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

劉皇叔從小沛出發趕往徐州的當天,徐州的天空果然下起了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瑞雪霏霏,將徐州大地裝扮得山如玉簇,林似銀狀,但劉皇叔的心事重重,也沒有心思去欣賞這今年以來的第一場雪景,領着糜竺等人和五百精兵只是催馬快行,爭取儘快趕到徐州面見陶謙,也儘快摸清楚陶謙父子邀請自己南下的真正用意。倒是關羽和張飛無憂無慮,還在休息時領着士兵投雪爲樂,在白雪茫茫的道路上留下陣陣歡愉笑聲。

關羽和張飛也很快笑不出來了,過了與徐州軍隊約定的疆界留縣縣城後,以往在留縣以南完全就是通行無阻的劉備軍將士很快就發現,留縣以南的徐州百姓已經完全改變了對他們的態度,以爲看到劉備軍的旗幟,這一帶的徐州百姓早就已經上來問安帶路了,可現在這些百姓看到劉備軍卻象看到了瘟神一般,遠遠就已經四散躲開,隱約還能聽到難聽的罵聲,甚至還有幾個小孩向劉備軍扔雪團,大喊,“劉備奸賊!滾出徐州!”——當然了,這些小孩也很快被他們的父母長輩拉走,迅速逃遠。

對此,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劉備軍將士當然是莫名其妙,還有個別脾氣特別衝動的士兵要去找那些扔雪球的小孩麻煩,幸得僅知道部分真相的關羽大聲呼喝,約束士兵不得報復,這纔沒有與當地百姓發生更多衝突。還有脾氣更加暴躁的張飛,這次也是一犯常態的帶頭約束軍紀,抽打着士兵大吼,“都給俺老實點,這只是誤會,我大哥和陶府君有一點誤會,等到了徐州說清楚就行了!陶府君和陶公子都是仁厚君子,不準傷害他們的子民!”

看到這樣的情景,完全明白事實真相的劉皇叔和糜竺難免暗暗後悔,後悔不該用那個拋磚引玉之計引誘陶謙父子主動出手,結果被陶謙父子反戈一擊,讓劉備軍徹底喪失民心基礎,以讓劉備吞併徐州的目的更加難以達成。

“只能向陶謙老兒暫時低頭了,藉口是誤會,求陶謙收回那份佈告,挽回徐州民心,然後另做良圖。”劉備再一次加強這個決心,也不去理會那些敵視自己的徐州百姓,揚鞭大聲命令道:“傳令全軍,不得與百姓發生衝突,加快行軍,明日正午之前,一定要抵達徐州城!”

命令傳達,五百劉備軍也加快了速度南下,好在這一場雪不是很大,只下了一個上午的便雲開天晴,道路上的積雪也不甚厚,對訓練有素的劉備軍精兵行軍影響不大,所以到了天黑時分,劉備軍便已抵達了彭城北面最大的市集鄭家集一帶,又在鄭家集紮營休息了一夜,劉備軍再度啓程南下,快步趕往徐州。

將近午時,劉備軍已然來到徐州北面的十里長亭處,同時也是曹操大軍當初攻打徐州時的大營所在,看到依稀可辨的曹軍紮營痕跡,劉皇叔就氣不打一出頭,心裡也把曹老大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天殺的曹賊啊,當初你怎麼就沒把陶應小兒一刀宰了,偏偏要把這個小兒留下來掣肘於我?現在掣肘得好了,我難以吞併徐州了,你曹賊恐怕也不敢隨便打徐州的主意了,自作自受,養虎爲患!”

“大哥,快看,陶府君派人來迎接我們了!”

