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玩一票大的

第10章 玩一票大的

晚上回到蓮花池別院,鄭叔清又讓貌美侍女煮茶,可惜方重勇累得都快睡着了,耷拉着臉坐在高腳凳上打盹。

鄭叔清輕輕擺了擺手,示意侍女離開。

“今日你到處閒逛的,有沒有想出辦法呢?”

他很有些不耐煩,三十萬貫的壓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他和方重勇一樣也很累,只不過是心累。

“辦法肯定是有的,而且我是兩條腿走路啊。”

方重勇一邊揉眼睛,一邊略有些不耐煩的說道。鄭叔清太囉嗦了,而且一點都不淡定,不就三十萬貫麼?

安史之亂開始以後,朝廷在長安富人當中隨便搞捐款,連沒搞成的時候都不止這個數!

“這不廢話麼,誰又不是兩條腿走路呢?”

鄭叔清一臉鄙夷的看着方重勇,沒好氣的反問道,也懶得顧忌自身形象,言語很是粗鄙。

他總覺得,方重勇行事飄忽,完全拿捏不住!

“行了行了,我說還不行嘛。”

方重勇一邊揉捏着自己的太陽穴,一邊嘆息說道:“有兩個辦法雙管齊下,不過呢,暫時只有一個辦法可以用而已。”

“那你還不說?”

鄭叔清眼睛一亮,恨不得拍案而起了。

“簡單啊,我看到夔州船塢不少,從事修船造船的人也挺多的。打聽了一下,蜀地的船隻,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夔州。我們賣船就行了,基本上可以湊足三十萬貫。”

方重勇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好像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賣船?你有沒有打聽過船隻的價格呢?伱是當我不知道夔州這裡船隻是什麼價麼?你在把本刺史當傻子麼!”

鄭叔清一邊拍着桌案一邊吼叫道,已經怒不可遏。

“沒有沒有,我琢磨着吧,一艘賣個一千貫,也就賣三百艘而已了。夔州地處要害,難道半年三百艘都賣不到麼?”

方重勇不以爲意的說道,那意思好像就是在說賣幾斤肉一般。

不過也是,唐代揚州等地一個縣一年就產大船三百餘艘!這玩意說起來只要原料齊全,造起來很快的。

而夔州是蜀地的造船中心,歷史悠久技術實力雄厚,有很多世代從事造船的工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下來一天兩艘船而已。

方重勇覺得不過灑灑水。

“夔州這裡,兩三百貫的船,就已經很了不得了,更大的,根本就沒辦法過夔門!你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件事啊!”

鄭叔清對着方重勇咆哮道,那唾沫星子都要噴到他臉上了。

大唐造船業極爲發達,別說是一百貫了,長江下游的寬闊江面上,有的大船可以容納三千人以上,上面甚至還能種菜,一千貫只能造個寂寞而已!

但是,這跟夔州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爲那些大船完全沒法開過來,吃水太深,容易在三峽擱淺。鄭叔清說的問題是一個常識性問題,不過方重勇有自己的想法。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

“使君,我們說這船一艘要一千貫,那就得一千貫。這不是明擺着的嘛,我們提供的不是船,而是過夔門的資格。

好多船,有的大了,容易擱淺;有的又小了,又容易傾覆。這些船過了夔門,很容易在湍急的江流中出事,最後堵塞航道,難道不危險麼?

航道堵塞,影響的是所有人。我們現在站出來定一下規矩,多重的船,什麼樣的船型比較穩妥可以過。

我們是拿自己的信譽出來做擔保,收他們幾百貫,發一個通關許可,這很過分麼?”

方重勇說得理直氣壯,倒是把鄭叔清說得愣住了。

“呃,如果這樣,那我們直接發通關文書不就好了?”

鄭叔清小聲詢問道,感覺方重勇是多此一舉。既然已經決定玩一票大的,又何必束手束腳呢?

唐代風氣開放,地方官員亦是不缺鋌而走險之輩。

“使君,如果我們只開具通關文書收錢,會被人向朝廷告發,說我們強行索賄!我們畢竟沒有拿到朝廷的公文,現在只是上面不禁而已,並沒有說我們收通關文書的錢是合律令的。

但是我們現在是在賣船,不對,我們是建議那些通關的商賈們,在夔州購買本地符合要求的船,我們又沒有拿一文錢,這便是公事。

至於那些夔州沿岸負責造船的商賈,將來自願捐一些錢出來給府衙做善事,我們也不好意思不收,對不對?”

方重勇言之鑿鑿的說道,非常自信。

因爲要保證航道安全,所以只能通過“標準”的漕船,這是對航道的暢通負責,對行船之人的人身安全負責,邏輯上沒問題。

因爲標準的漕船隻有本地纔有,所以商賈們只能去本地購買“標準船”,標準船出事了,那就是夔州官府這邊的問題,是官府在做擔保,這個邏輯也沒有問題。

因爲造船的商賈對府衙表示感激,所以他們自願出來捐贈財帛給官府,這個邏輯同樣沒有問題。

因爲朝廷需要用錢,所以鄭叔清把這些錢,送到長安或者聽朝廷指令運到某個地方,這個邏輯就更沒有問題了。

至於夔州本地的標準漕船價格驚人,那就跟夔州府衙沒有任何關係了,都是商業行爲,買賣自由。

不買,您可以在夔州繼續看風景嘛,又沒人逼迫您通關。

彎彎繞繞的說了一大通,方重勇達成了邏輯閉環。

鄭叔清被震驚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很久之後,他纔有些疑惑的詢問道:“這樣做,該不會激起民變吧?”

