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官場規矩多

第69章 官場規矩多

方重勇和鄭叔清的判斷是正確的,李隆基被舔的很“舒服”,並未追究鄭叔清“怠慢”楊玉環的事情,反而是賞賜了一百匹唐錦。然後老鄭一匹都沒留下,都拿去……打點關係了。

“上次你答應的無敵雙胞胎姐妹花呢?”

幾天後,方家宅院的書房裡,雙方剛剛落座,方重勇就看着鄭叔清詢問道。

“什麼雙胞胎?什麼姐妹花?”

鄭叔清一愣,完全不知道方重勇在說什麼,他早就忘記這一茬了。

“你不是說事成之後,送我一對雙胞胎姐妹花麼?現在唐錦那事我幫你解決了吧?

伱是不是該表示一下呢?

都是大人了,還來哄騙一個孩子?”

方重勇對收不收姐妹花不在意,但他對老鄭三番四次放空頭支票極爲不滿。

“哦,你說這個啊。少年戒色,我怎麼能害你呢。那雙胞胎姐妹花送不得,送不得。”

鄭叔清言不由衷的說道。

看到方重勇在爆發的邊緣,他連忙開口道:“我給你準備了一份大禮,明日穿得正式一點,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不會是相親吧?我已經有婚約在身了,你這樣明目張膽的挖牆腳,不厚道啊……”

方重勇滿臉疑惑的看着鄭叔清問道。

“我知道,你跟王家女有婚約嘛。放心,是好事,絕對的好事!明天我來接你。”

鄭叔清越是這麼說,方重勇就感覺越是不對勁。

他輕嘆一聲問道:“有什麼事情幫忙,你直接說好了,不必繞彎子。”

老鄭找他就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

“是這樣的,那個戶部侍郎的官,我當得不是很順……”

鄭叔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反正大家都這麼熟了,找別人詢問他也不是很好意思,再說也信不過。

方重勇哀嘆一聲,無奈攤開手說道:“求官應該去找右相,或者找聖人,你到我這裡能求到什麼呢?”

“唉,這就是你不明白了,戶部下設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一個尚書兩個侍郎,每個侍郎分管兩個司,看起來好像很忙對吧?”

“然後呢?”

“然後容易出政績的戶部司與度支司,是另外一個侍郎掌管,我乃是掌管金部司與倉部司。”

鄭叔清開始大倒苦水。

金部司呢,是掌全國庫藏出納、權衡度量之數,以及長安與洛陽兩京市、互市、和市、宮市交易之事,百官軍鎮蕃客之賜及給宮人、王妃、官奴婢衣服等事。

倉部司呢,是掌全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倉廩之事。

這兩部都有正副主官,官職爲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下轄主事三人,令史十人,書令史二十一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

呵呵,看起來鄭叔清麾下人確實不少。

但只要想想大唐有好幾千萬人啊!再看戶部這些司曹的人數,就知道戶部不是人太多,而是人少得可憐,如果按照規章制度走程序,只怕連正常運轉都很難了。

然而現在戶部已然在正常運轉,那便要反推回來,想想戶部本身的權力是不是真的如典章上說的這樣牛逼。

所以結果很明白了,其實不是戶部的官員少了,而是戶部的權力,被別的衙門給分走了,所以導致戶部並沒有那麼多事情可以做。

事實也正是如此,經過鄭叔清這麼一解釋,方重勇就已然完全理解老鄭爲什麼如此着急了。

其實戶部這兩個司,權力大部分都是虛的。也就是說,負責執行的機構另有其人,只是辦完了事情以後,來戶部這邊存個檔報個到而已。戶部並不能直接控制這些事務的運轉。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大唐中樞“九寺”之一的“太府寺”了。

它是負責管理經濟事務的機關,又稱外府寺、司府寺。其長官爲太府卿,副官爲太府少卿,各一員。

太府寺負責管理國家財貨和貿易事務,其下屬有:兩京諸市署,掌管財貨交易;左藏署,掌管錢帛,實際上就是國家的金庫;右藏署,掌管金玉、珠寶、銅鐵與骨角等物。

此外,開元以來,李隆基還命太府寺在兩京設置常平署,負責主管平糴之事,即國家在豐年收購糧食儲存,準備在荒年發售,以穩定物價,安定人心。

那麼問題來了,戶部的金部司好像跟太府寺的職能高度重疊啊,到時候產生矛盾了,誰聽誰的呢?

這是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ωωω •Tтkā n •¢ 〇

朝廷給出的答案是:以太府寺爲主,戶部只有知情權,沒有管轄權。

戶部的職權已經在大唐建立後的這一百多年裡,被很多其他部門漸漸掏空了。

因此鄭叔清現在不是太忙,而是太閒了。戶部的那些事情,可以自如運轉,根本不需要他來插手。

或者換個說法,鄭叔清身上光有“侍郎”這個官位是不夠的,他現在還缺乏一個關鍵的“差遣”。

名義上有了侍郎的官位,權力上卻沒有侍郎該有的實力。這就是現在鄭叔清的尷尬處境。

老鄭身上缺乏的這個“差遣”,纔是他在中樞存在的根本意義。

戶部的事情,本身就可以自行有序運轉,難道戶部侍郎的工作就是每天看看賬冊,然後喝喝茶就完事了麼?