張飛的歡呼聲打斷了劉皇叔的懊悔遺憾,劉皇叔擡頭一看,見前面十里長亭處果然有一隊人馬大約兩百來人,披紅掛綵的列道兩旁,同時還響起了敲鑼打鼓的禮樂之聲,劉皇叔暗暗點頭,心道陶謙老兒與陶應小兒還算懂點禮貌,能夠出迎十里,也算這對奸賊父子還有點良心。可是再走近了仔細一看,劉皇叔卻鼻子差點氣歪了,原來在十里長亭處迎接劉皇叔的竟然不是陶謙父子或者他們的走狗,而是糜竺的弟弟糜芳和糜府家丁。

“玄德公!玄德公!”糜芳迫不及待的跑了上來,遠遠就拱手行禮,大喊道:“玄德公,多日不見,在下可真是想死你了!翼德將軍,雲長將軍,你們也來了!”

“這個草包,來這裡迎接我做什麼?還嫌奸賊父子不夠注意你們兄弟與我的關係是不是?還有,你不在徐州城裡親自盯着奸賊父子的動靜,跑在這裡迎接我有什麼用?”劉皇叔心中咆哮,臉上卻盡是親切微笑,下馬向糜芳還禮道:“子方,許久不見,備也是萬分思念你啊。”

關羽和張飛也下馬還禮,糜竺則是氣不打一處來,剛一下馬就向兄弟喝道:“子方,你怎麼來了?還把我們的家丁帶來這麼多人?”

“我打聽了,陶應小兒忘恩負義,只打算在城門前迎接玄德公,所以我就來了。”糜芳理直氣壯的答道:“再說了,玄德公難得回一次徐州城,小弟那有不出城十里相迎的道理?如果不是消息到得晚,本來我還想出城三十里迎接玄德公的。”

劉皇叔和糜竺都有一種想把糜芳掐死的衝動,劉皇叔還好點,沉住氣向糜芳拱手道謝,糜竺則逮住機會把糜芳拖到一旁,鐵青着臉低聲怒喝道:“你這個憨貨!不在徐州城裡盯着陶謙父子的一舉一動,跑來這裡迎接玄德公行一些無用的虛禮做什麼?你以爲玄德公會領你的情?快說,這幾天徐州城裡有什麼動靜?”

“什麼動靜都沒有,就是陶謙老兒病得越來越重,聽說就快斷氣了。”糜芳老實回答,又表功似的低聲說道:“小弟昨夜又見了一次張航,除了又給了他一些水銀外,還給了他一些劇毒的砒霜粉,只要玄德公願意,陶謙老兒隨時可以斷氣。”

糜竺也是拿這個弟弟沒辦法了,只得又罵了幾句糜芳行事顧前不顧後與盡做無用功,趕緊回到劉備身邊,低聲把徐州城裡毫無動靜的消息告訴了劉皇叔。而事情到了這步,劉皇叔再怎麼暗恨糜芳輕離監視崗位也沒用了,只能是將錯就錯,先讓糜竺纏住關羽和張飛,又邀請糜芳並騎同行,一邊向糜芳打聽徐州城中這幾日來的詳細動靜,一邊乘機暗示糜芳,要糜芳把毒死陶謙的罪名嫁禍到陶應身上。

和糜芳說話就是累,直到差不多是把整個機會對糜芳和盤道出,糜芳才恍然大悟,還拍着胸口向劉皇叔保證道:“請玄德公放心,事成之後,在下立即把那個郎中送到小沛,讓他充當人證,再在徐州城裡散播謠言,就說是陶應弒父下毒,毒死了陶謙小兒。”

“這個糜子方,還真是欠歷練。”劉皇叔悄悄搖頭,暗歎道:“等到大事落定後,我一定要好好教教這個糜子方,首先就要讓他管住他的臭嘴!不然的話,他遲早有一天要死在他的那張嘴上!”

