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官體改制

童六是個情種,爲了個女人寧肯來幹殺頭的買賣誣陷自家主子,也是爲了那女人再當一次叛徒。沒有節操,但也是劉愈所欣賞的,這樣的人有目的性什麼狠事都乾的出來,有膽色。

其實童六所交待的“實情”對劉愈也沒多少幫助,既然暗中之人有心栽贓誣陷藍和,就不會對一個嘍囉推心置腹。童六的交待至少讓劉愈明白了一件事,暗中的神秘勢力想攪亂長安城這團局,越是如此,劉愈越要保證長安城的安定。

第二天,劉愈就把童六和他的“紅顏知己”送出了長安城避風頭。

正月十三,長安城解除戒嚴的第一天,朝廷頒佈了第一道封賞旨令,封此次北戰有功的何茂爲忠信侯,加封爲雲中將軍。這還是朝廷第一次對有功將士作出的封賞。朝廷除了封賞何茂,對其他有功的將領暫且未提,令各方的人議論紛紛。

何茂在此戰中中規中矩,只是在上林川一戰中有突出表現,功勞大不過霍病,更不及花集安和齊方的統調三軍之功,朝廷不封別人單是先封何茂,令熱那一頭霧水弄不清新皇的意圖。

在正月十三的朝議上,儘管朝中上下的人對此事有議論,卻沒人在朝議上提出。這次的朝議所涉及的內容很廣泛,是新皇施政綱領的一次闡述。藍和辭相,藍傅入閣爲副相最先公佈,之後是關於新皇登基大典的籌備工作彙報,這也是藍和在朝中所負責的最後一項內容。

再然後,便是一些涉及到內政外交諸多方面的內容,爲了表示朝廷對吐蕃、突厥和西域國家的友好,這次新皇的登基大典也會邀請這些番邦使節前來觀禮。而新皇在內政上的第一刀。就是裁撤了在大順朝有二百年曆史的六臺衙門。

六臺衙門的裁撤結束了尚書院和六臺衙門分權的狀況,將相權集中化,尚書院成爲國家的第一行政機構。

右相成爲國家的總理大臣,官正一品。在右相之下,設中書令一名。官從一品,相當於原來的左相;中書侍郎兩名,官正二品,相當於副相。這四人構成尚書院權力核心,而在其外又加增一名門下侍郎,直接負責於皇帝。對尚書省行監察督導的職責,官從一品,官職甚至要高於中書侍郎。

朝臣能感覺到這次朝廷改制中門下侍郎的重要性,這個門下侍郎相當於皇帝派在尚書院中的眼線。當所有人都以爲第一任的門下侍郎應該是由劉愈擔當之時,令朝臣大跌眼鏡,這第一任的門下侍郎竟然是原本的商貿司少監隋妤。這也是大順朝開國以來首位一品女官。

除此之外。尚書院的其他官職基本保留,官職從正三品到從五品不等,相當於尚書院的書辦官吏,無足輕重。

因爲朝廷要改制的消息在新皇登基之初就已經露出端倪,在朝議上沒有引起非議之聲,百官還是有所準備。這次改制除了尚書院,還有都察院及內府和六部。等於是建立了一個變形版的三省六部制。

都察院行百官監察之責,而內府則負責皇家日常管理。二者皆不受尚書院提調,直接受命於天子。

六部尚書官職從原本正一品下調至從一品,六部受制於尚書院,卻不受尚書院的直接統轄,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六部大小事務奏本不再經六臺衙門商議,基本日常事務可由各部尚書決定,但同時要受尚書院的監察。六部大事必須呈報尚書院,由尚書院裁定後遞交天子審閱。

這次改制可說是順朝一次官場的變革,很多小的衙門都有被裁撤的風險。但因爲現在新皇剛登基,在朝議上只是提出了一些大的綱領而沒有抓一些小細節,才令整個朝廷趨向於平穩。

相權一加一減,又被天子設立的門下侍郎所監察,感覺上右相的職責大不及前。而六部尚書的權限則大漲。但六部其實也明白,現在天子之下還有劉愈的存在,六部其實等於是在受劉愈和尚書院的雙重製約。

