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

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

巫山縣地域狹小,它的東北面是長江,西面有烏江,南部則有涪江,縣城就位於三江匯聚之地,自古便是渝東咽喉。

到了巫山縣後,方重勇終於知道爲什麼朝廷要把駐軍的地方搬遷到這裡了。因爲比起夔州府城附近船來如梭,無數船隻排隊等清關,這裡江面狹窄,航道單一,顯然好控制得多,很容易便能封鎖江面。

朝廷收縮簡化了西南的防務,自然也會選擇最是省錢省力的辦法。作爲屯兵之地的夔州府城與白帝城,自然因爲商埠的繁榮而放棄了絕大部分軍事功能。

王忠嗣找方重勇當然不單單爲了“招女婿”,而是有件事情很急切,夔州府城人多眼雜,不方便辦,只能來到巫山縣的東陽府才能辦。

巫山縣郊外潮溼,植被茂密,多的是蛇蟲鼠蟻。王忠嗣命人仿照僚人的建築習慣,在野外大營樹立了很多高腳屋(即幹欄式結構),與僚人的居所看上去別無二致。

不得不說,這位將軍哪怕是被貶斥,到地方上以後,對軍務也是用了心的。

二人爬上一個簡陋的高腳屋,裡頭竹牆上的陳設皆是弓弩刀劍。兩人落座之後,王忠嗣將一封從長安送來的書信交給方重勇查看。

趁着方重勇在看信,王忠嗣嘆息道:“我被貶東陽府,身邊一個幕僚也沒有。如今遇到難以抉擇的大事,無人可以出謀劃策。說來也是悲哀,我顧忌家小,有時候真是羨慕你父親行事果決,辦大事不惜身。”

這封信,是太子李瑛寫的。

李瑛給王忠嗣寫信,很有些蹊蹺。因爲後者跟李亨一起長大,關係匪淺,與李瑛卻並無多少往來,也談不上什麼交情。

而現在李亨幫不上王忠嗣什麼忙,甚至被貶東陽府以後,連信也沒有寫過。

李瑛告訴王忠嗣,他可以想辦法讓後者順利回長安,並在宮內擔任禁衛統領一類的職務,不知道王忠嗣覺得如何。

並且李瑛還強調說,李亨已經知道此事,也沒有表示反對,一切由你自己定奪。

意思是這樣,原文寫得很客氣很熱絡,基本上那語氣是把王忠嗣當做十王宅裡的兄弟看待。老實說,當初王忠嗣被養在宮裡,確實也是一切待遇跟皇子沒有多少區別。

這封信讓王忠嗣左右爲難。

一方面他在東陽府這裡毫無前途,連上戰場的機會都沒有,日夜盼望着回長安。

另外一方面,哪怕政治嗅覺並不怎麼樣的王忠嗣,也察覺到李瑛在謀劃着什麼大事!

唐朝父辭子笑,弒兄殺弟的劇目真是演得太多太多了,讓人不能不往那方面去想。王忠嗣寧可相信方有德兒子的話,也不願意去輕信李瑛的承諾。

除非形勢所迫。

“太子欲反。”

方重勇說出了四個讓王忠嗣發抖的字。

“慎言,你雖聰慧,這種事情也不能亂說啊。”

王忠嗣低聲驚呼道。

“王將軍,這件事不是明擺着麼?如果不是要謀反,太子有必要跟一個頗有戰功,卻被貶斥西南的軍中將領說什麼?”

方重勇的話讓王忠嗣沉默了。很多事情就隔着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以後,也就那麼回事,之前他只是刻意不想往那方面去想而已。

“李瑛當了二十年太子,如今的情況,我也從鄭叔清那邊聽到些許傳言。聖人寵愛武惠妃,愛屋及烏之下,亦是對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琩極爲寵愛。

太子會不會覺得,聖人有廢太子的打算呢?”

方重勇沉聲問道。

這番話入情入理,如果李隆基真要廢太子,王忠嗣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那這封信,如何處置?”

王忠嗣指了指桌案上放着的那封“招攬信”。

“這不過是李瑛投石問路之計而已,說不定,他還給其他人寫過。對於李瑛來說,王將軍若是回信響應,則是意外之喜;若是不回,也無妨,反正他已經決定走上這條路,沒什麼好顧忌的了。”

沒想到事情居然這麼嚴重,王忠嗣頓時不知道要說什麼纔好。像他這樣帶兵上陣的將領,面對類似的事情,其實都是在考驗自己的短處,那些豐富的戰陣經驗,半點都發揮不出來。

武惠妃的出身,挑動着皇子們的敏感神經。如果壽王李琩成爲太子,將來登基稱帝……會發生什麼,簡直不敢想象。

也不能說李瑛是在“刁民害朕”,因爲李隆基確實對他很不滿!

