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門樓

呂布聽了張蒙的請求,斷然拒絕:“不是我不幫忙,只是董公有令,這幾日不見外客。不過你等若只是進城,當無阻礙。”說完,帶着一衆手下自去。

曹操眉緊如川,看着呂布等數騎馳遠,問道:“承英,你見董卓做什麼?”

張蒙道:“宮中政令不明,對外戒嚴,聽呂布言語,如今京師上下兵馬大多受董卓節制,我要入宮,找董卓確認來得方便。”

曹操沉吟片刻,嚴肅道:“董卓爲人,我多有耳聞,並非易與之輩。此次丁原暴死,十有八九出自董卓策劃,可見其打擊異己之能,你去找他,只怕自陷泥沼。”轉而嘆道,“一宿功夫,朝中格局大變,滄海橫流,又將有多少人會趁時而起。”

張蒙接話道:“此中必有孟德兄你一席之地。”

曹操仰頭大笑,隨即道:“京師變局之劇超出預期,我得先走一步,承英,後會有期!”在馬上對張蒙與閔貢分別行禮,而後大吒催馬,急急奔離。

張蒙望着他的背影,心想:“只怕是去找袁紹、鮑信等人了,他們是一夥兒的死黨,休慼與共,如何進退勢必要達成共識。”想到這裡不由慨嘆,“在這個時代,家族與朋友的關係網實在太重要了,沒有人脈與班底,寸步難行。天下有變,只靠自己單打獨鬥難有出頭之日,曹操能考慮到這些,我也不能落後,得想想有哪些親朋現下可以儘快聯絡的......”於是開始在腦海中搜尋起了相關的記憶。

頭一個想起的人是季宣,自從在雒舍分別,他應該已經提前回到了雒陽。

“季宣身份與我相仿,他若被擋在宮外,我的處境只怕好不了多少。”張蒙尋思,“從谷門進城,去北宮的路上會經過他居住的步廣裡,可先去看看情況。”

雒陽皇宮有兩處,分別爲北宮與南宮,通常皇后、太子等住在南宮,皇太后則住在北宮。又因爲皇帝劉辯年少,沒有皇后與太子,故而與太后何氏同住在北宮。

步廣裡是北宮東面的民居聚落,與臨近的永和裡一樣住着大量的士族。季宣家不是士族,但此前由於父親戰死,朝廷撫卹了一間步廣裡的小宅院,所以住在那裡。步廣裡西邊里門對過去就是北宮的東大門“東‘明門”,交通亦是方便。

張蒙這時又想到了兩個人,分別是張昶與司馬朗。

張昶字文舒,是張蒙的二叔。他本年四十出頭年紀,按這個資歷外放出去,最差也是秩千石的縣令,然而事實卻仍是在少府屬下任職秩六百石的黃門令。這既與他恬淡的性格有關,也與他對書法的癡迷密不可分。

張蒙的父親張芝工於草書,舉世無雙,爲此還放棄了仕途。張奐當年忍痛接受了這一事實,安排長子繼承家業。張昶雖然與兄長的興趣相同,無心入仕,但在張奐的逼迫下不得不離家來京師做官,只是毫無進取心,官職多年來原地踏步也就不奇怪了。

張昶也住在步廣裡,老實說,張蒙並不期待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二叔能帶給自己什麼特別的消息,但心中掛念二叔,不知他在此次動盪中安危如何,勢必要去探望的。

司馬朗比張蒙小兩歲,出身河內士族司馬氏。他的父親司馬防年輕時爲地方州郡掾吏,後被調進中央擔任尚書右丞,主管錢糧一塊的事務,眼下則爲治書御史。曹操當年能當上雒陽北部尉,靠的就是司馬防的推薦。

作爲司馬防的長子,司馬朗自幼跟着父親生活在雒陽,十二歲即便通過經學考試而成爲童子郎,與一樣是童子郎的張蒙在太學當過同窗,故而相識。

司馬朗宗譜上的祖先是秦末名將司馬卬,有跡可循的祖宗則是本朝初年的將領司馬均,都是行伍中人,因此乃正兒八經的將門之後。時下社會浸淫在儒術儒風中,普遍崇尚敬仰經學世家和閥閱門第出身的士人,武人的地位逐漸下降,將門出身也爲人所輕。

司馬朗身材高大,且老成持重,在同齡人中顯得格格不入,經常被譏諷爲武夫,自然對同樣年少威猛的張蒙有好感,兩人也時常私下切磋家傳武技,更添親近。他有好幾個弟弟,其他幾個弟弟年紀太小,玩不到一起,其中只有二弟司馬懿小張蒙十歲,但機敏老練,還能時常跟着張蒙與兄長晃盪。

作爲士族,司馬氏在京師的居所就在永和裡,按照張蒙的計劃,若要走動也不算遠。

“司馬懿......”這個名字在張蒙心中反覆出現,“可惜還是個毛孩子,尚不成氣候。”

張蒙一路思索,不知不覺就走到了谷門外。守城衛士本來要求出示查驗身份的竹使符,不過認得閔貢,便直接放行了。

進到城中,閔貢下馬,將馬交換給張蒙,說要去找上官述職,雙方就此分開。

史阿斜眼看着單仲,道:“你進城的好本領派不上用場了,能幫張君直接進宮城嗎?”

