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引火燒身

(PS:明天中秋,預祝一下朋友們中秋快樂。順便再說一下明天的更新情況,中秋節純潔狼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明天的更新純潔狼儘量爭取一下,如果時間上趕不及,還請各位朋友原諒。)

回過頭來看看許昌戰場的情況吧,雖然明知道困守孤城的袁譚軍殘部很可能會棄城而走,也很希望辛評和岑壁這麼做,但是爲了謹慎起見,陶副主任還是絲毫沒有放鬆武力攻取許昌城池的準備工作。畢竟,這世上也有很多死守孤城而不言放棄的例子,誰也不敢擔保對袁譚忠心耿耿的辛評會發這個瘋,同時磨刀不誤砍柴工,讓敵人看到自軍準備武力攻城,也可以增加敵人的心理壓力,逼迫敵人選擇撤退。

本着這個道理,安扎營地的同時,兵力充足的陶副主任也沒讓軍隊白白浪費時間,一邊命令軍隊加緊打造攻城武器,一邊安排秦誼率領輔軍填塞許昌護城河流,爲大軍打開攻城道路。除此之外,陶副主任又聽了劉曄的建議,遣使持書進城招降,勸說辛評與岑壁打開城池投降徐州軍隊——雖然肯定是讓使者白跑一趟,但漢獻帝和大袁三公畢竟還在許昌城中,陶副主任怎麼都得走一下過場不是?

果然和陶副主任猜測的一樣,徐州使者進到許昌城後,果然被辛評給罵了出來,陶副主任的招降書信也被當面撕了一個粉碎,使者回營稟報消息,陶副主任也沒有生氣,只是和顏悅色的向使者問道:“你進城時,可曾見到大耳賊劉備也在城中?”

書中說明,陶副主任現在確實不知道劉皇叔究竟有沒有逃進許昌城,原因有兩個,一是劉皇叔和諸葛亮等人是在沒有驚動徐州軍的情況下深夜入城,二是劉皇叔、諸葛亮和張飛進城後身邊已經只剩下了兩名士兵。目標太小不被袁譚軍注意,所以徐州軍隊即便抓住了幾個出城偵察的袁譚軍斥候,也沒從口供中得知劉皇叔的下落。而這次也一樣,同樣沒有見到劉皇叔的徐州使者也老實答道:“稟主公,沒有,小人進城後馬上就被押進了城樓,在城樓裡見了辛評和岑壁。然後就被趕了出來,並沒有見到大耳賊。”

“是嗎?”陶副主任皺起了眉頭,先是揮手讓使者下去休息,然後喃喃道:“難道大耳賊真沒有逃進許昌城?這可不象是大耳賊的爲人啊,這麼好的混水摸魚機會,他怎麼可能捨得錯過?”

“主公。大耳賊屢敗之人,有何可懼?”旁邊的陳應插嘴說道:“眼下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天子和本初公這樣的大事吧?犯得着再爲大耳賊操心?”

“不要小看了大耳賊。”陶副主任搖搖頭,道:“別看大耳賊在我軍面前屢戰屢敗,可是那一次他不是馬上就東山再起,又馬上拉起一支兵馬來和我們爲難?確認大耳賊是否就在許昌城中,關係到我軍是否全力追殺辛評隊伍,如果大耳賊不在許昌。看在岳丈大人的面子上,放辛評和岑壁一馬也沒什麼,可如果大耳賊躲在辛評和岑壁的隊伍裡,那我們可就要不惜一切代價的追殺辛評和岑壁的隊伍了,因爲一個搞不好,辛評和岑壁的這支隊伍,就會變成大耳賊的隊伍。”

“主公過慮了,辛評和岑壁又不是傻子。辛評先生還算得上是智謀之士,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把兵權交給大耳賊?”陳應有些不以爲然,不過這也不能怪陳應輕敵大意,這個時代除了穿越者陶副主任以外,還真沒有一個人把劉皇叔視爲心腹大患。

“那可不一定。”陶副主任仍然堅持己見,只是在心裡盤算如何確認劉皇叔是否就在許昌城中,甚至還一度考慮過用關羽的屍體首級激怒劉皇叔和張飛。逼迫他們自行露面,然而考慮到這個時代重視禮節,華夏傳統也是講究人死爲大,這麼做未免太過有損自己的名聲。陶副主任還是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又去尋思其他辦法去了。