“不會,造這麼多船,本地百姓忙都忙不過來,數錢都數到手軟了,誰還會鬧事呢。幫着使君看護城池還差不多,誰鬧事就是跟全城百姓爲敵。”

“朝廷的相公們,只怕要很多年後,才能體會到使君這麼做的苦心。使君的做法,將來一定會有很多人理解的。統一漕船的標準,使其整齊劃一,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行船的安全。只要是一樣的船,按照規則行船,就不會傾覆也不會擱淺。

使君以爲如何?”

方重勇侃侃而談說道,鞭辟入裡,就好像真的有這樣偉光正與高大上一樣。

鄭叔清心中稍安,微微點頭詢問道:“那萬一是朝廷的漕船呢?過夔州江關的朝廷漕船,還挺多的呢。我們也要強制他們換船麼?”

方重勇:“……”

這位鄭刺史想得實在是太多了。吃一吃商賈們的紅利就可以了,難道還想把這一套操作用到朝廷身上?

“使君,還有件事。”

方重勇面色一正說道:“請使君寫一份公函,讓東陽府的府兵,到時候前來夔州府助陣。商船上不乏手持刀劍棍棒的奴僕武士,萬一強行衝關,我們得有人能鎮得住場面。楊若虛那五十弩手只怕會被人輕視了。

要是關鍵時刻鎮不住場子,讓某些船隻逃逸了,那我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前功盡棄了。

明日我便到夔州城外衆多船塢去打聽適合過江關的船型,挑一個最好的,過硬的出來,必不會耽誤使君的好事。”

聽到這話,鄭叔清臉上有些糾結。如果可以,他實在是不想兵行險着。但目前好像也沒有別的好辦法了,誰知道方重勇另外一個“餿點子”行不行呢?

搞不好還不如這個呢!

“也好,你來安排吧,需要什麼幫助就儘管說,已經沒有退路了,唉!”

……

唐朝開元年間,內河航運就極爲發達。

爲保障航運業的持續發展,加強水運管理,朝廷設立了自上而下完備的水運事務管理和執法機構,從立法到執行到監察,可謂是三位一體!

其中尚書省工部所屬的“水部”,負責水流與舟楫航運的立法與行政審查。

而直屬於尚書省的獨立機關“都水監”,是尚書省六部以外中央一級的專門水運管理機關,負責監督巡視水流、河堤、航運與津樑工作,而且大部分的監督與行政管理的任務也由都水監執行。

中央派出的“水陸轉運使司”或“諸道轉運使司”,則是負責協調二者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監視官府漕運是否運行順暢。

但這些機構裡面,有一個盲區,沒有,或者說故意沒有確定下來。

那便是河道的關稅,由誰來收取的問題。不同的州郡情況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令方重勇感覺詫異的是,大唐境內收河道關稅,居然多半是所在地方州郡來辦這件事。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爲如果是由水部與都水監來管這些事,則很容易跟地方州郡的民政產生嚴重衝突。而且中央直屬,不可能派遣很多人去外放做事。

舉個例子,顧況是看管數百頃紅蓮稻田的屯監,整個夔州,就他一個人是中央直轄官員,其他人在田裡勞作,都是佃戶而已!根本就沒有朝廷編制的!包括那些管理農田的小吏也是一樣。

再比如說夔州,如果由中央直屬機構收關稅,哪怕人員沒有問題,也會極大削弱本地財力。

因爲夔州府除了關稅是最大頭外,實在是沒有多少其他進項了,關稅的總額遠遠高於地方所收取的租庸調!也比商稅多了幾乎一個數量級!

到時候這些關卡會不會喧賓奪主呢?會不會造成地方財政的混亂呢?會不會被地方官府所抵制和掣肘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肯定避免不了。朝廷的選擇也很現實,怎麼好管怎麼管。

不把收河道關稅的事情算上的話,這是一套完整的水運管理制度,而且還將水運管理提到法律的高度,全面實行以安全爲主題的水運管理。

有些已經精細到跟方重勇前世差不多的程度。

比如說船家在開航前或航行中,必須隨時對船隻進行安全檢查,保證船體密不滲水。如有滲水,應及時排除,避免造成航行事故,確保船隻維持良好的適航狀態。

再比如說,舟船停泊後,必須設置標識,以便來往船隻及旅客識別。船隻和竹筏在航行途中,要相互避讓,在急流和險灘處如上下兩船會遇,上水船要主動避讓下水船,尤其是險灘激流顯著的長江更要嚴格執行,避免搶行發生事故。

如果沒有遵守上述規定,船家將會受到“笞五十”的處罰。

所有的規定都異常詳細。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唐朝中樞的策略是很好的,安排也不是不巧妙,只是……人手好像不太夠,制定的政策,無法真正落實到位。河道內船隻傾覆與沉沒的現象依然頻繁出現,比比皆是。

因爲負責執行“水務”的都水監,全國總共帶編制的官員加在一起,也不到四百人,確切的說,是362人。

就這,還包括了部門頭頭,主簿文員這樣的角色,真正能下基層幹事的就更少了。

可大唐偌大的領土中,河道又何止百條!如果只指望這些人做事,處理那些繁雜的事務,那麼哪怕他們從天亮忙到天黑,不睡覺不吃飯也幹不完!

