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篇拾——帝王之術

秦王嬴政掃清六合,統一天下之後,下令丞相李斯召集一干博士商定其“帝號”,後李斯上書道:“世間天皇、地皇、泰皇三皇爲最尊,臣等昧死諫言,請奏稱爲泰皇!”嬴政心想:“我開天闢地,創造出如此大一統的帝國,縱觀古今,功高過三皇,績蓋過五帝,何以屈於他人之下?”於是大筆一揮,把泰字去掉,在“皇”字後添加一“帝”字,號曰“皇帝”,又因其爲創始,於是稱之爲“始皇帝”,往後二世、三世。。。直至千秋萬世,皇帝自稱爲“朕”,書爲“詔”,自此中國正式走上了封建帝王制度。

“皇帝”一詞類似於日本的“天皇”、埃及的“法老”,都是最高統治者的尊號。自秦始皇帝以來,至末代皇帝溥儀,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一共經歷83個王朝,歷時2132年,一共有408位皇帝。這其中不乏震懾古今、功績彪炳的聖主明君,其中被史學界公認爲功績最突出的四位皇帝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這些偉大的帝王既然能統治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自然有其過人的權術,本章作爲“術”的最終章,也就打算記錄、述說一些帝王的權術。

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他稱爲“落霞三部曲”,歷史還原性高,被海內外讀者所熟知,今天我們就通過小說,重點說說康熙大帝的帝王之術。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是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年號康熙。他8歲登基,14歲親征,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擒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親征葛爾丹、簽訂尼布楚條約、修訂康熙字典,文治武功卓著,使剛剛入關的滿族統治下的大清王朝民心初定,百業興旺,“康乾盛世”也由此開端。以下爲小說中體現康熙皇帝“帝王之術”的三個方面:

一、求賢若渴,知人善任。小說中,康熙少年時,趕考書生伍次友因爲《論圈地誤國》而被主考官蘇克沙哈推薦爲狀元,康熙便和伍次友結識,常常偷偷跑去聽他對朝中大事的見解。後來伍次友不願做官,向朝中大臣明珠推薦了周培公。康熙深知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伍次友推薦的人必然有雄才大略,所以重用周培公,平定了三藩之亂。周培公臨終前,推薦了九品養馬官姚啓聖,姚啓聖推薦了落魄書生李光地,這幾個人都得到了康熙帝重用,後來都爲康熙建下了不世之功。

二、恩威並用,明察秋毫。康熙知道宮裡太監中有前朝亂黨,於是在貼身太監小毛子上茶時故意打翻茶杯並重罰了小毛子,讓太監中的亂黨覺得小毛子可以發展,後來又親自看望小毛子,委命他做亂黨的臥底。後來朱三太子要刺殺皇上時,正是小毛子通風報信,才使康熙躲過一劫,並將作亂反賊盡數誅殺,只朱三太子一人得脫,小毛子卻死在亂黨箭下。

三、忍痛割愛,顧全大局。準噶爾汗葛爾丹喬裝成部下的隨從來京城,喜歡上了康熙的愛女藍齊格格,回到準噶爾後派人向康熙提親。康熙深知葛爾丹兵勢正盛,而大清國尚有臺灣之患,要想今後消滅葛爾丹,必須將女兒嫁與他來麻痹他,以換取大清國三到五年的準備時間。雖然愛女死活不依,康熙也於心不忍,但還是痛下嚴令,命大阿哥胤褆護送藍齊格格至準噶爾草原,下嫁葛爾丹。

小說源於歷史,但又不免添加了作者的想象和發揮,以下幾方面卻真實的體現了康熙的帝王權術,特別是將厚黑運用到了極致(注:厚黑,臉厚心黑,中性詞義爲主):

一、示敵以弱。康熙皇帝年幼登基,當時的朝政大權全都在四大輔政大臣的手中,康熙空有皇帝的名頭卻沒有皇帝的權力,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四位輔政大臣之間相互爭權奪利,直到最後四位大臣就只剩下了鰲拜一人,而鰲拜囂張狂妄不把康熙放在眼裡,所以康熙就想除掉鰲拜,他深知自己不是鰲拜的對手,於是就讓自己顯得胸無大志,整天不是摔跤就是玩樂,這樣一來鰲拜自然對康熙放鬆警惕了,因此康熙皇帝纔有機會下手除掉鰲拜。