“今年年初,聖人還在洛陽。但不知爲何,最後卻提前返回長安,沒多久我便被貶斥到巫山縣。”

王忠嗣一邊說一邊若有所思,感覺這些事情單獨看都沒什麼,但串聯在一起的話,就有些意味深長了。李隆基提前返回長安,是不是察覺到在長安的太子李瑛有什麼異動?

方重勇可不敢高估如今的李隆基,這個人的節操都已經掉沒了!

“依伱之見,應該如何回覆爲好?”

看到方重勇許久沒說話,王忠嗣忍不住詢問道。

收到了李瑛的信,有很多種處理辦法。

最笨的辦法是“已讀不回”,當做啥事也沒發生過。

表面上看很穩妥,實則這是風險最大的應對方法。“已讀不回”,表面王忠嗣看懂了局勢,卻又想坐視旁觀。這種態度,在李隆基眼中,是最惡劣的。甚至與參與其中還要惡劣。

參與其中,只是沒腦子。而已讀不回屬於居心叵測。一個領兵的大將居心叵測,想想都讓人汗毛倒豎!

“王將軍……”

方重勇伸出手,就這樣看着王忠嗣。

“你這是何意?”

王忠嗣一臉錯愣的問道。

“所謂疏不間親,聖人於將軍有養育之恩;忠王與將軍有兄弟之情。我不過同僚之子,俗語有云:疏不間親。很多話,那也得合適的身份才能說啊。要不然我說的話,將軍又如何能信呢?”

方重勇無奈嘆了口氣。

聽到這話,王忠嗣大喜,連忙從懷裡掏出那張紅紙,交給方重勇。

“暫時,你可稱我爲叔父,我稱你爲賢侄即可。回長安後,你便住在王家宅院。”

王忠嗣又從懷裡掏出一封信,讓方重勇懷疑對方到底是不是一個人形信箱。

拆開信,還是老爹方有德的筆跡,字形生硬而有力。

方有德在信上說,他與王忠嗣相交莫逆情同兄弟,現在自己要去幽州幹一番大事業,估計不會再回長安了,所以沒空照顧方重勇,只能將他寄養在王家,一切聽從王忠嗣安排即可。

渣爹一貫的風格,從來不問方重勇行不行好不好,反正都是做完再說。

“叔父,此事非常要緊,絕不能當做什麼也不知道。”

方重勇很自然的改口了稱謂說道。

王忠嗣微微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

“那要如何應對纔好?”

“直接回信拒絕,然後在信中痛斥太子應該謹守本分,朝廷自有法度,不是他用來收買人心的籌碼。至於這封信,就沒有必要專門送去聖人那裡了,送去了反而有做賊心虛之嫌。”

方重勇說出來自己的看法。

不回信是居心叵測,把信轉給李隆基,則是做賊心虛。唯有就事論事,斷然拒絕,方能自證清白。

“言之有理,確實應該如此。”

王忠嗣微微點頭。

其實很多事情就是缺得力之人商議處斷,所以當事人很容易犯迷糊。只要能找到向來有主意的心腹之人,就很容易作出正確判斷。關於如何回覆,王忠嗣心中早有想法,方重勇只是確定了他的想法,堅定了他的決心罷了。

“叔父,我想學兵法。”

方重勇雙手合十行禮,對着王忠嗣深深一拜懇求道。

“戰陣上的那些東西,我自己心裡明白,但是無法教你啊。若是我只求應付了事,到時候可能害了你性命。”

王忠嗣有些懊惱的說道。

這個未來女婿是真不錯,一來背景是老朋友的兒子,不至於養成白眼狼;二來足智多謀,年紀輕輕就心智沉穩,未來必成大器!要是可以,王忠嗣當然願意傾囊相授,教習兵法。

可是方重勇哪怕再聰慧,甚至可以出口成詩,他現在也不過是個連騎馬都不會的孩童而已啊。

戰陣上真正的心得體會,那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最多身臨其境的時候多多提點一下,戰爭的能力需要在戰爭中學習,趙括是不是紙上談兵另說,但歷史上一向不缺只會紙上談兵的廢物。

王忠嗣這是掏心窩子的話,就看方重勇能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了。

“明白了,那事不宜遲,侄兒這便回夔州府城吧,那邊的事情,關乎到我何時可以回長安。待我回長安後,會運作叔父升遷外放。叔父只有手裡握住了兵權,才能自保。不然連李瑛之流,都要對叔父露出獠牙來。”

方重勇一本正經的說道,他的語氣神態,讓王忠嗣一點都不懷疑這件事究竟能不能辦成。

“如此……也好吧。”

王忠嗣微微點頭,並不是他着急認女婿,而是現在他聞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味道。

他也知道,自己並不是那種政治嗅覺很靈敏的人。

李瑛那封信,更是讓他明白,也不是說躲到偏遠的地方,就能躲過政治上的明槍暗箭。

方重勇的話,一點都不錯。

“我送你回夔州府城吧。”

王忠嗣嘆息道,一臉惆悵。

……

“好!好!”

