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桑樹嶺談判

1945年4月,豫西山區桑樹嶺,白雲觀後桃花爭豔,觀前的森森古柏之下,八路軍嵩伊軍分區司令員與國民黨軍嵩伊挺進縱隊司令陳浩的正在進行談判。徐亮身邊坐的是新調來的副司令員樑有田,在他們身後不遠,是張林帶領的12名手持湯姆遜衝鋒槍的全副武裝的衛隊。陳浩方面也是副司令董大海蔘與談判,周勇親自率領12名也是清一色湯姆遜衝鋒槍的衛士警戒。桑樹嶺東邊不遠就是八路軍的陣地,而西邊則是陳浩部隊的防區。

鞏東之戰以後,何武庭的暫九師從偃師以南渡過伊洛河向西撤退。在洛陽以西又與日軍發生了遭遇戰,陳浩率領三團和直屬隊斷後,突圍後進入豫西山區,而何武庭率領其他部隊隨第四集團軍退入了陝西。在當時的混亂情況下,陳浩等又在撤退中???力收編散兵遊勇,實力迅速擴大。很快又恢復到三千多人,在山區剿滅了一些土匪武裝佔據了一塊地盤。在國民黨軍中,只要有軍隊,有地盤就不愁沒有官位。很快上面就給了陳浩的部隊嵩伊挺進縱隊的新番號,委任陳浩爲少將司令,國軍需要依靠這些人爲他們在敵後爲他們擴大地盤。陳浩他們趁着日軍兵力他調的機會,不斷地擴充軍隊,擴大地盤,到這個時候,部隊已經接近五千人。連當初隨同徐亮西進支隊向西突圍的高衛國團現在也成了陳浩的下屬。

徐亮的西進支隊在杜康峰突圍後迅速西進,在山區發動羣衆,建立地方政權和民兵武裝。隨後與八路軍從山西南下豫西的主力部隊取得了聯繫。隨後,又從老根據地抽調了一批幹部進一步加強了部隊,迅速建立了新的根據地,後來以西進支隊的部隊和他們建立的根據地爲基礎成立了嵩伊軍分區,徐亮任司令員兼政委,樑有田被任命爲軍分區副司令員。軍分區成立後,部隊和根據地迅速擴大。現在已經有正規部隊二千多人,加上地方上的各個縣大隊、區小隊、民兵等武裝,總數也超過了五千人。

這兩支淵源頗深的部隊剛剛接觸到的時候,雙方的指揮員心情還頗爲激動,幾次會面氣氛熱烈融洽,在對日軍作戰時還屢次配合。

但是隨着各自的發展以及佔領區的不斷擴大,摩擦取代了合作成了成了雙方關係的主旋律。特別是在最近一個時期日軍不斷向鐵路線上收縮兵力的時候,雙方爲搶佔地盤的摩擦日益加劇。此前陳浩和徐亮的部隊各自收復了一座縣城,最近,鬼子爲了解除中美空軍的威脅,集中豫省兵力發動了老河口戰役,進行垂死掙扎。這一帶的駐守兵力更加不足。在國共兩軍佔領區之間的三個縣城兵力薄弱,徐亮部率先反攻佔領了桑樹嶺東邊的一個,陳浩部接着佔領了最西邊的一座。緊臨桑樹嶺西邊的那個縣的一箇中隊日軍見勢不妙,急忙放棄縣城向隴海鐵路方向逃跑。這個縣活動的八路軍縣大隊只有七、八十人,一邊派人襲擾撤退的日軍,一邊順勢佔領了縣城。

這個縣原來由國民政府委任的孫縣長在日軍1944年佔領縣城後,帶領本縣的地方武裝退到了本縣西南山區,此時聞知日軍撤退,立即帶領自己的隊伍奔赴縣城。自然,與共產黨的縣委書記、縣長帶領的縣大隊發生了衝突,孫縣長的隊伍雖然人數比共產黨的縣大隊略多,但是無論其裝備、彈藥以及人員的戰鬥經驗和戰鬥意志與“土八路”相比都有差距。開始,雙方互有損傷,後來“土八路”的區小隊和民兵增援上來,孫縣長他們要不是跑的快,恐怕就要當了俘虜。

