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皇帝門生

灃水,從咸陽以西的秦嶺中自西向北匯入渭水。

這條河,在三百年前曾經是天下聞名的河流。雖然從流域而言他僅僅是渭水的一個支流。之所以天下聞名,是因爲三百年前在這灃水兩岸曾經坐落着兩座天下名城,灃京和鄗京。灃水兩岸,因此也是當時周王朝文明的中心所在。

三百年前,周幽王爲博寵妃褒姒一笑,玩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好戲。最終讓犬戎在原王后之父權臣申侯的引領下攻入周王朝的兩座都城灃京和鄗京,掠奪了周王朝千餘年積累下的無數財富,並將兩座當時華夏大地最爲繁華的大城同時付諸一炬。

被廢的周太子宜臼亡命逃竄跋涉千里進入隴西。當時的天下諸侯,盡皆都以爲周王室會重演當年商湯之結局,滅亡所以盡皆都處於觀望狀態,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國出兵前來救援宜臼。

只有當時的秦襄公領着五萬秦人精銳騎兵東進勤王,打敗犬戎之後從隴西一路護送宜臼遷都洛陽。待到迴歸秦地時,五萬秦人騎兵所剩不過一二。

秦人在襄公之前雖然已經立國,但是卻僅僅是周王室的附庸,封地不僅偏僻而且處於遠離當時的中心中原地帶最爲遙遠的邊緣地帶。周王室讓秦部落成爲周的屬國,也是爲了讓能征善戰的秦人能夠成爲屏障對抗日益強大不斷南下襲擾周王領地的犬戎部落,

不過也正是襄公勤王的舉動,讓周平王也就是宜臼感念秦人忠義,最終將西周王朝在陝西的領地盡皆賞賜給了秦部落,並正式冊封襄公爲諸侯,秦人才得以名列諸侯之位。

在大秦成爲諸侯國之後不久,襄公也在同犬戎的征戰中戰死在沙場上。無數秦人爲了抵抗犬戎的南侵,永遠的倒在了陝西、隴西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無數的秦人爲了拱衛當時華夏文明的中心中原地帶埋骨在塞外黃沙之中。

世間之事,一飲一啄自有定數。

五萬秦人精銳騎兵的性命,換來了老秦部落得以位列諸侯國之林,得以讓老秦部落得到不包括函谷關在內的原屬於周王室的大片土地,最終成爲大秦統一這天下的引子。

三百餘年後,原本挽救了周王朝的人,再次親手滅亡了周王朝,最終一統天下。

如今的灃水,只有那兩岸遺留的殘桓斷壁才能看出當時周王朝的鼎盛。歷代的大秦君主,包括始皇帝即便再大修土木,也沒有動過周王朝在最鼎盛時留下的兩座都城殘桓。

似乎在緬懷,似乎在祭奠,更似乎是在警示。

今日的渭水之濱,灃水東岸,原本週王朝都城鄗京殘桓的一側,已經成爲大秦帝國最高的學府所在,大秦皇家學院。而這裡,在一年前還有一個名字,文信學宮亦或是文信賢苑。

只是一年前還立在這蘭池一側的兩塊刻有文信學宮和文信賢苑的巨大石碑,已經被刨去,重新立上了一塊由已故丞相李斯親筆所說的“大秦帝國皇家學院”的三丈巨石。

一道石橋跨過灃水直通北岸的咸陽城。這道石橋同東面的胡亥東巡歸來第一次進入咸陽走過的渭水老白橋遙遙相對,成爲橫跨在渭水上的兩道臥波長虹。

咸陽城雖然沒有城牆,但是城門名字卻還是有的。畢竟渭水、灃水、灞水等衆多的河流,將咸陽城圈在渭水東岸方圓數十里的平原之上,一道道石橋連接渭水南北兩岸,恰好成爲一座座天然的城門。

