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灰心喪氣

百里肇聽得那帷帳中呼吸粗重而急促,時而還伴着幾聲輕咳,便知延德帝如今情形實在不好。他對延德帝雖多有怨恨,但真到了此時,卻又不禁憶起從前,心中憤恨也不覺消了幾分,足下也因之一緩,心中更隱隱然的泛起一絲酸楚來。

許是他在帳外站的時間略長了些,明黃帷帳內,忽而傳來了幾聲劇烈的咳嗽,卻是咳得掏心掏肺,彷彿怎麼也止不住一般。及至咳嗽稍緩,帳內這才傳來延德帝低低的聲音:“顯華,可是你來了?”語聲沙啞粗嘎,只不過說了幾個字,卻早又喘息不止。

強壓下心中酸楚,百里肇默然上前,在牀前跪下,而後低聲應道:“是!兒臣奉命覲見!”他也有心問候幾句,然而話到脣邊,卻終於還是不能說出。

明黃帷帳內,沉寂了片刻後,才終於又傳來延德帝的聲音:“來了就好,來了……就好……”一言未了,早又劇烈的咳了起來,胸腔、咽喉處更發出如風箱般呼哧、呼哧的聲音。

百里肇聽在耳中,終是不忍,好半晌,道了一句:“皇上這咳疾,太醫可有良方沒有?”

及至咳嗽稍緩,延德帝才自喘氣道:“也不過是些靜養的方子,一時也不見效,不過慢慢吃着吧!”一面說着,卻已伸出一隻青筋爆起的枯瘦手掌,揭開了那道明黃幔帳:“起來說話!如今想來,我們父子竟已有數年不曾好好說一回話了!”言畢擡手一指牀沿。

答應一聲,百里肇默默起身,謝了恩後,便在牀沿坐下。只是目光才一落到延德帝面上時,他便又忍不住一陣心酸。他早知延德帝病得不輕,宮中甚至早有人悄悄兒的將太醫的脈案送到了他的案頭上。初煒還特意延請了名醫,仔細推敲過這些個脈案,結果都不容樂觀。

只是這些東西,他雖都知道,卻又哪裡及得上親眼目睹來得直觀。

下意識的張了張口,到最後,百里肇也只是低聲的道了一句:“來日方長!父皇還是好好保重身體爲上!”不知怎麼的,“父皇”二字,在這一刻,從他口中吐出。竟是順暢如初。

延德帝彷彿也怔了一下,猛地擡起一雙已有些渾濁的眼去看百里肇,諸色情緒一時盡沉眼底。複雜難言。許久,他才慢慢的點了點頭:“但願如此!”言下卻甚淒涼。

畢竟父子至親,血濃於水,見他如此,百里肇心中又豈能好受得了。只是此刻。他卻是不好表露分毫,說不得搜腸刮肚一般的尋出一些安慰的言辭來說了。他本不是那種慣擅言辭之人,這幾年與延德帝之間又感情淡漠、鴻溝頗深,說起這些話來,便也格外的吃力。

好在延德帝身體確是虛弱得很,才只說了幾句。卻已咳了幾次,說話亦愈發斷續難言。好在這會兒,外頭守着的宋鶴年終於捧了藥來。稟說該吃藥了。百里肇見狀,心中倒不由的暗鬆了一口氣,忙自起身,告退出去。延德帝倒也並不留他,只命他得空常來宮中走動走動。

百里肇去後。延德帝也未伸手去接那藥盅,而只是目注百里肇的背影。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宋鶴年乃是在他身邊伺候慣的,將那藥盅捧到他的面前,重複道:“皇上,該吃藥了!”

吃力的擺一擺手,延德帝道:“先擱着吧,朕這回兒還不想吃藥!”言下已有不耐之意。

宋鶴年卻是不肯,只道:“皇上,這藥若擱上一會,怕更是難喝,還是趁熱喝了的好!”

延德帝被他盯得無奈,只得接了那藥盅,勉強的喝了半盅下去,便不肯再喝,依舊遞還給宋鶴年。許是喝得急了些,這半碗藥下去,他便又咳嗽了起來。

宋鶴年忙忙的擱下藥盅,返過身去,替他輕輕拍打着背部。饒是如此,延德帝也仍是咳了好半日,方始好了些。喘過幾口氣後,他卻忽然問道:“宋鶴年,你看睿親王如何?”宋鶴年倒沒料到延德帝會問他這個,一怔之後,一時竟沒敢言語。延德帝也知他不敢妄言這些,然這會兒,他除了宋鶴年,還真是尋不到一個更適合說這話的人,因嘆了口氣後,又道:“朕既問你,你便只管如實道來,朕總不怪罪你便是了!”

