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世民去年過得很憋屈,老百姓在背地裡罵他殺兄迫父,頡利可汗在他登基後當衆打劫,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現在他今非昔比,老百姓提起他時也會點頭稱讚,再加上盜墓發了筆財,他做起事情來頗有底氣。

這不,李世民想在大年初一,改元這天大辦一場,一早就起來梳妝打扮。他跟皇后的新衣服,都是尚服局精工精料趕製出來的,咱不差錢。所謂大辦,得有人撐場面,才能大得起來。所有身上有官職和爵位的人,都在被邀之列。

有人暗罵李世民耍心眼,剛送出禮物就來要帳。人家改元,咱必然得意思意思,李世民昨日送的禮物不便宜,他們得照價甚至加價還禮。

策馬狂奔的王珏,也在心裡吐槽李世民最近的極品行爲。他就不能消停一天,少折騰點事?南山離皇城二十里路,又有昨夜不眠不休照顧董齊,她此時又困又累,哪有心思去長安看猴戲。

王珏好不容易趕到皇宮,總算沒來晚,程咬金眼尖,看到她就開始扯脖子喊:“妹子,到俺旁邊的位置來,這裡視線老好了!”

“不合規矩,我坐這裡就行,看得也很清楚。”還去你旁邊?還被你坑?王珏對大唐這些個厚臉皮極品,已經無奈了。再說,她看那麼清楚幹嘛,李世民那張欠扁臉,看着就來氣。

噗!這個對話,讓大家想起昨日年宴發生的事情,好多人掩面偷笑。

“嘿嘿,大家都來了?咱們開始吧。”

果然還是那張嘿嘿臉,很多人都看不過眼,暗自思考怎麼能讓他老實點。李世民完全沒注意到那些低頭翻白眼和撇嘴的人,他正一臉深情地牽着長孫皇后走出來,接受大家朝拜。

王珏打着哈欠,跟衆人晃晃悠悠地拜了三拜。

“各位卿家,可有事要奏?”

“臣有事奏。”

看到魏徵站出來,李世民眉頭直跳。除非大事,不然哪有人會在這樣的日子談日常公事?今天的安排他早想好了,先炫耀一下活字印刷術,這事他一直沒提,就等今天拿來出彩呢。再把土豆和地瓜的產量誇一誇,最後宣佈改元后的一些職位、律法變動。哪成想,魏徵竟然這麼不給面子,連客氣話都聽不出來。

李世民斜眼看着魏徵,面色陰沉似墨,“何事?”

“長安周邊有一夥盜墓賊甚爲猖狂,他們枉傳流言,以天罰做掩飾誤導百姓。此等歪風不能助長,臣請聖上着人徹查。”魏徵完全不在意李世民的表情變化,他今天就是來找茬的,誰讓李世民拿死人陪葬物送禮的。

好些個昨日想明白禮物來源的人,都在心裡給魏徵點贊,除了崔智賢。若李世民能不要臉到一邊讓他查,一邊繼續偷,他該咋整?還能真把聖上捉起來嗎?

怕什麼來什麼,黴運當頭!

“崔智賢,這事歸你管的吧?好好查,做得好朕有賞!”

崔智賢硬着頭皮回答道:“臣…遵旨。”

知情人士驚掉一地下巴,這個加了重音的‘做得好’,可以理解爲他沒偷夠嗎?

幾個負責行動的武官都狠狠地瞪了魏徵一眼,聖上賣鹽是與民爭利,現在俺們幹無本買賣你也來管,難道要聖上跟你一樣窮,你纔開心?

有人要斷他財路,挺鬱悶,李世民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還有什麼事情嗎?”

衆人狂搖頭,再無人上前。你天天秀下限,沒事就把麪皮揭下來踩着玩,我們還有什麼能說的?

這個反應纔是對的嘛,李世民臉上又有了笑模樣,剩下的時間他可以盡情表演個人秀了。

李世民掃了眼殿中表情各異的大臣們,一咧嘴,“朕的太子和太子之師,在朕的啓發下,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噗!聖上真會講笑話,還好咱嘴裡沒東西,不然噴出來,還不御前失儀。衆人都開始用餘光偷瞄王珏,李承乾則是羞愧得快哭了,但是想到老師曾經對他說的孝,又不好當衆反駁李世民。

王珏面上帶着些許笑意,她反倒是殿內心態最好的一位。呵呵,老孃的東西也敢不說一聲就跟着分利,以後有你受的。

李世民心裡很忐忑,他料想王珏不會在這樣的場合反駁他。但凡事有萬一,這個萬一要是發生了,即便他臉皮再厚,也難免會覺得尷尬。

見王珏沒反應,李世民心下稍安。都說富貴險中求,真幸運,便宜佔成了!