孫縣長他們在向西“轉進”的路上遇見了正帶着一個團部隊向東前進的董大海,像見到了救星一樣,急忙報告情況,請求支援。

其實董大海本來就是要帶部隊攻取這座縣城的,鬼子要撤退的風聲已經傳到了陳浩部隊,即使鬼子不撤,這一個中隊駐守的孤立無援的縣城也在陳浩的攻取目標之中,他們也擔心被徐亮的部隊搶先一步。雖然徐亮的主力部隊距離這裡比較遠。

董大海聞報,立即命令部隊急速前進,到達縣城後立即發起進攻。縣大隊如何抵擋得住國軍正規軍一個團的進攻?不得不放棄到手的縣城向東轉移。自然,此事要向軍分區報告。徐亮的主力部隊立即集結向西迎擊,而陳浩也集中部隊在桑樹嶺以西佈防。兩支生於同根的部隊的戰鬥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畢竟,這還是處於聯合抗戰時期。畢竟,兩支部隊之間的關係也非同一般。不到萬不得已,大規模流血戰鬥的情況,雙方都竭力想避免。來往信使聯絡多次,最後決定在雙方陣地之間的桑樹嶺舉行談判。此時,雙方的信任基礎已經全面動搖了。

徐亮微笑着看了一眼軍裝整整齊齊正襟危坐的陳浩和董大海,又掃視一眼他們身後周勇帶領的衛隊,開口道:“陳司令、董副司令,咱們雖然政見不同,可是的關係還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我看不如讓各自的衛隊先把槍的保險關上,走了火,可是不大好。”

陳浩也笑道:“我當然沒意見。難道我會擔心徐兄會在這裡害我嗎?”說着,回頭對周勇他們擺了一下手,“快執行徐司令的命令。”徐亮一笑,樑有田也向張林他們招了招手。

氣氛緩和了一些。董大海說:“徐長官,我一向對您是很敬重的,但是個人感情是一回事,我們身爲黨國軍人必須維護黨國的利益,公事只能公辦。”

徐亮道:“說到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當前我們國家的最大利益就是要打敗曰本侵略者,任何與這個目標相違背的行動都是不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可是貴部卻在這全民抗戰時期,向我八路軍伊山縣大隊發動攻擊,禍起蕭牆,符合誰的利益?最高興的恐怕就是曰本鬼子了。”

“徐兄,你所說的那個伊山縣大隊,是因爲他們攻擊了伊山縣孫縣長的保安團,國軍應伊山地方政府的請求,纔去剿滅叛亂的。”

“不,是保安團先向我縣大隊開火,我們的縣大隊才予以反擊的。”

“好了,誰先開的槍也沒必要再爭論了。徐兄,我要說的是:孫縣長是國民政府正式委任的縣長,去年,日寇竊據縣城,孫縣長未離本縣縣境,率本縣武裝退入山區與倭寇周旋,此時縣城光復,孫縣長自然要回城返任,可是卻遭到你們所謂的伊山縣大隊的阻撓,他們竟然還私自委任了新的縣長,這不是叛亂是什麼?國軍當然要剿滅叛亂了。”

“叛亂?伊山縣大隊英勇抗擊日寇,從鬼子手中收復了伊山縣城難道就是叛亂?”

“徐兄,據我們所知,伊山縣城是鬼子主動撤出的,佔領伊山縣城並未經過戰鬥。”

“可是在日寇佔領縣城的近一年時間裡,伊山縣抗日政府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本縣境內與敵寇鬥爭,大小戰鬥數十次,縣大隊、區小隊、民兵和抗日政府的同志累計犧牲數百人,拔除了縣城周邊全部的敵僞據點,將敵人全部壓縮包圍在縣城,此次敵人逃跑,我軍地方武裝積極襲擾、阻擊,給敵人造成很大的傷亡。而你們所說的那個孫縣長,在敵人進犯縣城的時候,帶部隊望風而逃,雖然沒有離開縣境,但是卻跑到了最邊遠的山區,一年來他帶的部隊可曾與日寇有過交手?拔除過日寇的哪個據點?還有,他的舊部,原縣保安團的團長竟然帶領一部分人馬投降了日寇,幫助日寇屠殺中國的同胞。如果他們積極與敵寇周旋,那麼在敵人撤退的時候,他們爲什麼不能夠搶先進入縣城?”

