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雪夜悽魂

夢中魂似斷,醒後淚真流——逸名

飛雪連天,給萬物以銀裝;寒風刺骨,奪世間之生機。人世間沒有憑空的給予,只有無情的掠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夕陽西下,雪似鵝毛,風似刀。金中都雄偉的城牆,已漸漸消失在視野中。在通往南方的官道上,有兩個人在前行。

這兩個人,不準確說是兩個和尚。一前一後,一老一少,走的雖慢,步子卻很大,在這萬徑人蹤滅的雪夜古道上,頂風冒雪而行。

兩個人都是中等身材,渾身上下沒有一絲贅肉,背脊挺得筆直,人像鐵打的一般,身上只穿件單薄的灰布僧衣,光頭受戒,手中無物,腳穿草鞋。

老者六十上下,圓臉大耳,慈眉善目,嘴角上挑,好似常笑,斑白的鬍鬚飄滿前心,僧衣和外露的皮膚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恰好擋住了風雪的侵蝕。

少者三十左右,瘦骨嶙峋,但血氣方剛,一臉正氣,眼中放出二道堅毅的光芒,雪觸身即化,融化了的冰雪,沿着他的臉流到他的脖子裡。外露的皮膚通紅,渾身上下被熱浪所覆蓋。

兩人冒着滿天飛雪,頂着凜冽寒風,像兩隻標杆,昂首前行,在鬆軟的雪地上,留下一排淺淺的足跡,轉眼便消失在夜幕中。

太陽懶洋洋地爬上東方,雪已住,風未定。一羣人在風天雪地中艱難地移動。

一羣人,一羣難民,一羣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老幼婦孺。幼兒在母親的懷裡瑟瑟發抖,小手死死地抓着母親乾癟的乳房,不時發出陣陣啼哭,在風聲中時隱時現。老人手拄木棒,佝僂着乾瘦的身子,不時被風颳倒在雪地上。一行人像南歸的大雁,頭也不回地前行,路邊一棵參天古樹下,兩個雪人映入眼簾。

一陣悠長的馬嘶聲傳來,突見十餘騎,自南方飛馳而來,沉重的馬蹄,踏破了雪地的寧靜。

“金兵!”人羣中傳出一聲驚慌的尖叫。難民們好像受驚的小動物一樣,用盡全力滾跑着遠離官道,但惟時已晚。

“不許跑。”一陣利箭飛過,跑在前面的幾人立時倒在了血泊中,熱血染紅了白雪,也嚇住了人羣。人羣立刻聚攏到了一起,相互偎依着跪了一地,顫抖成一片。

十餘騎扇子面排開,擋住了官道,中間一匹駿馬的銀鞍上,悠閒地坐着一位虯髯斑白的金將。肥大的身軀,裹着寬大的裘衣;厚厚的獸帽,蓋住了前額;一雙小眼因貪婪而發亮,死死地盯着馬前這百來號難民,懶懶地問道:“兒等是那的人,要到那去呀?”

難民中一個鬍鬚斑白的老者,趕緊顫巍巍地跪爬到馬前,帶着哭聲道:“小的們是中都人世,只因村中青壯都被抓去修中都,俺們老的老,小的小,無以爲生,又逢災年,顆粒無收,只好遠走它鄉,苟且偷生。”說到痛心處,聲淚俱下。

金將本已放光的雙眼,暗淡了下來,失望地看了看難民們破爛的衣衫,乾癟的包袱。大聲罵道:“一羣兒窮鬼!真掃興,滾!”

難民們好似虎口脫險的小羊,強壓着心中的喜悅,剛要走開,只聽一個溫和的聲音道:“鄉親們慢走,咱們千戶大人看兒等太可憐,要賞給兒等點銀倆做路費。”難民們一聽,趕緊跪了一地感激涕零地稱謝聲響成一片。

金將立時怒目圓睜,向說話人瞪去。只見一個漢將參軍正滿臉奸笑地湊到了自己馬邊,耳語了幾句。

千戶轉怒爲喜,笑罵道:“對!哈哈,真有你小子的,老子剛吃了敗仗,正好拿這羣鳥頭頂功!哈哈。”只見寒光一閃,血花飛濺,馬前答話老者的人頭飛落。千戶揮着滴血的馬刀,大喊道:“小的們,衝啊!殺死這羣亂民呀!”