二、用人不疑。康熙皇帝下定決心除掉鰲拜之後就面臨了很多冒險的事情,因爲當時很多大臣都是依附鰲拜的,所以康熙皇帝對付鰲拜的時候很少有人能爲其所用,但康熙從來不缺少勇氣,他把自己的信任全都放在了九門提督吳六一身上,告訴吳六一隻聽從康熙一人的命令。這可是康熙非常冒險的一個舉動了,要知道九門提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職位,要是吳六一也依附鰲拜的話即使康熙能制服鰲拜最終也要功敗垂成,但康熙偏偏敢毫無保留的信任吳六一,可見其用人不疑。

三、敢作敢當。吳三桂等人之所以向康熙皇帝造反就是因爲康熙要撤藩,康熙曾經問過大臣們究竟要不要撤藩,當時有的大臣主張不撤還有的大臣則看出康熙的心思說撤,而康熙最終決定下令撤藩,這一下可算徹底激怒了三藩,於是就開始起兵造反。這時朝廷上可謂是風起雲涌,很多人都擔心大清就此覆滅,於是就有人讓康熙殺掉主張撤藩的大臣來平息三藩的怒火,而康熙訓斥了說這話的大臣毅然派兵評判,可見其敢做出決定就敢爲此負責。

四、一石二鳥。熟悉乾隆皇帝的都知道他最喜歡的就是看着手下的大臣們爭鬥,因爲大臣們爭鬥了就會互相牽制,這樣一來乾隆就能更好的處理朝政了,所以乾隆皇帝手下先是有劉統勳與傅恆相爭,後來又有和珅與阿貴不和,而乾隆皇帝只用坐收漁翁之利就行了,但乾隆的一石二鳥之計是跟自己爺爺康熙學的,當時康熙的手下分爲明珠與索額圖兩黨,康熙只要扔下一塊石頭就能美美的看着二鳥爭得頭破血流,並互相牽制着。

五、欲揚先挫。康熙皇帝知道姚啓盛這個人十分有能力,於是就想把他委以重任,但偏偏姚啓盛也知道自己很有能力並恃才傲物,因此康熙明白姚啓盛這人必須先打壓才能重用,於是直接告訴姚啓盛自己永遠不可能錄用他,這讓原本心高氣傲的姚啓盛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後來康熙見姚啓盛銳角都被抹平了又開始啓用他,這一下可把姚啓盛治理的服服帖帖的,再也不敢狂妄了。

六、投石問路。康熙皇帝第一次廢除太子之後曾經說過讓大臣們選舉新太子,而被擁舉最多的那個就是太子,大臣們一聽這消息立馬行動起來了,尤其是“八爺黨”在佟國維的牽頭下拉攏了一大幫的官員,可謂是浩浩蕩蕩,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康熙皇帝只是爲了摸清朝局,當他發現八阿哥的勢力如此巨大的時候直接下令罷免牽頭人佟國維的官職,就連八阿哥都失寵了,這算是康熙給大臣們上了深刻的一課。

從康熙皇帝這些權術謀略來看,康熙皇帝確實非常會治人,對比他厲害的示弱,比他弱的絕對掌控,他給了臣子絕對的信任,那麼臣子就會對他感激流涕,試問有康熙這樣的皇帝又有哪個臣子不在他面前是戰戰兢兢的呢?

說了那麼多康熙的故事,我也總結一下我理解的帝王之術,在我看來,帝王之術其實只有簡單的六個字:選人、用人、馭人。說的通俗點就是現代企業老闆要做的三件事:“搭臺子、組班子、分銀子”。老闆和帝王一樣,真的不用事無鉅細、親力親爲,只需做好上述之事即可。

開篇我們說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帝王,你會發現這四位帝王在位時都是人才井噴的時代,難道是人才都集中在這個時候嗎?當然不是,古語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作爲帝王,統治那麼大的一個國家,怎麼可能自己一人做完所有的事,他必須通過發現人才、爲人才提供成長的環境,並加以控制,最終才能成其大業。