終於看到熟悉的徐州北門後,劉皇叔和糜竺才發現糜芳的話並沒有完全說對,陶謙父子也不是忘恩負義到只在城門前列隊迎接,始終還是出城了一段距離,在北門外的一塊巨大開闊地上擺下了歡迎隊列,同時陶謙父子還組織了大量的百姓出城迎接,漫山遍野怕是有上萬人,敲鑼打鼓,禮樂震天,恭迎劉皇叔重返徐州的態度十分誠懇。見此情景,劉皇叔也悄悄鬆了口氣,基本放下了心——以陶應的僞君子性格,絕不可能當着這麼多軍民百姓的面動手。

雄壯渾厚的禮樂聲中,劉皇叔的隊伍逐漸走到了徐州的歡迎人羣面前,劉皇叔也首先就看到了滿臉親切笑容的陶應陶二公子,讓劉皇叔無奈與痛恨的是,才半年多時間不見,陶應不僅氣度沉穩與儒雅了許多,還站到了人羣的最前方,包括陶商、陳珪父子、徐方、呂由和秦誼等徐州重臣,都只能站在陶應的背後一排,以陶應部下的身份參與迎接,由此可見,聲望大漲的陶應已經獲得了徐州文武官員的認可,已經是實際上的徐州第二人。

“小侄陶應奉父命,率領徐州文武官員與軍民百姓,恭迎叔父玄德公重返徐州!”陶應大聲呼喝,帶頭向劉皇叔抱拳行禮,後面的徐州文武官員也一起抱拳鞠躬,齊聲高唱道:“奉主公令,恭迎玄德公重返徐州!”

“賢侄,快快請起,賢侄太多禮了,快快請起。”劉皇叔飛快下馬,大步衝到陶應面前,將陶應雙手攙起,又向陶應後方的徐州文武官員連連點頭,“各位大人,各位將軍,你們也快快請起。”

如果說這個時代那兩位大人物見面時最親熱也最虛僞,那就絕對要數咱們的陶副主任和咱們的劉皇叔這次見面了,明明都已經恨不得往對方胯下的命根子狠狠踢上一腳了,可嘴裡吐出來偏偏是一陣陣的甜言蜜語,一個在嘴上叔父、叔父的叫得親熱,一個口裡賢侄、賢侄的喊得熱忱,四隻手握在一起都激動得想把對方的手握斷,可心裡卻在破口大罵對方的十八代祖宗,腦子裡琢磨的也是怎麼把對方連皮帶骨頭的吞掉,連渣都不剩!

用敗家子魯肅的話來說,“如果不知道真相,看到公子與玄德公見面時的熱忱、友好、誠懇與激動,我肯定會認爲他們是一對久別重逢的親叔侄。可因爲知道真相,所以我看到公子和玄德公手拉手說話的時候,就象看到了兩條毒蛇糾纏在一起,面對面的互相吐着開叉的蛇信,這兩條毒蛇,一條象五步倒,一條象飯鏟頭。”

手拉手互相說了許多的甜言蜜語,劉皇叔和陶副主任這纔想起互相介紹,陶副主任把自己新收的兩條走狗魯肅和徐盛介紹給劉皇叔,劉皇叔則把關羽和張飛介紹給魯肅和徐盛,讓他們互相行禮客套。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劉皇叔才關切的問道:“二公子,聽說陶府君的病又加重了,現在怎麼樣了?要不要緊?”

陶副主任臉上的笑容消失,很沉重的抱拳說道:“謝叔父關心,家父病得很重,已經三天下牀了——今天家父親自出城來迎接叔父,都是被府中衛士擡上的暖車。”

“陶府君也來了?在那裡?”劉皇叔吃了一驚,直到陶應指點,劉皇叔才發現人羣中一輛罩着厚厚毛皮的馬車,旁邊還守着曹宏等陶府衛士,劉皇叔不敢怠慢,趕緊迎上前去,陶應和關羽張飛等兩軍重臣趕緊跟上,糜竺兄弟本有些猶豫是否跟上,但旁邊的呂由和秦誼相邀,糜竺和糜芳也沒了辦法,只好硬着頭皮跟了上去。