或許看賬冊是戶部侍郎的日常事項之一,但簡單混日子,卻不是唐代官場的規矩。

唐代的所謂“差遣”,那是有什麼事情就設什麼官。包括“節度使”在內,最開始其實都是差遣,而並非官位。

具體有什麼差遣,這個纔是鄭叔清能出什麼政績的關鍵。

至於戶部日常瑣碎,不提也罷。

“右相昨日問我,要不要接修漕渠的差遣,也就是修從長安到洛陽之間的漕渠,以利漕運。你說這個差遣,我要不要接呢?接了就是戶部侍郎兼轉運使了。”

鄭叔清有些猶豫的問道。

方重勇前世漢語詞彙中的“官職”二字,在此時就有明顯劃分,兩個字代表了兩個意思,組合起來變成了一個新詞。一千多年以來,基本上保持了詞彙的原意。

侍郎是官,李林甫交代修漕渠的差遣是“轉運使”,是職。二者合在一起,纔是大唐官僚的基本配置,合稱“官職”。

而“豪華配置”,則可能是一個官配上幾個職,然後再加上一些散官頭銜。比如說“戶部侍郎兼鹽鐵使、轉運使”之類的。

官員權力的來源,是來自差遣而非官位本身。

所以說唐代的官,哪有那麼容易做啊!普通人以爲戶部侍郎就是整日在六部的衙門裡面混時間等下班,如果真是那樣,戶部早就被裁撤了。

“就是說,你需要一個轉運使的差遣,然後接修漕渠的差事,對麼?”

彎彎繞繞一大堆,方重勇總算是聽懂了鄭叔清到底要做什麼了。

“正是如此。”

鄭叔清微微點頭,面色肅然。

“鄭侍郎應該是不想幹這個差遣吧。”

方重勇一臉古怪看着鄭叔清問道,對方要是想幹這個差事,只怕早就跟李林甫打包票了,犯得着來自己這裡“取經”麼。

“誰說不是呢。”

鄭叔清嘆了口氣說道:“我自己什麼德行,那是再清楚不過了。挖漕渠啊,那不是一般人能辦的,得心夠狠才行。我這個人就是心不夠狠,還擔心名聲壞了。”

“挖漕渠需要心狠?”

方重勇抓抓頭,沒明白這到底是個什麼邏輯。

“聖人是個急性子。你預計要挖五年,聖人不可能等你五年,估計最多三年。然後挖的時候呢,可能遇到各種問題,正常進度,那就說不好得要六七年了。

正因爲這樣,所以要不斷髮動徭役,讓沿途百姓都來修漕渠。既然工程催得着急,一般方法肯定不行,那必須得日夜不停的修。

修好了以後還不算數,還得讓漕船按時將貨物運到長安,讓聖人看到效果才行。這裡頭,要發動多少人力,消耗多少物力?

成了還好說,萬一修不成,到時候肯定要有替罪羊被推出來,你覺得誰會比我更適合當替罪羊呢?

是右相,還是聖人?”

鄭叔清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總結爲六個字就是:不好搞,風險大。

修漕渠本身就不容易,然後要趕工期。

趕工期不說,還要能順利通航。

通航了不說,還得讓洛陽的糧秣與財貨順利及時運輸到長安!

要知道,李隆基來驗收工程,他可不是從長安沿着漕渠出發到洛陽,看這條漕渠修得怎麼樣的。

這位大唐聖人驗收漕運工程的硬標準就一個:

你給我把貨從洛陽送到長安了沒有?

如果送了,那麼你送了多少?花了多少時間?

這個政績太踏馬難搞了,老鄭回去想了三天,越想越覺得坑太大,根本填不平!

“鄭侍郎,我有一句話想說,你能不能恕我年幼無知,讓我暢所欲言?”

方重勇幽幽問道。

一聽這話,鄭叔清就感覺大事不妙。

他長嘆一聲道:“你說吧,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呢?”

“是這樣的,其實山川地理的走向,自有天數。非人力可以輕易更改,此乃人不能勝天。

這也是爲什麼人工開鑿的溝渠總是容易損壞淤塞的原因。

從長安另外開闢一條漕渠通洛陽,這是在逆天而行。或許數年內還有些作用,但我敢肯定,十年以內,此漕渠必廢。

一個必定會廢掉的漕渠,鄭侍郎還是不要太上心的好,就算功績做出來了,也不過是取悅聖人一時半會而已,不頂什麼大用。

鄭侍郎不如把差事推掉吧。”

方重勇非常誠懇的說道。

他就不相信自己說的這些,鄭叔清這個老硬幣看不出來!