陶副主任在運氣方面自然無法與劉皇叔相比,就在陶副主任想方設法確認劉皇叔的下落時,當天下午,同時也是徐州軍隊抵達許昌的第三天下午,焦頭爛額的辛評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放棄許昌出城突圍,同時辛評又聽了諸葛亮的意見,覺得自己如果向西北突圍必遭徐州軍隊攔截,有全軍覆沒之險,所以辛評猶豫再三後,還是決定先向西南方向的荊州突圍,先到荊州南陽然後再撤往河內。

敲定了這個決議,當夜二更時分,其實早已做好了撤退準備的許昌守軍大開四門,一萬五千多袁譚軍飛奔出城,匆匆組織隊伍分爲三隊向西撤退,以大將王樂率軍三千上前開路,岑壁率軍五千殿後,辛評則自率中軍保護漢獻帝夫妻與大袁三公,爲了減輕負擔和加快速度,辛評隊伍僅攜帶了半月糧草,也不許朝中百官隨行,爲此還殺了兩名堅決要跟隨漢獻帝撤退的漢室忠臣,倒是劉皇叔等人沾着荊州盟友的光得以隨同中軍撤退。

順便說一句,在撤退時,也有人提議放火盡焚許昌皇城與糧倉府庫,不留皇城一磚一瓦與一米一糧給徐州軍隊,但好在辛評在此一刻保持了冷靜頭腦,道:“我軍保護老主公棄城突圍,若是盡焚皇城糧倉,陶賊大怒之下必然全力追殺我軍,倒不如封閉庫藏皇城,將許昌完好留與陶賊,陶賊最好虛名,見我軍義舉必然心存顧忌,不會全力追殺,我軍也可乘機保全更多將士隊伍。”

拿定了這個主意,辛評遂不聽劉皇叔等人的建議,毅然決定封閉皇城糧庫,又安排了部分不肯撤走的許昌本地士兵看管,這才率軍出城往西突圍,結果使劉皇叔暗罵辛評迂腐之餘,也難免是大失所望——如果陶副主任在大怒下全力追殺辛評隊伍,劉皇叔混水摸魚的機會自然更多。

辛評這一手雖然有些婦人之仁,卻也給本就爲難萬分的陶副主任又出了一個大難題,因爲已經癱瘓失語的大袁三公本來就在隨着辛評、岑壁的隊伍撤退,陶副主任出兵追殺,稍有閃失讓大袁三公死在了亂軍之中。陶副主任不僅名聲全毀,還沒被狗吃光的殘存良心也肯定會過意不去——畢竟,陶副主任受大袁三公的恩情確實太深了,可以說如果沒有大袁三公的庇護,陶副主任現在絕對不可能走到這一步。而辛評又來了一個封閉皇城糧庫,把一座基本完好無損的許昌城留給徐州軍,陶副主任如果再痛下毒手。道義名聲也肯定說不過去。

也正是顧慮到了這些,所以在得知辛評等人挾持漢獻帝突圍後,面對着徐州衆將的紛紛請令追擊,陶副主任卻破天荒的優柔寡斷了一次,僅是命令高順立即率軍進駐許昌城接管城防,然後遲遲下不定這個決心下令追擊。直到徐州衆將再三催促,陶副主任才終於拿定了主意,下令道:“派一名使者,飛馬去追辛評的隊伍,當面告訴辛評,只要他把天子和皇后留下,我就保證不追殺他。任憑他的隊伍離開穎川,隨便他去那裡。”

“主公,這可是大破敵軍的好機會,何必再婦人之仁,放虎歸山?”好幾名徐州猛將都嚷嚷了起來。

“我意已決,汝等勿須再勸。”陶副主任難得板着臉嚴肅了一次,然後又無奈的說道:“岳丈大人在辛評的隊伍裡,我軍如果出兵追殺。混戰中稍有閃失,讓已經癱瘓的岳丈大人死在了亂軍裡,我就沒辦法向天下人交代了。不過還好,辛評和岑壁這些人也算不上什麼能臣猛將,放了他們也算不上什麼放虎歸山,讓他們去吧。”

見陶副主任態度堅決,徐州衆將只得無奈退下。當下負責徐州對外事務的楊長史馬上親自安排了一名使者,讓這名使者快馬去追辛評隊伍當面交涉,然後陶副主任又命令大軍按兵不動,待到天明之後再拔營前往許昌城下駐紮。衆將領命而去。然後也是到了這個時候,熟知陶副主任性格打算的陳應才找到機會,單獨向陶副主任問道:“主公,既然你決定放辛評隊伍一馬,那爲什麼還要他交出天子?之前你不是說過,我們這一次能不能拿到天子已經無所謂了嗎?”

