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

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

“呃,這件事情,當真是一言難盡。對了,在下李揆,乃是王將軍妻家的遠方親戚,暫時寄住在這裡。”

李揆看到方重勇拿出寫着王韞秀生辰八字的紅紙後,就立刻察覺到有大事要發生。

方重勇被李揆請進堂屋,卻見到這裡只有一個打掃院子的下僕而已,整個院子看起來都空空蕩蕩,王家人一個都看不到。

也不知道是出遠門了呢,還是有什麼事情臨時去長安別處了。

落座之後,李揆這才無奈嘆息道:“王將軍被貶官後,這處宅院便無法維持了。長安的衣食住行,還有這處宅院的打理,都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承擔的。

某在長安讀書準備科舉,說實在話,也租不起房子,只好暫住在遠房親戚家中。王將軍正室夫人李氏,乃是隴西李氏姑臧房的人,與某是同族同支。故而收留某在此看管屋舍,順便備考科舉。”

李揆的話語中帶着不可爲他人言語的辛酸。

王忠嗣一家,其母親匡氏乃是漢代匡衡的後人,到今時今日已經是小門小戶。都說婚姻要門當戶對,王忠嗣的父親王海濱若是身家豐厚,背景強橫,至於說跟已然落魄到不成樣子的匡氏聯姻麼?

如今長安米貴,王氏的家人都是孤兒寡母的,在家財上亦是沒有進項,蝸居長安日子過得很辛苦。而李隆基賞賜的屋舍,那是不能隨意買賣的,搞不好就要被扣上“欺君”的帽子。

李揆自己也有難處。

他雖然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但財帛都是族裡的,需要有急用的時候才能拿出來用。而家族子弟衆多,都是各找門路,各自發展。長安物價驚人,哪怕是世家子弟,到了這裡也是能省就省。

考科舉,就必須要到長安周邊來尋找“貴人”的門路,不然根本沒戲。李揆是世家出身又如何?搞得誰家裡還沒背景一樣,到時候拼關係拼後臺,李揆也並非十拿九穩的。

一聽說王忠嗣的夫人李氏有退出長安回家鄉安頓的意思,家族中就有人作保,讓李揆來這裡暫住,每個月付給王忠嗣一家人一筆錢,用來改善生活。 Www☢ ttκǎ n☢ Сo

這樣做好處很多。因爲王忠嗣現在只是暫時落魄,一旦他起復,長安的宅院也還在,他的家人,包括李氏,也可以從老家搬回來。

況且李揆只是爲了科舉暫住這裡,一旦科舉中第,則立馬鯉魚躍龍門。他這樣世家出身的子弟,一旦中第,在長安是不會缺乏門路的,當然不會像後來的白居易那麼慘要自己攢錢買房。

看到李揆不像是奸猾之人,方重勇心中有個疑問不吐不快。他沉吟片刻問道:“在下岳父乃是太原王氏出身,家世不俗……何以會一旦被貶官就在長安住不起房子了呢?”

“就算是官宦之家,又豈是人人都能錦衣玉食?”

李揆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袍子反問道,臉上的不甘溢於言表。藏青色的麻葛袍子,上面樸素得沒有一點配飾。

世家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他現在還沒有科舉中第,更沒有當官。家中各支子弟不少,若是人人都錦衣玉食,金山銀山也不夠花的。

奢侈的生活,那必須得在長安做官,或者父親兄長在長安做官才行。他嚮往這樣的生活,也願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如今的狀態與“寄人籬下”僅僅一線之隔,強烈的自尊心,讓李揆並不願意在這裡常住。

“那李兄可知道我岳父一家人搬去哪裡了麼?”

方重勇無奈詢問道,踏馬的王忠嗣辦事太不靠譜了,家裡搬家了都不知會一聲。

說好的青梅竹馬萌妹老婆呢?

“王將軍的家眷已經搬回華州鄭縣老家了,沒有與某說過什麼,確切的說,來長安後,某與他們都沒有見過面,只是很久之前,在王將軍娶親的時候,某去吃過酒見過他們一面而已。”

換言之,李揆是聽家裡安排到這裡暫住並管理屋舍的。王忠嗣的夫人李氏並未與他接觸,都是李家的人從中牽線,操辦此事。

“華州鄭縣……”

方重勇沉吟不語,在想這地方到底在哪裡。唐代的名字跟前面的時代差別較大,由州郡縣三級制度改爲州縣兩級,因此經常出現很多陌生的,帶“州”字的地名。

“華州鄭縣就在華山腳下,離長安大約八九十里,坐牛車到那裡大概兩日。”

李揆不以爲意說道,他大概也知道了王忠嗣的家人搬離長安的原因。

長安沒有親人,物價還貴死,王忠嗣不在朝廷中擔任大將,那留在長安做什麼呢?鄭縣老家並不遠,王忠嗣家在那裡又有親人又有田地,哪怕再回長安也就兩三天的腳程罷了。實在是犯不着蝸居長安各種不便。

“也行吧,那在下這便出發去鄭縣。”

方重勇已經不知道說什麼纔好,這些個大人啊,什麼方有德啊,什麼王忠嗣啊,什麼鄭叔清啊,一個兩個的都是坑貨!全都在爲難他這個半大孩子!