劉皇叔穿過人羣來到陶謙車旁,曹宏趕緊讓衛士散開,騰出一個方圓十丈的圈子,劉皇叔徑直走到車前,向車廂抱拳行禮,“劉備拜見陶府君,有勞府君親自出迎,備實在受寵若驚。”

車簾被從內掀開,老態龍鍾又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陶謙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難得在公衆場合露面一次——天地良心,陶副主任真沒有殘忍用自己的老病父親來用計,是陶謙聽說了陶應的計劃後堅持要來,要親眼看一場好戲,陶應扭不過這才讓曹宏等人保護陶謙來到這裡。

“劉使君,久違了。”陶謙咳嗽着艱難說道:“老朽病重,不能下車行禮,只能遣犬子代爲行禮,怠慢之處,還望劉皇叔恕罪。”

“在下不敢。”劉皇叔趕緊鄭重行禮,又乘機說道:“要說請罪,也是劉備應該向府君請罪,前日簡雍奉備命拜會府君,本欲是想與陶府君協商如何禦敵,打聽府君在戰時能否提供二十萬斛軍糧與千匹戰馬,用以抵禦強寇之用,不想憲和性好詼諧,說笑成了是備強求這筆錢糧,備已在給陶府君的書信中言語不周,造成了這個誤會,備已重重懲戒簡憲和了,冒犯之處,萬望府君恕罪。”

“那只是憲和先生的說笑?”陶謙勉強睜大渾濁老眼,驚訝的問道:“這麼說,使君並沒有要求老朽提供千匹戰馬與二十萬斛軍糧了?”

ωωω ★ttκǎ n ★C○ “當然沒有。”劉皇叔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那都是誤會,還請府君立即撤消佈告,不要向徐州百姓徵收。”

“哦,原來如此。”陶謙勉強點頭,又咳嗽了許久,陶謙才艱難的向站在劉皇叔旁邊的陶應吩咐道:“應兒,替父傳令,撤消那份佈告!”

“諾。”陶應恭敬答應,又走到徐州百姓的人羣前,大聲喊道:“徐州軍民百姓,都請聽清了,玄德公強求二十萬斛軍糧一事只是誤會,從現在開始,號召你們募捐的錢糧與準備強徵錢糧的佈告,撤消!不需要你們募捐了,也不需要再向你們加徵錢糧了!”

“噢!”徐州百姓人羣中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歡呼聲音,之前的一切擔心也徹底化爲了烏有。陶應又命人去扯下佈告,重新書寫佈告傳達徐州五郡,向徐州百姓告知誤會。

看到陶謙父子爽快的撤消了那份陷自己於不義的佈告,咱們的劉皇叔也徹底的鬆了口氣,陶應又回到陶謙車旁時,劉皇叔又假惺惺的問道:“賢侄,數月之前,不是聽說陶府君的病情已經大爲好轉了嗎?怎麼纔沒過多少時間,就又病重至此?”

讓劉皇叔大吃一驚的是,自己假惺惺的一句問話,竟然換來了意想不到的激烈反應——陶應忽然向劉皇叔雙膝跪下,抱拳大聲說道:“叔父,關於家父病重一事,小侄正有冤情向叔父陳述,請叔父替小侄做主!”

陶副主任忽然這麼大反應,還說出這樣的話,不僅把劉皇叔嚇了一大跳,也把在場的幾乎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嘈雜的聲音也頓時安靜了下來,還有陶應的傻大哥也衝了過來,驚叫問道:“二弟,出什麼事了?你請叔父替我們做什麼主?”

