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自編自導自演(中)

所有人都以爲皇帝真會如他所說的那樣將李糜召爲“軍前議事”,這是兵部的一個類似於顧問的官職,品級不限,有可能是一介對兵法有研究的書生,也可能是功勳名將。當天晚上皇帝的任命詔書一下,朝議上下一片譁然。

李糜被升爲兵部尚書,還是唯一的那個。原來的兵部尚書曹傑剛接替藍景上任兵部尚書不久便被榮休了。武將爲兵部尚書,這是新皇當政之後第二次幹出的“荒唐事”,誰都清楚本來這兵部尚書的差事應該由文臣來擔任。

李糜能文善武,說起來也算儒將。

朝廷發生這麼大的變動,也讓人愈發不明白蘇彥到底要做什麼。一方面在緝捕劉愈,一方面卻一再提拔劉愈的嫡系部屬,說是拉攏,分化劉愈和這些嫡系的關係,那也犯不着將朝中要害的職務加以委任,如果李糜和隋乂夥同叛軍謀反勢必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官員們心想,現在手段越來越高明的皇帝不會想不到這點。

還有更稀奇的,第二天大年初二,剛被卸職的前兵部尚書曹傑便被委任爲大使,出使軍營。就好像是皇帝老早看曹傑不順眼,推他去死一樣。朝廷連斬了幾位軍方的使節,衆人想這個曹傑去估計是有去無回。

長安城的這個春節過的有些壓抑,百姓們其實還是很希望朝廷能早點解決紛爭,畢竟一年中長安城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正月初十到十五這幾天,往常年到這時各地的遊商也會彙集到長安城參加一年一度的花燈會,而此時長安城的物價是最低的。百姓們這冬天過的不好。存糧少的基本已經維持不下去。有錢現在也買不到糧食和日用品。這種生活對於百姓來說是非常難過的。

天子腳下尚且如此,關中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從軍方進入關中開始,關中割地都紛紛開始戒嚴。關中的形勢只看軍方的反應,但軍方到現在還是按兵不動,沒說反叛,也沒說會服從。

長安城的官員和百姓在一種很焦慮的情緒中又過了兩天,原本應該走親訪友此時也停了。人們更想知道曹傑出使軍營到底能帶回什麼結果。在正月初四這天,纔去了兩天的曹傑竟然安然無恙的回到了長安城,還帶回了叛軍對朝廷所開出的條件:

馬上釋放劉文嚴一家,並允許劉文嚴歸軍營。

朝廷大臣在雅前殿裡得知這消息,跟蘇彥一樣都是一頭霧水,難道現在劉文嚴不在叛軍軍營裡?還有軍方索要劉文嚴的目的是什麼,看似好像讓他回去“重掌大局”,但一個失勢的前軍方統帥怎會有這麼大的權力?可能是軍方放出的煙霧彈。

軍方具體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朝廷還是要經過商議後才知。

“叛軍的意思,大概是想讓我們將人交出去。”蘇碧先開口對蘇彥說道。“劉文嚴在叛軍中地位不淺,這也正證明皇上之前的舉動並無錯。現在應該繼續搜捕劉文嚴,這意味着劉文嚴還很可能留在長安城裡。”

原本蘇碧說話就好像百官的發聲筒,她說什麼下面基本是應和聲一片,但在新皇接連撤換了幾位重要官員之後,百官們變得謹慎,他們能察覺出現在的蘇碧並不太討新皇的喜,迎合錯的話後果很嚴重。而且百官明顯從蘇碧的話語中聽出了她對劉愈的“針對性”。

“諸位愛卿,是這樣嗎?”蘇彥環視雅前殿裡衆位大臣,大臣們紛紛低下頭不語,心中各自盤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意思怎樣不重要,關鍵是新皇想要怎麼個意思。

皇帝接連提拔了隋乂和李糜,對蘇碧的態度又很反感,那是不是代表新皇想跟劉文嚴冰釋前嫌,召劉文嚴重新入朝來跟蘇碧制衡?

“回皇上,老臣……有些不同的看法。”左相藍和開口說道。

蘇碧瞅了藍和一眼,心說這藍和果然是個老奸巨猾立場不堅定的小人,本來對她還唯唯諾諾的,今天居然要公然跟她唱反調。

蘇彥故作驚訝了一下,問道:“藍相倒說說,看法怎麼個不同。”

藍和謹慎說道:“依老臣看,可能是……老而糊塗之言……這很可能是叛軍匪首花集安的離間之計。”

蘇碧怒道:“那姓花的到底要離間誰?你還是本宮?既然你都知道自己是老而糊塗,就別在陛下面前大放厥詞!”