這只是文臣方面的改制,至於軍權的統轄,在這次朝議上沒有提及。即便沒提朝臣也都明白,現在劉愈就等於是天下兵馬大元帥,而全國的兵權則由他一人負責協調統制,兵部最多隻是從旁參佐。

正月十三的朝議結束,官員們各自歸家。

長安城內好像也一切太平,解除戒嚴之後,各地的物資開始源源不斷涌向長安城,城中的物價趨向於平穩。百姓們在過了一個糟心的新年之後,也開始準備一年中最熱鬧的慶祝節日,上元節。城裡大街小巷開始張燈結綵。

而在這一天,改制後的尚書院也正式開始了他們第一天的辦公,新的尚書院佔用了原本六臺衙門在宮中的辦事所,身爲右相的韓升遇事不再需要跟人商議,可以自行決定後再呈報於皇帝,但似乎他所管轄的事務減少了許多。他猜想是如此,但實際卻非如此,朝廷內外的大小事務還是足以令他忙不過來。中書令藍傅的上任暫時對他幫扶不大,主要因爲藍傅曾是吏部官員,這次官級三級跳,尚書院的很多事務他還沒搞明白,而兩個中書侍郎又是老朽的中庸派,真正能幫上韓升忙的還是劉愈給他調過來的隋妤。不過隋妤因爲兼任着商貿司的差事,兩邊走不是事事都能插手。

朝廷現如今的三大事務,新皇登基大典、關中雪災及徵北大軍的解散歸鄉,韓升在一些事情上拿捏不準分寸,只好去跟劉愈商議。但劉愈關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琪兒在正月二十的登基大典,至於關中雪災的問題劉愈認爲韓升可以解決,至於邊軍,劉愈則安排了齊方去負責。劉愈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調查城內的“亂黨”。

劉愈一方面着手調查新宗教的傳播,一方面從童六的供述調查背後神秘力量,收穫都不大。因爲對神秘的亂黨暫時沒有線索,劉愈本來計劃在琪兒登基之前徹底解決此事的計劃也泡湯。

到正月十四,劉愈突然收到一些風聲,城內的密探在打探之後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一個人突然出現在劉愈的視野之內,蘇彥同父同母的兄長,二皇子蘇典。

劉愈沒料到事情居然會查到蘇典的頭上,據劉愈所知,蘇典在從隴西苦寒之地回到長安城後一直安分守己,沒有結黨也沒有參政議政。要查到他身上還歸於童六的線索,童六舉報的幾個人中,有人曾秘密聯繫過蘇典,而且是查有實據,如果蘇典真的沒有參政議政的野心,也不會跟朝臣有來往。

劉愈還是發覺了事情的不同尋常。

而在正月十四這天,琪兒的母親林美人也被接了回來,剛回家炕還沒睡暖的林美人便被突然造訪的徐菜花打破了平靜的生活,林美人都已經準備在佛堂中青燈古佛終老,而家裡的人也對她的歸來沒有什麼熱情。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她的女兒突然就當了皇帝,這一切都要歸於她女婿的功勞。

徐菜花奉命於十二日前往接林美人,於十四日中午回到長安。劉愈和琪兒親自迎到宮門口,在這次新皇登基大典上,林美人屬於“重要人物”,是不得不登場的。按照劉愈的計劃,林美人也會以太后的身份入住到宮中,讓她在宮中頤養天年,如果要看戲聽戲什麼的也方便安排,畢竟宮廷禮樂方面朝廷一直有準備。

剛安頓好林美人,琪兒還在跟母親說着話,一名不速之客便來請見劉愈,是老神棍吳悠。

劉愈出來見到吳悠,吳悠一臉笑盈盈的,揹着手在那悠哉悠哉像是有事所求。劉愈走上前,吳悠一笑道:“有個人,託小老兒傳個話,說想要見見你。”

劉愈蹙眉問道:“何人?”