在咸陽城南原本只有兩個出口,正對老白橋的是正陽門,與南山主峰遙遙相對,故爲南正門;往西兩裡還有一道側門,因直通西去故都雍城的石港碼頭,故曰雍陽門。

在南正門以東的那個出口,叫做櫟陽門。櫟陽門正接新橋,也就是連通皇家學院的這座石橋。石橋東側又新建了一座石港碼頭。從這碼頭登船便可東下直達故都櫟陽,所以叫做櫟陽門,與西側門之名實正相呼應。

因爲呂不韋自己鳩殺身亡,而使文信學宮一直處於荒廢狀態。連帶着原本依靠文信學宮生活的衆多酒肆商鋪,也都紛紛關門歇業。

只是,隨着諸子百家紛紛進入更名之後的皇家學院,這個佔據了渭水之濱、蘭池一側最好美景所在的地方,重新成爲各路商賈雲集之地,酒肆和商鋪鱗次櫛比。

今天的皇家學院有一些不同。

大批身着黑色錦袍腰胯黑色腰牌以及樣式怪異銅劍的龍衛府死士出現在這片方圓十餘里的地方佔據了皇家學院內以及外圍各個要害地帶。

商鋪和酒肆依然在照常營業,喝酒的依然在喝酒,買東西的依然在買東西。只有當百姓走到了不該進入的地方,纔有龍衛府死士出聲阻止。

這是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御駕親征之後第一次正式出宮,同樣也是大秦皇帝第一次正式出宮而沒有調集大批的御林軍護衛提前清理和封鎖街道。

不一樣的行事作風,不一樣的大秦二世皇帝,不僅給咸陽乃至關中百姓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同樣也給了咸陽百姓茶餘飯後最大和最多的談資。

酒肆中喝酒的遊商和客旅,都自覺的放低了聲音。但是不用問,都知道說的自然都是跟如今正身處皇家學院內的二世皇帝陛下有關。

對於咸陽百姓的猜測,胡亥自然不知道。

因爲此刻他很忙。

“這裡曾經是匈奴蠻夷的領地,只是如今侵擾我大秦數百年的匈奴蠻夷已經成爲昨日黃花,平夷郡的設立,代表着這片匈奴蠻夷的聖地,已經正式成爲我大秦的一個郡,僅僅是一個郡而已。朕希望你們,能夠到草原上去看看。嗯,朕也會去的。那是一片美麗的土地,屬於朕,屬於大秦,屬於你們,屬於所有大秦百姓的土地。朕希望到時候能夠在那片草原上看到你們熟悉的面孔。

這裡,是羌族和月氏人的領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也會成爲我大秦的一個乃至數個郡。朕也會去看看。這裡這裡,就是朕新設的其餘三郡,原本這裡都是東胡一族的領地,只是如今東胡一族已經成爲我大秦百姓的一員。朕希望你們能尊重他們。因爲他們同樣也是我大秦子民。”

皇家學院內,一處草地上,胡亥站在那副要較前幾日在咸陽宮正殿內出現的巨幅地圖還要大上幾倍的地圖前正侃侃而談。

這是一副跟咸陽宮正殿內那副最新的大秦巨型地圖完全不太一樣的地圖。

三丈寬,六張長的巨幅白色錦緞上,描繪着如今這個世界基本上沒有人見過的一副地圖。

黑色的部分,上面標註着兩個打字,大秦。這一點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其餘那被標識着各樣顏色的地方,卻讓很多皇家學院內的學生們疑惑了。

因爲,他們從來不曾知道原來在大秦以外的地方,還有着如此廣袤的土地。當然,還有那幾乎佔據了整幅地圖將近三分之二的被標識成藍色的大海。

如今學院內的老師,其實大多都是以前諸子百家各派中的長老級人物。無論這些人學的東西到底能不能用上,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些人都是這個時代各個方面最爲頂尖的人才或者學者。

皇家學院內的學生,如今有近兩萬餘人。這些人基本上盡皆都是分屬各家各派的弟子。其中又以儒、道、墨、雜、法這五派最多。基本上佔據了皇家學院內如今學生的八成以上。

就整個大秦而言,諸子百家的門人弟子其實加起來自然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原本的文信學宮現在的皇家學院雖然大,但是顯然不能夠容納如此多的人同時在內。更何況,當初胡亥籠絡諸子百家各派建立皇家學院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爲了在大秦平定之後多培養一些沒有任何派系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學子。

