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入天書

寧軒在草地上酣睡,朦朦朧朧中,好像來到了一個奇特的地方。

這個地方黑暗深沉,草原不見了,曲蠻人不見了,他的身體也變得若無形質,縹緲不定。

在這黑暗深沉中,又有無數細碎至極的光點,仔細看,卻是無窮無盡的星辰,紫微、太微、天市、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微茫衆星以恆沙之數,斗轉星移,永不停息。

忽然間,光明、黑暗、星辰,驀地化爲一本玉書,一個豪邁的聲音傳進了寧軒心中,卻是一個問題:“年輕人,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普通人會嗤之以鼻,但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的人,甚至會耗費一生去研究世界的本質。

吳國徐整著《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寧軒一下就魔怔了,一瞬間,他腦海中冒出無數答案,但緊跟着,他就發現這些答案全是所謂專家叫獸的臆測,沒有任何價值。

寧軒花費了足足一個小時時間沉思這個問題,最終,他搖了搖頭,老老實實地道:“我不知道。”

那豪邁的聲音再一次發問:“年輕人,修行的本質是什麼?”

又是一個直達本質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卻要比上一個簡單一些,不,準確的說,是要普遍化一些,修行,其實是一種進化。因爲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寧軒對生物進化的方式並不陌生。

他細細回憶生物進化的方式,“自然選擇”是最廣爲人知的。該理論指出,生物的遺傳過程充滿着隨機的變異。生物們帶着這些變異,在自然環境中競爭,謀求生存。某些生物帶有的變異有利於生存,於是就繁衍出了更多的後代。當帶着這些變異的後代數量佔到絕對優勢時,這項變異變被大自然選擇,成爲了一種進化。這就是所謂“物競天擇”。

但很快,寧軒就發現不對了。

他發現,在“自然選擇”中,變異是自然發生的,選擇也是自然發生的。可這樣就可以解釋所有的生物進化現象了嗎?

仔細回想,顯然不能。比如雄性孔雀的長尾巴,它在生存上絕對是個累贅。但是雌孔雀就是喜歡跟長尾巴的雄性配對。如此長期選擇的結果就是,雄孔雀的尾巴越來越長。在這個過程中,選擇不是由大自然的生存環境決定的,而是由雌孔雀的擇偶偏好決定的,是雌孔雀的“主動選擇”。

有人可能會懷疑,這種“主動選擇”或許只是一種特殊的“自然選擇”,只是機理還不清楚罷了。但這解釋不了玉米的進化,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凡是棒子體積更大的,便被人類保留,反之則被拋棄。然後在這些大棒子的下一代中,人類又選擇棒子更大的。直到今天,玉米棒子的長度已經是其野外祖先的6倍以上。如此巨大的變化,難道不是我們人類親自動手“主動選擇”造成的嗎?

鸚鵡的彩羽是“主動選擇”、鯨魚的眼睛是“主動選擇”、800公斤重的南瓜也是一種“主動選擇”,寧軒發現,無論選擇者來自物種內部還是外部,“主動選擇”都顯然不同於“自然選擇”,而且從進化的效率上看,前者要遠高於後者。

甚至達爾文創立的生物進化論,後來能被世人接受,也是因爲在大海航背景下,歐洲各君主國急需一個理由來殖民當地土著,從根源上,這何嘗不是一種“主動選擇”呢!

想到這裡,他隱隱約約明白了什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道的運動和變化是自然而然的,但道不是強加於萬物的,萬物自有自己的發展,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在這場的戰鬥中,他能活下來,也是因爲“主動選擇”,是內心的不屈意志。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想到這,寧軒深深感慨道:“我明白了,道法自然,這世界上所有的生靈,他們的本質,他們的修行,都是遵循內心的本性因勢利導,地如有難,天若無情,唯一能掌控自己命運的,只有自己。”

他話音剛落,無數類似唱詩班的聲音突然響起:“混沌分陰陽,陰陽化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天地中。本源分兩儀,兩儀化四道,四道生八卦,八卦乾坤中......”隨着聲音響起,玉書光華大作,在寧軒周圍化爲無數宮殿虛影。

“哈哈~”寧軒聽到一聲豪邁的笑聲,開頭的那個聲音又傳來:“年輕人,武庫裡記載了無數先聖賢哲、名將奇人的見識、經驗、絕技。你面前的‘逍遙古樓’收集從古至今典籍所載的內壯功;向東是‘太虛仙閣’內有修仙道藏,向西是‘魔武院’放着極西魔法書籍、鬥氣秘本;向北是‘藏經古閣’藏有佛陀原經、藏密經典;向南是‘九黎巫園’有諸方妖獸精怪修煉法門,此外西南、西北等宮殿還收集了許多無法可考的孤本殘典籍……”

寧軒仔細的聽着,但這些宮殿現在都是虛影,顯然無法進入。

那個豪邁的聲音繼續道:“但這些典籍均是各派宗師一生心血所積,裡面的學問莫不至深至繁、獨步一時,嗯,以你目前的造詣……或許只有逍遙古樓收集的內壯功你尚能理解,地須憐,天可裂,以我最後一絲靈魂之火,點燃你的不屈之路吧。”

就見虛空中一具無頭巨人虛影出現,左手握盾,右手持斧,一頭向逍遙古樓撞去。

“轟!”

一聲巨響,無頭巨人虛影沒入逍遙古樓,原來虛幻的逍遙古樓開始緩緩地綻放光輝,最終變成一座巍峨閣樓。

第二十一章 論功大會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二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七章 狼騎勢猛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十五章 大開盛會第二十四章 步軍統領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九章 天啓之人第十五章 五禽古戲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第三章 與子同袍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二十二章 伏久必高第十九章 重返古寨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第二十七章 蓄意挑釁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二十四章 步軍統領第七章 狼騎勢猛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二十七章 蓄意挑釁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八章 盛意邀請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十二章 伏久必高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二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十六章 初現妖怪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九章 天啓之人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十五章 五禽古戲第十九章 重返古寨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二十六章 搏克競技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七章 狼騎勢猛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第四章 決戰前夕第十六章 初現妖怪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二十二章 伏久必高第二十六章 搏克競技第十三章 初入天書第十四章 逍遙古樓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九章 天啓之人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八章 盛意邀請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三章 與子同袍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十五章 五禽古戲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十八章 盛意邀請第二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十九章 重返古寨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二十七章 蓄意挑釁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
第二十一章 論功大會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二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七章 狼騎勢猛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十五章 大開盛會第二十四章 步軍統領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九章 天啓之人第十五章 五禽古戲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第三章 與子同袍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二十二章 伏久必高第十九章 重返古寨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第二十七章 蓄意挑釁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二十四章 步軍統領第七章 狼騎勢猛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二十七章 蓄意挑釁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八章 盛意邀請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十二章 伏久必高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二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十六章 初現妖怪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九章 天啓之人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一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十五章 五禽古戲第十九章 重返古寨第十七章 熊戲煉皮第二十六章 搏克競技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七章 狼騎勢猛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第四章 決戰前夕第十六章 初現妖怪第十章 混沌之源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二十二章 伏久必高第二十六章 搏克競技第十三章 初入天書第十四章 逍遙古樓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九章 天啓之人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十八章 盛意邀請第五章 肥水大戰第一章 初入仙靈第三章 與子同袍第十二章 落下帷幕第十五章 五禽古戲第六章 援兵到來第二十章 攔路惡人第十八章 盛意邀請第二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十九章 重返古寨第二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二十七章 蓄意挑釁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章 戰火之亂第二十八章 毅然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