難民們被這血淋淋的人頭;寒光閃閃的馬刀;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嚇傻了。木呆呆地癱跪在地上,好似一羣待宰的羔羊,等待着死神的降臨。馬蹄翻飛,寒光閃閃,金兵已衝到眼前。

道邊,樹下,一個雪人突然炸起,如幽靈般到了難民們身前,一振身上的積雪,眼前出現了一片白茫茫的雪粒,衝在最前面的兩個金兵,撞到雪粒摔得人仰馬翻,身後的金兵也被一股無形的氣流所阻,立即掉轉馬頭跑回了本隊。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

雪粒紛紛悠悠地飄落,一個身影出現在衆人眼前。光頭、僧衣、草鞋,雙手合十,閉目立於雪地之上。

難民們猛然驚醒,看到了救星,本已死灰的雙眼放出了希望的光芒,口中不停地哀求着:“高僧救命啊!救救俺們吧!”

雪粒落地,一個和尚現於眼前,只見和尚中等身材,瘦骨嶙峋,但二目如電,怒視金兵。聽到難民的哀求,急忙轉回身,雙手合實,低眉道:“阿彌陀佛,施主們快快請起,折殺小僧了。”

就在和尚轉身的一剎那,千戶一提坐騎,閃電般到了和尚身後。寒光一閃,“力劈華山”就是一刀,明晃晃的馬刀破風而下,直砍和尚的光頭。

難民中發出一片驚呼:“小心身後!”但惟時以晚,刀以落,人未動。膽小者已閉上了雙眼。

那知和尚頭未回,手未動,膝未彎,但身子卻向左平空移出了半米,刀鋒擦衣而過,卻未傷及絲毫。千戶一收刀,他隨着刀鋒又回到了原地,在旁人眼中,就好似刀穿其身而過,他卻完好無損一般。

千戶先是一楞兒,但一咬牙,斜肩砍背又是一刀,和尚用同樣的身法,輕描淡寫地就又開避了這致命的一刀。

千戶立刻收刀還殼,撥馬迴歸本隊,仰天大笑道:“好身法!不知高僧在那出家呀?”

和尚慢慢地轉回身,輕蔑地看了一眼金將,雙手合十朗聲道:“阿彌陀佛,小僧勸施主還是不要開殺戒爲好,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禿驢!我們千戶大人問你是在那出家,誰讓你在這念喪經,快說呀!”那個漢將參軍狐假虎威地厲聲道。

少僧臉一沉,虎目圓睜,兩道寒光直射漢將,怒聲呵斥道:“你這助紂爲虐的狗奴才,我堂堂大宋漢人的天下,就是亡在你們這些軟骨人的手裡。小僧自幼出家在少林,生是漢人,死是漢鬼,你等沒骨氣的孤魂野鬼,行屍走肉,快滾,否則小僧要開殺戒了。”

千戶一陣兒狂笑:“哈哈,原來是少林寺的禿驢,少林寺馬上就是我大金國的囊中之物了,兒等的方丈就要做我大金國的國師了,你這禿驢見了本千戶還不下跪,等待何時呀?”

和尚雙眼放出兩道寒光,心道:“我堂堂中原少林方丈,怎會做你偏邦,金賊的國師,污衊本寺方丈,該打!”想到這,剛要飛身上前,給這金將以顏色,但耳邊有細如絲髮的聲音傳來:“普光,不要理他,要他們走也就是了。”

和尚身子一振,立刻溫順地看了一眼路邊的另一個雪人,心道:“師傅傳聲入密的功夫又精進了不少。”於是雙手合十,閉目而立,朗聲道:“我佛慈悲,你們快走吧!切記,不要再魚肉百姓了。”

千戶先是被和尚眼中的殺光嚇了一跳,心裡一陣發慌想道:“不好!這禿驢要動手了,看他剛纔的身法,我們就是全上也是白給,還是走爲上策。”只見他把臉一沉,眼一瞪,唰地一聲抽出寒光閃閃的馬刀口中怪叫道:“怕了吧!小的們給我一起上剁了這個禿驢,殺亂民立功啊!”

