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重逢有日

五月初, 正是桃花灼灼開滿天涯的時候。

東郊的亂葬崗卻依舊是陰風陣陣,寒氣逼人而來,桃夭跪在一座新起不久的墳旁, 燒一些東西。

她剛剛從監牢裡放出來, 便馬上來了這裡。

桃夭一身素衣, 邊燒邊說:“這是大小姐櫃子裡的那些小物件, 我看你以前總趁沒人的時候偷看, 抄家的時候我便偷偷帶了出來。現在燒給你,你會喜歡吧。”

抹了兩把淚,想了想, 繼續說:“你可別怪我啊,我那時不是故意悄悄偷看你的。以前你總是對我發脾氣, 現在好了, 看你還怎麼發脾氣。”

桃夭說不下去了, 煙熏火燎,又嗆人, 她總想流眼淚。

小螞蚱小泥人都笑着化爲灰燼。

桃夭回城的路上,一輛朱輪華蓋八寶車追上了她,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桃夭知道,這是暖醉閣特有的香料, 一兩千金。

擡頭一看, 馬車停在前面, 飛花正撩了簾子, 笑吟吟的看向自己。

他們是暖醉閣的好姐妹, 桃夭嫁進了俞府也沒斷了聯繫。

只是桃夭一門心思棄娼從良,洗盡鉛華;而飛花則是天生的歡場班頭, 脂粉領袖。

兩人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處的不錯。

飛花道:“俞家倒了,妹妹可有什麼打算?”

桃夭苦笑:“是啊,監牢也做過了,可不是倒了。我能有什麼打算?”

飛花試探:“妹妹青春正好,何不回暖醉閣?公子王孫、五陵年少,什麼樣的男人沒有,非要在俞伯嵐這一棵樹上掉死?”

桃夭搖頭:“我不回去,我要守着他。”

飛花指着東郊亂葬崗:“守着他,一羣墳地,一堆白骨?妹妹你莫不是瘋了?”

桃夭苦笑,她清醒得很。

飛花從袖中掏出一張地契,一張銀票,遞給桃夭。桃夭看清了這兩件東西,不肯接受。

飛花搖頭道:“你拿着。這地契便是東郊一處宅子,還是那年我藉口到你府上打聽消息,向胡東來那個老東西訛來的。你該受。”

桃夭卻堅決不要:“姐姐好意,妹妹心領。只是妹妹已經脫離了暖醉閣,便不是那裡人,不值得姐姐你對我這般好。”

飛花忽然放肆大笑:“莫不是妹妹嫌我這賣肉的錢不乾淨?也對,你既然離了那虎狼窩,定是見着我們也要繞道了。真是不好意思,煙花女子髒了您的雙眼!”

說着欲走,駕馬車的小廝已經動了,桃夭忙解釋道:“姐姐,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受,我受。”

飛花叫馬車停下,把銀票地契放到桃夭手上,癡癡的道:“妹妹拿了姐姐的東西,可就不要再回暖醉閣啦,姐姐很是害怕你搶我的生意呢。再也不見了吧!”

“回暖醉閣!”――這一聲是對駕馬的小廝說的。暖醉閣的頭牌,駕車的人自然不能是粗鄙的車伕,而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廝。

那小廝趕起馬車,濺起桃夭滿身塵土。她一個人立在風中,很久,很久。

飛花用心良苦,桃夭深感其恩。風塵女子,手帕姐妹,不敢談什麼生死與共,但患難處,卻也是仗義每在屠狗輩。

自沈靖除掉俞家,安王之國之後,大夏如日中天,太平昌盛。

沈靖獨掌權柄,不負這山河日月。

俞九兒求仁得仁,賢后之譽揚名天下,百代青史,必書其名。

朝堂安安穩穩。連直言能諫的商景行最近都無甚可諫,修養生息。將近四十歲的人,終於尋找第二春,娶了個溫柔賢惠的女子做續絃。近日正在休婚假,整個人的線條都比以往柔和了多。

後宮和和美美。連以往最能作妖的蘭嬪,都無甚妖蛾子。她哥哥打了勝仗,妹憑兄貴,已經封了蘭妃,按道理應該美得四處嘚瑟,帶着白眼珠子去問候問候剛被打入冷宮的淑妃。

可是她卻自沈靖回來後終日在玉清宮抄《金剛經》,連清涼殿都少去,人人都說蘭妃轉了性,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那經書爲誰而抄。

春去夏來,夏去秋來。徐三娘離京的日期,在沈靖的溫柔和自己的沉迷下一天一天往後拖。終於,到了連樹葉都不願意在大樹上停留,紛紛飄落的時候,徐三娘決定走了。

因爲她發現了自己的一些變化,她怕自己此時不走,便再也不忍心走。

皇城困不住徐三娘,沈靖也不想用皇城困住徐三娘。

徐三娘是自由自在的鳥兒,應當翱翔在天上,快樂、自在、無憂無慮。

要走已經是徐三娘和沈靖的默契,只是什麼時間走的問題。

她想回蜀中萬劍門,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見見父母的師兄師弟;她想去塞北祁連山,看看姐姐出生的地方,有多麼的壯闊;她還想去江南,尋訪那位曾經給她娘算過命的卦師……

