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30

嫩江,華夏大地古老的河流,源源流淌……養育着兩岸勤勞樸實的中華兒女,給他們帶來富足與幸福。娟娟的江水,盪滌一切污泥濁水,將清澈之源注入松花江,又會同松花江水系,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直下三江(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口而衝刺大海,終於成爲海洋的一份子。從此有了“大海一滴”的由來。

古來有之的江、河。

有位鶴髮童顏,雲遊四海的老者駐足在江邊。他望着奔騰的江水,解下行囊、脫去外衣,走向江中。當水漫過腰間,他停下來,用手捧起江水,喝盡甘甜,滋潤心田。他解開發髻,縱身江水與魚兒並駕齊驅。在水中他越發的爽朗,精神倍增。他仰在水上,雙手洗着長髮。他越來越輕鬆備至,似乎有躍上水面奔跑的衝動。終於奇蹟抑制了他的想法與舉動。銀髮已黑,黑裡透着光澤,肌體也越發的光滑細膩。他驚喜的上了岸,從行囊裡取出“銅”鏡,頓時他驚住了。銀絲褪去,褶皺撫平,竟成了一位精神抖擻的壯漢,他仔細看着年青的自己。又擡起頭望向了上游,又轉向下游。他胸有成竹的轉過身,在沙灘上,寫出清晰蒼勁的“嫩”字。於是他站起來,反覆叨唸着嫩江……

今天,江城的兒女,風馳電掣的駛向母親的懷抱一一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依“山”而出,依城市而美麗。嫩江西岸與城市比鄰,延綿九公里(挨城區這段)的溼地,生長着“水公子”、塔頭、蘆葦、蒲棒、菱角、雞頭米等天然植物。而在嫩江畔上,方圓公里處凸起五、六米高的坎崖,有的地塊立陡而無涯。或許這就是叫了甚至是更長年歲的“老坎子”。同樣在這個坎涯上,崛起美麗的江城市。

車停在公園的門樓旁。“你們看。”伍一對久居在外的戰友說。

矗立在百米坡道上端的門樓由四根柱子擎起。門樓頂端似雄鷹展翅又波浪起伏。挑空的“翅膀”下是兩座別緻的服務窗口。門樓的頂端內是栩栩如生的畫廊長卷。仰面看,狩獵的場景,小船撒網,推碾子拉磨,富家公子和“內人”乘船觀賞荷花,還有規模宏大的冬捕場。一直往下看,坡道兩側是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舉目遠眺,整個溼地盡收眼底。伍一摘下墨鏡,一邊走,一邊說:“仿古建築,黑磚棕瓦。有皇家園林之氣派,有江南園林之風情。有長亭、古道、迴廊的神韻與恬靜。有小橋流水,蒲柳人家。還有古塔、古寺、殿堂、廟宇。”禹維和在外的“遊子”,聽着伍一的話,人們無不讚嘆,“造福於民,讓人自豪。”

同樣的心聲,一致的腳步。“塔頭溝,”久居在外的戰友馬上辨認出時代的印記。“沒下鄉前,我們幾乎都來這兒打塔頭。”他興奮的說道。

是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這些十六、七歲的學生,肩負着家庭的重擔。大孩子看弟弟妹妹,做完作業,就到江灣打塔頭。有的能工巧匠用塔頭做雕件兒,塔頭嬰兒做編織。一望無垠的塔頭溝,彷彿都是美男子的臉龐,個個梳着背頭,齊刷刷朝着一個方向努力。

“寒假的時候,我也打過塔頭。”女戰友極其樂觀的說:“只可惜,現在連影子都找不到了。”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符號。”一位戰友說。

“東北有三件寶,人蔘、貂皮、鹿茸角(烏拉草)。但是我們不花錢,也可以輕鬆取得一樣寶貝一一烏拉草。”

“是的,從塔頭上把嬰兒割下來,用棒槌把它捶軟,然後墊在靰鞡(用牛皮製成,前臉上抽着褶)裡,既禦寒,又保溫。”

“這種鞋清末時有,民國的時候就少見了。”

“是的,不過還有。”

二、三十公分的塔頭,立在那兒,冷眼看去,彷彿穩如磐石。其實,到了寒冬臘月,只要輕輕一磕兒它就掉下來。把麻袋裝實,用繩子紮緊袋口,在麻袋上系成背扣兒。把綁好的麻袋放到大一些的塔頭上,人蹲下,把兩個胳膊伸到綁好的扣兒裡,用力一挺,站起來揹着就走。

“那個時候,自行車、手推車、獨輪車很少,大都是肩揹人扛。”

“是啊,好在離家不遠。”