秦始皇嬴政在位時期,早期文有丞相呂不韋、武有名將蒙驁,期間雖有成蛟、嫪毐的叛亂,但都迅速被鎮壓了,未給國家造成過大影響;到了後期文有李斯、武有王翦、蒙恬、蒙毅、章邯等,就連韓國派到秦國的奸細鄭國東窗事發後,也照樣被委以重用,最終修建成鄭國渠,爲秦國的水利交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們各自發揮着自己的作用,何愁天下不定。

再說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哪一位不是一等一的英雄、人才,他們都聚於李世明旗下,終爲李世明成就帝業,唐朝之強盛,令西域萬國來朝,李世明也被奉爲“天可汗”!

人才集中爆發最爲誇張的還是當屬漢武帝時期,我都不敢相信這些人同出於一個時代,請讓我爲諸君盤點。

文官方面:

董仲舒,儒學大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竇嬰,一代名相,協助漢武帝治世有方。

東方朔,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等名篇。

司馬遷,著名史學家,著作《史記》,流傳千古。

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大學者。

桑弘羊,理財名臣,推行鹽鐵令,富庶整個西漢王朝。

主父偃,一代名臣,實行《推恩令》,瓦解各諸侯國。

張湯,一代酷吏,編定《越宮律》、《朝律》等法律著作。

霍光,霍去病之弟,一代名相,爲西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蘇武,北海邊牧羊,貞潔之士,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爲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爲打通絲綢之路奠定基礎。

以上爲文官,武官方面更爲突出,歷史排名前十的名將就有兩位:

名將衛青,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爲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爲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外甥霍去病,兩次參加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封冠軍侯。

其他名將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飛將軍李廣;灌夫、周亞夫等。

這一時期,男性傑出也就算了,連女性也不遑多讓,劉徹的皇后是素有“中國第一賢后”的衛子夫,她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試問,這麼多人才聚於一堂,漢武帝能不開天闢地,一舉創造出偉大的西漢王朝嗎?漢王朝之偉大,影響延續至今,我們之所以被稱爲“漢人”、我們的文字之所以稱爲“漢字”,衣服之所以稱爲“漢服”皆因於此。

所以,帝王之術、企業管理之術,核心歸根到底皆在於人才,只有人才能創造無限可能,故此文成爲“術篇”終章。

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叄——“逐利者”術篇伍——造勢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肆——商鞅的演講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壹——“我爲法人”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貳——法的起源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捌——企業英雄術篇伍——造勢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伍——造勢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叄——宗教之用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叄——宗教之用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伍——造勢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叄——商鞅說法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捌——企業英雄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拾——帝王之術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伍——造勢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伍——造勢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篇伍——造勢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之柒——鬼谷子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伍——造勢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之捌——定位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貳——初步識人法篇貳——法的起源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叄——“逐利者”術之捌——定位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叄——“逐利者”法篇肆——商鞅的演講
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叄——“逐利者”術篇伍——造勢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叄——商鞅說法法篇肆——商鞅的演講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壹——“我爲法人”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玖——建立歸屬感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貳——法的起源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法篇貳——法的起源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法篇壹——“我爲法人”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捌——企業英雄術篇伍——造勢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伍——造勢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叄——宗教之用術篇叄——宗教之用術之柒——鬼谷子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叄——宗教之用附文一:企業管理術篇伍——造勢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叄——商鞅說法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玖——績效與情商術篇叄——宗教之用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捌——企業英雄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篇拾——帝王之術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術篇伍——造勢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伍——什麼是企業文化?術篇伍——造勢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篇伍——造勢附文一:企業管理人篇柒——精神世界極大化人篇捌——企業英雄人篇拾——金庸筆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肆——品牌價值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術之柒——鬼谷子人篇壹——何爲人性法篇叄——商鞅說法術篇伍——造勢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術篇玖——建立歸屬感法篇肆——商鞅的演講術之捌——定位法篇伍——法的“特性”術篇拾——帝王之術術篇拾——帝王之術人篇貳——初步識人法篇貳——法的起源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術篇貳——孔明的市場營銷人篇叄——“逐利者”術之捌——定位術篇陸——韓非子的《五蠹》法篇貳——法的起源人篇叄——“逐利者”法篇肆——商鞅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