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武伯問孝子曰憂疾

這是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的含義。

Wшw▪ T Tκan▪ ¢O

朱子解釋說,“武伯,懿子之子,名彘”。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姓仲孫,名彘,也是孟孫家族,他來繼承他父親的地位。前面講的是孟懿子問孝,現在是他的兒子孟武伯問孝。孔子的回答不一樣。

孔子講,“父母惟其疾之憂”,爲什麼回答的不一樣?這都是針對提出問題的人,他的問題、他的根性,以及他的毛病習氣,這麼回答是爲了幫助這個人覺悟。孔子的意思,朱子解釋說,“言父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爲憂也。人子體此,而以父母之心爲心,則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於不謹矣,豈不可以爲孝乎?”這個解釋很好,說父母都愛兒女,愛子之心,無所不至,關懷無微不至,對於兒女的身體,更是關心,唯恐兒女有疾病,所以常常以爲憂。“惟其疾之憂”,“疾”是疾病,“其”是兒女,也有註解說是父母,也未嘗不可。

謹身守德不行不義

朱子的解釋很有道理,說父母擔心兒女有病,常常會憂慮,正所謂“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身體不能有病,我們的道德、德行也不能有病。

“人子體此”,做兒女的體會到這一點,應該以父母之心爲心。父母憂慮我們的身體,那我們自己也要懂得保養好身體,不能生病,生病就會讓父母憂慮。有這樣的一個心,“則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於不謹”,守身跟守德是一樣的,守身的意思很廣泛,不僅身體沒毛病,道德也不能虧欠。因此一言一動都非常謹慎,不敢驕慢、放逸,這叫守身,就怕身有瑕疵、德有虧欠,怎麼能叫孝?真正有這樣的一種謹慎的操守,念念以父母之心爲心,就可以稱爲孝。

朱子又提到另一種說法,“舊說,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於不義爲憂,而獨以其疾爲憂,乃可謂孝。亦通”。前一種說法,是兒女爲了不使父母擔心,所以守身謹慎,不讓身有疾病,也不讓德有虧缺,這種謹慎的心,叫孝。第二種說法,也說得很好,說爲人子,不可以使父母憂慮我們德行有虧欠,自己不能陷於不義,陷於不義就是“德有傷,貽親羞”,父母對我們能夠放心,知道我們不會幹壞事,不會缺德,能夠念念修養自己做君子、做聖賢,父母還有什麼憂慮呢?如果說有憂慮,可能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可能會有病。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萬一得了病,會讓父母憂慮。除了得病讓父母憂慮以外,其他的都不會讓父母憂慮,可見得這位孝子,德行幾近於完美了,這才叫孝。

這兩種說法都很好,兩種說法都終歸到一個德字。自己不能有任何不義的行爲,纔不會讓父母憂慮,除了身體有病,其他一律不會讓父母憂慮。這種說法在何晏的《論語集解》裡,他引東漢大儒馬融的說法,“馬融曰:‘言孝子不妄爲非,唯有疾病,然後父母憂之耳’”。朱子在這就是引《何晏集解》中馬融的這個說法。

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我們的師公李炳南老先生,在他的《論語講要》裡也贊成這種說法。孟武伯出身貴族??從小就有驕奢淫逸的毛病,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是一個紈絝子弟。孔子在這裡點他,點得非常委婉,“爲人子要做到孝道,除了身體有病之外,其餘都不能使父母憂慮”。換句話說,如果你有諸多不義的行爲,這叫大不孝。當然這句話沒點出來,話裡帶着話,這是聖人言語的藝術,對於孟武伯這樣的人,不能講得太白,點到即止。若講得太白、太直,會引起他的怨恨,不就自找麻煩嗎?他不能改過,反而對你怨恨,嚴重的甚至還會起謀害你的心,不是讓他造更重的罪業嗎?所以孔子回答得非常委婉。他聽懂了,當然就能改;他若是聽不懂,應該會來問。他若是不問,那說得再白、再直,也沒用,他不想學。所以跟聖人相處,一定要有謙卑恭敬的心,才能真正得利益,否則聖賢老師講的意思,我們都沒聽懂,更不要說去落實了。

成就聖德圓滿孝道

蕅益大師在《點睛註解》裡說,“此等點示,能令有人心者痛哭”。這句話講得非常平實,但是字裡行間,我們已經感覺到蕅益大師那一分孝心。

孔子講得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父母惟其疾之憂”,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兒女,常常爲兒女憂慮。自從兒女呱呱墜地以後,父母的憂念就沒有斷過。古詩有曰,“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父母到了一百歲,他的兒女八十歲了,父母還一直在憂念着八十歲的兒女。這講得很形象,說明父母對兒女的憂念,是永不止息。到什麼時候才爲止?父母斷氣了,再也不能憂唸了,這才止息。所以古詩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從這兩句詩,我們去體會父母對兒女的那種關懷。父母對兒女的幫助,辛勤的勞動,像春蠶吐絲,一直吐到死爲止。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把自己燃盡了,這個貢獻才能停止,父母對我們不都是這樣嗎?

