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西進支隊

張林道:“老韓,真有你們的,就算我們是國軍,你們三十多人就敢來繳一百多人的槍?”

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1號作戰”計劃在發動前,就被中共方面偵知,據說國軍方面的情報人員事先也獲得了這個重要的情報。

這背後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諜報戰不在本書之述。

中共高層經過認真分析,十分準確地預見到了國軍的潰敗。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此時如果豫、湘、桂大片國土被日寇佔領並且鞏固,將給未來我國的軍事反攻帶來極大的困難,人民的犧牲也會大大增加。當然,此時誰也預料不到一年後出現在廣島的原子彈和東北的蘇聯紅軍,大家都預想的是像在緬甸那樣的反攻。

豫、湘、桂不會出現抗戰初期淪陷區大批上層分子投敵參加傀儡政權的現象,但是國軍一撤退,黨政軍和各種與政權有聯繫的機構乃至富戶、鄉紳全部奔逃的情形是難以改變的。會留下大片的“真空地帶”。而下層的地痞無賴纔不管什麼國際形勢,有奶便是娘,很容易被包括日寇在內的任何一種勢力招誘,如果日寇以這些人組成傀儡政權鞏固佔領區,對我抗日力量的殺傷力會更大。因此,中共決定,派出南下部隊尾隨日軍進攻部隊,一邊在敵後襲擾,一邊發動羣衆,建立抗日根據地,填補國民黨撤退後留下的“真空地帶”,阻止日寇鞏固佔領區,以戰養戰。爲此,中共動員了相當一部分的南下部隊,連拱衛延安的359旅也被派出爲南下支隊。後來一些國民黨頑固派一再質問“是誰給了十八集團軍擴充的權利”,說來實在荒謬可笑,這是中華民族利益的需要,是抗戰的需要,如果八路軍不來佔領這些地區,牽制日軍,難道讓日寇在這裡組織傀儡政權,利用這裡的人力、物力來屠殺中國人民,將法西斯戰爭多頑抗幾年嗎?可見當時的國民黨政權不僅腐化墮落,而且思想僵化保守到了何等的地步!

徐亮部進入豫東後,與湯恩伯的豫東遊雜部隊數次交鋒,這些遊雜部隊聞風喪膽,紛紛逃離我根據地,根據地迅速恢復、壯大,地方武裝也迅速得以擴大,抗日政權得到鞏固。日寇當然不會坐視,此後,徐亮部隊與日寇特別是騎兵第四旅團的戰鬥成了一個時期的重點。開始,日寇的騎兵對徐亮部隊的外出活動的小股部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一些小部隊在野外和一些村落遭遇敵人騎兵時,往往全體戰死殉國。後來,徐亮組織起主力依託村落等地形對鬼子騎兵部隊進行了幾次伏擊戰,狠狠打擊了鬼子的囂張氣焰。由於皖北、豫東一帶還有新四軍和國民黨的騎兵部隊活動,鬼子的騎四旅也無法全力對付徐亮。一來二去,徐亮利用繳獲的敵人戰馬和少部分採購的馬匹也組成了一個騎兵連。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應他們的要求給他們派來了騎兵教官還支援了一批裝具。這一來水東區更加壯大,而且越過黃泛區發展了部分水西區域。

鬼子發動“1號作戰”前夕,第四騎兵旅團駐淮陽的一個聯隊向隴海鐵路沿線集結。我抗日根據地趁機迅速擴大,臨近根據地的日僞據點相繼被拔除。水東根據地幾乎要與豫皖蘇根據地連成了一體。

日軍開始向豫中進攻後,20日徐亮根據黨組織向西發展的指示,親自率領38團最精銳的直屬連和騎兵連向西渡過了黃泛區。此時西岸的國軍遊雜部隊剛剛潰敗,大批散兵遊勇向南涌來,這些人似驚弓之鳥,如漏網之魚,還不斷騷擾沿途的百姓。徐亮命令部隊將遇到的散兵遊勇一律繳械。有些俘虜經過教育被補充進水西新成立的地方抗日隊伍中。原來水西區僅有十來個村莊建有抗日政權,而且多數是地下、半地下的狀態,水西區還算不上根據地,頂多算得上是游擊區,但自從4月20日徐亮率部西渡,到5月中旬,水西區已經發展到了佔有40多個村鎮,六、七萬人口的區域,抗日政權和地方武裝都建立起來了,根據地還在不斷地擴大,地方工作的同志興奮異常。但是徐亮清醒地認識到水西區的侷限,西面是平漢鐵路,東面是黃泛區,迴旋餘地十分狹小,而且全部處於地下水位很高的平原地帶。一旦日軍在正面戰場的戰事告一段落,騰出力量對付抗日根據地,水西區是非常難於鞏固的。

要想在豫中建立鞏固的根據地,越過平漢鐵路向西發展是必然的選擇。此時的平漢鐵路以西是日軍與國軍廝殺的戰區。徐亮知道不能帶太多的部隊過去,而且還不便帶重武器。經過考慮,決定只帶100多名骨幹越過鐵路。

徐亮的計劃得到了上級的支持,在河南腹地建立根據地正是中共此時的工作重點之一。上級此次給徐亮的過路部隊的任務是實地偵察路西的情況,發展地方武裝,建立和發展基層黨組織,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和支持地方抗日政權。上級還提供了路西一些地下黨組織和幾支新成立的游擊隊的情況以及聯繫的方法。

