第16章 (1)第25章 (2)第16章 (1)第18章 (1)第30章第31章第5章 (2)第5章 (2)第6章 (3)第5章 (2)第9章 (2)第16章 (1)第20章第29章 (2)第28章 (1)第25章 (2)第19章 (2)第25章 (2)第28章 (1)第3章第21章第27章 (2)第32章 (1)第16章 (1)第25章 (2)第1章第30章第1章第11章第18章 (1)第25章 (2)第23章第27章 (2)第33章 (2)第8章 (1)第2章第23章第27章 (2)第20章第32章 (1)第14章 (1)第31章第30章第34章第5章 (2)第29章 (2)第21章第4章 (1)第14章 (1)第6章 (3)第27章 (2)第23章第26章 (1)第18章 (1)第3章第6章 (3)第6章 (3)第22章第12章第21章第27章 (2)第17章 (2)第29章 (2)第31章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