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日論道

好了,你也看了那麼多天的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時事,將古代和現代的思維碰撞一下。《鬼谷子》說,現在我們看看新聞聯播。看看咱們有沒有分歧。

新聞1:路上一女子帶孩子遇大媽哄搶,機智甩脫。新聞2:公交司機扶人反遭訛,攝像頭證清白。新聞3:麪館老闆好心爲環衛工人贈麪條被哄搶。新聞4:一女孩偷衣服被曝光,跳樓自殺。新聞5:遊人發現牡蠣灘爭搶,確是人爲養殖地。

《商鞅》說話了,你們這的法律是不是不太健全。或者太輕了,《韓非子》接口。“怎麼這麼說?”司言問,“我沒學過司法,不知道。”聰明人見微而知著,《鬼谷子》說。

“怎麼說?”司言問。比如:孤身女子帶孩子會遭人哄搶,治安也太差了,而且女子跑了就完了嗎?大媽沒有任何罪名嗎?“他這不是沒搶走嗎?而且大媽那麼大歲數了,出點事算誰得的?”這是是非不分,當街擄人,性質太惡劣了,就應該將打20板子,生死不論。這才能夠遏制這個事情。還有新聞2訛人的人道歉就可以了?要是沒證據,人就冤死了,以後辦好事的人越來越少了,放任這種壞人,社會風氣會越來越壞。“那你要怎麼辦?”追究其民事責任,打20板子,生死不論。“所以商鞅你最終被五馬分屍不是沒有原因的!”那你們怎麼辦?“我們的方式比較寬和,以批評教育爲主,人改了就完了。”沒有懲罰措施?“我們認爲那是沒人權的。”

誰定義的人權?法律的制定是纔是爲了保護百姓的,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才不需要法律,他們本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法律,只有人權。就像亂世和末世的小說,那纔是一個法律意識淡薄的世界,大家弱肉強食,恃強凌弱。法律的制定恰恰就是爲了阻止這些事。所以爲什麼說刑罰是沒有人權的呢?刑罰恰恰是保護人權的。

至於你說的批評教育,我個人從法學家的角度上覺得沒什麼用,你不明白他爲什麼犯法,我覺得他不是不知道自己是錯的,而是因爲人性趨利避害,就像草履蟲趨向肉汁一樣,這樣做對他有利,能讓他佔到便宜,他纔會這麼做。你只是批評教育,不讓他肉痛;他爲了佔便宜,他下次還會這麼做。而且如果總是讓壞人得便宜,奉公守法的人也會學壞的,畢竟人都是趨利的,這樣破壞規矩的人愈來愈多,社會就愈來愈亂。

“但你不要忘了秦朝是怎麼滅亡的,就是因爲嚴刑酷法。”我不承認,是因爲窮兵黷武。“我一直覺得如果法律太健全,一成不變,那麼是不是證明社會的發展停滯了。但我們現在在快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健全法律。”

但是我覺得你們立法的目的錯了。你們只是批評教育,讓他們改正。而我認爲人本性難移。就需要法律強制規範。所以我的法條就是一條線,一把刀。只要越線,刀就會掉下來,斬盡因爲利益而越線的人。所以再有因爲線那邊的利益而蠢蠢欲動的人,就要考慮考慮頭上的刀。所以我們立法目的是嚴懲已經犯法的人,讓蠢蠢欲動的人呢,息了心思。是爲了防患於未然。

“那麼你就假定人是壞的了。”我並不是假定人是壞的,人也有好的,但是隻有把惡人的壞限制住,才能保住好人的善。所以你們的書裡不是有一句話嗎?“以道德爲支撐,以法律爲保障。”道德只是支撐,法律纔是保障。

“那你怎麼看待人性的善惡呢?”我覺得每個人脾氣秉性的不同,就像是修仙文裡的靈根,善惡的劃分是人爲劃定的界限,也並不十分明晰。如果將善惡的劃定比喻爲一把尺子,從負十到正十,零是不善不惡,一是小善小惡,由數字不斷遞增。人天生的靈根如用尺子比較,就是有的人善、有的人惡。但隨着時間境遇的變化,靈根的方向和長短會有變化,就象徵着人心善惡的變化。

“我覺得還是不太明白。”就像你看新聞4:女孩偷衣服是錯,大家都會指責她,但被曝光跳樓,大家又都指責店主逼死人。但這件事到底孰對孰錯呢?這就需要法律了。法律如果如果只是法律,那就只講究是非對錯,要女孩賠償衣服,並遭受相應的懲罰;如果非要講究仁義,肯能會同情女孩,叫店主將視頻撤銷。