打一棍再給個甜棗的事情,李世民做得手到擒來,“百家派所獻上的土豆和地瓜收成如何?”

唐儉答道:“畝產十五石。”

“好!好啊!!百家派對大唐貢獻良多,請王娘子受我一拜。”李世民先是激動得擊掌叫好,在大家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對王珏作長揖。

王珏不知道他葫蘆裡又賣得什麼藥,只得還禮,連稱不敢。實則又開始在心裡暗自吐槽,嘴上說的是拜,其實只是作揖罷了,誰稀罕。

“都虧有王娘子提醒,朕才發現儒…。”

孔穎達聽到此處,暗道一聲不好,連忙插話:“臣有事奏。”

李世民尷尬地輕咳一聲,“孔祭酒有何事?”

“家中祖輩藏書於棺,多虧聖上與王娘子相助,才得以迎回儒家真籍。臣攜孔氏門徒連日來不眠不休,終將真籍整理抄錄。臣帶來抄錄版,欲獻給聖上。方纔聽聞活字印刷之術,此正是一個改錯推新的良好時機,望聖上成全。”

“嗯,工部正在印刷王縣子所著的兩本啓蒙讀物,待朕看過儒家真籍後,再決定從哪本開始向外傳播。”

據李世民猜測,儒家真籍,應該是去掉現在混雜其內的各派學說,另有世人沒見過的聖人之言。但他還是沒把話說死,怎麼的也得自己審覈一遍再做決定。

孔穎達也明白李世民的言下之意,本該如此。他又不傻,別說典籍裡面沒有不利於統治者的內容,就是有,他也得藏家裡。第一個目的達成,再來下一個。

“聖上,董賊不止篡改儒家典籍,還致使諸多學派不得不隱於民間。臣請奏,廢除董仲舒之儒學,召百家各派出世。”

孽力回饋,李世民終於嚐到了被人搶功的滋味。這事由王珏發起,他拿到好處後響應,孔家找出典籍才得以分一杯羹。孔老頭越過他倆,率先說出這話,史書上會怎麼記載?

就連他準備的長篇大論演說詞,也瞬間沒了用處。李世民在一番糾結、鬱悶、煩躁後,只得乾巴巴地吐出兩個字,“准奏。”

“聖上英明,盛世可期!”

“聖上功過大禹,堪比堯舜!”

圍觀黨表示,咱不能一直看熱鬧,得盡職。聖上找咱們來就是爲了給他捧臭腳的,咱得趕緊捧,使勁捧。

雖然大禹、堯舜啥的,讓他有點心虛,但李世民還是被誇的很嗨。花花轎子衆人擡,他也禮尚往來,“朕有諸君輔佐,何愁盛世不來?”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什麼命,總有人在他得意時,給他不痛快。這不,打臉的來了。

“聖上,有幾百書生於宮門外長跪不起,他…他們說是來請願的。”嗚嗚,換了好幾次班,怎麼倒黴的總是他。

“什麼?”李世民憋得面色通紅,衆人剛誇他英明,就有人來攪局,簡直太打臉了!

“衆卿隨朕出去看看。”他倒是想看看,誰那麼大膽子,敢在這樣的日子觸他眉頭。

哎媽,宮外黑壓壓一片人,有跪着的書生,也有圍觀的百姓,這下可熱鬧了!

李世民再次上演拿手絕活--變臉,他對書生們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關切着問道:“大年初一,本該與家人團聚,盡享天倫。何事讓諸位放下老小,來此長跪?”

臥槽,李世民夠損的,學子們還沒說話呢,先被扣上一頂不孝的大帽子。

領頭的郎君開口道:“我等學子寒窗苦讀,惟望有朝一日能爲聖上、爲天下百姓效勞。然,我等所學皆是自漢傳下的儒學典籍。若聖上罷黜我等所學內容,我們該何去何從?若先前典籍皆是錯,怎會教出能臣大儒?”

他旁邊的老者接話道:“老朽有幸識得幾個字,在縣裡辦了一個學堂。聽到坊間傳聞,現存典籍多經人篡改,甚爲惶恐。老朽無法,只得停了教學,來長安詢問聖上,今後我該用什麼教導學生?”

後面一個弱冠之齡的小郎君也不甘開口道:“聖上可知平民尋書不易?草民家裡窮,買不起、亦無處買書,全靠書院山長憐惜,村裡叔伯接濟,方能讀書識字。草民曾起誓,學有所成後報答老師與鄉里,如今該如何是好?”