也許,她還會到廣安,看一看陳巽教出了怎樣的學生,看看他和陳小蓮的孩子長得像誰;

也許,她會偷偷的去南安,尋訪春姑和豆豆的下落,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得上他們的;

也許,她還會和何簡在不經意的地方相遇,互相調侃。那時候,小童該是個女人打扮吧,便沒有臭小廝那麼討人嫌了。

徐三娘走的那天,沈靖送她到西郊。

芳草蘺蘺,落葉飄零,徐三娘牽着棗紅馬,同沈靖並肩而行。

她的身上,帶着俞九兒的泥人,就如同俞九兒跟着她一般。俞九兒心在皇城,志在九天,能夠找到姐姐,徐三娘心願已了,不想奢求。

出了城門,沈靖停下腳步,看着徐三娘牽馬遠去,沈靖輕聲道:“三娘。”

徐三娘回過頭,臉上滿是輕鬆明媚的笑容,一時間沈靖竟不敢直視。他跑上前去,抱住徐三娘,用的是一生的力氣。

徐三娘任由他抱着,金色的夕陽照在徐三娘紅色箭袖上,泛出粼粼暖光。

“三娘,等我。”沈靖在徐三娘耳邊輕聲道。

徐三娘頷首:“好。”

不是帝王和民女,只是兩個相愛的男女,給彼此的承諾。

徐三孃的身影漸漸遠去,她一直沒有上馬,沈靖以爲,這是她爲了讓自己多看她一眼。

從此,朝堂再無徐三娘,而江湖則多了餘歡顏。

從此,江湖路遠,萍蹤浪跡,惟願你我重逢有日。

番外/尾聲

十年後,大夏天定元年。

夏京城煥然一新,迎接他們新的天子,年僅十八歲登基的皇帝沈恪之。

沈恪之在平定安王叛亂時立下大功,是以年紀雖小,上到朝中大臣,下到平民百姓,卻沒有一個敢看輕他的。

夏京的通才客棧已經改成通才茶館,由掌櫃王通才的獨子王順繼承。這王順沒別的愛好,就愛喝個茶,聽個說書的。甫一接手,便把個好好的客棧牌匾摘了,換上了“通才茶館”四個字。

王通才氣得眼冒金星,差點兩腿一蹬氣死了,多虧王順請來京城的名醫調治,再加上通才茶館說上幾處好話本,掙得也不比客棧少,王通才這纔算活過來。

今天通才茶館熙熙攘攘,人滿爲患,原因無他,京城名嘴孫大嘴要說故事了。

樓下大堂早已經坐不下,新來的客人都被王通才笑得一臉菊花的迎到二樓雅間去了。雅間掙得錢多,王通才歡喜得緊。

剛剛進去的女子,一身明豔的紅,讓王通才想起了十幾年前的那個伶俐張揚的紅衣女子。

搖了搖頭,定是自己看錯了,人家是狀元夫人,此刻正該在廣安。

更何況和那女子同行的,是一個沉默的男人,兩人還帶着個同樣一身紅衣的小女孩兒,顯見是一家子了。那男子分明不是當年住過店的狀元郎。

王通才卻是不知道陳巽與徐三孃的離合遭際。

二樓雅間坐定,徐三娘笑道:“那王通才的眼神兒幾時變得這樣差了,怎麼連我都沒認出來!”

紅衣小女孩八、九歲的樣子,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用甜甜的聲音問道:“娘,你認識那個菊花爺爺呀?”

徐三娘一聽“菊花爺爺”這個詞,再想起來王通才的那張老臉,一時樂不可支,剛剛喝進嘴裡的茶噴了一地。

摸着小女孩兒的頭道:“乖女兒,這比喻精闢又生動,很是得你娘我的真傳。”

坐在一旁的黑衣男子像座山一樣靜默,卻在看向徐三娘母女時溫柔欲滴。

正是沈靖。

沈靖用了十年的時間,北定北涼,簽訂合約,北涼向大夏稱臣;南平安州,鎮壓安王謀反。

從此,大夏再無可忌。

他將皇位傳與沈恪之,自己則來尋徐三娘。

原來徐三娘當年離京時已有身孕,回蜀中誕下一女,名言言。

徐三娘見到沈靖之時沒有一絲驚訝,只道:“你來啦。”

一家三口暢遊四海,徐三娘卻道要回夏京看看,這纔有二人通才茶館一行。

孫大嘴的確不負名嘴之稱,把個《狀元郎夜遇龍女》講得纏綿悱惻,蕩氣迴腸。

這出話本本是在穆州府流行,這幾年竟傳到的夏京,風頭一時無兩。

只聽孫大嘴說完故事,又道:

“各位看官,你們道這陳生陳秀才是何許人也?正是永熙十年的狀元郎陳巽,後來官至禮部侍郎的。這位禮部侍郎激流勇退,正是年輕有爲的時候遞了辭呈,回廣安開館教書去也。”

“這十年來教出了三位狀元,四位榜眼,七位探花,十六位進士。單單永熙十八年的科舉,其中狀元、榜眼、探花竟都是出自陳巽陳先生門下。現在多少士子不遠萬里遠赴廣安,就是爲了拜在陳先生門下,求其指點一二。”

徐三娘低聲道:“好個陳巽,當年我就知道他定會有一番作爲的。”

沈靖馬上附和道:“三孃的眼光總是好的。”

言言不開心了,嘟着嘴對沈靖道:“爹爹,你總是亂誇娘,昨日娘把你趕出房間去吹冷風,你還笑着說娘真是奇女子。你要是當皇帝,一定是個昏君!”