說的津津樂道,聽的思緒萬千。大家一邊走着,一邊徜徉在甜蜜的記憶中。說到興頭上,他們站成一圈兒,你一言我一語。儘管有局長、副局長、科長,但是在戰友相聚的時候,只有朝氣蓬勃。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戰友情,就像定格的時間,每個人都在堅守着一成不變的仁者義仁。儘管家鄉的戰友,無數次暢遊公園,但是闊別三十二年的戰友大團聚還是第一回。

他們來到原始景點。說它原始,因爲它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使人的思緒飛到遠古、三皇五帝,又可以到封建農耕社會來尋覓,還可以到史前的地震、洪水、火山爆發、地殼變遷中來審視。又可以到宇宙天邊去翱翔,什麼隕石兮,流星雨兮。人們的天才閱歷、想象能力、人生的儲備和經歷,都會精準的提煉出來。在嫩江西岸,似石非石的奇形怪狀,是“山”?是“嶺”?是“隕石”?似猙獰的怪獸張着血盆大口。更讓人不解而且癡迷的是,在這片怪石中,竟開了三個口子,便直接往裡延伸。形成了月亮泡、飲牛坑、望海溝。又彷彿天公的指揮,纔有泡、坑、溝點數相等的奇觀。是江水的沖刷?還是天外來客的傑作?相信所有看過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然而,在這一望無際,一馬平川的鬆嫩平原,竟然有讓人如此腦洞大開,凸顯奇特的地形地貌,激流拍岸,又潺湲流淌進月亮泡,飲牛坑,望海溝。這會兒又像一個玩耍的孩子,在裡面翻天覆地一番,聽從母親的呼喚而回歸故里。

“它填補了江城市沒有久遠歷史的空白。”伍一說。

於是,大家擺着各種姿勢,不停地取景拍照。集體照使大家永駐於此。

他們三、五相伴,說着笑着向前走着。

“看,長城。”伍一指給大家。“有史以來,中國最大、最宏偉的防禦工程。”他們來到“長城”角下,駐足在長城邊上。

“大家看,”伍一仰望長城,“設計得多麼逼真。”

“是的,”禹維稱讚道:“在崇山峻嶺中蜿蜒起伏。”

“看着它,彷彿風煙再起。”伍一說:“金戈鎧甲,戰馬嘶鳴。再現秦始皇橫掃八荒,統一六國,一統天下的壯舉。”伍一舒緩着氣息,“當時各諸侯國都在修築長城。我們面前的長城,可是秦時明月嘍。”

“說得好。”大家不由自主的說。

老大經歷了下崗、待業。然而他沒有被生活所困,從而迷失了方向。知識的積累,豐富的閱歷,使他立於不敗之地,自己簡直自愧不如。禹維思想着:當年不光彩的舉動,始終是他的心病與痛點。一直的願望是:在大家都在時講出來。

他們來到了涼亭前。“我們就在這兒歇腳。”丁贊東對大家說。

亭子是黑瓦拱頂,翹邊翹角,紅漆圓柱。亭裡石桌石凳,戰友們可以隨意而主。大家坐在亭子裡,一邊感受古雅風韻,一邊抽菸、喝水、神聊。

“我給大家讀個順口溜兒。”伍一喝着水一邊說。

那些自由活動的戰友,立馬被伍一的話吸引。“快說吧,別賣關子了。”

伍一清了清嗓子,說:“雨過天晴促花開,當年事事都清白。今逢金甲往故里,同窗同鍋同心懷。”

“好一個當年事事都清白,同窗同鍋同心懷。”持乾被伍一的話所觸動。他說:“禹教授,不要自責啦,老大把大家的心思都解開了。”

錢勇也打着圓場,“大家都應該放下了。”

此時此刻,禹維感動至深的看着大家。剎那間,他重複着伍一的詩句,感到戰友的一片真心。而後他用顫抖的手,掏出兜兒裡的筆記本,翻到書籤那頁。戰友們看到這兒,多年的心結已經雲開霧散了。禹維爲了能在戰友面前說句話而準備了三十多年。大家看着老戰友禹維,都讓他坐下,可是他仍站着,並且不錯眼珠地盯着本子上的字,恐怕錯過一個字。他說:“當年的行爲的確不夠光明磊落,傷害了戰友,也違背了戰友的意願,希戰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原諒我的過失。五十載的人生旅程,三十多年的戰友情份,使我們緊密無間,團結一心。現奮鬥的足跡遍及各地,並瓜熟蒂落,春滿人間。如今事過境遷,國家突飛猛進,我們萬事如意,希共同努力再創輝煌。”

從戰友的掌聲中,禹維聽到了戰友的心。他長長的籲出一口氣,並笑得更加的燦爛。掌聲過後,戰友們是無限的沉思。然而丁贊東在思索的同時,想起了當年……

第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二章第三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三章第十七章第五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四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三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五十三章(完稿)第九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五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二章
第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二章第三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三章第十七章第五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四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三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五十三章(完稿)第九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五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