這個招數很巧妙,讀書人不是在爲董家抱不平,而是把問題擺出來尋求答案。書生們寒窗苦讀,盼着科舉出仕。學了這麼多年,你才告訴我們所學無用,你得給個說法吧?當初是你先認可它,我們才學的。教書先生也是,典籍不對,自然不能再教給學生,現在學生停課了,怎麼辦?你讓我教新內容,我都不會,怎麼教?

大臣們皺眉,他們最怕的一種情況還是出現了。此事需要時間來過度,但是這幾年的科舉怎麼辦?絕對不能暫用舊知識,不然就是自己打臉。

李世民嘿嘿一笑,他早就跟王珏和孔穎達密謀過,“此事易爾,並非所有典籍都有錯處,科舉試題會在正確的內容中選取。朕今日跟大臣們宣佈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現在也說與諸位聽聽。朕得新印刷術,幾年後,大唐百姓再不用爲無處尋書苦惱。孔家尋回真籍,朕欲印刷成書送予全大唐的教書先生。書上會印有孔祭酒標註的釋解,以孔師之才,識字者皆能看懂。”

領頭人感慨道:“聖上處處爲我等考慮,我等還做出圍堵宮門的事情,實在不該!”

“草民有罪!”幾百讀書人齊哭,是感動亦是愧疚。

李世民雙目通紅,他累死累活,成天算計這個想殺那個,不就是爲了得到百姓的認可嗎?再看跟他同樣露出感動之態的大臣們,內心不禁感嘆,有這樣的臣民,再辛苦也值了。

大臣們也心生感嘆,百姓淳樸,民心可用!

一老者從圍觀百姓中走出,道:“聖上乃天授之君,非仙人無以與之爭輝!”

這回李世民是真哭了,靠着這句話,他可以洗白過往的一切不是。

老者身旁的婦人開口道:“聽說聖上欲召百家出世,此事可爲真?”

李世民頷首,“朕已下旨,召百家出世,共謀盛世!”

老者與婦人聞言慟哭,其身後的跟隨者亦淚流不止。

“自聽到坊間傳聞,草民既期待又惶恐。聖上看重我等,我等又能爲聖上做點什麼?草民身無長物,唯家族祖傳手藝算是有些傳承。聖上乃天授之君,着裝怎可與衆人同?自得到消息,我們傾全族之力,趕製了一件龍袍,欲獻與聖上。”

大臣們已經不知該如何行事了,私制龍袍可是重罪,真敢!崔智賢的小心肝也跟着遭殃,這些人從哪來的,不會還是他治下吧?!

婦人說完,便與老者共同打開一個箱子,一件做工精緻的龍袍出現在衆人眼前。金線在陽光下閃耀,那衣服上的龍似乎像活的一樣,欲從布上飛出。

這些人應該是雜家其中一脈,王珏促成百家出世,當然會在關鍵時刻出言相助,“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爲物,可比人間帝王!”

“好!”東西好,王珏說的也好。至於私制龍袍,他們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還會造反不成?李世民第一次從百家出世這個決定中,得到切實好處,他開始充滿無限期待。雜家送衣服,別家給什麼?

李世民一激動,做出了當衆衣的舉動,反正只是外袍,又不用裸身赤體。

圍觀百姓們見李世民換上衣服後,確實威儀大漲,又一齊對他行大拜之禮。

李世民得了人家好處,自然不能裝瘋賣傻,“諸位可是久居長安?今後做何打算?”

婦人回道:“我等在漢時受封王迫害,一直隱居於南蠻之地,至武德九年纔來長安。若聖上不嫌棄,我等願爲聖上效勞。”

漂亮衣服哪個女人不愛?長孫皇后連忙拉了一下李世民的袖子,她也想要鳳袍!

李世民也是愛現的人,哪能放着能人不用,“既如此,朕任命你爲尚服局司衣司,年後就職。”

老者與婦人聞言,又是感激大拜。婦人入宮就職,老者帶領家族中人在西市開店賣物,家族壓力也好緩解。這家人所有的積蓄都用來做龍袍,如今只剩三天口糧,因此纔在大年初一這天來宮門口徘徊。就是李世民不出來,他們也打算想辦法進去的。

老百姓們看到此景,又是把李世民誇上天。什麼知人善用,胸襟廣闊,好話跟不要錢一樣往外蹦。過年嘛,圖個景氣,再加上李世民改元必然要對百姓有所表示,這些感激的話就當提前說了。