蘇碧在袁博朗身死之後已經收斂了自己的暴脾氣,主要是她想獲得百官對她的支持,她已經很久沒在朝堂上這麼大罵同僚,這次她的發作,讓百官們意識到這是個不好惹的“小女人”,只要跟她的意見相左,她就會用嗓門來說服你!

蘇彥看了情緒激動的蘇碧一眼,道:“四皇姐何必如此動氣?此乃朝堂議事,是朕爲諸位愛卿有何見地,四皇姐這般埋怨,是要連朕也一起責怪嘍?”

蘇碧嘆口氣行禮道:“臣妾不敢!”

蘇彥心懷安慰道:“那就行,藍相繼續說。叛軍到底想離間誰?”

這根本是個不用問的問題,要離間誰,不用問也是離間劉愈和朝廷,叛軍越是顯得對劉愈重視,那就是越沒安好心眼,現在朝廷沒抓到劉愈根本算不上什麼秘密,軍營的消息是封閉的,但長安城這麼大人多眼雜,想閉塞消息也難。就是在明知劉文嚴還沒被緝捕到的時候,花集安仍舊是跟朝廷要人,似乎就是在提醒朝廷,你們趕緊把劉愈抓了趕緊殺了,一了百了。

新皇目光灼灼望着藍相找答案,也無非是想借着藍和的口把事情給挑明瞭。

藍和感覺自己被人當槍使了,他還不得不乖乖就範:“回皇上,叛軍應該是想離間皇上跟武義侯的關係。”

一句話說出來,滿朝堂的人都似乎鬆了口氣,總算有人把“事實”給說了出來,不用他們當出頭鳥了。大臣們對於藍和“不怕死勇於犧牲”的精神感覺到敬佩,要在蘇碧的威逼之下說出這番“實話”需要多麼大的勇氣,這不是明擺着事後要遭報復。這些大臣自問換成自己就不會公然去說,自找麻煩非明智之人所爲,可一向老奸巨猾的藍和會想不到這點?

蘇碧也很懷疑,以往這個藍和也是很識相的,今天怎麼就這麼不開眼了?

她馬上回憶到,其實新皇在召見大臣來商議此事時已早先一步會見過曹傑,當時只有正在商議災民疫情的藍和跟韓升二人在場。蘇碧掃了蘇彥一眼,心說藍和的“不識相”很可能是蘇彥授意的。

蘇碧道:“皇上,此事尚是在猜測之中,即便叛軍真的想離間朝廷跟劉文嚴的關係,那也是叛軍的一廂情願,現在劉文嚴一家下落不明,就算是皇上有心開解,他也不會回來繼續爲皇上您效命。”

蘇彥突然皺起眉頭道:“師傅不是那樣的人。”

百官心中咯噔一聲,蘇彥在這個時候還是稱呼劉文嚴“師傅”,這是一個信號,說明新皇隨時都會跟劉文嚴和解,前提是劉文嚴在長安城中露面。但誰又知道劉文嚴是真沒去軍營,還是在長安城,還是已經舉家逃難了?

接下來的議事已經沒有太大的意思,其實皇帝已經把基調給明確了,現在就是要先化解叛軍對朝廷的威脅,可以動用一切可動用的力量,甚至可以跟之前還勢不兩立的政敵劉文嚴談和解,甚至可以將此時朝廷的中流砥柱信竹君蘇碧給賣掉。

蘇碧很惱火,但她也有些幸災樂禍,從雅前殿出來已經過了正午,暖薰薰的陽光照在她帶着幾分陰冷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淒厲。

“還不是你一廂情願?”蘇碧不屑地喃喃自語道。

劉愈的不屑一顧是有道理的,現在不但是她蘇碧慫恿着蘇彥跟劉文嚴爲難,更因爲劉文嚴察覺不詳的苗頭先跑了,現在蘇彥單方面想化解跟他那個好師傅的矛盾簡直是天方夜譚,劉文嚴會老實出來投身朝廷,自尋死路?

