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

書房的桌案前,鄭叔清揉了揉自己酸脹的太陽穴。燭光下襬着的這封信,他看了,好像又沒看明白。倒不是說信裡面交代的措施不知道怎麼做,而是鄭叔清沒搞明白這麼做意義何在。

靠這些套路榨油,也榨不出多少油水啊!

短時間內或許可以撈一大筆錢,但長期來看,這種“竭澤而漁”的辦法,也無法承擔隴右軍費的缺口啊。

“也只能這樣了。”

鄭叔清長嘆一聲將信收好,打算明天去找殿中侍御史顏真卿談一談。老鄭雖然要當這個什麼院的院長,但實際上他也知道自己眼高手低,並無實際執行的能力,不依靠其他幫襯是不行的。

硬着頭皮上,只會把事情搞砸。

而顏真卿就不同了,他本身就在擔任殿中侍御史,對於糾察這一類的細活,很是拿手。對方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性格有些不討喜,不太會跟聖人打交道。

雖然鄭叔清跟顏真卿不熟,但處理這些公事也不需要很熟啊!若是這個鑑查院辦不好,最後打了聖人的臉,顏真卿不是一樣會倒大黴麼?

鄭叔清很有自信,如果只是處理方重勇這封信上所說的“雞毛蒜皮”小事,那麼顏真卿一定不會拒絕的。

第二天,鄭叔清親自上門找顏真卿商議鑑查院的相關事宜,他原本以爲顏真卿會猶豫,沒想到對方居然欣然允諾,還摩拳擦掌一般的與他謀劃起執行的細則來,參與的興趣很大。

顏真卿一直都想勸天子幹正事。現在要把這些罰款充隴右軍費,這樣的事情,他當然不會拒絕。

三天之後,朝廷正式下旨建立鑑查院,專門糾察官員不法,以及皇親權貴子弟的作風問題。並將御史臺中的殿中侍御史都撥給鑑查院辦事,算是剝離了御史臺的一部分職能。

按朝廷的說法,鑑查院不是司法機構,也無須遵循大唐刑律,這只是一個專門針對特定人羣的“紀律部門”。

換言之,如果被鑑查院糾察出來的官員真的違法了,那麼刑部或者大理寺該怎麼判還是要怎麼判,鑑查院的處罰並不影響他們的判罰。

而鑑查院只會剝奪官員的官身,並不能把犯事官員怎麼樣。

簡單說就是:天子認爲你不適合當官了,讓你回家種田去,與國家法度無關。

同樣的道理,如果糾察出權貴子弟作風不正,橫行無忌,有辱門楣的話,鑑查院則會將其稟告天子,請天子下旨褫奪爵位。

同樣也無權按律法審判這些人,更不能用刑罰。

而這些犯事了的權貴子弟要怎麼處罰,依舊是由大理寺與宗正寺之流的衙門負責,該怎麼判就怎麼判,不影響這些衙門的權力運作。

那麼,如果那些被查出來的官員和權貴子弟突然良心發現,“悔過自新”了怎麼辦呢?

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連老天都不會逼死人,天子又怎麼會把人往死裡逼呢!當然不會查出來問題就直接剝奪官職啊!

對於那些“迷途知返”的官員和權貴子弟,這件事的解決之道就只有三個字:

得加錢!

說具體點,就是以絹帛贖罪,罰多少有一套明確而詳細的規則。

原則上說,就是官越大,爵位越大,越是權貴家的嫡系子弟,所犯的事情越大,那麼需要贖罪的錢就越多。

詔書頒佈之後,引起軒然大波,朝野上下羣情激奮又暗流涌動,但始終都無人敢牽頭鬧事。

至於原因嘛,那當然是因爲鑑查院已經成立了啊!朝廷都已經下旨了,這個機構已經開始運轉了!

這時候誰鬧事,誰就會第一波被幹掉!誰會那麼傻,往槍口上撞啊!

沒人出來鬧場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大唐的律法已經十分完備,長安官場很多官員都認爲區區鑑查院,怎麼可能鬧出事情來!

他們平日裡也就是在平康坊狎個妓,在自家衙門摸個魚,喝個小酒而已,不可能連這點事情都管吧?

要是真管得那麼寬,那長安數萬大小官吏,估計用不了多久,一大半都要被罷官。

這種離譜的事情,想想也不可能吧!

然而很快,這些人就發現他們實在是太年輕,想得太天真了。

……

就在鑑查院成立的第二天,就發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大事!