父母的憂心、關愛,可有一時一刻停止過?孔子只是講,“惟其疾之憂”,兒女有病,當然是憂慮。兒女沒病的時候,其實父母的憂念也沒有停止。所以蕅益大師講,想到這樣的一個狀況,“有人心者痛哭”,對於父母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愛,深恩大德,想到此地都能痛哭流涕,馬上要提起盡孝、報恩的心,不能等待。古人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想要盡孝,時日無多。父母如果還在,趕緊抓緊機會,盡心奉養,事之以禮,不要等到父母過世了,只留下遺憾。父母過世之後,我們依然要不忘父母之恩,這種不忘恩的心時刻不能間斷。

葬禮和祭禮,是有一定的時間,來表達自己的報恩心,念親的心,這是用形式來表達,用這種禮,但是內心中沒有一刻停止。蕅益大師父親早逝,他生前也是一位孝子,母親也是一位唸佛人,支持他出家。蕅益大師二十四歲出家,到二十八歲那年母親病得很重,雖然他出家了,還是回到家裡,並且四次割股療親。就是把大腿的肉切下來做藥引,爲母親治病。

這種孝心,難能可貴。很可惜,他母親最後還是去世了。大師悲痛欲絕,從母亡那天就開始守孝,喪事辦完後,就到了深山裡閉關,等於守靈一樣。在關房裡用功修行,參禪唸佛,求生淨土,用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給母親,閉關三年,“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完全做到。在關房中,他生了大病,當時就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在關房裡生病,雖然父母不在世,他也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父母惟其疾之憂”,兒女有病,父母最憂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蕅益大師真做到了,除了身體有病之外,他的德行、學問各方面沒有讓父母憂慮,這真是大德。後來病好了,出關了,給他母親撰寫了“拔濟啓”,求拔濟、超度的一篇啓文,爲他母親發願,寫了一篇“發願迴向文”,都非常感人,留在他的弟子爲他結集的《靈峰宗論》著作裡。

孝子能真正做到德行無缺,除了疾病以外,沒有讓父母感到羞恥和憂慮的,可以說是幾近於完美。蕅益大師是真正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人,唸佛往生淨土,往生就是不退成佛。成佛,是真正的圓滿大孝。佛身體沒病,不僅德行全體圓滿了,身體、身相,一切能力、智慧都圓滿,父母真的一點都沒憂慮了,所以佛家的教育還是孝道的教育。假如我們有一絲毫的缺陷,沒有圓滿,還是對不起父母,還是讓父母憂慮,還是不孝。就連等覺菩薩,像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這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煩惱沒破盡,嚴格來講,還是對不起父母,孝道還是不圓滿。什麼時候孝道圓滿了?成佛了,這纔是孝道圓滿。儒家說的成大聖了,這個大聖的地位、境界比孔子所證的還要高。

前面我們學習了孔子這一生的年譜,從“十五有志於學,到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過程,後人把他稱爲大聖,可是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說自己怎麼能稱爲聖人,因爲他知道上面還有更高的境界。佛家講的纔是圓滿,成佛了就沒有絲毫欠缺了,那是孔子心目中真正的聖人。

第20章第15章 (2)第6章 (3)第11章第26章 (1)第15章 (2)第2章第23章第33章 (2)第2章第33章 (2)第21章第7章 (4)第6章 (3)第18章 (1)第17章 (2)第9章 (2)第7章 (4)第7章 (4)第32章 (1)第2章第13章第2章第24章 (1)第23章第6章 (3)第28章 (1)第7章 (4)第25章 (2)第21章第25章 (2)第19章 (2)第13章第16章 (1)第21章第9章 (2)第34章第24章 (1)第5章 (2)第9章 (2)第10章第9章 (2)第12章第19章 (2)第6章 (3)第28章 (1)第12章第30章第26章 (1)第27章 (2)第27章 (2)第22章第24章 (1)第25章 (2)第34章第24章 (1)第29章 (2)第33章 (2)第33章 (2)第8章 (1)第17章 (2)第11章第11章第25章 (2)第4章 (1)第11章第14章 (1)第26章 (1)第9章 (2)第12章第19章 (2)第1章第34章第5章 (2)第15章 (2)第30章第34章第32章 (1)第19章 (2)第17章 (2)第1章第6章 (3)第16章 (1)第3章第25章 (2)第16章 (1)第29章 (2)第5章 (2)第6章 (3)第30章第14章 (1)第19章 (2)第2章第16章 (1)第10章第30章第11章第17章 (2)
第20章第15章 (2)第6章 (3)第11章第26章 (1)第15章 (2)第2章第23章第33章 (2)第2章第33章 (2)第21章第7章 (4)第6章 (3)第18章 (1)第17章 (2)第9章 (2)第7章 (4)第7章 (4)第32章 (1)第2章第13章第2章第24章 (1)第23章第6章 (3)第28章 (1)第7章 (4)第25章 (2)第21章第25章 (2)第19章 (2)第13章第16章 (1)第21章第9章 (2)第34章第24章 (1)第5章 (2)第9章 (2)第10章第9章 (2)第12章第19章 (2)第6章 (3)第28章 (1)第12章第30章第26章 (1)第27章 (2)第27章 (2)第22章第24章 (1)第25章 (2)第34章第24章 (1)第29章 (2)第33章 (2)第33章 (2)第8章 (1)第17章 (2)第11章第11章第25章 (2)第4章 (1)第11章第14章 (1)第26章 (1)第9章 (2)第12章第19章 (2)第1章第34章第5章 (2)第15章 (2)第30章第34章第32章 (1)第19章 (2)第17章 (2)第1章第6章 (3)第16章 (1)第3章第25章 (2)第16章 (1)第29章 (2)第5章 (2)第6章 (3)第30章第14章 (1)第19章 (2)第2章第16章 (1)第10章第30章第11章第17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