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讓遠黛頗覺詫異的是,石傳鈺居然並不急着趕路,日頭纔剛落下,車隊卻已進了錦州驛站。此來郢都,遠黛就沒指望能很快返回平京,石傳鈺既不着急,她自也安然自若。徑入後院在一間佈置得甚爲雅緻的繡房內坐下後,她微吐一口氣,第一件事,便是擡手揉了揉耳朵。

晴寧在旁看了,倒不由“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這一路行來,夫人可是覺得污了耳朵!”

遠黛既命她與雲燕學着吹簫,這一路無事,她們便在怔得遠黛的同意後,問柳兒學了幾個最爲簡單的調子。而遠黛也已確定了先前柳兒所說的“吹的不好”也的確不是謙詞。事實上,柳兒對簫,本也只是粗通一二,這幾年家中情況日漸窘迫,她更已多時不曾碰過家中那根粗陋至極的竹簫了。也正因此,這一路之上,遠黛的耳朵,也還真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此刻聽晴寧這麼一說,遠黛倒也禁不住的笑了出來,一面笑着,她卻搖頭道:“其實我當年初初學簫,倒也並不見得比你們好多少呢!”口中說着這話,她的心思已不覺飄得遠了。

她是早產兒,身體本就算不得強壯。更何況她纔剛出生那陣子,正是鞝哥兒身死,周姨娘最爲府中諸人憎恨之時。所以她非但不能得到凌府中人的關注,便是周姨娘,每日裡也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這也導致她三歲到了廣逸王府的時候,甚至連話也還不會說。

十歲那年。當時剛剛一十八歲的石傳珉便曾笑吟吟的以手輕點她的額頭,說:“當年你剛來時候,我們幾乎便要以爲你是個啞巴!不料想才幾年。便已出落的這般牙尖嘴利了!”

遠黛恍然回想,心中不覺又是好一陣心酸。當年故人的音容笑貌似仍歷歷在目,然而彼此之間,卻早天人永隔、今世無緣再聚首了。

覺出遠黛神情有異,一邊的晴寧便自默然閉口,不敢多言其他。偏生一側的雲燕卻是個粗心的,聽遠黛這麼一說。便順口的問了一句:“不知當年教夫人吹簫的又是誰?”

面上神色又是一滯,過得片刻,遠黛方勉強的道:“當年……我父……曾特意請了專門的先生來教我音律之道……”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女。事實上,石廣逸也絕不是一個富於耐心的人。遠黛的琴棋書畫乃至詩書文章,他固然多有指點,卻也並不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遠黛的年紀。比石傳珉足足小了八歲。便是石傳鈺,也比她年長六歲,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許多東西,便都是從二位兄長那裡學來。石傳珉擅於彈琴、石傳鈺則精於吹笛,遠黛幾乎日日都同他們一處,自然也就偏向於這兩樣,卻與石廣逸所願大相徑庭。

不得已下。石廣逸只得一視同仁的將他三人一同叫來,親自教他們吹簫。以至於最後她們三人竟都愛上了簫。然而三人雖都愛簫,箇中卻仍以石傳鈺學的最快最好。石廣逸對他,也是傾囊相授,遠黛甚至不止一次的看到,自己的父王坐在四哥身邊,靜靜聽他吹簫,面上神色更是錯綜複雜,似喜似憂,似悵懷又似苦痛。只是那時候的她,雖看到了卻並不能理解。

而等她真正懂了的時候,才發現,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不復舊日模樣。正如她曾對石傳鈺說過的那句話一樣——哪怕再是懷念從前,卻也已回不去了!

只因爲,從前,並不單單只是他們二人的從前。

嘆了口氣後,遠黛擡眼,看向屋內三人。這時候,哪怕雲燕再是粗心,也早看出不對來,此刻見遠黛目光掃來,她竟忍不住的一陣心慌,面色亦爲之微微發白。搖一搖頭,遠黛道:“你們只記住,我所以讓你們學吹簫,自有我的用意,你們好好學着,也就是了!”