王珏除了留心衆人的對話,她還一直注意着圍觀人羣中的一個青年。此人站在董逸羣旁邊,面容與董逸羣有些相似。無論剛纔發生什麼,他目中皆不見欣喜與憤怒,亦不像圍觀羣衆一樣興致勃勃。似乎他只是在看一場已知答案的戲,而他們這些人反而成了戲子。

這種感覺,跟那個青年人給她的感覺一樣,都讓她很不舒服。

百姓離去時,青年人也跟一齊離開。王珏皺眉,盯着他的背影陷入思考。青年人似有所覺,他回過頭與王珏對視數秒,又擠入人羣中不見蹤影,此爲王珏與董逸林這對命中宿敵第一次相見。

大臣們都跟着李世民回宮繼續議事,王珏也只得暫且放下思考。

聖上能得到百姓認可,讀書人的事情得以順利解決,大臣們都是真心實意的高興。除了李世民的表情愈發囂張外,沒有什麼讓他們不滿的。

李世民又宣佈,由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等人重新議定律令,今天的朝會纔算結束。就在衆人慾退出大殿,李世民着急去看賀禮的時候,小內侍又來了…。

“薛延陀、回紇、拔野古、回羅部遣使來送賀禮,如今正在宮外等候。”

大臣們把邁出去的腿收回來,李世民把着急看禮物的心思放下,大唐君臣皆是雙目放光,目中不懷好意。

李世民:“快請進來!”

幾人進來後先是規矩的拜禮,使用的是大唐禮儀,以示對強國之君的尊重。見他們如此懂事,衆人對他們的好感度瞬間提升幾分。

草原兒女說話比較痛快,直來直往,“我等首領得聖上慷慨贈鹽,皆言聖上乃仁愛之君,特遣我等送上薄利,以賀聖上改元之喜。”

說完,各自從懷中拿出禮單遞給內侍。

李世民接過禮單,越看越興奮,賀禮內包含好馬!大唐缺馬,此賀禮雖不能解決大問題,卻能從中看出諸部想要傳遞的消息。給依附者的敵人送戰馬,可見他們早就無法忍耐頡利可汗的暴虐。

李世民開懷大笑:“朕亦重視邦交之情,諸部但凡有什麼困難,可遣人來唐尋求幫助。只是朕初即位,兩年內恐幫不上什麼大忙。”

“謝聖上!”來使對李世民的答覆很滿意,他們現在也是有心無力,不然不會忍辱至今日。

文臣興奮,武將躍躍欲試。這是隔空傳遞消息,打算兩年後裡應外合,搞死頡利可汗的節奏。

都說敵人間會產生某種感應,李世民算計頡利可汗的時候,對方亦在詛咒他,“哼,還改元,再改也要做一輩子窮光蛋!”

李世民安排大臣接待來使後,衆人終於可以回家了。其實他比大臣們還着急走,見衆人開始退出殿內,他忙拉着長孫皇后往庫房而去。

“怎麼樣,我說有主意把金玉坊不好出手之物換成實用物,你還不信!看看這些,咱們終於有家底了!”

長孫皇后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不知該如何迴應。今日魏徵站出來講話時,她發現很多人都神情跳躍,顯然是知道了內裡的貓膩。當時她尷尬透了,特別後悔今日隨李世民一起出現在朝堂上。再有活字印刷的事情,連兒子的功勞都不放過,她已經不期望李世民能維護皇家臉面了。

李世民正歡快的拿着禮單對比,誰小氣誰大方,都得記下來,完全沒注意到長孫皇后的沉默。

誒?南山王縣子送木盒一個?

“快把王珏的禮物拿來!”

李世民接過內侍遞來的盒子,拿出盒子裡的紙打開,只見上面寫着:此爲治療蔡國公的秘藥,只可救治不能防範,望聖上妥善保管。他此刻只有一種感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按王珏的意思,他現在沒病沒災,用了也是浪費,不如留着。可是留着,放哪呢?他突然覺得整個皇宮都不安全了…。又暗怪王珏不小心,這麼珍貴的東西,居然讓內侍轉交。不過一碼歸一碼,王珏的忠誠之心,他還是會記得的。

若王珏知道他的想法,一定會告訴他你想多了。董齊說董家欲找人扮學子暗殺她,她只是不想防備刺客的時候,還要區分哪些是聖上定期派來偷藥的人…。

王珏打着哈欠在馬背上夢遊,她腦中不自覺得想起那個青年男子。越想越不放心,她回家後便畫出此人肖像,着人送去東宮,讓李承乾幫忙打探。如有不妥,不如早日除去。

而被她念叨着的董逸林,此刻正隨董家全族,舉族而遷。董逸林知道大勢已去,今日的出手,只爲見到仇人們的面容,將他們牢記於腦中。待日後東山再起,便是他尋仇之時。

他們董家先祖,能靠着一張嘴把天下人玩弄於鼓掌,他董逸林亦不甘平凡!仔細看董家的行程路線,竟是要出海往倭國而去!