“你們說的那個保安團長原本是孫縣長安排詐降,到鬼子方面臥底的地下軍,既然你們不知此情的情況下已經把他們消滅了,不知者不怪,我們也就不再追究什麼。但是這伊山縣是國家的地方,我們都不是軍閥的部隊,收復後當然要交給國家委任的合法政府管理,怎麼能夠誰搶到算誰的,私自委任縣長,設立縣政府呢?徐兄,我說的不僅僅是伊山縣,桑樹嶺東貴軍佔領的兩個縣城也應該一併交還國民政府管理。”

“國家不是哪一個人的,也不是哪一個黨派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只有人民擁護的政府纔是合法的政府,那個平時貪污腐化,戰時望風而逃的伊山縣政府早就失去了它的合法性,而組織帶領人民堅持抗戰的伊山抗日政府纔是伊山縣真正的合法政府。至於桑樹嶺東的兩個縣,其原來的縣政府在日寇來犯之時更是跑的不知去向,我們當然不可能將從日寇手中收復的國土交給他們管理。難道讓他們再把這裡丟給敵人不成?再說現在是戰時狀態,只有有效率的政府才能保證最大限度調動我們的力量儘快戰勝我們的敵人。”

雙方激烈的爭論持續了好長時間。誰也無法說服對方。要不是雙方原有的交情加上內心都不想在這個時候完全撕破臉,可能早就要不歡而散,回去各自備戰了。

最後,陳浩道:“這樣吧,徐兄,既然你提到了戰時狀態,我們就認爲你們建立的政府算是戰時的臨時政府,爲了抗戰的需要,就暫時不要求你們將佔領的區域交給政府統一管理。但是,徐兄,你應該很清楚,政府不可能允許國中之國的割據狀況長期存在的,國家的統一是富強的基礎。”

“那當然,但是那時候要看人民的選擇了。”

“好了,徐兄,這些事情也不是你我兄弟能夠左右的。只要到時候別弄得兵戎相見就好了。”

“我也這樣希望。”

陳浩要桑樹嶺以東兩個縣得不到,可是徐亮也明白要想取回失去的伊山縣也難以辦到。爲了維持聯合抗戰的局面,雙方商定以桑樹嶺爲界,雙方互不侵犯。今後雙方均不得向對方已佔領的地區進攻。

達成了協議,氣氛輕鬆了許多。

陳浩道:“徐兄,咱們難得一見,今天又是爲這些事情讓人心煩。不如咱們同遊一下這桑樹嶺上的古剎白雲觀,如何?”

“好啊,既然有幸到此,進去看一看也無妨。”

“徐長官,聽說這觀裡的籤是很靈的。”

“那,大海你就去求一簽,看看運道如何呀?”

雙方此次協議,看似徐亮方面丟失了一個縣城,吃了虧,其實由於陳浩方面佔領區偏西,靠近的是大後方,發展的空間有限,而徐亮所部靠近的都是日佔區,在反攻中搶佔地盤要方便的多,尤其是那些新發展的地方武裝,在這方面更是有着無與倫比的優勢。所以,這個協議註定不會長久得到執行。