當中樞官員們進入皇城內的各部衙門辦公以後,皇城所有城門落鎖,不許任何人進出!鑑查院開始糾察中樞百官風紀!

位於門下省衙門旁邊的議政堂內,左相李適之,右相李林甫正在辦公,桌案正好是面對面。

二人雖然同爲李唐宗室,但他們的關係卻很一般,確切的說,李林甫當宰相前都沒跟李適之說過話!自然也談不上什麼私交。

當然了,李適之並無過人才幹,也沒有被李隆基視作心腹股肱,所以李林甫也沒太把他當回事。只要不妨礙自己辦公,李林甫就當沒這個人存在。

今日,李林甫正在議政堂內琢磨南方地稅改革的問題,簡單說,就是更好更快的從遠離長安的富庶地區撈錢!再通過運河送到長安!

方重勇前世很多政治小白,都認爲橫徵暴斂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是個昏君暴君都會玩。

其實不然,這是一件非常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歷史上玩得好的君王並不多見。

古今中外,無論是不是封建時代,都有很多不懂這項高深技術的統治者。經常弄得民不聊生的同時,自己也沒能撈到多少錢。至少是個人所得與弄出來的動靜完全不成正比。

近期隴右邊軍欠餉的問題,牽扯了李林甫不少精力,讓他遲遲無法出臺在江南收稅的新政。

這位大唐右相認爲,補齊隴右軍餉並不是做不到,而是無法解決隴右那邊的根本問題,施政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效果並不好。

表面上看,隴右那邊是邊軍軍餉偶有拖欠,實際上則是隴右數十年與吐蕃對峙,民生凋敝,已經無以爲繼了。這就是爲什麼河西那邊打仗打了幾十年也不叫窮,隴右這幾年沒打仗都叫窮的真實原因。

河西那邊可以自己造血,隴右則不行。哪怕是超發軍餉,也不能解決隴右當地資源欠缺的根本問題。

以隴右節度使所在的鄯州爲例,唐初時這裡還有戶口五千多,開元中的時候就只剩下不到四千,現在更是快跌到三千以下了!

隴右戶口實際上多年以來都是負增長!這在大唐不說是司空見慣吧,至少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

邊軍軍餉發下去以後,這些人的家庭,需要用拿到的絹帛,去換取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本地商業斷絕,道路崎嶇,人口還因爲戰亂不斷減少,產出也越來越少。就算拿到軍餉,這些軍戶家庭的生活又怎麼可能好起來呢?

當地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起碼是長安這種高消費地區的兩倍!

只要是本地不產的,無論什麼都貴;本地產的東西(如畜牧業產品)又沒辦法大規模販運出去交換生活必須物資,所以生活水平一直上不去,又加速了人口外流。

這也是爲什麼長安天子沒有打開自己的內庫,去發軍餉的重要原因。

高價物和奢侈品在隴右當地,壓根什麼都換不到。

基哥總不能把一個西域來的夜光杯,交給某個隴右邊軍丘八,然後對他說:這寶物價值一千貫,夠你一輩子的軍餉了,拿好慢走,給朕好好在隴右當狗看門。

這位隴右邊軍丘八拿了價格不菲的夜光杯,他又能幹啥呢?

而限於隴右的交通條件,運送基本生活物資,物流成本是很高的,而且每年的運力都十分有限。後勤方面的欠缺,極大限制了隴右邊軍的戰鬥力。

一方面隴右本地戶口越來越少,造血能力越來越差;另一方面隴右駐軍又越來越多,所需靡費龐大,全靠關中輸送。

而運輸條件又沒有本質性的改觀,最後隴右邊軍的窮困已經無需贅言,這不是補齊軍餉就能解決的問題。

那麼,爲什麼以前沒有這個問題呢?

因爲以前是府兵啊!

就算有什麼優惠,也不是送給丘八本人,而是給他們所在戶籍的家裡!無形中就省了一筆運費。

而現在是募兵,軍餉就是丘八們唯一的收入。不把軍餉親自送到他們手裡,人家就會造反,沒啥好說的。

所以李林甫想的事情就是,如何更大規模的販運江南與蜀地的布匹,以補足長安的缺口。然後加大關中輸送隴右的規模。

可以預見的是,關中絹帛加大規模輸出隴右,已成定局。就算現在沒有,以後逐年加大供給也是必然,已經到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想着這些讓人頭大的事情,他忽然擡起頭,發現自己面前站着一個人,似乎已經站了一會。自己剛纔想事情居然都沒發現!