“不在天子的問題上表點態,將來我怎麼向天下人交代?”陶副主任微笑答道;“辛評能夠交出天子當然最好,如果他不肯交出天子也沒關係,我藉口辛評拿天子的性命做威脅,不僅不用出兵追殺,還可以乘機給袁譚扣一個謀害天子的罪名。”陳應這才恍然大悟,忙向陶副主任連連阿諛諂媚。

還別說,陶副主任的這個決定還真打動了辛評,當徐州使者追上辛評隊伍,當面向辛評轉達了陶副主任的態度時,辛評還真動了交出漢獻帝的念頭,因爲只要交出了漢獻帝,辛評隊伍就用不着擔心信譽一貫良好的陶副主任追殺,也用不着輾轉取道南陽撤往河內,可以節約無數路程和時間,也可以避免被劉表軍強行收編的危險。

天算不如人算,眼看辛評即將接受徐州軍隊條件時,旁邊的諸葛亮看情況不妙,忙用胳膊一撞身邊的劉皇叔,低聲道:“主公,快,上去反對!再有,務必當着陶應使者的面,表明你的身份,讓陶賊知道你此刻就在辛評隊伍中!”

“爲什麼?”劉皇叔驚訝問。

“沒時間解釋了,快,晚了就來不及了。”諸葛亮再次催促。

見諸葛亮神色焦急,劉皇叔也不再猶豫,馬上就大步上前,向辛評大聲說道:“辛僕射,萬萬不可上當中計,辛僕射可還記得備向你介紹的官渡戰況麼?陶賊表面上允諾給冀侯一天時間考慮,暗底裡卻連夜出兵偷襲官渡!現在陶賊故技重施,不過是想騙你交出天子,讓他後顧無憂,然後陶賊就可以放心追殺於你,全殲你的隊伍!”

“汝是何人?竟敢詆譭我家主公?”徐州使者大怒問道。

“我乃劉備劉玄德,大漢皇叔!”劉皇叔大聲表明自己的身份,結果那徐州使者果然大吃一驚,劉皇叔卻不再理會於他,只是轉向辛評說道:“辛僕射,天子乃天下之主,何等重要?你把天子交給陶賊,將來如何向冀侯交代?況且陶賊卑鄙,言而無信。你如果真把天子交了出去,陶賊揮兵追殺你時,豈不是再無絲毫顧忌?”

“是啊,僕射大人千萬不能輕信啊。”諸葛亮也一瘸一拐的走上前來,好心好意的建議道:“辛僕射如果爲難,不妨如此行事,晚輩諸葛亮建議。僕射大人可命這徐州使者回報陶使君,就說只要陶使君不出兵追擊我軍,任由我軍離開穎川,那麼離開穎川之後,辛僕射你再請天子自決去留。”

“這倒是一個辦法。”正在猶豫的辛評果然中計,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向徐州使者喝道:“回去告訴陶賊,就說我可以請天子自決去留,但不是在穎川境內,必須等我軍平安離開了穎川,然後我才能請天子自決去向!”

徐州使者無奈,又惡狠狠的瞪了一眼在徐州軍中已經是人憎狗厭的劉皇叔,這才向辛評拱手告辭。然後上馬匆匆回去報信。也是依計打發走了徐州使者,劉皇叔又逮住了與諸葛亮單獨交談的機會,這才向諸葛亮問起如此行事的原因,諸葛亮則擦着冷汗答道:“主公,好險啊,剛纔如果我們再晚一步,主公你東山再起的大計,就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了。”

“爲什麼?”劉皇叔驚訝問道。

“因爲辛評一旦接受陶使君的條件。辛評的隊伍就不會去荊州了,肯定要取道陽城直接去河內了。”諸葛亮低聲說道:“所以亮才趕緊讓主公出面反對,爲的就是讓辛評與陶使君無法和解,讓辛評隊伍只能是爲了安全起見,按原計劃先去荊州,不敢走陽城這條容易被徐州軍攔截的道路。”

“那你爲什麼要我表明身份?”劉皇叔又問,“還有。你剛纔怎麼好象也是故意說出自己的名字?”

