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三國成書

第273章 三國成書

“如果不能減免的話,那就給學生們放貸!”李節想了想再次回答道。

“放貸?這絕對不行,咱們堂堂書院,怎麼和那些無良的僧人做一樣的事?”解縉聽到“放貸”這兩個字時,立刻更加激烈的反對道,似乎放貸比之前的減免更加難以接受。

其實解縉的這種反應也正常,因爲在這個時代,放貸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高利貸,所謂的“九出十三歸”絕不是一句虛言,而是真實存在的情況。

最初放貸主要是一些寺院的僧人在做,而且利息極高,甚至放出去幾天就要翻倍,後來錢莊出現後,也同樣開始放貸,不過無論誰放貸,利息都高到離譜,所以解縉聽到李節要給學生放貸時,纔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解兄誤會了,我可不是那幫吃人不吐骨頭的僧人和錢莊,咱們給學生放貸可以不要利息,在他們上學期間,也不會要他們還錢,只要等到他們畢業後有了收入,然後在一定期限內把借的錢還上就行了,畢竟他們能從學院畢業,哪怕再沒出息,做個帳房先生每月的薪俸也足以把錢還上了。”李節急忙笑着解釋道。

這個時代的識字率極其低下,雖然李節平時接觸的人大都識字,但在中下層的百姓中,卻絕大部分都不識字,所以一個人只要會讀會寫,那就代表着超越常人的能力,日後也更容易得到出人頭地的機會。

“不要利息的放貸?”解縉聞言也露出驚訝的神色,這點他還真沒想到。

“可這樣真的能行嗎?”隨即解縉卻還是有些擔憂的道,畢竟這種事沒有前例,而且書院借給學生錢,總讓他感覺有些怪怪的。

“解兄,求真書院設立的目標是爲了求取世間的真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畢竟光靠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越多的人蔘與進來,藉助大衆的智慧,才能尋找到世間更多的答案,而那些窮苦人家出身的學生同樣也有一顆求知的心,我們不能因爲區區錢財就將他們擋在真理的大門之外!”李節這時表情嚴肅的再次道。

解縉也終於被打動,當即點頭道:“好吧,就按李兄你說的辦,不過剛纔你不是說有兩個辦法嗎,第二個是什麼?”

“第二個就更簡單了!”李節再次微微的一笑道,“解兄你可是解元出身,對科舉文章想必也十分精通,另外書院中的一些官員也都是進士出身,如果你們願意的話,可以專門開一個新科目,專門教授學生一些應對科舉的技巧!”

“應對科舉?那這……這豈不是和那些普通書院沒什麼區別了?”解縉聞言也再次不解的問道。

大明可不止他們一個書院,事實上除了公立的國子監外,還有許多或大或小的私人書院,裡面主要就是學習儒家經典,爲將來的科舉,而且人家更專業,求真書院本就不是爲科舉準備的書院,就算是教授科舉之道,恐怕也搶不過別人。

“不一樣,我們不教授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而是隻教授一些在科舉時的技巧,比如文章的轉折承接,用典與遣字造句的技巧等等,這些東西解兄你應該比我懂得更多!”李節再次解釋道。

老朱在洪武三年時詔定科舉法,規定應試文仿宋“經義”,其實已經形成了最初的八股規格,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極大的限制了考生的自由發揮,使得他們只能在規定的範圍內發揮自己的才華。

當然老朱這時的科舉還不能叫八股文,真正的八股文要到成化年間纔會徹底的定型,那時的八股文才叫恐怖。

但無論是不是叫八股,明朝科舉的文章更加嚴格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在嚴格的規定下,也就使得考試衍生出更多的技巧,只要懂得這些技巧,雖然不能說絕對能考上,卻也能在考試中佔很大的便宜。

解縉本就是進士出身,而且還高中過解元,自然也立刻明白了李節的意思,這讓他也不禁眼睛一亮道:“這個辦法的確不錯,考生們就算是別的書院畢業,但也很難請到一位進士幫他們講解科舉時的技巧,若我們開講科舉之道,肯定能吸引不少的考生前來求學。”

“解兄,這個辦法雖然能吸引學生,但也有一個缺點!”李節忽然再次開口道,他之前把這個辦法放在第二,就是把它做爲一個備用的方案。

“什麼缺點?”解縉驚訝問道,他雖然聰明,但主要是在做學問方面,有些事情上反而十分遲鈍,比如他在人際關係方面。

“解兄您想啊,這個方法只能吸引那些爲了科舉而來的人,與咱們書院的目標並不一致,所以就算來再多的學生,對書院的發展也並沒有太大的用處。”李節十分耐心的解釋道。

“對啊!我怎麼忘了這一點!”解縉聞言也一拍腦門道,如果只是爲了教授科舉之道,那他們乾脆辦一所普通的書院算了,這與他們辦求真書院的實心完全是相背的。

“所以這個辦法只能做爲備用,如果第一個辦法依然無法招收到足夠的學生,到時再用第二個辦法吸引一些學生過來,至少先把書院的架子撐起來,日後等到書院的口碑確立起來後,也就不用擔心招生的問題了。”李節說到最後也拍了拍解縉的肩膀。

如果有可能的話,李節其實很想親自主持書院的事務,畢竟教育可是百年大計,甚至毫不誇張的話,他之前做的那些事,加在一起都不及求真書院日後的影響力大。

但李節實在脫不開身,根本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所以只能把書院交給袁監正和解縉,自己頂多在一旁出出主意,雖然解縉身上有一些缺點,但他也在成長之中,希望日後他能撐起整個書院的運轉。