單仲臉一紅,沒說話。

張蒙想了想,說道:“董卓暫時見不到,咱們先去宮城吧,若進不去,再行計議。”

三人自谷門步行向南,這裡屬於雒陽城的東北角,是太倉、武庫等官府公署在地,一路行人寥寥。再走一陣子,可見一座獨立的宮殿在東,飛檐斗拱玲瓏翹曲,這裡張蒙再熟悉不過,正是自己此前每日執勤的永安宮,然而自打一個多月前董太后去世,陳留王劉協已經搬去了北宮,這裡也暫無人居了。

永安宮大門與側門全都緊閉,門前雖有衛士駐守,看着面生,也沒有季宣。張蒙上去詢問了幾句,得知這些衛士都是這兩日從別的公署調派過來的,更別提認識季宣了。

再往前走到個叉路口,張蒙吩咐史阿:“你往東走,去我二叔家,就說我晚些拜訪。”隨即將詳細地址說了,還不忘補充一句,“你想些辦法避開裡監門。”

與後世街坊的全面解禁不同,而今百姓聚落特別是在城中的裡坊都受到嚴密地控制,外人沒有理由很難隨意進出一個裡的大門,行爲不端還會被上報給官府,緝拿提問。張蒙臨時沒有憑據給史阿當通行證明,只能讓史阿自己想辦法。當然,依照史阿的身手,小小里門自是攔他不住的。

與史阿分開後,張蒙與單仲反向西面走,不多時,北宮的重檐望樓便遙遙可見。復行百步,灰白宮牆之上,東‘明門的門樓赫然在目。門樓正下方,是半開着的大朱漆宮門。宮門前,矗立着兩座石底木雕的高厚門闕,顯得莊重威嚴。

門闕周邊,有不少衛士駐守。

張蒙牽馬接近到了大約五十步,這些衛士立刻警覺起來。

當是時,地面上數十支長戟、長戈一瞬間同時立起,密如林牆。門樓窗邊,則有成排的蹶張士架起勁弩,斜向下瞄準。

“虎賁郎中張蒙,入宮覲見!”

張蒙舉起雙手,示意沒有操持武器,連呼三聲。同時看到地面有一名衛士飛快地騎上一匹馬,轉進宮城,想來將沿着城臺內側的漫坡道、即俗稱的“馬道”,直上門樓通稟。

單仲顯然被眼前的陣勢嚇到了,露出驚恐神情,張蒙給他使個眼色,讓他往後站,自己則就在距離宮門五十步的地方一動不動站着。他知道宮中宿衛的規矩,五十步已是最小的風險距離,如果自己再進一步哪怕只有半步,都將遭到衛士們的直接攻擊。

四周空氣凝結,幾乎針落可聞。對峙了小一會兒,“咯噔咯噔”,宮門方向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

出現在面前的有兩騎,除了那報信的衛士,另一個當是負責守門的長官了。

可是當張蒙看到那長官的容貌時,心中不由一震。

第十八章 七寸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章 解圍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二十七章 火海第十三章 紈絝第十四章 勤王第十七章 忠臣第四十章 愛妾第八章 血雨第十一章 大不敬當斬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二章 殺人術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七章 忠臣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十九章 論劍第三十三章 困獸牢籠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十三章 紈絝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十九章 論劍第四十章 愛妾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五章 解圍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五章 解圍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三十二章 殺意第五章 解圍第三十二章 殺意第十四章 勤王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二章 殺人術第六章 黑山賊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十一章 大不敬當斬第十四章 勤王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八章 血雨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二章 殺人術第十章 董卓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四十章 愛妾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九章 天子何在第二十章 青梅竹馬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二十章 青梅竹馬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十四章 勤王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三章 困獸牢籠第三十六章 禍事
第十八章 七寸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章 解圍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二十七章 火海第十三章 紈絝第十四章 勤王第十七章 忠臣第四十章 愛妾第八章 血雨第十一章 大不敬當斬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二章 殺人術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七章 忠臣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十九章 論劍第三十三章 困獸牢籠第三十五章 司馬兄弟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十三章 紈絝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十九章 論劍第四十章 愛妾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五章 解圍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五章 解圍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三十二章 殺意第五章 解圍第三十二章 殺意第十四章 勤王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十九章 論劍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二章 殺人術第六章 黑山賊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四十一章 要犯第三十九章 兵曹從事第十一章 大不敬當斬第十四章 勤王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二十六章 亂世不由人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二十四章 命運十字路第八章 血雨第十五章 不平事第二章 殺人術第十章 董卓第三十七章 赤兔第二十一章 新司空第二十二章 門樓第四十章 愛妾第二十九章 進城第二十三章 家族第九章 天子何在第二十章 青梅竹馬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十六章 子有四方之志第三十一章 太尉府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二十章 青梅竹馬第三十四章 海捕第十四章 勤王第二十五章 陽渠第三十六章 禍事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十二章 四世三公第三十三章 困獸牢籠第三十六章 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