宋鶴年聽得這話,這才斟酌回道:“若依奴才想來,睿親王與安親王都是極好的!”

他在延德帝身邊多年,如何不知延德帝心意。除卻甫一落草便即夭折者,延德帝共得七子,而這七個兒子裡頭,他心中最是着緊的便是百里肇與百里聿二人。

百里肇乃是嫡子,又是他結髮之妻董後所生,在他心中地位自是比旁人不同。至若百里聿,則因他既是幼子,才學性情又都不錯,父母更爲偏疼幼子一些,原也在情理之中。

延德帝默默,宋鶴年說的這些話,都在他心中,他如今左右爲難的,可不也正是這個。他也知道,百里肇乃是承繼帝位的最佳人選,無論是往日的功績,還是他嫡子的身份,都是如此。然而父子芥蒂既生,又豈是一時半會就能消除得了的。只是在百里肇已然康復的今日,他若力排衆議,將幼子扶上寶座,倘或惹怒了百里肇,只怕變故就在眼前。

但若真要他下手除了百里肇,一來全無道理,二來也未必就能動得了羽翼早成的百里肇。

“繼續說!”他平平的道,知道宋鶴年仍有下文。

深吸一口氣,宋鶴年低聲的道:“只是安親王畢竟年幼,怕是……難以服衆!”他也並不敢說別的,只含糊的說了一句“難以服衆”。

不自覺的長嘆了一聲,延德帝慢慢的道:“你之所言,也正是朕之所想!”

這話才一入耳,宋鶴年心中便是一凜,總算是徹底明瞭了延德帝的心意。他在延德帝身邊多年,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他心中都有一本賬在。在他看來,延德帝到了這個時候,猶且想着立幼,實非明智之舉,只是他乃閹宦之身,這等事兒,又哪裡有他插嘴的餘地。故而聽了延德帝這話後,他便默然閉口,不肯再多說一個字。

只是他固然瞭解延德帝,延德帝又何嘗不知道他,掃他一眼後,淡淡道:“朕知道,在你心中,其實是更偏向睿親王的,可是?”

宋鶴年聞聲大驚,下一刻,已“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更連道不敢。

疲憊的擺了擺手,延德帝慢慢的道:“起來說話吧!朕已說了,不管你今兒說了什麼,總赦你無罪!”一言未了,早有咳了起來。宋鶴年見狀,忙站起身來,扶住了他。及見延德帝嗓內有痰,忙又捧過痰盒接痰。延德帝吐出一口濃痰來,這才覺得好了些。

宋鶴年忙伏侍着他喝水漱口,又喚了小太監來,捧了痰盒出去。及至忙亂過後,延德帝又問,他這才重又跪倒在地,低聲稟道:“皇上是知道的,先明慧皇后在時,於奴才有大恩,睿親王乃先明慧皇后唯一所遺,奴才對他,總覺更親近些……”

他口中的先明慧皇后,指的正是百里肇的生母董後。

延德帝忽然聽了這話,神色間也不覺恍惚。董後乃他髮妻,二人早年成婚,琴瑟相偕,而他所以能夠登上皇位,董後亦是一大助力。少年夫婦,情意總是更爲深濃一些,董後伴着他,從皇子而至郡王、親王,乃至登上皇位,真真可說是與他共過患難的。

這份情意,又豈是後來的那些妃嬪所能有。

“奴才也知,當年之事,如今已無從判斷對錯!只是奴才總覺着,這社稷江山,乃是百里氏的社稷江山,並非皇上一人所有。皇上又豈可以一己之好惡來定其歸屬!若是……皇上執意,奴才只怕……只怕……”不知怎麼的,一旦提及當年的明慧皇后,宋鶴年竟是不可自持的脫口而出,及至話出了口,便連他自己,也早都驚出了一身冷汗,接下去的話,終究再不敢說了,猛擡手時,已給了自己兩個重重的耳光,而後頻頻磕頭道:“奴才……奴才一時口快,妄論謬言,委實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失神的愣愣靠在龍牀上,延德帝怔怔的看着地上跪着的宋鶴年,良久良久,才自苦笑了一聲:“起來吧!朕與你一生都在一道,卻沒料到,你竟還是個錚臣諫官的料子,倒是朕素日小覷了你了!你說的不錯,父皇將這個天下傳給了朕,朕該做的,便是找一個能擔得起這個天下的人。是朕鑽了牛角尖了!”

