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視運氣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在不可能或不明朗的結果上下了高風險賭注的人,結果他看起來像個天才。但我們應該認識到,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靠的是運氣和勇氣,而不是技能。

投資領域並不是一個未來可以預見、特定行爲總能產生特定結果的有秩序有邏輯的地方。事實上,投資很大程度上受運氣支配。有些人喜歡把它叫做“偶然性”或“隨機性”,這些詞聽起來的確比“運氣”更加高深。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同一件事:我們作爲投資者所取得的成功深受偶然因素的影響。

爲了闡明運氣的概念,在本章中我要闡述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隨機漫步的傻瓜》一書中表達的某些思想。我有些觀點產生於看塔勒布的書之前,但是塔勒布在他的書裡把所有觀點都串到了一起,並且增添了新的內容。我認爲這是投資者要看的最重要的書之一。我在2002年寫下名爲“收益及其獲得方法”的備忘錄時,借鑑了塔勒布的某些思想,其中包括對《隨機漫步的傻瓜》的內容節選,在備忘錄中以斜體標出。

隨機性(或者運氣)對結果起着巨大的作用,應區別對待隨機事件與非隨機事件帶來的結果。

因此,在評判投資結果是否具有可重複性時,我們必須考慮隨機性對投資經理的表現的影響,必須考慮他們的業績靠的是技能還是單純的運氣。

玩俄羅斯轉盤賺來的1000萬美元,價值不同於靠辛勤努力和嫺熟的牙醫技術賺來的1000萬美元。兩者的金額相同,能買相同的東西,但前者的隨機成分比後者高。對會計師來說,它們完全相同……不過在內心深處,我總覺得它們的性質很不一樣。

考察投資業績時,應參考其他可能的結果—塔勒布稱之爲“未然歷史”—像“有形歷史”一樣容易發生的歷史。

很明顯,我判斷事物的方式本質上是概率論,它的依據是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我們聽說過歷史上最偉大的將領或者發明家,不外乎是因爲他們承擔了極大的風險(像成千上萬人那樣),然後碰巧成功了。他們聰明、無畏、高尚(有時),有着在他們那個時代所能獲得的最高素養—但像他們一樣成千上萬的其他人註定只能成爲陳腐的時代註腳。

有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在不可能或不明朗的結果上下了高風險賭注的人,結果他看起來像個天才。但我們應該認識到,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靠的是運氣和勇氣,而不是技能。

想想同時擲出兩個6點才能取勝、勝率是1/36的十五子棋玩家。選手接過骰子—加倍下注—然後賺到他的大篷車。這也許不是一個明智的賭博,但是因爲他贏了,所以人人都認爲他很聰明。我們應該想一想同時擲出兩個6點以外的其他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從而瞭解玩家取勝是多麼幸運。這足以顯示玩家再次取勝的可能性……

短期來看,很多投資之所以成功,只是因爲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我一直在說,成功的關鍵在於進取精神、時機和技能,而某些在對的時間有足夠進取精神的人不需要太多技能。

在市場的任一時間點,獲利最多的交易者往往是最適合最新週期的人。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牙醫或鋼琴家身上—因爲這是隨機性的本質使然。

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領會這一點:在繁榮期,承擔最高風險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最高收益,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就是最好的投資者。

沃倫·巴菲特在《聰明的投資者》第四版的附錄中,描述了一場2.25億美國人每人每天拿出1美元來參加的擲硬幣比賽。第一天,猜對的一方從猜錯的一方手中贏得1美元,第二天繼續猜,依次類推。10天后,有22萬人連續猜對10次,贏了1000美元。“他們可能儘量表現得十分謙虛,但在雞尾酒會上,爲了吸引異性的好感,他們偶爾會吹噓自己在猜硬幣上如何技術高超,天才過人。”又過了10天,連續猜對20次的人減少到215位,每人贏得100萬美元。他們很可能會寫本名爲“我如何每天早上工作30秒就在20天裡用1美元賺到100萬美元”的書,然後開研討班賣票。聽上去很熟悉吧?

由此可見,很少有人充分意識到隨機性對於投資業績的貢獻(或破壞)。因此,迄今爲止所有成功策略背後所潛伏的危險常常都被低估了。

摘錄塔勒布書中的表格來總結他的觀點或許是一個好辦法。他在第一列裡列出了一些容易被誤以爲是第二列的東西。

運氣技能

隨機論決定論

可能性必然性

想法,假說知識,真理

理論現實

逸事,巧合因果,法則

生存偏差市場優異表現

幸運的傻瓜專業的投資者

這種二分法實在太聰明瞭。我們都知道,在成功的時候,運氣看起來像技能,巧合看起來像因果。“幸運的傻瓜”看起來像專業的投資者。當然,即使知道隨機性的影響,區分幸運的傻瓜和專業的投資者也並不容易,但是我們必須努力地區分。