第278章 火爆全城第229章 中藥配方第159章 馬兒快跑第49章 10.30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266章 程鐵牛出力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206章 羨慕嫉妒恨太子拜師第172章 突襲行動(一)第214章 身世猜測第42章第131章 一封來信第92章暗謀反擊第284章 鳩佔鵲巢第238章 浮出水面第291章 王熙然歸來第186章 木牌在哪(一)第78章 12.01第303章 都是狠角色第188章 關於人心第150章 科舉當日第267章 阿綠在哪(四)第103章第156章 遊街搶親第82章 12.06穿越唐朝第296章 防火防盜防師兄第87章 12.11第74章 11.28第244章 三面間諜第39章第278章 火爆全城第183章 還是熱鬧文武混戰宴客場景第153章 徒弟欠人情第93章 91.90.01第138章 動員活動第223章第114章 一切緣由第243章 我滴天吶第199章 大腦與心臟太子拜師第294章 喲,認識呀?第173章 突襲行動(二)第54章 53.01第74章 11.28第149章 模擬試題隨園隨緣(三)學以致用第282章 要造反嗎池邊對答第243章 我滴天吶第151章 郎君請留步第207章 炫耀與隱患第183章 還是熱鬧無恥算計第207章 炫耀與隱患第192章 婚禮進行時第265章 餓漢子飢第238章 浮出水面無恥算計第41章第83章 12.06第263章 倒黴而已第292章 同姓不婚第138章 動員活動第212章第241章 探底行動第74章 11.28第136章 哭吧精第168章 你去從文吧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247章 黃包車第231章 出使倭國(一)第179章 重要一戰第67章第282章 要造反嗎學以致用第158章 我們等你來第261章 來如此餓狼傳說第297章 怎麼就死了?!第299章 阿綠歸來高人守則第279章 半路殺出個婦人第239章 水落石出(一)第196章 魔幻蹴鞠(一)第167章 一路挺進隨園隨緣(二)第71章 11.24第204章 減肥計劃第101章第310章第269章 阿綠在哪(六)第310章第274章 達成所願第82章 12.06
第278章 火爆全城第229章 中藥配方第159章 馬兒快跑第49章 10.30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266章 程鐵牛出力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206章 羨慕嫉妒恨太子拜師第172章 突襲行動(一)第214章 身世猜測第42章第131章 一封來信第92章暗謀反擊第284章 鳩佔鵲巢第238章 浮出水面第291章 王熙然歸來第186章 木牌在哪(一)第78章 12.01第303章 都是狠角色第188章 關於人心第150章 科舉當日第267章 阿綠在哪(四)第103章第156章 遊街搶親第82章 12.06穿越唐朝第296章 防火防盜防師兄第87章 12.11第74章 11.28第244章 三面間諜第39章第278章 火爆全城第183章 還是熱鬧文武混戰宴客場景第153章 徒弟欠人情第93章 91.90.01第138章 動員活動第223章第114章 一切緣由第243章 我滴天吶第199章 大腦與心臟太子拜師第294章 喲,認識呀?第173章 突襲行動(二)第54章 53.01第74章 11.28第149章 模擬試題隨園隨緣(三)學以致用第282章 要造反嗎池邊對答第243章 我滴天吶第151章 郎君請留步第207章 炫耀與隱患第183章 還是熱鬧無恥算計第207章 炫耀與隱患第192章 婚禮進行時第265章 餓漢子飢第238章 浮出水面無恥算計第41章第83章 12.06第263章 倒黴而已第292章 同姓不婚第138章 動員活動第212章第241章 探底行動第74章 11.28第136章 哭吧精第168章 你去從文吧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247章 黃包車第231章 出使倭國(一)第179章 重要一戰第67章第282章 要造反嗎學以致用第158章 我們等你來第261章 來如此餓狼傳說第297章 怎麼就死了?!第299章 阿綠歸來高人守則第279章 半路殺出個婦人第239章 水落石出(一)第196章 魔幻蹴鞠(一)第167章 一路挺進隨園隨緣(二)第71章 11.24第204章 減肥計劃第101章第310章第269章 阿綠在哪(六)第310章第274章 達成所願第82章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