“顏御史……呃,顏院長到本相這裡有何公幹呢?”

李林甫面帶微笑詢問道,心中非常不爽,卻是沒有發作。

“本官是來給右相執法的。”

顏真卿也是面帶微笑,對李林甫叉手行禮道。

“本相犯了何事?顏院長可否言明呢?”

李林甫一臉錯愣反問道。

李林甫平日裡經常跟兒子女婿們吹噓,自詡他當官的技術一流,不貪污也能搞錢,明面上不會違反任何法令。

顏真卿要是能找他的茬,估計以前早就有別的人下手了,何必等到今天。“右相,您這三份奏摺裡面,都有好幾個錯別字,乃是對聖人不敬。”

顏真卿從袖口裡掏出三份奏摺,放到李林甫桌案上。

噗!

坐對面的李適之沒繃住,直接笑出聲來了。

李林甫面色尷尬的打開其中一份奏摺,只見上面有幾個字被硃筆圈了出來。嗯,確實是寫了錯別字,而且還不止一個。

但是這也沒辦法,李林甫辦公是很忙的,一天要寫好多個奏摺,多的時候一天寫十幾個!

他哪裡有那個閒工夫去查錯別字啊!再說了,以前這點屁事也不是個事啊!

不過上綱上線的說,給大唐天子看的奏章裡面居然有錯別字!這好像真的有點“大不敬”的意思。

往小了說,這是審查不嚴,態度敷衍。

往大了說,這是戲弄天子,其心可誅。

就看這事怎麼解讀了!

“那顏院長想怎麼處置呢?”

李林甫沒好氣的問道,他是萬萬沒想到,鑑查院第一刀居然開到他這個大唐右相身上了。

但是,這有沒有可能這是聖人授意的呢?

李林甫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可怕的想法,隨即他越想越怕,壓住了自己的怒氣,不再對顏真卿辯解了。

“呃,按右相這個級別,罰款五千絹。”

顏真卿從懷裡掏出小冊子,翻閱了一番後,對李林甫一本正經的說道。

“行,本相下值後便派人送去太府寺。”

李林甫無奈說道,五千就五千吧,他也不缺這點絹帛。

只當是孝敬聖人了。

“回右相,罰款不是送聖人內庫,而是送去專輸隴右邊軍的府庫,倉滿後便會送往蘭州金城。”

顏真卿行禮說道。

這個府庫並不是新建的,而是佔用了長安皇城內一個規模不大的庫房。

“輸送隴右邊軍啊。”

李林甫若有所思,他大概明白基哥到底想做什麼了。

“本相明白了,顏院長請便,本相還要辦公。”

“告辭。”

顏真卿施施然走出議政堂,還沒走多遠,忽然想起什麼,恍然大悟一般返回議政堂,走到左相李適之面前叉手行禮恭敬說道:“左相,您當值的時候飲酒,這可是典型的玩忽職守啊!這是對聖人不敬。”

左相李適之連忙將左手邊的酒壺藏到身後,一臉疑惑看着顏真卿,企圖裝無辜矇混過關。

“左相,還是拿出來吧,這美酒香氣本相都聞到了。”

對面的李林甫爽朗笑道。

“罰五千絹,與右相一樣。”

……

如果說宰相家資豐厚,又顧及顏面,被罰時氣氛友好而祥和的話,那針對長安權貴子弟的糾察,則充滿了暴力與激盪!

長安郊外,一百多個縱馬馳騁的權貴家子弟,被神策軍精銳統一“邀請”到一片草地上集中。

而他們的女眷與家奴,則早已被驅散,各回各家報信去了。

新任鑑查院院長的鄭叔清,親自帶着三百神策軍精銳,在長安郊外“抓捕”踏青的權貴子弟。當然了,也包括家裡並沒有人當大官,也不是勳貴或者皇親國戚出身,但衣服穿得很好的倒黴蛋。

爲了震懾這些不學無術的宵小之輩,鄭叔清今日還特意佩劍,以示威嚴。

只是他穿了龍袍也不像太子,身上帶把劍反而顯得文官不像文官,武官不像武官,在外人看來有些另類滑稽。

“本官懷疑伱們當中,有人穿戴逾制僭越。

你們是自己脫,還是本官下令讓人替你們脫呢?

呵呵,你們當中肯定有人想事後讓你們家中爲官的長輩狀告本官。

請隨意,不過那也得等你們回去以後再說。

現在,你們脫還是不脫!”