我發現我基本上完全認同塔勒布的重要觀點。

投資者永遠因爲“錯誤的原因”而對(或錯):有些人因爲預期某種股票會有一定的發展而買進股票,但預料中的發展並沒有出現;無論如何,市場推高了股價,投資者沾沾自喜(並接受讚美)。

決策的正確性無法通過結果來判斷,然而人們就是這麼做的。好決策指的是決策當時的最佳決策,而根據定義,此時的未來還是未知數。因此,正確的決策往往是不成功的,反之亦然。

短期來看,隨機性自身就可能產生任何結果。在一個允許充分反映市場走勢的投資組合裡,市場走勢能夠輕而易舉地令有技能(或沒技能)的投資經理毫無用武之地;不過,市場走勢所帶來的結果肯定不能記在投資經理頭上(除非他是罕見的市場擇機者,有反覆成功的能力)。

由於上述原因,一些投資者往往能得到他們不應得到的榮譽。一次意外的成功足以建立良好的聲譽,但顯然,一次意外的成功有可能來自單一的隨機性因素。這些“天才”中,很少有人能夠連續對兩次或三次。

因此,在判斷投資經理的能力時,大量的觀測數據—多年數據—是必不可少的。

《收益及其獲得方法》,2002年11月11日

塔勒布的“未然歷史”(既往有可能發生的其他情況)思想很有吸引力,特別適用於投資。

多數人承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而他們認爲至少過去是已知並且確定的。畢竟,過去已成歷史,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但是塔勒布指出,已發生事件只是可發生事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計劃或者行動已經奏效的事實,並不一定證明其背後的決策是明智的。

也許最終導致決策成功的是一個完全不可能的、純粹靠運氣的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決策—即使已被證實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不明智的,決策的失誤會被既往可能發生的諸多其他歷史所證實。

應該怎樣評價爲高度不確定的結果下注並最終幸運地成功了的決策者?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記得1963年進入沃頓商學院後,我最早學到一件事是,決策的質量並不取決於結果。隨後發生的事件導致決策成功或不成功,而這些事件往往出人意料。塔勒布的書有力地佐證了這一觀點,他特別強調隨機事件懲善揚惡的能力。

什麼是好決策?假設有一個人決定在邁阿密建一個滑雪勝地。3個月後,一場罕見的寒流席捲南佛羅里達,積雪深達12英尺。滑雪場在第一季獲利豐厚。這是否意味着建立滑雪場就是一個好決策呢?並非如此。

好的決策本應是有邏輯、有智慧、有見地的人在條件出現之時、結果出現之前做出的。以這一標準來衡量,邁阿密滑雪勝地就是一個愚蠢決策。

由於具有損失風險,許多影響決策正確性的事件事先是無法預知或量化的。即使在事後,也很難確定誰是在可靠分析的基礎上做出了好的決策卻遭遇罕見事件而失敗,誰又是因冒險而獲利。因此很難判斷誰做出了最好的決策。另一方面,過去的收益很容易評估,因此很容易知道誰做出了最有利的決策。二者很容易混淆,但是聰明的投資者必須意識到其中的差異。

長期來看,好的決策一定會帶來投資收益。然而在短期內,當好的決策無法帶來投資收益的時候,我們必須忍耐。

第14章所描述的“我知道”學派的投資者認爲預知未來是有可能的,因此他們構想出未來的樣子,並在此基礎上以收益最大化爲目的建立投資組合,很大程度上無視其他可能性的存在。相反,“我不知道”學派採取局部最優法,把重心置於建立在他們認爲可能的情況下表現良好、在其他情況下表現不會太差的投資組合上。

“我知道”學派的投資者預測骰子的走向,成功時歸功於自己對未來的敏銳感覺,失敗時歸咎於運氣不好。當他們正確時,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他們真的能預見未來嗎?抑或不能?”“我不知道”學派的投資者採用的是概率論法,所以他們知道投資結果很大程度上是聽天由命的,所以對投資者的讚揚或指責應有適當的限度—特別是在短期內。

“我知道”學派根據一兩次擲骰子的結果,迅速而肯定地將其成員劃分爲勝利者和失敗者。“我不知道”學派知道,他們的技術應根據多次而不是一次結果(可能是一個罕見結果)來判斷。因此他們能夠接受自己謹慎的局部最優法在短期內業績平平的結果,但是他們相信,優秀投資者一定會日久見真章。

短期收益和短期損失可能都是假象,二者都不是真實投資能力的必然指標。

出奇好的收益往往是出奇壞的收益的另一面。某一年的好收益可能會誇大投資經理的能力,掩蓋他所承擔的風險。當壞年景緊跟在好年景後面出現時,就會出現令人吃驚的結果。投資者往往會忽視短期收益和短期損失可能都是假象的事實,忽視深度挖掘並理解造成短期收益和短期損失的原因的重要性。

