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家族

來自西北的董卓軍將士有個與中原官軍比較明顯的區別,即他們的甲冑基本都帶有犛毛邊絨,用以在寒冷時節抵禦從甲片縫隙趁虛而入寒氣。

除此之外,有些將領的耳垂上還會掛着類似中原婦人佩戴的玉璫,這個習俗源於邊陲羌人與胡人。董卓軍大多來自漢羌雜居之地,雙方生活方式長期相互交融,他們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而且有不少人其實都帶有羌人血統,即便董卓本人亦是如此,這也是爲何他自小混跡於胡羌諸部落遊刃有餘,甚至與許多部落豪帥交心的原因之一。

張蒙先看到來人耳上耀耀生光的碧色飾物,隨即便想起了昨日雒舍中的情形,再看對方相貌,果不其然正是董卓軍中騎司馬郭汜。

郭汜早年是盜馬賊,後來受招安從軍,雖成了官軍,可眼神中依然掩藏不住狡黠兇殘。

“在下張承英,郭司馬還記得我嗎?”

郭汜轉了轉脖子,也不下馬,居高臨下俯視,故作輕慢之色:“誰?不記得。”

張蒙知他存心刁難,忍氣吞聲,再道:“我與董公乃世交,求見董公。”

郭汜歪嘴一笑:“誰告訴你董公在宮中的?”

“適才偶遇呂奉先,他說的。”

“呂奉先?”郭汜撇了撇嘴,“他算什麼東西?董公的行蹤哪能被他知道。”

“哪麼董公今何在?”

“無可奉告。”郭汜將右手提着的環首刀輕輕搭在自己的右肩上。

張蒙沉得住氣,又道:“我在宮中任職,要覲見天子。”

“有印綬或者符牌等憑證嗎?”

“沒有,前日宮中大亂,我等保護天子退避,走得急,沒帶上。”

郭汜並不正眼看人,陰陽怪氣道:“那可不成,宮廷重地,沒有憑證豈能隨意開放。”

張蒙忍不住向前跨了半步,霎時間,只見眼前白影一閃,一支弩箭重重插在腳前。

郭汜舉手,示意身後宮門樓上的蹶張士穩住,帶着冷哼道:“再走半步,生死難測。”

張蒙心想:“董卓避見外人,一定是在宮中有重大謀劃,有郭汜擋着,進不去,即使我換其他宮門走,想來也是一樣的結局。”審時度勢,也不說話,牽馬轉身便走。

“不送!”

背後郭汜得意喊着,單仲一面緊跟上來,一面不時回頭張望,小聲道:“張君,咱這就走了?”

張蒙凝眉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勢不由人,得另尋法子。”董卓勢力現在如日中天,自己勢單力孤,絕對不能硬碰硬。

兩人離開東‘明門後,徑直前往步廣裡。

步廣裡的裡監門是個相熟的,堆笑相迎。張蒙問道:“這兩日可見到了季仲明?”

裡監門搖頭道:“未曾,幾次途經,似乎連院門都沒開過。”

季宣的家宅距離西里門不遠,等張蒙親自去看,果然院門緊閉,內外無人,心下思忖:“季宣沒有回家,難道直接進宮了?不會吧,按照宮門戒嚴的架勢,他怕也難進,到底去了哪裡?”

一時想不通,並不耽擱,按照早前就想好的計劃,沿着巷道繼續走,繞了小半圈,來到叔父張昶的居處。

張昶爲人低調謙和,厭惡鋪張奢華,宅院規模不大,兩進而已,瞧不出是官宦人家,在周圍深宅大院的對比下甚至頗顯寒酸。

張蒙走到院門處,順手摘了出牆枝椏上的棗子嚐了一口,口感熟透了,暗想:“這是叔父家中自種的棗樹,往常八月底果實就已成熟,叔父會全都採摘下來,自食一些,其餘的分送給鄰里,怎麼如今果熟滿枝,還不聞不問的。”只覺有些異常,更添擔心。

尚未敲門,巷子的暗處走出個身影,卻是史阿。

“張君。”

“你怎麼躲在這裡?”張蒙奇怪問道。

史阿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門裡人問話,我答是張君派遣,卻叫不開門,只說要進門,除非張君親至,所以......”

張蒙點頭道:“明白了。”史阿雖說身手矯捷,總不可能強行闖進自己叔父的家中。

單仲捏着嗓子,故意道:“哦,連個院門都進不了,需要不要我姓單的幫忙啊?”

史阿惱道:“好,我把你扔進去,你替我開門!”

張蒙止住兩人拌嘴,自輕釦院門,一連幾下,院子裡傳來不耐煩的聲音:“都說幾遍了,不是張氏子弟,不給開門!”

“阿棗,是我,開門吧。”張蒙輕聲呼喚。

“你、你是......是兄長嗎?”

院門隨後“吱啊”一聲開了,站在門內的是一名少年。

張蒙微笑道:“阿棗,許久未見了。”

這少年儒生打扮,四肢纖細,瘦瘦小小的,是叔父張昶的獨子張鵠,小名阿棗,今年不過十四歲,在太學爲諸生,學習經義。

“兄長,你來了!”