434 除夕夜7第3章 回到清朝365 煤鐵時代11308 北進18第103章 受降230 攻取信陽2665 亂與定7477 京郊戰役6第1章 鞏縣兵工廠467 圓明園之期第76章 鞏縣東郊初試刀367 煤鐵時代13226 攻取信陽22413 財政問題1184 冬衣之戰31第7章 增援(2)88 亂與定30458 東京汴梁10230 攻取信陽26135 佯攻3116 淮濱15第54章 汴郊遭遇戰15 掃平內亂15413 財政問題1396 煤鐵時代42185 冬衣之戰324 談判4124 淮濱23第35章 死守白沙336 北進46122 淮濱2149 邊疆2025 掃平內亂25第60章 增援廣武344 北進54170 冬衣之戰1711 風雲第85章 游擊隊第22章 嚴氏評書230 攻取信陽26220 攻取信陽16第83章 西進支隊254 熱的雪1148 邊疆19293 北進372 亂與定14第102章 桑樹嶺談判115 亂與定5576 亂與定18334 北進44第75章 豫中戰役打響56 對壘5272 席捲南陽14224 攻取信陽20第81章 新集(14)181 冬衣之戰28134 佯攻2317 北進27第33章 奇襲兵站(2)290 老公我要改名字嗎第29章 贖金(2)第32章 剿匪(3)90 亂與定32190 冬衣之戰37第36章 剿匪(7)第74章 新集(7)311 北進21401 煤鐵時代47第35章 死守白沙297 北進7438 除夕夜1116 陳浩歸來4第5章 再遇空襲153 新困擾146 淮濱得失398 亂與定40第93章 灣岔地遁第4章 生存問題第65章 兩面苦撐382 煤鐵時代28401 煤鐵時代47第59章 護堤大隊第33章 剿匪(4)109 淮濱8471 馮氏英雄第82章 新集(15)第103章 受降160 冬衣之戰7372 煤鐵時代18176 冬衣之戰23第37章 黃河決堤第17章 改編(3)192 冬衣之戰391 談判1第47章 站臺上的戰鬥61 伐交1126 淮濱25357 煤鐵時代3第74章 新集(7)16 掃平內亂16
434 除夕夜7第3章 回到清朝365 煤鐵時代11308 北進18第103章 受降230 攻取信陽2665 亂與定7477 京郊戰役6第1章 鞏縣兵工廠467 圓明園之期第76章 鞏縣東郊初試刀367 煤鐵時代13226 攻取信陽22413 財政問題1184 冬衣之戰31第7章 增援(2)88 亂與定30458 東京汴梁10230 攻取信陽26135 佯攻3116 淮濱15第54章 汴郊遭遇戰15 掃平內亂15413 財政問題1396 煤鐵時代42185 冬衣之戰324 談判4124 淮濱23第35章 死守白沙336 北進46122 淮濱2149 邊疆2025 掃平內亂25第60章 增援廣武344 北進54170 冬衣之戰1711 風雲第85章 游擊隊第22章 嚴氏評書230 攻取信陽26220 攻取信陽16第83章 西進支隊254 熱的雪1148 邊疆19293 北進372 亂與定14第102章 桑樹嶺談判115 亂與定5576 亂與定18334 北進44第75章 豫中戰役打響56 對壘5272 席捲南陽14224 攻取信陽20第81章 新集(14)181 冬衣之戰28134 佯攻2317 北進27第33章 奇襲兵站(2)290 老公我要改名字嗎第29章 贖金(2)第32章 剿匪(3)90 亂與定32190 冬衣之戰37第36章 剿匪(7)第74章 新集(7)311 北進21401 煤鐵時代47第35章 死守白沙297 北進7438 除夕夜1116 陳浩歸來4第5章 再遇空襲153 新困擾146 淮濱得失398 亂與定40第93章 灣岔地遁第4章 生存問題第65章 兩面苦撐382 煤鐵時代28401 煤鐵時代47第59章 護堤大隊第33章 剿匪(4)109 淮濱8471 馮氏英雄第82章 新集(15)第103章 受降160 冬衣之戰7372 煤鐵時代18176 冬衣之戰23第37章 黃河決堤第17章 改編(3)192 冬衣之戰391 談判1第47章 站臺上的戰鬥61 伐交1126 淮濱25357 煤鐵時代3第74章 新集(7)16 掃平內亂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