投資表現是事件發生後投資組合的狀態。人們高度關注最後結果,但他們更應問的問題是,投資經理真的能夠理解已經發生的事件(以及其他有可能但未發生的事件)嗎?如果發生其他可能的事件,表現會怎樣?所謂的其他事件,就是塔勒布的“未然歷史”。

《雜草》,2006年12月7日

塔勒布的思想新穎且引人入勝。一旦你意識到隨機性對投資結果的影響的深刻程度,你就會以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看待一切。

“我知道”學派的行動建立在未來是可知可控的唯一未來的觀點之上。“我不知道”學派認爲未來事件是概率分佈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在後一種情況,我們可能會對哪種結果最有可能發生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同時我們知道,還有許多其他可能性,並且其他結果的共同可能性可能比我們認爲最可能的結果的可能性高得多。

顯然,塔勒布“世界是不確定的”這一觀點與我的觀點十分相符。我的投資信仰和投資建議均來自這一思想學派。

我們應將時間用在從可知的行業、企業和證券中發現價值上,而不應將決策建立在對更加不可知的宏觀經濟和大盤表現的猜測上。

考慮到我們不能確切地預知未來,我們必須通過堅定持股、分析性認識持股、在時機不佳時減少買入等途徑來保持我們的價值優勢。

因爲大多數結果可能會對我們不利,所以我們必須進行防禦性投資。在不利結果下確保生存比在有利結果下確保收益最大化更爲重要。

爲了提高成功機會,我們必須在市場極端情況下采取與羣體相反的行動:在市場低迷時積極進取,在市場繁榮時小心謹慎。

考慮到結果的高度不確定性,我們必須以懷疑的眼光看待投資策略及其結果—無論好壞—直至它們通過大規模試驗的驗證。

與世界不確定的認識相伴而行的其他表現爲:適度尊重風險,知道未來不能預知,明白未來是概率分佈的並相應地進行投資,堅持防禦性投資,強調避免錯誤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這就是有關聰明投資的一切。

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9章 鐘擺意識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7章 控制風險中文版序言中文版序言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8章 避免錯誤第11章 逆向投資第14章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第9章 鐘擺意識第6章 識別風險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7章 控制風險第14章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簡介第7章 控制風險第5章 理解風險第3章 準確估計價值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8章 關注週期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9章 鐘擺意識簡介中文版序言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4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9章 鐘擺意識中文版序言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4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中文版序言第7章 控制風險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5章 理解風險第11章 逆向投資第9章 鐘擺意識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16章 重視運氣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18章 避免錯誤第16章 重視運氣第6章 識別風險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簡介第8章 關注週期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9章 鐘擺意識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16章 重視運氣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第3章 準確估計價值第9章 鐘擺意識第4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第11章 逆向投資中文版序言第12章 尋找便宜貨第8章 關注週期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14章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第18章 避免錯誤第3章 準確估計價值簡介第16章 重視運氣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中文版序言第19章 增值的意義推薦序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投資書第7章 控制風險推薦序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投資書第7章 控制風險第16章 重視運氣第5章 理解風險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中文版序言第7章 控制風險第16章 重視運氣推薦序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投資書第12章 尋找便宜貨第17章 多元化投資中文版序言
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9章 鐘擺意識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7章 控制風險中文版序言中文版序言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8章 避免錯誤第11章 逆向投資第14章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第9章 鐘擺意識第6章 識別風險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7章 控制風險第14章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簡介第7章 控制風險第5章 理解風險第3章 準確估計價值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8章 關注週期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9章 鐘擺意識簡介中文版序言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4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第17章 多元化投資第9章 鐘擺意識中文版序言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第4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中文版序言第7章 控制風險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5章 理解風險第11章 逆向投資第9章 鐘擺意識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16章 重視運氣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18章 避免錯誤第16章 重視運氣第6章 識別風險第10章 抵禦消極影響簡介第8章 關注週期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9章 鐘擺意識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13章 耐心等待機會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第16章 重視運氣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第3章 準確估計價值第9章 鐘擺意識第4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第11章 逆向投資中文版序言第12章 尋找便宜貨第8章 關注週期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14章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第18章 避免錯誤第3章 準確估計價值簡介第16章 重視運氣第19章 增值的意義第15章 正確認識自身中文版序言第19章 增值的意義推薦序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投資書第7章 控制風險推薦序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投資書第7章 控制風險第16章 重視運氣第5章 理解風險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1章 學習第二層次思維第2章 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中文版序言第7章 控制風險第16章 重視運氣推薦序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投資書第12章 尋找便宜貨第17章 多元化投資中文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