三人聽得這話,心中驚懼卻是不消反增,互視一眼之後,各各應是,卻是都不再說話,而是各行其事去了。遠黛也並不多說,只端起雲燕纔剛送來的茶,慢慢的啜飲着。

是夜,遠黛早早睡下。離開平京,一路往南,於她而言,本是隻有夢中才會出現的情景,然而當她真正踏上南越的土地後,她竟會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覺得這片土地,是那麼的陌生又是那麼的熟悉。明州,可以算得是她從前所熟悉的地方,四年之後,當她重新踏上明州,她並不意外的發現故人,甚至還買到了自己從前曾經買過的東西。

然而這一切,卻並不能讓她心安。

愈是離着郢都愈近,她便愈發的難以安眠,彷彿回到了初至平京的那些日子。這一天,也並不例外。在陌生的牀上輾轉許久,她才得以勉強睡去。似乎睡了很久,又似乎只是一瞬間,她便鬼使神差一般的睜開了眼睛。

透過薄薄的紗幔,她看到有人正坐在牀前的桌邊,手中慢慢的撫摸着一枝簫。

那是一枝通體流動着紫色瑩光的玉簫,昏暗的燭光照在簫身,流光瀲灩,彷彿那簫竟是活的一般。輕撫着那簫的,是一雙白皙而修長的手、一雙她無比熟悉的手。

那雙手,曾手把着手的教她一筆一筆的描紅,教她如何吹笛,教她怎樣下棋。

許是心亂了的緣故,她的呼吸也因着這個人、這枝簫以及這雙手而微微頓了一下。然而只是這一個細微的變化,他便已經察覺出來:“你醒了?”他問,卻並沒有轉頭看過來。

微微苦笑了一下,遠黛慢慢的道:“這個時候,四哥怎會過來?”說着這話的時候,她已自然而然的擁被坐了起來。這一刻,她幾乎有種錯覺,彷彿自己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因爲年紀相差頗大的緣故,十二歲以前,她的閨房,對於石傳珉與石傳鈺二人都是全不設防的。他們可以自由的出入,其中尤以石傳鈺去的最多。有許多次,他甚至會在她入睡前後,理所當然的溜進她的屋子,只爲叫她起來,一同坐在房頂上看一看星月交輝的美景。

他來的時候,若她醒着,便會理所當然的披衣起牀,與他一道出去。而若她正睡着,他往往也並不驚動她,只是坐在屋內,悠閒自得的找些有興趣的東西翻看翻看。倦意上來,甚至會毫不避諱的就在她屋內的軟榻上將就一晚。

隔着薄薄的綃紗帳子,她可以清楚的看到石傳鈺,而在石傳鈺看來,遠黛卻只是模模糊糊的一團人影:“我只是覺得奇怪,你怎會忽然起興教她們三人吹簫?”

遠黛倒並不意外他會問起這個,畢竟買簫一時,她是命李安福去做的。以李安福的脾氣,又怎會不去稟告。更何況,今兒這一路之上,她這車上,七零八落的簫音便一刻沒停過。

“我教她們吹簫,只是因爲,我知道,她們這一生,都不可能再出宮了!既如此,我總該爲她們打算打算!”遠黛慢慢的道,言語之中,卻充盈着無奈。

她心中很清楚,不管她日後會不會留在郢都,這一生,晴寧三人,都只有終老宮廷的份。只因爲,她們知道的太多了。有關於她身份的一切,日後,可能都是忌諱。

她絲毫不懷疑,只要她肯留在郢都,石傳鈺必會給她最好的。即便有一日相見兩相厭,但過往種種,也仍會牢牢的牽縛住他們,直到一方故去。而她若是回了大周,石傳鈺也絕不會允許她帶着從前的身份走。他或者可以容許凌遠黛留在大周,卻絕不會認可石青螺的身份。

所以,不管她如何抉擇,屬於明珠郡主石青螺的一頁,必將徹底翻過。

至於晴寧這些知道的太多的人,石傳鈺肯留她們一命,已可算是祖墳上冒青煙。遠黛所以起意要教她們吹簫,其實也是爲了保住她們的性命。也或者,還能爲她們帶來不可知的際遇也未可知。

二人就這麼默然對視,無聲無息的。良久,石傳鈺才冷笑的道:“你倒會爲旁人打算!”說話之間,他卻忽然的站起身來,朝牀前邁進了一步,似乎想要走了過來。

眉心不期然的輕輕跳動了一下,這一刻,遠黛竟有些莫名的驚慌。貝齒在不經意間咬住了水色紅潤的下脣,手掌,更在無意識中深深的陷入了綿軟的被褥之中。但她竭力的忍住,只以一種平淡的口吻道:“多謝四哥誇獎!四哥可還有什麼事嗎?”