只見千戶身後十餘騎一起抽刀催馬,踏雪飛出,刀光閃閃,喊殺陣陣,咆哮着衝向和尚。

難民們被這撲面而來的氣勢驚呆了,如見了猛虎的小鹿,顫抖成一團,癱了一地,等待着死神的降臨。

普光無奈地搖了搖頭,低聲唸了句佛語,飛身而起,或踢或打,身影只在刀網中一閃,只聽得“啊!”“哎唷!”“啊喲!”慘叫聲不絕於耳,隨着馬蹄踏起的飛雪,金兵紛紛落地。

就在這十餘騎衝出的同時,千戶和那個漢將參軍不約而同的一起撥馬,頭也不回地沿着官道打馬如飛而逃。轉眼間,已在百米開外。

“決不能讓他們到中都報信,給少林帶來麻煩。”智光腦中電閃,心一橫,牙一咬,連飛兩腳,踢出地上掉落的兩把馬刀,刀好似離弦的飛箭,破空飛出,直射入兩人的後心,兩人慘叫一聲,紛紛墮馬而亡。

和尚收回目光,雙手合十,口中念道:“罪孽啊!罪孽。”但立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只見,難民們好似瘋了一般,從任人宰割的綿羊,變成了吃人的餓狼。他們殺死了被普光打落下馬的金兵,瘋狂地爭搶着金兵的財物,爭吵撕打之聲不絕於耳。普光孤零零地站在爭搶的人羣中,沒有一個人來向他道謝,甚至沒一人正眼看他。難民們紅着眼,面目猙獰地爭搶着,在經過他身邊時,緊緊抱着財物,用敵式的目光盯着他而匆匆跑過。

普光腦子一片空白,心沉如死,他默默地回到了大樹下。“人的貪慾是萬惡的根源,只要貪慾在人心中,人就是行走於路間的惡魔。只有我佛才能無慾無念,擺脫塵世間的一切苦難。普光,坐下吧!爲死者超度早升極樂世界吧!”師傅的聲音又在普光的耳邊響起,但這次聲如洪鐘,震醒了昏昏沉沉的智光。

雪天的太陽是那樣的柔和與溫馨,它喚醒了世間萬物。幾條瘦骨嶙峋的野狗,在撕咬着雪地上本已赤條條的屍體。兩個和尚,一前一後在無聲的南行。

一隊飛騎踏雪而來,老僧一拉智光,飛身躲到路邊樹林中。飛騎上端坐着一隊金兵,在每個人的馬鞍後都掛着一串正在滴血的人頭。他們一路大說大笑着飛馳而過。

老僧等金兵去遠後,一拉智光,兩人好似白雲中穿梭的兩隻飛燕,踏雪無痕急馳前行。行不多時,一個小村落依稀可見,兩人眨眼間就到了村口。只見遍地死屍橫七豎八,血已凝,頭已沒。農裝者裹着血染的裘衣,衣衫襤褸者身上遍是鋤頭、鈀子、木棒等鈍器造成的傷痕。全村裡裡外外無一生還。

老和尚慈目中好似有烈火在燃燒,滿是憤怒與無奈,雙手合實,閉目朗聲道:“阿彌陀佛,罪孽啊!罪孽。普光這裡有一半的罪孽是因你而起。你使一些兒人由大悲到大喜,使另一些兒人由大喜到大悲。但最終都是由於貪慾而亡。人如果不剷除心中的貪慾這個毒根,就是我佛如來也難普度啊!”

普光先是被眼前這血淋淋,驚心動魄的一幕驚呆了,木立當場。聽了師傅的教誨,已有所悟,低聲道:“師傅,弟子知錯了。”

老僧最後掃視了一眼遍地屍身,一咬牙,回身道:“普光你留下安葬死者,超度他們早升極樂吧!”說完大步向南而去。

“師傅!您要去哪?您不要弟子了嗎?”只見普光飛身躍過老僧,低頭跪在了去路上。

老僧雙手攙起智光,目光星閃,柔聲道:“徒兒啊!快起來吧。唯師聽說金國皇帝完顏亮正遷都南京,陳兵百萬,不日要橫掃江東,併吞天下,到時又要生靈塗炭,血流成河,唯師想螳臂當車,度化於他,即使不能勸阻他攻宋,也要勸他少殺多恩,愛我千萬大宋子民。普光,你還年青,又聰慧過人,佛法武功已有根基,還是留着有用之身,回少林寺去吧!”說到這裡眼淚已在眼圈中打轉,但硬是沒有流下來。