“我明白了,多謝李兄指點!”解縉也感覺肩頭的責任重大,於是再次向李節道謝。

聊完了正事,李節也把李芳和李茂兄弟二人叫來,然後給解縉介紹了一下,得知這兩人竟然也和李節一樣,都是李善長的孫子,解縉也露出驚訝的神色,隨後也十分熱情的歡迎他們入學。

值得一提的是,解縉對李善長竟然十分尊敬,去年王國用上書替李善長喊冤,那份奏本就是出自解縉之手,當時如果老朱怪罪下來,估計解縉也要受牽連,但他依然親自執筆,爲的就是替李善長鳴不平,卻沒想到老朱竟然沒有怪罪。

解縉現在事務繁多,特別剛纔李節提的建議,他也必須要儘快吩咐下去,所以解縉也很快告辭離開,李節則帶着李芳兄弟二人又熟悉了一下書院,最後這才帶他們回到家中,這段時間他們兄弟當然也要住在李節這裡。

不過就在李節他們三兄弟剛進大門,就見一人興沖沖的從客廳中衝出來,興奮的向李節大聲道:“李伴讀,大好事,我的三國終於印刷出來了!”

“真的!有沒有樣書?”李節聞言也大喜過望,衝出來的人正是羅貫中,自從他得到老朱的任命後,就去印書局赴任,每天都是早出晚歸,連李節都很難見到他。

“有,李伴讀你快來看!”只見羅貫中激動的鬍子都抖起來了,說話時也從懷中取出幾本樣書遞給李節。

李節也立刻接過來,發現一共六本書,因爲三國的字數比較多,印刷成一本太厚不好裝訂,所以才分成六冊,書頁上也散發着墨水特有的氣味。

當下李節帶着激動心情把第一冊書打開,開篇就是三國幾個主要人物的畫像,這還是李節建議的,當然他也是從後世學的,這樣有個好處,那就是直接將人物的形象通過畫像的形象傳遞到讀者腦海中,從而讓人物更加豐滿形象。

在這些畫像中,劉關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還有曹操、孫權等人的畫像,不過當看到諸葛亮時,李節卻愣了一下,隨後又擡頭看了一眼羅貫中,結果羅貫中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因爲諸葛亮的相貌其實是他讓畫師照着他的樣子畫的。

李節對此也是心中暗笑,不過並沒有太在意,畢竟人家羅貫中是作者,這點小心思也根本不算什麼。

而在翻過畫像後,三國的開篇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因爲李節把楊慎的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也提前寫了出來,因爲這首詩實在太貼合三國的故事,少了這首詞,總讓人感覺三國少了點韻味。

接下來李節又大概翻看了一下四冊樣本,發現除了開頭的人物插畫外,一些比較經典的情節也被畫了出來,比如三英戰呂布、火燒赤壁之類的,這讓李節也感覺十分親切。

同時李節也想到,如果樣書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立刻大規模印刷,到時就能直接上市售賣了,不知道到時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本章完)

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72章 還一個公道第761章 電的實用(上)第846章 大結局(下)第808章 楊士奇離開第139章 自我懷疑的解縉第366章 聰明的犯人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631章 新事物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626章 鋼鐵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73章 你聽說了嗎?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479章 聯姻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463章 犯衆怒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681章 退兵?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752章 沙哈魯的消息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55章 老朱重病第416章 朱孟熜的病(下)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11章 天下第一明鏡第5章 不想玩也得玩第500章 好鬥的讀書人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173章 一堂課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102章 海禁之惡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504章 皇太孫?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94章 沐講大師第116章 送個禮物吧第797章 岷王沒來第95章 萬夫不擋之勇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718章 私下接觸(下)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681章 退兵?第65章 好深的算計第359章 落魄的李成桂父子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359章 落魄的李成桂父子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748章 燕京港第608章 三楊之一第332章 處罰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231章 起死回生第742章 黃二與狗頭金(上)第116章 送個禮物吧第841章 送外甥第381章 變成富人的方法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414章 醫科(下)第629章 利益衝突第537章 軟禁?第749章 高原城邦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803章 削藩與沐家第108章 婆媳相見第666章 叉力失之戰(下)第473章 謝旺的排查第742章 黃二與狗頭金(上)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742章 黃二與狗頭金(上)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504章 皇太孫?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378章 風暴(下)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37章 兩衛必叛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463章 犯衆怒第27章 紙包彈
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72章 還一個公道第761章 電的實用(上)第846章 大結局(下)第808章 楊士奇離開第139章 自我懷疑的解縉第366章 聰明的犯人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631章 新事物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626章 鋼鐵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73章 你聽說了嗎?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479章 聯姻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463章 犯衆怒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681章 退兵?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752章 沙哈魯的消息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55章 老朱重病第416章 朱孟熜的病(下)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11章 天下第一明鏡第5章 不想玩也得玩第500章 好鬥的讀書人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173章 一堂課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102章 海禁之惡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504章 皇太孫?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94章 沐講大師第116章 送個禮物吧第797章 岷王沒來第95章 萬夫不擋之勇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718章 私下接觸(下)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681章 退兵?第65章 好深的算計第359章 落魄的李成桂父子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359章 落魄的李成桂父子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748章 燕京港第608章 三楊之一第332章 處罰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231章 起死回生第742章 黃二與狗頭金(上)第116章 送個禮物吧第841章 送外甥第381章 變成富人的方法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414章 醫科(下)第629章 利益衝突第537章 軟禁?第749章 高原城邦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803章 削藩與沐家第108章 婆媳相見第666章 叉力失之戰(下)第473章 謝旺的排查第742章 黃二與狗頭金(上)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742章 黃二與狗頭金(上)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504章 皇太孫?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378章 風暴(下)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37章 兩衛必叛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463章 犯衆怒第27章 紙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