“還有什麼事?”石傳鈺似乎笑了一聲,然語氣裡頭卻是全無一絲的笑意:“青螺如此聰明,難道還會猜不出我此來究竟所爲何事?”說着這話的同時,他卻終於沒再欺近。

心跳的愈發的快,然而愈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遠黛的語聲卻是愈發的淡靜平和:“幾年不見,四哥卻是讓我愈發的認不出了!”言語之中,卻已帶了幾分譏嘲。

“認不出嗎?”石傳鈺笑,笑聲中卻透露出種種的複雜與矛盾:“何止是你,便是我自己,也早認不出我來了!”言語才落,他卻更不停留,大步的走了上前。

PT小偷

PT小說程序

第七十六章第19章 落葉歸根第20章 打探情況第40章 返京之前(一)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1章 T第19章 放燈第6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79章 我會盡力四十二章 套中人一第59章 敗露第116章 你說如何便如何第112章 心有千千結第116章 你說如何便如何第61章 爭吵第15章 安排第17章 警惕第20章 義女第57章 身邊人第64章 三個月第30章 變了第12章 回京(二)番外補遺一第69章 過程第45章 母以子貴第67章 過節第32章 暫住沁芳第7章 姊妹第26章 今秋去秋第7章 暢談第3章 歲如流水第39章 該擔心誰(上)第70章 病第13章 光與影第65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成敗皆蕭何第8章 兄弟與姊妹第39章 該擔心誰(上)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92章 喜脈第35章 再問杜若第8章 兄弟與姊妹第60章 叩門第70章 臨昌公主(二)第40章 返京之前(一)第34章 夜話(一)第37章 三堂會審第12章 入宮第101章 臨終(二)第61章 百里肇第36章 理由何在第60章 再遇(四)第3章 母女第11章 蓋棺論定第41章 刺探(一)第53章 回京第47章 洞房花燭一第79章 我會盡力第40章 遠黛的長壽麪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3章 歲如流水第2章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第6章 英雄救美第65章 相忘於江湖第47章 十全十美第35章 夜話(二)第15章 我要嫁的男人第29章 意第四十九章第53章 除夕第18章 T第47章 門庭若市第36章 各懷心思第92章 喜脈第23章 市恩第68章 癡心妄想第53章 快與慢第104章 駕崩第22章 結髮與君第74章 女子所求第58章 宮廷風雲第57章 再遇(一)第29章 什麼人第46章 揣度第55章 繡球第14章 吹簫引龍(二)第44章 主子恩重第50章 入宮第八十八章第24章 分歧第104章 牽掛第58章 擄人第七十二章第73章 蜜餞第一一三章第11章 請安第22章 歸真第37章 總會長大第49章 洞房花燭二第40章 孰輕孰重
第七十六章第19章 落葉歸根第20章 打探情況第40章 返京之前(一)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1章 T第19章 放燈第6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79章 我會盡力四十二章 套中人一第59章 敗露第116章 你說如何便如何第112章 心有千千結第116章 你說如何便如何第61章 爭吵第15章 安排第17章 警惕第20章 義女第57章 身邊人第64章 三個月第30章 變了第12章 回京(二)番外補遺一第69章 過程第45章 母以子貴第67章 過節第32章 暫住沁芳第7章 姊妹第26章 今秋去秋第7章 暢談第3章 歲如流水第39章 該擔心誰(上)第70章 病第13章 光與影第65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成敗皆蕭何第8章 兄弟與姊妹第39章 該擔心誰(上)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92章 喜脈第35章 再問杜若第8章 兄弟與姊妹第60章 叩門第70章 臨昌公主(二)第40章 返京之前(一)第34章 夜話(一)第37章 三堂會審第12章 入宮第101章 臨終(二)第61章 百里肇第36章 理由何在第60章 再遇(四)第3章 母女第11章 蓋棺論定第41章 刺探(一)第53章 回京第47章 洞房花燭一第79章 我會盡力第40章 遠黛的長壽麪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3章 歲如流水第2章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第6章 英雄救美第65章 相忘於江湖第47章 十全十美第35章 夜話(二)第15章 我要嫁的男人第29章 意第四十九章第53章 除夕第18章 T第47章 門庭若市第36章 各懷心思第92章 喜脈第23章 市恩第68章 癡心妄想第53章 快與慢第104章 駕崩第22章 結髮與君第74章 女子所求第58章 宮廷風雲第57章 再遇(一)第29章 什麼人第46章 揣度第55章 繡球第14章 吹簫引龍(二)第44章 主子恩重第50章 入宮第八十八章第24章 分歧第104章 牽掛第58章 擄人第七十二章第73章 蜜餞第一一三章第11章 請安第22章 歸真第37章 總會長大第49章 洞房花燭二第40章 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