鄭叔清看到方重勇才一日就返回了,比見到自家的貌美妾室還興奮。

他走過來湊到方重勇耳邊低聲說道:“今日我查了下賬目,已經湊齊十五萬貫了。很多人都是返回後沒有贖回五百貫押金,而是追加了五百貫造船。這個月我們應該就能湊足送回長安的鉅款了……”

看到鄭叔清如此興奮,方重勇有氣無力的打斷道:“使君,我有種不詳的預感,你難道沒發現,王將軍他們一行人在白帝城進展太順利了麼?”

順利?我大唐天下無敵,剿滅幾個盜匪而已,需要大動干戈麼?這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鄭叔清一愣,完全不懂方重勇想說什麼。

“要加快進度了,今日把船廠的那些商賈們都叫來,工期加快,多招募人手,一日三輪換不停。”

方重勇急切說道。

他想起自己這一招裡面有個巨大的漏洞,不知道朝廷有沒有發現。隨着李隆基表態支持鄭叔清,清關改回原制度暫時是不可能了,但是,不能改制度,並不代表某些人沒有別的辦法挽回損失。

重置漕船這麼大一塊蛋糕,怎麼能讓夔州這邊的人單獨吃呢?

半個月後,方重勇和鄭叔清忙得累死累活,想盡辦法加快進度,加快船隻更新進度,最後,包括預付款在內,終於湊齊了三十萬貫!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朝廷的新政令到了。

府城北面蓮花池別院的書房內,鄭叔清氣急敗壞的來回踱步,手裡拿着朝廷的政令文書,幾次想拋擲到地上踩兩腳,最後還是忍住了。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你說現在要怎麼辦?”

鄭叔清又開始焦躁起來,他這個人一旦焦躁,就喜歡走極端。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今天都在腦闊疼,連假扮盜匪劫掠商船的餿主意都動過心思。

“政令要求我們堅持改制後的清關之策,但是又說夔州地處偏僻,船廠一旦出事,則影響漕運大計。讓我們將適合過夔州江關的船型圖紙交付給朝廷,每年實行配額制度,讓江淮的船塢也能造這樣的船,以免惡性競爭最後造出的船不堪使用。

老實說,我覺得這一招還挺合理的。”

方重勇無奈嘆了口氣,後知後覺,他終於知道那夥“賊人”,爲什麼故意要來白帝城送人頭了。

朝廷那邊很多大臣也形成了“邏輯閉環”。

因爲夔州船塢差點被襲擊,所以把能夠清關的船隻都丟夔州生產,風險很大。

因爲船隻生產受到威脅,所以蜀地到揚州之間的漕運也受到了威脅。

因爲改變或者擴大生產區域,並不影響清關制度,所以在別處生產同類漕船,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爲分散生產就分散了風險,所以朝廷應該給夔州下政令,強制其讓渡部分船隻生產的訂單。

計劃通!完美!

一切果然如方重勇料想的那樣,只要是漏洞,就一定會被人鑽空子。能拖延這麼久,他估計李隆基肯定在裡面發力了。但皇帝的力量也不是無限的,皇帝需要的是有能力,能辦事的狗,而不是需要自己一直維護甚至是保護的狗。

現在方重勇和鄭叔清二人一隻腳已經上岸,另外一隻腳還在水裡。

剩下的十萬貫,也就是李隆基額外要求的錢,怎麼弄?

鄭叔清給方重勇看了一下朝廷的所謂“配額”,夔州這邊今年接的訂單早就超標了!

是鋌而走險把朝廷的政令當做不存在,還是……另闢蹊徑?

又一座似乎不可逾越的大山擺在了方重勇面前。

(本章完)

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109.第106章 當世界對你不再寬容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28章 簡單任務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時辰(上)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第363章 But I like it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28章 簡單任務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84.第166章 “低調”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184.第166章 “低調”139.明天晚點更新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184.第166章 “低調”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51章 關於歷史推演測試的回覆206.第182章 拯救廢柴金吾衛169.第153章 狗衙內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250.更新通知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25章 第一幕總結,順便求個票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第319章 豬不能一次殺完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250.更新通知第280章 亂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72章 不自量力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55章 盛唐小學生253.第220章 很有意思,也很沒意思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352章 不可說之事169.第153章 狗衙內
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109.第106章 當世界對你不再寬容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28章 簡單任務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時辰(上)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第363章 But I like it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28章 簡單任務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84.第166章 “低調”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184.第166章 “低調”139.明天晚點更新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184.第166章 “低調”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51章 關於歷史推演測試的回覆206.第182章 拯救廢柴金吾衛169.第153章 狗衙內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250.更新通知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25章 第一幕總結,順便求個票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第319章 豬不能一次殺完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250.更新通知第280章 亂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72章 不自量力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55章 盛唐小學生253.第220章 很有意思,也很沒意思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352章 不可說之事169.第153章 狗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