吳悠嘿嘿一笑道:“何必問,見了不就知道了?”

劉愈心說這個老神棍顯然沒搞清楚現在二人是什麼身份立場,他也不再只是個權臣,而是天子的守護者,大權獨攬於一身。劉愈冷笑道:“要見你自己見。”

“不肯出去就直說,你個小子,這樣罷……你找幾個人,讓她們進宮來,找個地方見見面,這樣你就不用擔心了吧?”

劉愈聽到這,大致猜到要見他的是什麼人,很可能是那個沒有腚的師太和柳麗娘師徒,這是舊淮王派系的代表人物。

“那我叫人隨你去,到御林軍的衙所去見。到時刻別耍什麼花樣。”

劉愈讓一隊侍衛隨吳悠出了宮門,到黃昏時,吳悠才帶着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無定師太和柳麗娘二人進了皇宮,劉愈從遠處眺望了一下,吳悠似乎在跟無定交談着什麼。劉愈其實也很詫異,據劉愈調查所知,柳麗娘在長安城的據點一直就在曉花樓,但卻沒有無定進長安城的消息,而吳悠也一直在宮門中未出去,他怎麼就知道無定想要見他且能準確找到無定的下落?

吳悠肯定跟無定師太有暗中的聯繫,而這條渠道或許也正是他要尋找的一條線索。

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624章 後院的三角關係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243章 以戰代練(下)第554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下)第415章 第二回合(一)第404章 新政亂氣象第327章 奪權四人組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600章 眼前的危機第639章 軍事高壓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532章 南有胡草,名曰荸薺第319章 頭狼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246章 決戰江右(上)第24章 縱使相逢也不識第554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下)第94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上)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173章 會商第222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上)第13章 收徒先收錢第238章 土匪進城(上)第115章 天朝的食物第281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上)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595章 提親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491章 元帥最佳人選(上)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433章 孽緣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60章 似曾相識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192章 出兵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139章 獄友第264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下)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192章 出兵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44章 外宅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9章 不要臉有不要臉的玩法第625章 朝議天下事(上)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538章 被迫遷徙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402章 舌劍第496章 霍大將軍的傷心地第277章 假公濟私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356章 笑面的刺客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166章 選妃(下)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275章 風起雲涌長安城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第288章 戰前準備第531章 步步爲營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621章 狠人有狠招第440章 天羅地網(下)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168章 養外宅的男人(下)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238章 土匪進城(上)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16章 山村尋訪(上)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108章 小琪兒的成人禮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99章 蘇彥的責任第525章 明修棧道(上)第61章 孤女探監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118章 長安來客第5章 你不情我願
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624章 後院的三角關係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243章 以戰代練(下)第554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下)第415章 第二回合(一)第404章 新政亂氣象第327章 奪權四人組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600章 眼前的危機第639章 軍事高壓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532章 南有胡草,名曰荸薺第319章 頭狼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246章 決戰江右(上)第24章 縱使相逢也不識第554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下)第94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上)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173章 會商第222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上)第13章 收徒先收錢第238章 土匪進城(上)第115章 天朝的食物第281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上)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595章 提親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491章 元帥最佳人選(上)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433章 孽緣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60章 似曾相識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192章 出兵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139章 獄友第264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下)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192章 出兵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44章 外宅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9章 不要臉有不要臉的玩法第625章 朝議天下事(上)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538章 被迫遷徙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402章 舌劍第496章 霍大將軍的傷心地第277章 假公濟私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356章 笑面的刺客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166章 選妃(下)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275章 風起雲涌長安城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第288章 戰前準備第531章 步步爲營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621章 狠人有狠招第440章 天羅地網(下)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168章 養外宅的男人(下)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238章 土匪進城(上)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16章 山村尋訪(上)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108章 小琪兒的成人禮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99章 蘇彥的責任第525章 明修棧道(上)第61章 孤女探監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118章 長安來客第5章 你不情我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