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東郡姬復

隆冬時分,中原王朝自北向南,迎來了一場特大暴雪,整個帝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蕭瑟的西北風漸息,暴雪也隨之停歇。中原王朝的都城——河陽城在落日餘暉與素雪千里的交相輝映下,彷彿埋藏了喧囂,只有鴟吻矗立在紅牆綠瓦的宮殿之上,象徵着帝國的權威。

“噠噠噠……”馬蹄聲響起,三匹白色的駿馬拉着一輛嶄新的轎車駛入河陽城。

“主公,已經到小玄門了。”一位粗壯大漢跳下馬車,揭開車簾向裡面道。

車裡那人聞言把頭探到外面,仔細看了一會,道:“十多年沒來,有點陌生了。”此人正是西域王贏武。

下了馬車,贏武道:“商戩將軍,此次我只身入朝,外面的十萬大軍就交由你來負責統領,不管將來發生什麼事情,你都要以大局爲重。”

商戩輕聲道:“主公請放心,您也要多加小心。”

贏武嘆了一聲,不再說話,徑直向小玄門走去。

中原王朝規定,凡是入朝覲見的大臣將軍,到了小玄門都必須下車步行,除非有皇帝的恩典才能驅車直入,否則就是滿門抄斬。

“西域王,暌違已久,別來無恙!”小玄門緩緩打開,道路中間站着一中年男子。

“是你!!!”贏武略顯驚訝,旋即又鎮定自若,“東郡王別來無恙。”

眼前的中年男子蓄着稀疏鬍子,身形佝僂,眼眶深陷,正是東郡王姬復。

“真是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姬復輕蔑一笑,道:“我現在是皇帝御封的齊天王。”

贏武回之以冷笑,道:“那還真是癩蛤蟆上青蛙——。”

姬復聞言,怒上心頭,道:“你也是蝙蝠身上差雞毛,你帶兵十萬,擅自攻打葬金關,就這一條夠你西域荒原國破家亡了!”

贏武道:“那也得見了聖上再說。”

姬復邪魅一笑,道:“那咱們就走吧。”說完徑自邁着八字步走了。

贏武環顧了守衛小玄門的小卒,發現由原來的十二人變成了二十四人,問道:“守衛此門的人何時增加的?”

小卒道:“昨夜齊天王吩咐的。”

“哼……”贏武一甩袖子也朝裡面走去。

“外臣贏武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贏武匍匐在紫陽宮大殿上,厚重的響聲在大殿上回蕩。

“咳咳咳……,起來吧。”蒼老的聲音想起,顯得有氣無力。

贏武看時,只見龍牀一側立着姬復,上首斜躺着趙鄴,頭髮黑白相參,面容憔悴,神情枯萎,看到這情形不自覺心中大駭。

趙鄴在宮女的攙扶下勉強起身,但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看看就要立定不住了。

“愛卿!你終於來了。”趙鄴氣息微弱,就這幾個字他都要喘上兩口氣。

趙鄴與贏武少年時體型魁梧、身手矯健、智勇雙全,堪稱十億少女的初戀,可是現如今眼前此人骨瘦嶙峋,讓人不禁痛心。

“陛下!”贏武再次哭拜倒,“幾年不見,緣何至此啊。”

趙鄴吃力地擡起手向他一招,示意贏武靠近自己。

贏武連忙跪着前行到趙鄴的龍牀邊,“陛下,您這是怎麼了?”

趙鄴閉上眼,休息了一下才緩緩睜開眼,道:“你做事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希望你能幫我守住趙氏江山。”

贏武心內震驚不已,作爲一國之君,怎麼會如此說話,但又看看眼前老人,知道生命所剩無幾,將嘴邊勸諫的話嚥了下去。

“陛下,請您保重身體,一切都會好的。”贏武啜泣道。

猛然間趙鄴似乎想起重要事情,虛弱中帶着厲聲,道:“把太子帶過來。”

邊上宮女應了一聲,轉身去偏殿帶來太子。

太子趙璇已經九歲,但仍舊不諳世事,嘴裡還是都嚷着要出去玩。

趙鄴指着孩童向贏武和姬複道:“兩位愛卿,朕今日將太子與國家託付給二位,以後你們倆要和睦相處,勿生齟齬。”

又指着邊上一位臉型肥碩,身形短胖的太監道:“爾朱天律,宮內之事你也要協助二位宰輔,多加用命。”

爾朱天律慌忙跪下道:“微臣是宦官身份,不敢參與朝政,只懂得服侍陛下。”

趙鄴輕輕搖手,長吸一口氣而後長出一口氣,道:“朕知你做事謹慎,不可推辭。你同太子一齊拜見過二位王爺。”

贏武心想,託孤之事乃是國家大事,皇帝竟然將國家和太子託付給自己、姬復還有這個太監爾朱天律,真是昏暗至極,但又看到趙鄴油燈將盡,便不再說話。

“二位王爺,以後若有吩咐,任憑驅馳。”爾朱天律說罷咣咣咣磕了九個頭,擡頭時額頭已是淤青。

贏武則是冷哼一下,不去理睬,而是扶住太子。

姬復伸手扶着爾朱天律道:“大總管同樣是託孤宰輔,不必謙遜。”

“贏愛卿,爾朱天律雖然是宦官出身,但這些年服侍朕從不出錯,你們通力合作,外邊的那些藩鎮定然不敢作亂。”趙鄴拖着沉重的聲音道。

姬復不失時機地道:“西域王在葬金關駐紮着十萬雄兵,前不久還擅自攻打了。”

趙鄴聞言擺了擺手,道:“我知贏愛卿之意。贏愛卿,你聽朕說,朕本想召集贏、姬、楚三王一齊託孤,最近聽說楚愛卿也是身體抱恙,不能遠行,你又遠在西域,路途不便,唯有姬愛卿就近,就封他爲齊天王,把太子託付給他。”

贏武準備告訴爾朱天律與姬復給鬼戎匈奴出賣機密的事情,但趙鄴仍不等他開口,道:“現如今你們三人來了兩人,朕把太子託付給你們,心願足矣,以前的恩怨一筆購銷。”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贏武不得不隨了趙鄴心願,道:“謹記陛下教誨。”

趙鄴閉上眼,道:“朕今日累了,兩位愛卿商議一下,擇日讓太子登基,繼承大統。”

姬複道:“陛下,此月二十七日乃大吉之日。”

贏武道:“今日已是二十四,恐怕時間不允許。”

姬復冷冷道:“登基之事宜早不宜遲,應該早點讓太子繼位,以穩住天下民心。”

趙鄴道:“朕時日不多,越早越好。”

贏武悲聲道:“那就二十七日吧。”

大事已經交代完畢,趙鄴又是沉重的咳嗽聲,繼而又是氣息微弱的呼吸聲,贏武見此現象,肚內狐疑再生,按道理來說趙鄴比自己小兩歲,應該也是身強體壯的,怎麼會這樣了?

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三章 出師東征
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六章 万俟醜奴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九章 東郡姬復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二章 冰川時代第十章 西域贏武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三章 出師東征第一章 執法公允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四章 制定策略第七章 考量智慧第八章 陳說利害第五章 出使楚國第三章 出師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