畢竟,皇家學院必定會是大秦的最高學府。從這座學院走出去的人,必然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初期的時候會走上官場,來維持大秦對整個天下的統治。

胡亥一直在刻意的淡化着,諸子百家各派的派系分別。皇家學院內唯一能夠存在的,也就是各個分院和學科的分別,分歧可以有,有分歧有爭吵纔會有進步。

胡亥相信,在自己有意識的干涉之下,這些爭吵和分歧促成的進步,只能對大秦整體的進步有着促進作用,而不會演變成分裂甚至仇恨的態勢。

學術嘛,就是要百家爭鳴才能促進整個民族意識的進步和覺醒。

這兩萬餘學子,是諸子百家各派經過龍衛府甄別加上宗正府監察司考覈之後,才能最終留在皇家學院的。當然,這些人也是諸子百家中最出色最有思想的人才。

其餘人,只能充作皇家學院的外院學生,可以跟隨學習,但是卻不能算做皇家學院的正式學生。他們只有通過半年舉行一次的考覈,纔有機會正式進入皇家學院,成爲皇帝門生。

兩千人。

能夠距離皇帝如此之近聆聽皇帝教誨的皇家學院學生只有兩千人。

PS:我終究還是堅持到了!四點半,終於完成了!(未完待續。

、、、、、、、

!

!!!!

熱門推薦:

第40章 蜀郡章程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62章 憧憬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1章 迎戰第1章 秦風第6章 大戰起第47章 新仇舊恨第9章 黃雀現(下)第29章 項梁何在?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163章 求索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267章 鶡仙兒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46章 俠客行第79章 機會第32章 咸陽動第100章 廝殺起第264章 教訓第37章 玄武軍!第2章 應對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17章 火海第25章 末路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146章 俠客行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57章 國殤(一)第78章 流言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84章 九原公第76章 江東亂(二)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128章 西進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14章 相親第37章 玄武軍!第20章 秦典第37章 又見妖精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253章 血旗出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75章 覲見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35章 再臨灞宮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4章 殺意起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37章 投石機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78章 詭局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77章 壞人第199章 隕玉珠第114章 王庚第203章 豫州鼎第202章 倒戈第104章 利器第6章 朕乃天子第221章 兵臨第2章 應對第19章 劉邦來了第208章 殺之!第15章 恩同再造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234章 戰(三)第55章 血色淮河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04章 鬼谷座下外篇一第213章 太原郡第4章 偷天換日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245章 偶遇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38章 趙佗親至第95章 李嫉爲後第244章 嫉妒第88章 曹參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07章 異象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79章 算計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257章 人心第46章 黑冰臺第95章 她認識我?
第40章 蜀郡章程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62章 憧憬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1章 迎戰第1章 秦風第6章 大戰起第47章 新仇舊恨第9章 黃雀現(下)第29章 項梁何在?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163章 求索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267章 鶡仙兒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46章 俠客行第79章 機會第32章 咸陽動第100章 廝殺起第264章 教訓第37章 玄武軍!第2章 應對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17章 火海第25章 末路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146章 俠客行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57章 國殤(一)第78章 流言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84章 九原公第76章 江東亂(二)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128章 西進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14章 相親第37章 玄武軍!第20章 秦典第37章 又見妖精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253章 血旗出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75章 覲見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35章 再臨灞宮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4章 殺意起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37章 投石機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78章 詭局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77章 壞人第199章 隕玉珠第114章 王庚第203章 豫州鼎第202章 倒戈第104章 利器第6章 朕乃天子第221章 兵臨第2章 應對第19章 劉邦來了第208章 殺之!第15章 恩同再造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234章 戰(三)第55章 血色淮河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04章 鬼谷座下外篇一第213章 太原郡第4章 偷天換日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245章 偶遇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38章 趙佗親至第95章 李嫉爲後第244章 嫉妒第88章 曹參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07章 異象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79章 算計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257章 人心第46章 黑冰臺第95章 她認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