蘇碧正想着,準備回家跟柴錦和兒子一起吃個午飯,這幾天她覺得冷遇了柴錦,預備在今天做一個賢妻良母。

剛走了兩步,便覺得身後有腳步聲,她走的快後面腳步聲就慢,她走的慢後面的人走的更慢。蘇碧心說是誰在“跟蹤她”,轉過身發現是剛纔跟她唱了反調的藍和。此時的藍和正一臉晦氣,見到蘇碧回身看他,馬上停下腳步甚至有轉身逃走的架勢。

“藍相?您老可真是老而彌堅神采奕奕,朝堂爭鋒,令我等晚輩只有仰視的份!晚輩在這裡有禮了。”蘇碧嘲諷起人,陰陽怪氣的口氣讓藍和從心底感覺發慎。

“信竹君殿下言笑了。”藍和陪笑着說道。

“不用說,是皇上囑咐你剛纔那麼說的吧?”蘇碧露出個“我早看穿你了”的表情,說道,“不用得意的太早,就是想跟姓劉的談和解,也要看姓劉的領不領你們的情。”

藍和無奈一嘆道:“信竹君殿下,難道您就看不出老臣是被逼的?老臣也不想啊。這次皇上是早就有這方面的打算,老臣從內監的公公那裡聽說,皇上跟宮裡的一位貴人說,劉文嚴的下落已經查到了,那劉文嚴就藏身在長安城的某處。你說要是刀架在劉文嚴的脖子上,皇上要跟他冰釋前嫌,那劉文嚴能拒絕嗎?”

蘇碧聞言錯愕當場,她沒想到的是,那劉文嚴真的還在長安城,居然還被蘇彥找到了。這對她來說纔是最大的危機。

第130章 大朝會(上)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481章 任人唯親(上)第670章 有野心的和尚(下)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284章 案情重組第269章 女眷的擔憂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124章 三出大戲(下)第258章 犒賞三軍(下)第233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上)第408章 自找的禍事第197章 軍令狀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89章 難姐難妹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69章 夜審徐榮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601章 女人的戰爭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202章 藩王的陰謀第379章 新的遠途(下)第117章 山村尋訪(下)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504章 貪財好色(下)第378章 新的遠途(上)第580章 得勝也有煩惱第555章 芳蹤縹緲第662章 將才無帥才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396章 你班師,我回朝下第90章 情債難還第604章 自由貿易原則第39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上)第224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下)第60章 似曾相識第206章 關內戰(下)第605章 柳麗孃的秘密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657章 以己度人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74章 正朔之爭(二)第636章 劉愈的大管家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599章 特殊的聘禮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602章 女人半天下第160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144章 司令駕到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88章 一夜七次郎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444章 第三回合(下)第220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405章 長安一日遊(上)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134章 朝堂徵調第539章 定情之禮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374章 正朔之爭(二)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119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429章 無威不當皇帝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90章 風雪長安城(上)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258章 犒賞三軍(下)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275章 風起雲涌長安城第26章 長安悶騷男第159章 決計於事第593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下)
第130章 大朝會(上)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481章 任人唯親(上)第670章 有野心的和尚(下)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284章 案情重組第269章 女眷的擔憂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124章 三出大戲(下)第258章 犒賞三軍(下)第233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上)第408章 自找的禍事第197章 軍令狀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89章 難姐難妹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69章 夜審徐榮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601章 女人的戰爭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202章 藩王的陰謀第379章 新的遠途(下)第117章 山村尋訪(下)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504章 貪財好色(下)第378章 新的遠途(上)第580章 得勝也有煩惱第555章 芳蹤縹緲第662章 將才無帥才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396章 你班師,我回朝下第90章 情債難還第604章 自由貿易原則第39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上)第224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下)第60章 似曾相識第206章 關內戰(下)第605章 柳麗孃的秘密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657章 以己度人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74章 正朔之爭(二)第636章 劉愈的大管家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599章 特殊的聘禮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602章 女人半天下第160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144章 司令駕到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88章 一夜七次郎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444章 第三回合(下)第220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405章 長安一日遊(上)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134章 朝堂徵調第539章 定情之禮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374章 正朔之爭(二)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119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429章 無威不當皇帝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90章 風雪長安城(上)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258章 犒賞三軍(下)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275章 風起雲涌長安城第26章 長安悶騷男第159章 決計於事第593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