隨徐亮行動的人員挑選出來了,不僅有身經百戰的戰鬥骨幹,還有擅長宣傳和地方政權建設的同志。上級給了這支部隊一個獨立的番號稱爲“西進先遣隊”又稱“西進支隊”,雖然只支隊伍只有100多人,上級卻把它的規格定的相當高,任命徐亮爲“西進支隊”的司令員兼政委。可見上級對這支先遣隊是寄予了厚望。這支既是戰鬥隊,又是宣傳隊、工作隊的隊伍,在上級的眼裡可不是100多人,而是100多顆種子,投入到目前日軍和國軍仍在廝殺中的豫省中西部廣袤的山區,將會變成1千、1萬甚至更多的人馬,還會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根據地,成爲中共經略該地區的重要的先遣力量。

371 煤鐵時代17203 冬衣之戰50376 煤鐵時代22287 小九九2376 煤鐵時代22第12章 悍敵土肥原155 冬衣之戰2第43章 潑皮山(2)第104章 山雨欲來39 邊疆10351 北進61367 煤鐵時代13第23章 麥田打靶(2)312 北進22407 煤鐵時代53第56章 陳浩的煩惱221 攻取信陽17第5章 再遇空襲103 亂與定44第23章 麥田打靶(2)42 政變8364 煤鐵時代10383 煤鐵時代2965 亂與定7473 京郊戰役2459 東京汴梁111 掃平內亂285 動向37 政變3205 攻取信陽1第5章 再遇空襲第31章 三戰普濟寺(2)第48章 小泉家書第54章 難民第87章 飛飛其人411 千頭萬緒315 北進25第39章 剿匪(10)201 冬衣之戰48第63章 潑河鎮(7)88 亂與定30第19章 蘭封車站(2)470 開始出擊303 北進13114 亂與定54129 淮濱28第52章 南下計劃379 煤鐵時代25138 攻克淮濱3236 聯姻要求第87章 飛飛其人47 政變13第57章 虎口脫險98 亂與定40第10章 坦克手第75章 豫中戰役打響第62章 焚燬敵船隊30 邊疆144 淮濱得失43 政變9429 除夕夜2第89章 走馬取正陽33 邊疆434 佈局248 熱的雪5第81章 新集(14)第27章 116團344 北進54296 北進6273 席捲南陽15第49章 焦頭爛額408 煤鐵時代54407 煤鐵時代53414 財政問題2第52章 南下計劃461 東京汴梁13第45章 慰安所的特別招待58 對壘7第30章 三戰普濟寺(1)第102章 桑樹嶺談判341 北進51第26章 首次出巡254 熱的雪1163 亂與定5187 冬衣之戰34第96章 鮎魚寨110 亂與定50387 煤鐵時代33111 亂與定51112 淮濱1146 政變12第36章 剿匪(7)336 北進4643 政變9221 攻取信陽17244 熱的雪103 亂與定4486 亂與定28第8章 故友重逢第53章 潑皮山(12)
371 煤鐵時代17203 冬衣之戰50376 煤鐵時代22287 小九九2376 煤鐵時代22第12章 悍敵土肥原155 冬衣之戰2第43章 潑皮山(2)第104章 山雨欲來39 邊疆10351 北進61367 煤鐵時代13第23章 麥田打靶(2)312 北進22407 煤鐵時代53第56章 陳浩的煩惱221 攻取信陽17第5章 再遇空襲103 亂與定44第23章 麥田打靶(2)42 政變8364 煤鐵時代10383 煤鐵時代2965 亂與定7473 京郊戰役2459 東京汴梁111 掃平內亂285 動向37 政變3205 攻取信陽1第5章 再遇空襲第31章 三戰普濟寺(2)第48章 小泉家書第54章 難民第87章 飛飛其人411 千頭萬緒315 北進25第39章 剿匪(10)201 冬衣之戰48第63章 潑河鎮(7)88 亂與定30第19章 蘭封車站(2)470 開始出擊303 北進13114 亂與定54129 淮濱28第52章 南下計劃379 煤鐵時代25138 攻克淮濱3236 聯姻要求第87章 飛飛其人47 政變13第57章 虎口脫險98 亂與定40第10章 坦克手第75章 豫中戰役打響第62章 焚燬敵船隊30 邊疆144 淮濱得失43 政變9429 除夕夜2第89章 走馬取正陽33 邊疆434 佈局248 熱的雪5第81章 新集(14)第27章 116團344 北進54296 北進6273 席捲南陽15第49章 焦頭爛額408 煤鐵時代54407 煤鐵時代53414 財政問題2第52章 南下計劃461 東京汴梁13第45章 慰安所的特別招待58 對壘7第30章 三戰普濟寺(1)第102章 桑樹嶺談判341 北進51第26章 首次出巡254 熱的雪1163 亂與定5187 冬衣之戰34第96章 鮎魚寨110 亂與定50387 煤鐵時代33111 亂與定51112 淮濱1146 政變12第36章 剿匪(7)336 北進4643 政變9221 攻取信陽17244 熱的雪103 亂與定4486 亂與定28第8章 故友重逢第53章 潑皮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