“莫非……你是方節帥之子?”

李揆要考科舉,自然關注長安有什麼權貴可以走門路。方有德其實也是所謂的“門路”之一,但他目前已經去幽州了。一想起與王忠嗣聯姻的人家,李揆就想起這一茬來。

畢竟,“握槊爲婚”的段子,已經傳得到處都是,作爲王忠嗣夫人家的親戚,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一茬。

“除了我這個倒黴鬼,還能有誰呢?”

方重勇嘆了口氣,已經準備起身離開。

“其實,你年紀尚輕,倒是不必考慮婚姻大事。方節帥既然已經有安排了,那麼到時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李揆好心勸說道,討好親近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方重勇是王忠嗣的女婿,又是方有德的兒子,王忠嗣的夫人是姑臧李氏出身,自己也是姑臧李氏出身,這門路不就來了麼?

李揆心中火熱,看方重勇的眼神都變了。

“此事說來話長一言難盡,只能等某見到岳母之後再行定奪。有所叨擾請見諒,某這便告辭了。”

方重勇拱手對着李揆行了一禮。

哪知道李揆熱情拉着他的衣袖說道:“宣平坊有個叫王生的人善於抽籤算命,百算百靈。你我一見如故,不如今日去宣平坊一趟如何?”

“如此也好,反正宣平坊就在我家附近不遠。”

方重勇微微點頭,沒有拒絕。

李揆有私心,拉關係的心思昭然若揭。但方重勇覺得無所謂,人是社會的動物,關係是互相的。自己剛剛來長安不久,前路還挺渺茫的,多條朋友多條路嘛。

反正回家順路,看看唐代神棍怎麼耍把戲,也挺有意思的。

方重勇心中無可無不可的想道。

……

幽州薊城(北京)南北九里,東西七裡,開十門,城周長三十二里,是一座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長方形城市,是一座以古代的標準而言規模相當可觀的大城了。

這裡是幽州,甚至是河北的北部最核心區域,沒有之一。

薊城東北是檀州城(北京密雲區),向北過古北口繼續向東北走,唐軍在這裡設置了一個軍屯:東軍守捉!

不僅爲了屯田,更是爲了練兵與邊防。

守捉爲唐朝獨有,而別朝沒有的邊防機構,長官被稱爲守捉將軍。守捉駐兵300至7000多人不等,設置非常靈活,可以看做是邊軍屯守的編制,而非是兵員來源的編制。

守捉內官兵可能有正規軍,也就是府兵番上,也可能有團結兵,甚至是囚犯,更不乏幽州節度使花錢僱本地人駐守。來源非常龐雜,胡漢皆有,但都是統一管理。

無論伱是府兵番上,還是本地招募,在這裡都是一個規矩。

再往東北,便是墨斗山。唐國與奚人以墨斗山爲國界,唐軍在此建立了邊軍“墨斗軍”,屯紮渡雲嶺(通嶺),以防備奚人偷渡過境。

雖然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但渡雲嶺的天氣依然令人感覺到了寒意。

披着大氅,一身皮甲的幽州觀察處置使方有德,正帶着親衛檢閱墨斗軍。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則是安靜在站在一旁觀摩,並不說話。

看上去似乎很給方有德面子。

不給面子確實不行,雖然張守珪的官職比方有德大一丟丟,但是他跟李隆基的關係,卻比方有德跟李隆基的關係差了不止一點。

甚至可以用雲泥之別來形容。

有傳言稱,李隆基之所以當初會果斷髮動政變幹掉太平公主,就是方有德從中謀劃主事。這個人低調行事,不代表他能量很小。

方有德的面前跪着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身上的盔甲早已被脫去,只穿着單衣,被五花大綁着,正一臉憤怒的看着方有德不說話。

“崔幹佑,你盜取軍糧證據確鑿。如今本節帥拿你人頭警示三軍,以肅正軍紀,你可還有話說?”

方有德拔出佩劍,將其按在崔幹佑的頭髮上,侮辱挑釁的姿態很是濃厚。

一旁的張守珪看不懂方有德到底想做什麼,不過崔幹佑不過是墨斗軍的一個小小伍長而已,處置了也就處置了。如果殺這個人就能跟李隆基牽上線,那再殺十個他也不介意。

官場裡面,一個士卒的性命算個屁。當然了,殺人可以,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殺,不行!