普光立即跪於當地,帶着哭聲道:“弟子深受師傅大恩,誓死追隨師傅!師傅不答應,弟子願跪死當地。”

老僧的眼淚流了下來,攙起普光道:“好徒兒,走吧!你我一起爲萬千生靈盡我佛之能吧。”

兩個人的身影在南行,轉眼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第三十一章 羣雄聚會(中)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十九章 反劫山寨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二十三章 怒闖鬼王宗(上)第十七章 迎娶新娘(下)第三十六章 平定叛亂(上)第一章、雪夜悽魂第三十五章 朝朝暮暮第八章 關門弟子第三十三章 破鏡重圓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三十四章 盛情難留第三十章 羣雄聚會(上)第二十七章 鉅鹿鐵拳門(上)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十二章 初救天嬌第三十二章 羣雄聚會(下)第一章、雪夜悽魂第十一章 少林武功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一章、雪夜悽魂第十三章 再救天嬌第六章 三教合一第二十五章 鏢行天下第三十三章 破鏡重圓第七章 血染書院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二十九章 重返草原第二十章 玉女宮主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三十四章 盛情難留第二十章 玉女宮主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八章 關門弟子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三十五章 朝朝暮暮第二十八章 鉅鹿鐵拳門(下)第八章 關門弟子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十一章 少林武功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三十七章 平定叛亂(中)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二十一章 天下形勢第二十九章 重返草原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五章 嵩陽書院第二十五章 鏢行天下第三十一章 羣雄聚會(中)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一章、雪夜悽魂第一章、雪夜悽魂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七章 鉅鹿鐵拳門(上)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六章 三教合一第七章 血染書院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三十七章 平定叛亂(中)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四章 少林秘籍第二十九章 重返草原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二十五章 鏢行天下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二十章 玉女宮主第十六章 迎娶新娘(中)第四章 少林秘籍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二十八章 鉅鹿鐵拳門(下)第四章 少林秘籍第十七章 迎娶新娘(下)第三十章 羣雄聚會(上)
第三十一章 羣雄聚會(中)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十九章 反劫山寨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二十三章 怒闖鬼王宗(上)第十七章 迎娶新娘(下)第三十六章 平定叛亂(上)第一章、雪夜悽魂第三十五章 朝朝暮暮第八章 關門弟子第三十三章 破鏡重圓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三十四章 盛情難留第三十章 羣雄聚會(上)第二十七章 鉅鹿鐵拳門(上)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十二章 初救天嬌第三十二章 羣雄聚會(下)第一章、雪夜悽魂第十一章 少林武功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一章、雪夜悽魂第十三章 再救天嬌第六章 三教合一第二十五章 鏢行天下第三十三章 破鏡重圓第七章 血染書院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二十九章 重返草原第二十章 玉女宮主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三十四章 盛情難留第二十章 玉女宮主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八章 關門弟子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三十五章 朝朝暮暮第二十八章 鉅鹿鐵拳門(下)第八章 關門弟子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十一章 少林武功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三十七章 平定叛亂(中)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二十一章 天下形勢第二十九章 重返草原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五章 嵩陽書院第二十五章 鏢行天下第三十一章 羣雄聚會(中)第十四章 八馬之緣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一章、雪夜悽魂第一章、雪夜悽魂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七章 鉅鹿鐵拳門(上)第二章 伏虎降龍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六章 三教合一第七章 血染書院第二十二章 丐幫幫主第三十七章 平定叛亂(中)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二十四章 怒闖鬼王宗(下)第十五章 迎娶新娘(上)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四章 少林秘籍第二十九章 重返草原第十章 初見天嬌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二十五章 鏢行天下第三章 少林方丈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九章 易筋初成第二十章 玉女宮主第十六章 迎娶新娘(中)第四章 少林秘籍第十八章 初入中原第二十六章 再見恩師第二十八章 鉅鹿鐵拳門(下)第四章 少林秘籍第十七章 迎娶新娘(下)第三十章 羣雄聚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