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節 還都之議

“平洋國際學會在重慶召開年會。對乾重慶來說,具有凱四一集的意義。

此前,這個年會因爲規模和參與的人員級別很高,大多隻在美日等強國的大城市舉行,在中國,也只在上海、北平這樣的國際都市級別的城市舉行過,這一次選擇在重慶召開,在某種程度上,到算是承認了重慶的國際地位。

其實重慶現在的經濟規模和政治地位,早已經到了國際大都市的水準。只是因爲世界大戰,中國東部沿海被日人封鎖,中國的國際交往大幅萎縮,才致使這座城市的國際地位,還沒被國際普遍的認知所接受。

不過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大都也知道了重慶,甚至在各國的駐華使領館,實際也直接設立在了重慶。但作爲一座國際大都市,如果連一次規模性的國際會議都沒舉行過,顯然無法獲得普遍的認可,所以這一次的太平洋國際學會會議,對於重慶來說,絕對有有一個重要的意義。

範哈兒在此前,一直相信一個城市的國際地位和名聲之類的東西,需要長期的宣傳和經營,才能贏得良好的口碑,所以早在剛剛接手重慶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對這個城市的包裝經營。

良好的城市面貌,可以通過這個時代流行的霓虹燈和大量高樓大廈來實現,經過十年時間的美化工程,現在重慶的夜景,絕對過了戰前的上海,完全可以和倫敦、巴黎之類的國際大都市相媲美。和紐約相比,也就是規模上的差距而已,但經過範哈兒現代裝飾美學改進的重慶。在某些佈景上,絕對過歐美同類城市。

至少,當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年會的各國代表們,看到重慶艦麗的城市景觀時,全都有深深震撼同時耳目一新的感覺。

很多人甚至直接稱呼重慶的這種裝飾風格爲“中國式新城市景觀。”

有時候,所謂國家特色,並不一定要和這個傳統完全結合在一起,當他和其他國家的同類東西產生鮮明對比的時候,也就能被歸爲這個國家的特色東西了。

這一次就是這樣,重慶的現代城市設計,立刻在國際上,贏得了,“中國式現代城市設計理念,小的讚譽。

對這方面僅僅是略感興趣的範哈兒,對於所謂的國際讚譽並不怎麼在意,但還是特別感謝了重慶市長潘文華:“老潘,這些年來,重慶被你經營的着實不錯,它有現在的國際讚譽,也全是你一手辛苦的功勞啊!”

如今的潘文華,雖然還同樣是擔任重慶市長,但權力和地位早已經和十年前大不一樣了。

如今的重慶,經過範哈兒的兩次行政擴編,政治地位和行政區域,已經比十年前擴大了兩倍有餘。而自從國民政府正式確定把重慶作爲陪都後,作爲一國“都。”他的政治地位,更是已經到了一個城市的頂點位置。作爲,“都市長。的潘文華,他的地位當然也不再是昔日那個普通的開埠市任市長可以相比的了。

不過潘文華在聽到範哈兒的讚揚後,還是慌忙鞠躬致謝:

“司令謬讚了,重慶能有今天,全是司令大力支持的待果,文華能有現在的成績,也全賴司令的提拔信任。別說文華真沒什麼功勞可言,就算有,那也是司令你的功勞,”

範哈兒看着潘尖華受寵若驚的表情,卻是淡笑了一聲:

“嘿嘿,看來文華和國民政府的那幫子官僚接觸多,說話也變得和他們很像了!”

這句話立刻說得潘文華面上一紅。

這位市長也是半個行伍出身,此前在範哈兒面前,一直扮演了一個清明形象,但現在自弓想想剛纔的說辭,自己也覺得太官場話,當即只能苦笑:

“司令,文華受教了,你莫要拿卑職再開玩笑,重慶以後到底該怎麼展,還是等你下令佈置呢!”

見潘文華真的求饒,範哈兒才笑着打了個哈哈,轉而說起了正經:

“雖然這幾年國家不靖,但重慶卻是得到了難得展的好機會。但雖着戰事出現敵我攻守逆轉,重慶的地位,也面臨再次被改變的危險,如今國民政府中已經有人明確提出要還都南京,並且一再督促我返回南京指揮部隊收復上海,這事雖然不是由那些放話的人說了算,但也算是給了我們一個提醒,告訴我們該給下面將要的事情,提前做好準備了。”

範哈兒的話,贏得了潘文華非常有感觸的認同。

作爲陪都的市長,在現在城市面臨政治地位再次要被改變的關鍵時刻,他對外界的風吹草動,感覺尤其敏銳,體會也更是深刻。

“司令高瞻遠見,其實這事本來您不說,文華也準備向你提起,最近國民政府那邊,文華也聽到過這方面的風聲。”

“哦?那文華你有有什麼想法?”