“呸!沒拿就是沒拿,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管動手便是!”

崔幹佑梗着脖子叫嚷道,對着方有德吐了一口痰,隨即被對方身邊的親兵衝過來拳打腳踢。

先是軍中報告說有軍糧丟失,後面那幾袋軍糧又“神奇的”出現在自己的營帳,最後跟自己同吃同住的袍澤站出來指證自己,說他崔幹佑盜取軍糧拿回來的時候,正好被對方看到了。

這一切栽贓陷害的連環套跟商量好了一樣,要是這都不是栽贓,那纔是真見鬼!

“慢着。”

張守珪慢悠悠的走過來,將方有德拉到一旁。

“幽州邊鎮,販夫走卒之輩不少,平日裡作奸犯科亦是不罕見。這便如當年班超定西域一般,西域漢軍之中皆好勇鬥狠之輩,身家清白的少。

這個崔幹佑,不過伍長而已,雖是博陵崔氏出身,然家道早已中落,在公臺眼中不過螻蟻耳。不如某將其革除軍籍,送還其家,然後暗示地方官府將其發配徭役,公臺以爲如何?”

張守珪不動聲色的詢問道。

他纔是幽州節度使!方有德只是觀察處置使。

如果有自己配合,方有德便能在幽州邊鎮橫着走,想處置誰就處置誰;若是沒有自己配合,方有德哪怕有再多的聖眷也耍不出來!大不了撕破臉,鬧到天子面前去。

觀察處置使,本身就是糾察軍中不法的。崔幹佑犯事(明顯被栽贓),被方有德拿下,這也是對方分內之事。

當着他張守珪的面殺邊軍士卒,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用這樣低劣的栽贓手段。

意思意思懲罰下就得了,殺人是絕對不行的。

如果方有德可以在自己軍中胡亂殺人,那張守珪還怎麼統帥三軍?

“張節帥替你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打五十軍棍,押送回其原籍!”

方有德大手一揮,轉身便走。

一行人騎馬返回幽州城,此番方有德視察邊境軍情的事情也辦完了。張守珪盛情宴請方有德,吃的都是本地野味。席間並無閒雜人等,張守珪想起崔幹佑之事,疑惑詢問方有德道:“崔幹佑不過一伍長而已,公臺何以大動干戈?”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某知其無辜,但誠如節帥所言,幽州邊軍內作奸犯科者累累不勝數。

崔幹佑之輩都有受軍法懲治的危險,那些真正盜取軍糧之人,難道還會肆無忌憚,毫無顧忌的盜竊麼?”

方有德說出了他自己的那一套理論。

張守珪微微點頭,他雖然不是完全贊同方有德的做法,但不得不說,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對待普通人或許不好使,然而在邊軍中卻很吃他這一套。

方有德拿一個無辜士卒立威,在這羣是非觀念很淡漠的邊軍丘八之中,確實很好使。出手沒有規則,就不太好預測;不好預測,則意味着有超強的威懾力。

辭別了張守珪,方有德回到自己的住處,屏退左右之後,他拿出了一個貼身放置的線裝冊子。

翻到第二頁,方有德拿出硃筆,在“崔幹佑”這個名字上,重重的劃上了一筆。而他那本冊子上,赫然寫着一連串的名字。

安祿山,史思明,嚴莊,崔幹佑、安守忠、李歸仁……其中嚴莊與崔幹佑的名字已經被硃筆劃去。

“壞我大唐盛世者,都要死!”

微弱燭光的照耀下,方有德喃喃自語的說道,將冊子收到貼身的口袋裡放好,臉上帶着欣慰與滿足。

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把製造問題的人解決,方有德的思維非常簡單粗暴。至於有沒有效,那隻能去問蒼天了。

(本章完)

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92章 風來急!第79章 節帥的陰影119.新羣開了什麼是牙兵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249.第218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74章 出身決定前途唐代士人被命運暗中標好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163.第147章 透心涼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249.第218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216.第189章 基哥的壽辰(中)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第48章 歷史推演測試(晚上還有一章)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第350章 相行漸遠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50章 相行漸遠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372章 不自量力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116.第112章 本質還是童工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
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92章 風來急!第79章 節帥的陰影119.新羣開了什麼是牙兵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249.第218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74章 出身決定前途唐代士人被命運暗中標好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163.第147章 透心涼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249.第218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216.第189章 基哥的壽辰(中)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第48章 歷史推演測試(晚上還有一章)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第350章 相行漸遠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50章 相行漸遠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372章 不自量力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116.第112章 本質還是童工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