但法律本來就是底線了,如果夾雜人情,法律的公正性就有待商榷,我反對民不舉官不究,錯了就是錯了,要付出代價。《商鞅》說。

“這很商鞅,”司言說“但扯遠了,我們本來是在討論善惡。”對,我本來是要說,輿論本來是向着店主的,後來又向着女孩,可見同一件事,發展的時間和境遇不同,心中的善惡會改變方向和長短——《鬼谷子》說。

再看新聞3,麪店老闆給環衛工人免費麪條是善,但有些人肆意哄搶,這就是惡。所以善惡也是相伴相生的,因爲有金剛怒目,所以菩薩才能低眉。想要行善,就先要有對抗惡的能力。所以仗義執言是一項非常美好的品質——《韓非子》說

《商鞅》說,我來分析一下新聞5:法不責衆,那麼多人去牡蠣灘哄搶牡蠣,主人很難追責。但如果沒有最先來的人的帶動,大家也不會一窩蜂的去搶。所以一般擒賊先擒王,先來打頭的要被追責。這就是法律的作用,斬了打頭的,給後面的人以警醒,如果有一個壞的開頭,後面的事就更難已處理了。

《老子》最後也說話了: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僞,國家昏亂,有忠臣。萬物的演變終有其規律,法律也一樣,不用刻意,世道如果紛亂,法律一定變得會厚重嚴密。

七、二日論道九、新時代的接班人十二、所謂民主十二、所謂民主七、二日論道十、來踢館了十一、戰前集訓一、廢材的我十三、所謂自由十、來踢館了十一、戰前集訓九、新時代的接班人八、三日論道十、來踢館了七、二日論道十一、戰前集訓十、來踢館了十三、所謂自由六、一日論道五、書靈六、一日論道三、與時俱進十二、所謂民主七、二日論道十二、所謂民主十、來踢館了六、一日論道三、與時俱進四、標新立異八、三日論道五、書靈十三、所謂自由二、繼承道觀五、書靈七、二日論道六、一日論道三、與時俱進六、一日論道九、新時代的接班人六、一日論道六、一日論道一、廢材的我二、繼承道觀四、標新立異八、三日論道十、來踢館了七、二日論道五、書靈十三、所謂自由五、書靈八、三日論道四、標新立異六、一日論道八、三日論道一、廢材的我十二、所謂民主二、繼承道觀十、來踢館了七、二日論道三、與時俱進七、二日論道六、一日論道十三、所謂自由十二、所謂民主十三、所謂自由四、標新立異十三、所謂自由三、與時俱進二、繼承道觀四、標新立異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一、廢材的我五、書靈四、標新立異十、來踢館了六、一日論道八、三日論道六、一日論道十三、所謂自由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四、標新立異一、廢材的我十二、所謂民主一、廢材的我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六、一日論道七、二日論道
七、二日論道九、新時代的接班人十二、所謂民主十二、所謂民主七、二日論道十、來踢館了十一、戰前集訓一、廢材的我十三、所謂自由十、來踢館了十一、戰前集訓九、新時代的接班人八、三日論道十、來踢館了七、二日論道十一、戰前集訓十、來踢館了十三、所謂自由六、一日論道五、書靈六、一日論道三、與時俱進十二、所謂民主七、二日論道十二、所謂民主十、來踢館了六、一日論道三、與時俱進四、標新立異八、三日論道五、書靈十三、所謂自由二、繼承道觀五、書靈七、二日論道六、一日論道三、與時俱進六、一日論道九、新時代的接班人六、一日論道六、一日論道一、廢材的我二、繼承道觀四、標新立異八、三日論道十、來踢館了七、二日論道五、書靈十三、所謂自由五、書靈八、三日論道四、標新立異六、一日論道八、三日論道一、廢材的我十二、所謂民主二、繼承道觀十、來踢館了七、二日論道三、與時俱進七、二日論道六、一日論道十三、所謂自由十二、所謂民主十三、所謂自由四、標新立異十三、所謂自由三、與時俱進二、繼承道觀四、標新立異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一、廢材的我五、書靈四、標新立異十、來踢館了六、一日論道八、三日論道六、一日論道十三、所謂自由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四、標新立異一、廢材的我十二、所謂民主一、廢材的我十一、戰前集訓十一、戰前集訓六、一日論道七、二日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