“這”還都一事遲早要生,文華當然不會強求。只是國民政府那邊很多計劃”卻是設計重慶利益,潘某就不得不爭取了潘文華笑了一笑。

爲了安撫國民政府在重慶的情緒,當時範哈兒和潘文華,可是狠討了一筆錢給國民政府各部門,現在人家拿完好處拍拍屁股就走人那肯定不能就這麼算了的。

“呵呵,好,這事文華你放心去做好了,我在後面給你撐腰。”範哈兒爽快的點頭。

事實上,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一事,涉及到重慶的還僅僅是表明的利益之爭,涉及到政治團體之間,纔是真正的權力分配鬥爭。

在重慶的這幾年間,範哈兒雖然不聲不響,但對於國民政府的滲透,卻是從來沒有停止過。

因爲倉皇遷都,當時國民政府在搬到重慶後,很多機構甚至都不能展開正常運作,在開始的時候只能大規模的選招重慶等就近人員,充實政府機構。而隨後,很多西南聯盟的高級人員,也6續被抽調進政府高層,補克這幾年來高層因爲病休、退休等空缺的職務。

事實上,如果國民政府再在重慶待個五年的話,範哈兒可以保證,他絕對比小一滴血的將國民政府宗今控制在自只的親信人員年中

這樣的情況,老蔣和國民政府其他非範哈兒一系的派系勢力,自然都注意到了。他們對於這樣的變化看在眼裡,一面見招拆招着在政府內部和範哈兒展開鬥爭,儘量爭取不使更多職位落入範哈兒的手中,一面卻也只能思考其他聖底抽薪的對策,希望真正解決範哈兒的“野心

如果不是南京因爲戰亂被毀,而且安全還受到上海日軍的威脅,那些人早就叫嚷着要還都南京了。而現在國民政府在徐州佔據優勢,眼看”一次大勝就把日軍趕出中華”的勝利即將到來,這些人終於再坐不住了,開始人公開提出要還都南京了。

一旦到了南京,到時候重慶的影響力大減,範哈兒再想要插手政府內部職務的分配,也會大大削減了。

這對於中國上層權力分配來說,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的調整。

範哈兒對於這樣的變化看在眼裡,卻也並沒有徹底有效的應對方法。

無他,現在他可以做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在這個抗戰即將獲勝的關鍵時刻,和老蔣翻臉奪取中國的最高權力地位,要麼就是坐視現在生的事情,等老蔣在取得抗戰勝利的同時,再次將權力集中在他的身上。

範哈兒考慮來考慮去,最終還是現,以自己的良心和爲人,實在很難選擇第一點。

因爲他的心中很明白,一旦這個關鍵時刻點中國高層產生混亂,很可能對前線產生怎麼樣重大的影響,如果因此而導致抗戰失敗,甚至哪怕只是讓抗戰多進行幾年,那他都會成爲這個國家的罪人。

所以範哈兒在剛得出這兩個,選擇的時候,就現他只能選後面那個選項。

當範哈兒在把自己的這個,現和劉文輝這個老搭檔說起的時候,這位川軍元老卻是毫不諱言的指出:

“哈公就是殺伐不夠果斷,劉某在哈公當初放老蔣入”的時候,如果一刀將其擒拿,以抗戰不力之罪將其公審問罪,當可輕鬆奪取大寶,可惜,現在終究是贏得了鼎力抗戰的功勳之名,而要坐看蔣光頭坐享其成了!”

劉文輝呃話讓範哈兒無奈乾笑了幾聲。

當初讓老蔣和國民政府入川,確實爲範哈兒贏得了一個好名聲,但西南聯盟內部其實很有不少反對意見,其中劉文輝就曾明確提出,應該趁機殺了老蔣奪權,卻被範哈兒以當時抗戰局勢糜爛,自己以下克上殺領袖可能會動搖抗日統一戰線,把國人已經面臨奔潰的抗戰最後一絲信心也給毀滅爲由,拒絕那麼做。

但現在看看,當時不那涼做,對於奪取政府控制權來說,確實是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因爲除了剛開始離開南京的時候,老蔣有點慌亂的幾次匆忙抵達重慶,後來他就迅的恢復穩定,並且很多行動都表明,他對於今後的政治大勢展有所預料,長期進行的某些有意識行爲,更是不斷在塑造他的”抗戰領袖”形象,尤其是最近反攻日軍的最關鍵時刻,老蔣更是幾次冒險出現與抗戰一線,慰問士兵,表鼓勵演說,很是給人以抗戰愛國的感覺。

這時候就算有機會讓範哈兒除掉老蔣,範哈兒也根本不敢動手了。

不過面對劉文輝的奚落之詞,範哈兒並沒有真的完全接受下來,而是小聲的反駁了一句:

“這事我還是有所安排的”至少,現在如果由國民會議選總統的話,我的得票肯定高過老蔣,嘿嘿

範哈兒說的不是假話,他雖然錯過了很多行使政治陰謀的良好時機,但是他從來沒有減少過對於自身實力的充實。他堅信,政治陰謀雖然可以冒險取勝,但未來權力的權力分配,最關鍵還是取決於實力。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浮雲。而現在,範哈兒手上掌握的軍事力量,無疑已經佔據了中**力的一半以上,穩穩過了老蔣,而掌握的地盤和人口,多了兩廣之地,再加上成功插足江蘇和上海,也讓足以和原來的老蔣叫板,何況未來還有**和西北的張楊分隔地盤,範哈兒更是不懼老蔣。本來範哈兒最薄弱的高層勢力代表,以及那些國會和政府部門中的職能部門,經過這幾年重慶陪都的經營,範哈兒也終於跨出了一大步。

可以說,如今的範哈兒,不僅要兵有兵,要地盤有地盤,高層上面還有人,在實力上完全可以和老蔣叫板了,就算不使用陰謀詭計,也完全不必擔心自己會被老蔣清除出權力圈外,他當然不擔心抗戰勝利後的權力分配了。

範哈兒確實不擔心,因爲這時候該擔心的本來就是老蔣。

這位剛剛還在前線士兵面前意氣風的“抗戰領袖”此時正愁眉以對自己的文膽陳布雷。

兩人討論的問題,正是範哈兒和潘文華曾經提起過的還都南京一事。

“委座,還都一事我已經囑咐人傳出去了,估計等徐州戰事一突破,就會快酵,到時候委座如果在祝捷大會上宣佈還都南京,估計沒人敢反對

“嗯,只是就算沒人反對,只要範哈兒稍微在財政上卡一卡,那些膽小的部門文員,就找出一千條理由,來拖延還都吧。”老蔣的愁眉,正是因爲還都南京一事。

他在無奈把重慶定爲陪都後,就已經預料到了現在可能生的情況,只是當時情勢緊急,南京面臨隨時陷落的危險,在各界一致壓力下除了重慶他別無選擇。而隨後範哈兒抽手各部門權力的進程度,遠他的預料,以至於現在再將國民政府搬離重慶,他都懷疑那個國民政府到底該是姓蔣還是姓範了。

好在老蔣手下謀臣干將多,陳布雷很快就給他出了個想法設法儘快還都南京的主意,並且馬上付諸實施。

第201節 批准執行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八十三節第370節 選定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121節 白銀問題第283節 徹底扭轉第143節 中央抗日準備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78節 血戰涪江第361節 撇開蘇聯第91節 招工第293節 二戰前夜第190節 我們的最後第100節 親英親德第246節 英法美的強勢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38節 選擇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174節 我要一支艦隊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230節 再次激戰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84節 遂寧和談第69節 旱情第32節 代理人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210節 工事防禦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120節 借道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263節 圍點打援第183節 兩線第320節 驕傲的代價第54節 大屠殺提醒第96節 聯合調查第17節 要錢還是要房第322節 戰線站穩了第201節 批准執行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264節 雷達實驗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6節 飛機帶來的問題第八十三節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16節 海軍力量第96節 聯合調查第258節 激戰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出雲艦第283節 徹底扭轉第10節 姨太太們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107節 密會龍雲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45節 大勝第138節 初見第136節 全運會第198節 日本援軍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68節 中國戰區第二戰場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240節 關門打狗第176節 論斷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257節 徐州戰幕拉開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121節 白銀問題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344節 消極怠工第124節 北上抗日第46節 政治投資第73節 首戰第49節 提醒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37節 要船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109節 範總指揮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336節 決定性的海戰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出雲艦第17節 要錢還是要房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102節 西南各派軍閥
第201節 批准執行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八十三節第370節 選定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121節 白銀問題第283節 徹底扭轉第143節 中央抗日準備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78節 血戰涪江第361節 撇開蘇聯第91節 招工第293節 二戰前夜第190節 我們的最後第100節 親英親德第246節 英法美的強勢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38節 選擇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174節 我要一支艦隊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230節 再次激戰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84節 遂寧和談第69節 旱情第32節 代理人第214節 軍長級鬥毆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210節 工事防禦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120節 借道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263節 圍點打援第183節 兩線第320節 驕傲的代價第54節 大屠殺提醒第96節 聯合調查第17節 要錢還是要房第322節 戰線站穩了第201節 批准執行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264節 雷達實驗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6節 飛機帶來的問題第八十三節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16節 海軍力量第96節 聯合調查第258節 激戰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出雲艦第283節 徹底扭轉第10節 姨太太們第353節 範哈兒回國第107節 密會龍雲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45節 大勝第138節 初見第136節 全運會第198節 日本援軍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68節 中國戰區第二戰場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240節 關門打狗第176節 論斷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257節 徐州戰幕拉開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121節 白銀問題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344節 消極怠工第124節 北上抗日第46節 政治投資第73節 首戰第49節 提醒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37節 要船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109節 範總指揮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336節 決定性的海戰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出雲艦第17節 要錢還是要房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102節 西南各派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