言言狂言一出,徐三娘剛剛嚥下去的桂花糕就噎住了,咯咯直笑。

沈靖把自己的茶杯遞給徐三娘,他不以爲忤,掐掐言言的小臉,笑道:“爲了你娘,便是做昏君也值得。”

徐三娘剛剛喝了口茶把桂花糕嚥了下去,聽着沈靖不要臉的話,又開始打嗝。

徐三娘想,這次重逢沈靖後,別的都好,就是……太不要臉了。

特別是當着言言的面,教壞小孩子怎麼辦。

徐三娘很認真的考慮,今夜是不是也應該讓他出去吹冷風。

茶會喝完,說書會散場,徐三娘和沈靖重逢有日,再不分離。

43.番外一:焉得諼草5.新後九兒7.初次見面29.北涼使臣28.歡言歡顏5.新後九兒7.初次見面14.一紙休書38.貴妃大喪44.番外二:日居月諸14.一紙休書28.歡言歡顏20.千里相救33.芳名永壽26.暗室懲罰8.陰謀陽謀22.人間慘景30.城外送別39.皇城被圍27.天家無情7.初次見面44.番外二:日居月諸43.番外一:焉得諼草30.城外送別35.宮廷政變28.歡言歡顏26.暗室懲罰27.天家無情37.再添新變3.天子大婚26.暗室懲罰3.天子大婚18.借糧遇險24.陰差陽錯19.綁了上山1.後宮無主22.人間慘景30.城外送別13.劍客之女27.天家無情27.天家無情20.千里相救8.陰謀陽謀17.廣安大旱9.心中秘事5.新後九兒34.兄妹鬥法9.心中秘事4.三娘結親34.兄妹鬥法31.除夕之夜2.書生報恩22.人間慘景44.番外二:日居月諸31.除夕之夜14.一紙休書31.除夕之夜3.天子大婚7.初次見面2.書生報恩24.陰差陽錯2.書生報恩12.瓊林夜宴24.陰差陽錯39.皇城被圍28.歡言歡顏34.兄妹鬥法33.芳名永壽42.重逢有日20.千里相救21.惡自有報36.通敵叛國8.陰謀陽謀18.借糧遇險8.陰謀陽謀15.顧家舊案28.歡言歡顏5.新後九兒18.借糧遇險39.皇城被圍11.割袍斷義37.再添新變6.進京趕考7.初次見面16.往事如煙13.劍客之女8.陰謀陽謀6.進京趕考33.芳名永壽20.千里相救8.陰謀陽謀37.再添新變26.暗室懲罰11.割袍斷義35.宮廷政變21.惡自有報34.兄妹鬥法32.天下蒼生
43.番外一:焉得諼草5.新後九兒7.初次見面29.北涼使臣28.歡言歡顏5.新後九兒7.初次見面14.一紙休書38.貴妃大喪44.番外二:日居月諸14.一紙休書28.歡言歡顏20.千里相救33.芳名永壽26.暗室懲罰8.陰謀陽謀22.人間慘景30.城外送別39.皇城被圍27.天家無情7.初次見面44.番外二:日居月諸43.番外一:焉得諼草30.城外送別35.宮廷政變28.歡言歡顏26.暗室懲罰27.天家無情37.再添新變3.天子大婚26.暗室懲罰3.天子大婚18.借糧遇險24.陰差陽錯19.綁了上山1.後宮無主22.人間慘景30.城外送別13.劍客之女27.天家無情27.天家無情20.千里相救8.陰謀陽謀17.廣安大旱9.心中秘事5.新後九兒34.兄妹鬥法9.心中秘事4.三娘結親34.兄妹鬥法31.除夕之夜2.書生報恩22.人間慘景44.番外二:日居月諸31.除夕之夜14.一紙休書31.除夕之夜3.天子大婚7.初次見面2.書生報恩24.陰差陽錯2.書生報恩12.瓊林夜宴24.陰差陽錯39.皇城被圍28.歡言歡顏34.兄妹鬥法33.芳名永壽42.重逢有日20.千里相救21.惡自有報36.通敵叛國8.陰謀陽謀18.借糧遇險8.陰謀陽謀15.顧家舊案28.歡言歡顏5.新後九兒18.借糧遇險39.皇城被圍11.割袍斷義37.再添新變6.進京趕考7.初次見面16.往事如煙13.劍客之女8.陰謀陽謀6.進京趕考33.芳名永壽20.千里相救8.陰謀陽謀37.再添新變26.暗室懲罰11.割袍斷義35.宮廷政變21.惡自有報34.兄妹鬥法32.天下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