通濟渠、永濟渠這兩條運河,當初在修的時候,就考慮了地形和地勢。所以它們基本上還是比較穩定的,早前也都是局部運河,運作了少說也有數百年。

但現在開鑿的這條漕渠,乃是典型的“逆天而行”,嚴重違背的黃河渭河水系的運轉規律。換句話說,這玩意遲早要廢的,如果要維持漕渠通暢,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會大到不可想象!

“其實,此渠確有不妥,但朝中諸公,都有不能言明的原因。現在你在這裡說這條漕渠不該修,沒有任何意義。”

鄭叔清長嘆一聲說道。

誰不知道這漕渠修着肯定不太對勁呢?

當然是知道的。可是,長安所需的糧秣,以及轉運西域的物資,都急需這條新的大動脈!

哪件事情最急,就先做哪件事,這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你是說,推掉這差事?”

鄭叔清有些不捨的問道,他完全可以預料到,這條漕渠如果修成功了,自己起碼可以混個戶部尚書,或者轉個太府卿之類的官職。

但如果推掉這份差遣……只能說李林甫也是有脾氣的,會發生什麼事情就不好說了。

上次鄭叔清跪舔楊玉環,回去後就到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給這位大唐右相解釋了很久,纔算勉強過關。

而這也不是老鄭能言善辯,主要還是李林甫如今正在用人之際,不想節外生枝,也擔心別的勢力,比如張守珪,從自己這邊挖牆腳。

要不然,老鄭這波起碼被貶官是免不掉的。

“長痛不如短痛。”

方重勇強調道。

鄭叔清微微點頭,無聲嘆息,算是默認接受了。

“其實,大唐與吐蕃的全面戰爭,已經迫在眉睫,火燒眉毛了。到時候,往河西與隴右輸送糧秣、兵員等事務,定然會成爲戶部的重中之重。

鄭侍郎不如跟右相請示一下,同樣是求一個轉運使的差遣,只是不去修漕渠,而是負責轉運從長安到河西等地的物資。

唐軍若是敗了,鄭侍郎自然會被牽連貶官。可若是唐軍勝利了,無論後方保障是否得力,鄭侍郎都是躺着升官。這個差遣,可還做得?”

聽到這話,鄭叔清想起當日在長安驛站見到牛仙客時,對方描述的一些事情。

確實,河西與隴右那邊的戰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後勤保障這一塊,實際上是很容易出政績的。

前提是唐軍跟吐蕃打仗,要打贏。如果打輸了,哪怕鄭叔清能自證清白,說明物資保障得力,最多也就能保一個不被治罪。

到底要不要賭唐軍贏呢?

鄭叔清低着頭不說話,好像是在做什麼艱難的決定。

“這次,我正在運作我未來岳父王忠嗣去河西爲邊將。鄭侍郎可以賭一把,而且你在長安負責後勤供給,唐軍的贏面也更大些。”

方重勇壓低聲音說道。

“行,就這麼辦,我現在就去找右相說這件事。”

鄭叔清慎重點頭道。

“呃,你真的有把握麼?”

鄭叔清又忍不住疑惑問道。

“放心,我也會去河西,總不能把自己也坑了吧?”

方重勇拍拍胸脯擔保道。

聽到這話鄭叔清一愣,隨即反問道:“你去河西做什麼?你又拿不動刀!”

“只當是見識一下西域的風情吧。”

方重勇隨口打哈哈說道。

二人分別之後,鄭叔清立刻去找了李林甫商議此事。

果不其然,李林甫正愁沒有機會染指河西政務軍務,鄭叔清的提議很快就得到了首肯。李林甫甚至當場拍板,這個差事,可以沒有任何難度的將其拿下。

而到了第二天,當鄭叔清帶着穿着唐錦袍子,看起來人模狗樣的方重勇,來到位於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數的第八坊,也就是宣平坊時,這位長安神童徹底傻眼了。

“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事情吧?”

看到鄭叔清要走進一間普通的宅院,方重勇忽然停住腳步詢問道。

(本章完)

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34章 變局將至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243.第214章 鬆綁125.月末求票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24章 上元夜(上)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69章 官場規矩多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75章 得非所願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312章 以攻代守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34章 變局將至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26章 上元夜(下)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244.多選題第5章 興師問罪第83章 宰相之才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12章 暗流涌動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71章 驚變!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88章 你上你能行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10章 丘!八!之!魂!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354章 英雄本色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71章 驚變!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7章 遠方來客第35章 一日殺三子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24章 上元夜(上)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9章 朝堂風雲第368章 目中無人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
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34章 變局將至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243.第214章 鬆綁125.月末求票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24章 上元夜(上)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69章 官場規矩多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75章 得非所願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312章 以攻代守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34章 變局將至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26章 上元夜(下)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244.多選題第5章 興師問罪第83章 宰相之才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12章 暗流涌動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71章 驚變!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88章 你上你能行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10章 丘!八!之!魂!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354章 英雄本色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71章 驚變!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7章 遠方來客第35章 一日殺三子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24章 上元夜(上)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9章 朝堂風雲第368章 目中無人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