鄭叔清環顧衆多長安權貴子弟呵斥道。

聽到這話,在場諸多權貴子弟,五陵年少們的表現各不相同。

少數人不以爲然,對鄭叔清嗤之以鼻,但絕大多數人居然都是面色大變!

甚至有人嚇得瑟瑟發抖!原因就出在他們身上穿的衣服上!

其實,唐高宗時期就已經下令,開元以後又得以加強的某個規矩,就規定了貴族與百姓平日裡的服飾要如何穿戴,穿衣服不能亂穿。

某個人處於什麼階級,就必須穿什麼類型與樣式的衣服。其中最嚴苛的規定,就是士庶不得以赤黃爲衣服雜色!

明白點說就是:如果你不是皇族,那身上的衣服就別帶赤黃色,一點都不行,無論是主色還是配色。

然而,即便是這樣,長安城內赤黃色布料的銷售,仍然是供不應求,經常性脫銷。

試問,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宗室子弟,有那麼多皇族宗親在買赤黃布呢?他們這點人又消費得了多少赤黃色布料?

所以答案就是:包括很多朝廷官員在內,很多人就是喜歡外面套普通常服,看起來平平無奇。但裡面的襖子和半臂(一種穿裡面的衣服),都是赤黃色爲底色或綴色。

這就是典型的逾制僭越了!

禁忌的衣服穿在裡面,普通的衣服套在外面。既滿足了自己內心“高人一等”的虛幻優越感,又不會穿出麻煩來。

這種習慣,在長安權貴圈子裡面,已經成爲“不是秘密的秘密”。大家都在玩,但誰也不說破。

現在要“驗明正身”,在場這些五陵年少們,誰不怕啊!

鄭叔清等了半天,發現居然都沒有一個人肯脫掉穿在外面的錦袍。衆多權貴子弟們一個個面面相覷,誰也不肯當出頭鳥,硬着頭皮死撐。

“來人啊,替本官把他們外面的衣服扒了!”

鄭叔清指着那一百多個五陵年少大吼道。

今日他有聖人的力量加持,處於無敵的狀態。只是查穿衣逾制僭越而已,翻不了天!

一陣鬼哭狼嚎的罵聲之後,一件又一件明晃晃的赤黃色衣物出現在眼簾,現場頓時陷入極度的寂靜與尷尬之中。

這一百多人裡面,居然十有八九,都穿着帶赤黃色布料的襖子和半臂。謹慎點的,就加點赤黃花紋作爲點綴;膽子大的,則乾脆整個都是用赤黃色的布料做了襖子!

鄭叔清帶來的神策軍一干士卒都看傻眼了,隨行的太監魚朝恩更是看得欲哭無淚,他都不知道要不要把這件事報給長安天子。

這踏馬事情鬧大了啊!

“鄭院長,您看這事,要不要先緩緩,先報與聖人再說?”

魚朝恩湊到鄭叔清耳邊悄悄詢問道。

發現了一個小偷,那是有人入室行竊。

發現了一百個小偷,那是出現了盜賊團伙,企圖佔山爲王。量變產生質變,性質完全不同了!

鄭叔清也有點傻眼,要是查出幾個穿赤黃色袍子的權貴子弟,那就該罰款的罰款,該震懾的震懾,事情不難辦。

可是現在這些人裡面居然十有八九都逾制僭越,基哥會怎麼想呢?

多半不會有什麼好心情吧。

鄭叔清瞬間就明白問題出哪裡了。

“來人啊,將這些人都帶去大理寺關押!某現在便去面聖!”

鄭叔清對手下那些當差的神策軍士卒喊了一聲。

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69章 官場規矩多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370章 劍指碎葉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327章 多餘之人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時辰(上)第26章 上元夜(下)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344章 王對王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139.明天晚點更新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368章 目中無人第280章 亂125.月末求票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69章 官場規矩多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9章 朝堂風雲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12章 暗流涌動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280章 亂第312章 以攻代守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83章 宰相之才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243.第214章 鬆綁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327章 多餘之人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第329章 傳統藝能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
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69章 官場規矩多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370章 劍指碎葉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327章 多餘之人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時辰(上)第26章 上元夜(下)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344章 王對王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139.明天晚點更新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368章 目中無人第280章 亂125.月末求票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69章 官場規矩多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9章 朝堂風雲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12章 暗流涌動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280章 亂第312章 以攻代守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83章 宰相之才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243.第214章 鬆綁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327章 多餘之人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第329章 傳統藝能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