因此,河段所在的地方州郡,就承擔起了“協助”管理河道的任務。換言之,都水監根本不下基層,只是定期聽取地方州郡的“彙報”。

都水監的人,都是部署在關鍵節點城池,在那裡辦公。比如說江陵、揚州、洛陽這樣的大城。

具體到夔州這裡,就根本沒有都水監的官員在管理,都是“全權委託”給了夔州府衙。誰讓府城就在夔州江關旁邊呢,鄭叔清不吭聲,誰敢把手伸過來管?

負責緝私、攔截江面船隻的任務,都是楊若虛和他麾下那些團結兵在“兼任”,除了楊若虛掛着軍職外,其他人都是“臨時工”,而且這種活計辛苦不說,也沒什麼油水可撈,平日裡經常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只要沒有船隻衝關逃稅,大船傾覆阻塞航道,他們一般不會出動。

這天一大早,楊若虛就在夔州城外渡口張貼告示,讓手下的人敲鑼打鼓,然後封鎖了夔州江關!不許任何船隻通過!

張貼告示的木板上,貼着一張大紙,上面寫着:

朝廷新規,爲保證水道安全,避免船隻傾覆或者擱淺,只有指定船型與指定運載量的船隻可以通關!

詳情請去府衙門前詢問!

若是有人強行闖關,則以盜匪論處。

看到這個告示,跑船的客商全都傻眼了。夔州商埠確實是可以囤積貨物,但不能說總在這裡呆着吧,要是不能按時通關,後果說大不大,說小那是真不小。

陸陸續續有客商前往府衙,卻發現府衙門前已經堆滿了人。

府衙外的牆上貼着好多告示,一堆人擠在那裡看,好多後來的人根本就擠不進去。

“蜀江水流湍急,船隻容易傾覆,更容易擱淺阻塞航道。朝廷新政,自即日起,通過江關的漕船,必須統一規制,由夔州江關頒發統一的通關證書。一船一證,無證者不得過關。”

“急送貨物過關者,每一艘船,須質押五百貫,若下次通關定製新船,則可憑通關許可,將質押款項贖回。若一年之內不再通關,則到期後來夔州府衙將其贖回。

或可將船上貨物全部卸下,空船過關,貨物以漂沒論處。也可先將貨物卸船,待新船造好後換船過關。”

“夔州府城周邊有船塢可造船,爲保證先來後到秩序井然,須先到府衙辦理過關文書,並領取號牌,再以此文書與號牌,去船塢定製標準漕船。船塢則按順序造船,違者府衙將取締其營造資格。若有商賈私自造船再來申請通關文書,則本府不予下發。”

“本關設立紅名制度,強行通關者,在夔州城內作奸犯科者,私自造船或僞造過關文書企圖矇混過關者,一經查實,永久取消過關資格。”

這哪裡是新規啊,這是紅果果的強買強賣啊!

“狗官橫徵暴斂,我們去開船,跟他們拼了。我就不信他們攔得住所有人!”

一個穿着綠色錦袍的壯漢,舉起一隻手高聲喊道。忽然,遠處射來一箭,直接將他的喉嚨射穿!

“還有敢鬧事的,他就是榜樣!”

身材魁梧,一身皮甲的王忠嗣從府衙門內走出,還保持着射箭的姿勢,拿着角弓沒有放下。身後十幾個身披重甲的府兵,列陣待敵。

漕船的價格,史料中有記載德宗跟大臣的相關交談,基本上就如文中所說。

河道的這一段背景知識描述要好好看一下,跟後續劇情有強關聯。

(本章完)

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150.第136章 錢!錢!錢!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想衝一下月票榜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70章 用力過猛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第79章 節帥的陰影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225.第197章 暗涌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310.第269章 你是自願爲聖人分憂,還是被毒第92章 風來急!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119.新羣開了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119.新羣開了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局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5章 一日殺三子163.第147章 透心涼244.多選題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第34章 變局將至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317.第274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46章 河西故事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72章 不自量力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32章 孤獨行者287.情況穩定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
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150.第136章 錢!錢!錢!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想衝一下月票榜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70章 用力過猛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第79章 節帥的陰影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225.第197章 暗涌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310.第269章 你是自願爲聖人分憂,還是被毒第92章 風來急!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119.新羣開了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119.新羣開了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局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5章 一日殺三子163.第147章 透心涼244.多選題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第34章 變局將至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317.第274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46章 河西故事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72章 不自量力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32章 孤獨行者287.情況穩定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