“兄長,請隨小弟一起向叔父行禮,父親突然病重,另有隱情,我們兄弟還要請叔父替我們主持公道!”陶應大聲答道。

雖然不知道兄弟葫蘆裡賣什麼藥,但老實大哥陶商還是很聽話的跪到了陶應旁邊,一起向劉皇叔行晚輩禮。而劉皇叔雖然覺得事情不妙,但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劉皇叔也只能趕緊把陶商和陶應兄弟攙起,柔聲說道:“兩位賢侄快快請起,陶應賢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賢侄儘可細細道來,備能做主的,就一定爲賢侄做主。”

“叔父……。”陶副主任張口叫了一聲,但話還沒有出口,兩行熱淚奪眶而出,然後當做無數徐州軍民百姓的面,咱們的陶副主任竟然施展出了劉皇叔的得意絕招——嚎啕大哭了起來,直哭得天昏地暗,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見事情不對,關羽和張飛自然也進到了圈中,性格急躁的張飛乾脆走到陶應面前,拉住陶應去抹眼淚的手,大聲問道:“二公子,到底出什麼事了?你快說啊,都快急死俺老張了,快說,俺老張和兄長一定給你做主。”

“翼德將軍……。”陶副主任感激的哽咽着叫了一句,然後又搖搖頭,道:“叔父,翼德將軍,雲長將軍,此事說來話長,請讓晚輩先讓你們見一個人。”

“什麼人?”張飛迫不及待的問道。

“曹宏將軍,請把那個歹人押上來。”陶副主任抹着眼淚向曹宏吩咐道。

曹宏答應,向後面一揮手,很快的,四名陶府衛士就押上來了一箇中年男子,四十來歲年紀,相貌平平,神情還甚是憨厚,沒有半點古怪之處。桃園三連星劉關張三兄弟都沒有見過這名中年男子,自然不認識,可是人羣中的糜竺和糜芳兄弟看清那個中年男子的醜惡面孔時,卻差點同時昏了過去,原來這名中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前幾日向陶謙下毒卻被陶副主任人髒並獲的郎中——張航!

天旋地轉間,糜竺和糜芳同時趔趄踉蹌,差點一起摔在地上,幸得旁邊兩人及時攙住他們,一人道:“別駕小心。”另一人道:“糜大人,請小心,昨天剛下過雪,路滑。”

糜竺兄弟顫抖着去看攙扶自己的人,卻見笑容滿面攙住糜竺的是徐州大將呂由,滿臉微笑攙住糜芳的人則是徐州大將秦誼——這兩位雖然都只是二三流的武將,可是赤手空拳捏死三五個糜竺兄弟,還是問題不大的。

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381章 大染缸第46章 誘敵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93章 臭味相投第57章 借花獻佛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40章 箭乃兇器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7章 匹夫之勇第291章 是儀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330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上)第185章 坑爹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242章 禍害冀州(上)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73章 價值連城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381章 大染缸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296章 高歌一曲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39章 再度出征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298章 陶賊中箭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311章 生死鏖戰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289章 神亭嶺第1章 老實孩子第239章 阿異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434章 泄密第297章 倉亭之戰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46章 誘敵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38章 一波又起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78章 練兵第336章 戰後第251章 恐嚇第10章 二讓徐州第201章 本性勢利第328章 死瘸子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175章 人質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90章 操縱局勢第272章 第二口第318章 加強版孝順女婿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16章 開始了第44章 比拼耐心第239章 阿異第381章 大染缸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82章 不讓徐州了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82章 二虎競食
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381章 大染缸第46章 誘敵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93章 臭味相投第57章 借花獻佛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40章 箭乃兇器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7章 匹夫之勇第291章 是儀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330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上)第185章 坑爹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242章 禍害冀州(上)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73章 價值連城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381章 大染缸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296章 高歌一曲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39章 再度出征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298章 陶賊中箭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311章 生死鏖戰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289章 神亭嶺第1章 老實孩子第239章 阿異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434章 泄密第297章 倉亭之戰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46章 誘敵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38章 一波又起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78章 練兵第336章 戰後第251章 恐嚇第10章 二讓徐州第201章 本性勢利第328章 死瘸子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175章 人質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90章 操縱局勢第272章 第二口第318章 加強版孝順女婿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16章 開始了第44章 比拼耐心第239章 阿異第381章 大染缸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82章 不讓徐州了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82章 二虎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