四年多以前,他所以對蕭後的所爲,不聞不問,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予以了默許,卻是因爲,他私下得了一些證據,而這些證據,處處所指皆是百里肇有不臣之心。而偏偏那時,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民間,百里肇的聲望都正處於一個頂峰,其中而尤以北疆爲最。

世人眼中有太子而無皇上。這樣的事,天下又有幾個皇帝能忍受得,縱然是親子,也是不行。何況那時,延德帝又身體康健。不由自主的苦笑了一聲,他慢慢的繼續說下去:“早知朕如此短命,當年朕又何苦來哉呢?”言下滿滿的皆是灰心喪氣。

第91章 承諾第8章 有意無意第1章 楓橋夜泊第18章 T第60章 叩門第42章 她值得第60章 再遇(四)第89章 悲觀第91章 聽天由命第25章 全府震動第10章 意料之中第四十七章第24章 分歧第七十二章第5章 王府舊事第59章 放不下?放下!第19章 上門拜謝第45章 母以子貴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46章 何來信心第45章 杜若(二)第105章 此心安處第2章 水上行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32章 百里肇的交待第92章 塵埃落定第73章 聖女花第7章 姊妹第22章 兄妹(二)第106章 心灰第25章 天涼好個秋第98章 勸說第12章 多謝第24章 分歧第27章 陸夫人第43章 信第22章 歸真第73章 蜜餞第6章 我的女人第89章 悲觀第71章 劍走偏鋒第69章 咄咄逼人第90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10章 漸行漸遠第5章 沅真第27章 文舉?武舉?第55章 意外之人第26章 本性難移第10章 意料之中第53章 回京第71章 病來如山倒第九十六章第20章 婆媳私語第100章 教養姑姑第4章 是我錯了第41章 花第6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9章 過程第26章 本性難移第80章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第48章 菟絲第36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三章第41章 刺探(一)第八十七章第22章 兄妹(二)第17章 凌遠萱第13章 相召第66章 保他一命第四十七章第39章 小酒館第15章 風雨欲來第56章 她的身份第八十八章第100章 臨終(一)第45章 事了拂衣去第98章 憾事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67章 貴婿第3章 母女第36章 各懷心思第12章 回京(二)第70章 臨昌公主(二)第三十五章第30章 有心爲媒第22章 歸真第6章 英雄救美第57章 身邊人第6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7章 姊妹第21章 兄妹(一)第40章 該擔心誰(二)第59章 往事第106章 心灰第55章 雲裳第24章 暢所欲言
第91章 承諾第8章 有意無意第1章 楓橋夜泊第18章 T第60章 叩門第42章 她值得第60章 再遇(四)第89章 悲觀第91章 聽天由命第25章 全府震動第10章 意料之中第四十七章第24章 分歧第七十二章第5章 王府舊事第59章 放不下?放下!第19章 上門拜謝第45章 母以子貴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46章 何來信心第45章 杜若(二)第105章 此心安處第2章 水上行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32章 百里肇的交待第92章 塵埃落定第73章 聖女花第7章 姊妹第22章 兄妹(二)第106章 心灰第25章 天涼好個秋第98章 勸說第12章 多謝第24章 分歧第27章 陸夫人第43章 信第22章 歸真第73章 蜜餞第6章 我的女人第89章 悲觀第71章 劍走偏鋒第69章 咄咄逼人第90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10章 漸行漸遠第5章 沅真第27章 文舉?武舉?第55章 意外之人第26章 本性難移第10章 意料之中第53章 回京第71章 病來如山倒第九十六章第20章 婆媳私語第100章 教養姑姑第4章 是我錯了第41章 花第6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9章 過程第26章 本性難移第80章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第48章 菟絲第36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三章第41章 刺探(一)第八十七章第22章 兄妹(二)第17章 凌遠萱第13章 相召第66章 保他一命第四十七章第39章 小酒館第15章 風雨欲來第56章 她的身份第八十八章第100章 臨終(一)第45章 事了拂衣去第98章 憾事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67章 貴婿第3章 母女第36章 各懷心思第12章 回京(二)第70章 臨昌公主(二)第三十五章第30章 有心爲媒第22章 歸真第6章 英雄救美第57章 身邊人第6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7章 姊妹第21章 兄妹(一)第40章 該擔心誰(二)第59章 往事第106章 心灰第55章 雲裳第24章 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