張鵠本來蒼白的臉上因爲喜悅浮現出一點氣色。他的名字是張奐起的,來源於樑鵠,是當今的隸書宗師,一手八分書名動天下,甚至因爲書法了得,受到漢靈帝的賞識,官運亨通。張奐以此樑鵠勉勵張鵠,自有期許。

“他們是......”張鵠看到史阿與單仲,感覺不像好人,忐忑不安。

張蒙拍拍他的肩膀,溫言道:“他們都是我的朋友,和季仲明一樣,看着兇罷了。”

張鵠這才安心,將三人迎進前院,接着手忙腳亂去準備茶水。

張昶的髮妻早亡,後來並未續絃,膝下只有張鵠這個孩子,又不置產業,家中除了一個幹雜活的阿嬭,再無其他下人——阿嬭即是乳母,張鵠的母親難產而死,張昶只能請個年紀大的乳母餵養張鵠,後來覺得她人勤手巧,便留下了。

四下都是冷冷清清的,毫無人氣,張蒙暗自嘆息,等張鵠端來茶水,問道:“你阿父還在衙署上值嗎?”

張鵠搖着頭道:“沒有,阿父染病在牀。”

張蒙吃驚道:“怎會如此?”

“前幾日宮中生亂,阿父受到驚嚇,歸家後心悸難平,又染了風寒,一病不起。”

“大夫怎麼說?”

“只說需要靜養,至少半個月不得再受驚擾。”

張蒙嘆了口氣,沒說話。

敦煌張氏在祖父張奐之時聲名達到頂峰,張奐有先見之明,不願意家道在自己之後走向衰落,因此在自己能量未竭之前,儘自己的一切可能扶持自家子孫接班。可惜事與願違,張芝、張昶兄弟都沉溺巧技,無心仕途,直到張奐死時依然沒有起色,而且二人都是單傳,香火不旺,張奐生前最後幾年心灰意懶,多少有點鬱鬱而終的意思。

當下整個敦煌張氏,拋開其他支系不談,只張奐這一脈有希望繼承張奐衣鉢之人屈指可數,張蒙算一個,此外還有兩人,一個是比自己還小几歲的三叔張猛,另一個便是身前這個從弟張鵠了。

只從年齡上看,自己無意間居然成了家族後生的領軍人物,張蒙每次想到這裡都會搖頭苦笑。一個家族的興旺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事實證明,只會舞文弄墨、風花雪月,決計是振興不了家族的,甚至會導致家族在殘酷的競爭中慢慢走向滅亡。

亂世將至,容不得稍許的軟弱與隨性。

長兄如父,張鵠一直對張蒙心存敬畏,此時見張蒙不聲不響、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問道:“兄長,吃過了沒?不如我先讓嬭婆煮些吃食果腹......”

話說到一半,院外響起敲門聲,而後有人側身探進來,看到一院子的人,微微驚訝。

張蒙認識對方是步廣裡的里正,起身見禮。

里正看史阿與單仲面生,隔着幾步仔細打量了幾遍,最後卻是搖了搖頭。這時候院門被推開,原來里正的後面還跟着好幾個摩拳擦掌的漢子。

張蒙看他滿頭大汗,疑惑不解:“里君來此,有何貴幹?”

里正抹着額頭的汗,說道:“才接到上官的指令,捉拿叛賊。”從腰間抽出一卷灞橋紙,遞給張蒙。

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十八章 七寸第七章 追敵第十三章 紈絝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四章 勤王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四章 真英雄也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十四章 勤王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四章 勤王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四十章 愛妾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六章 黑山賊第二章 殺人術第五章 解圍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十三章 紈絝第二章 殺人術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十一章 大不敬當斬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九章 天子何在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九章 天子何在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七章 追敵第十八章 七寸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七章 追敵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十七章 忠臣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十三章 紈絝第十九章 論劍第七章 追敵第十三章 紈絝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十八章 兗州刺史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二十章 青梅竹馬第三十二章 殺意第十八章 七寸第二十七章 火海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四十章 愛妾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七章 追敵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四章 勤王第八章 血雨第二十七章 火海第十章 董卓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
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十八章 七寸第七章 追敵第十三章 紈絝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四章 勤王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四章 真英雄也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十四章 勤王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四章 勤王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四十章 愛妾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六章 黑山賊第二章 殺人術第五章 解圍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十三章 紈絝第二章 殺人術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十一章 大不敬當斬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九章 天子何在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九章 天子何在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七章 追敵第十八章 七寸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七章 追敵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十七章 忠臣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十三章 紈絝第十九章 論劍第七章 追敵第十三章 紈絝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十八章 兗州刺史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二十章 青梅竹馬第三十二章 殺意第十八章 七寸第二十七章 火海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四十章 愛妾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七章 追敵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四章 勤王第八章 血雨第二十七章 火海第十章 董卓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