“因爲我要引陶使君來追殺辛評的隊伍。”諸葛亮微笑答道:“主公可還記得,亮曾經說過,陶使君對你有一種病態的仇恨,很多時候寧可因小失大。也要優先擊破主公你的隊伍,不惜代價的追殺於你!亮這一次就是想利用這一點,引陶使君出兵過來追殺,因爲戰場越亂,辛評和岑壁的隊伍被陶使君的隊伍追殺得越緊,對主公你就越有利不是?”

劉皇叔開心的笑了,點頭說道:“孔明果然高見,備受教了。”

諸葛亮和劉皇叔都希望亂中取利,但是因爲時間、道路和消息傳遞渠道等各方面的限制,劉皇叔和諸葛亮註定無法知道的是,一場更加巨大和複雜的大混亂正在等待着他們,因爲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一百多裡外辛評隊伍的既定撤往目標葉縣城外,怒氣衝衝的曹老大親自率軍,正與劉磐的隊伍展開了新一輪的交戰。而頭一天才斬了夏侯淵的黃忠奮起精神,再次領兵出城與曹軍會於氵無水以南,聞知曹老大親臨的劉磐留下龐統等人守衛葉城,也親自率軍趕來增援。

兩軍陣前,曹老大親自拍馬出陣,以馬鞭指住黃忠大罵,揚言要爲夏侯淵報仇雪恨,黃忠大怒衝出,曹軍這邊也奔出典韋與黃忠交手,二將戰了十餘合後,典韋詐敗而走,曹老大也率軍急退,黃忠與劉磐都貪功追擊,被親自擔任誘餌的曹老大誘得向南追擊十餘里,進入了道路狹窄的山林地帶。

既然是詐敗當然就有伏兵,把勇武有餘而智謀不足的劉磐、黃忠搭檔誘進了道路狹窄地後,曹老大一聲號令,讓衛士揮動令旗,道路兩旁的山林之中立即就是殺聲雷動,張遼與曹仁各率一軍兩旁殺出,前面典韋也是掉頭殺回,三路夾攻之下,劉磐和黃忠的隊伍頓時爲之大敗,前後兩軍爭相奔逃,一起向來路逃命,曹老大當然是緊追不捨,乘機拿下了氵無水關,突破了荊州軍攔截自軍的最大障礙,劉磐與黃忠的隊伍損失慘重,被迫退回了葉城閉門死守。

是役,兵力僅有一萬左右的劉磐軍折兵超過三千,軍心士氣一起遭到重挫,整體實力已然稍遜於曹軍隊伍,而冒險誘敵得手的曹老大鬆了口氣後,趕緊命令後軍保護糧草家眷北上,準備着能破葉城就破,不能破就用兩到三天的時間強行突破劉磐軍防區,直上司隸龍回大海。但曹老大卻是做夢都想不到的是,百餘里外,辛評和岑壁的大軍,正在急匆匆的向着葉縣這邊衝來,而在辛評等人的隊伍後,還跟着陶副主任親自率領的徐州精銳主力!一場四支軍隊五股勢力之間的超級混戰,即將在葉縣戰場上轟轟烈烈的展開!

當然了,如果曹老大能以神靈上帝的視角,看到這一危險情況,也明白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那麼曹老大一定會發自肺腑的大吼一句,“大耳賊!我操你娘啊!”

第74章 堅決打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399章 戰烏桓第439章 龜雖壽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37章 破敵(下)第22章 歪打正着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339章 大破袁譚第381章 大染缸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71章 黃巾小將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5章 暴露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236章 我希望被騙第105章 豪賭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19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2章 棄子第219章 對陣袁譚(上)第221章 暴菊第411章 太狠了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12章 父子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54章 戰略選擇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63章 含冤受屈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265章 自食其果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272章 第二口第105章 豪賭第36章 初戰(上)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74章 堅決打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30章 奸中還有更奸手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148章 兵臨壽春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337章 報復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12章 父子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84章 送貨上門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7章 怕賊惦記第37章 破敵(下)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98章 捨身飼狼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59章 太可怕了第377章 主任報恩
第74章 堅決打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399章 戰烏桓第439章 龜雖壽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37章 破敵(下)第22章 歪打正着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339章 大破袁譚第381章 大染缸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71章 黃巾小將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5章 暴露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236章 我希望被騙第105章 豪賭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19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2章 棄子第219章 對陣袁譚(上)第221章 暴菊第411章 太狠了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12章 父子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54章 戰略選擇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63章 含冤受屈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265章 自食其果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272章 第二口第105章 豪賭第36章 初戰(上)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74章 堅決打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30章 奸中還有更奸手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148章 兵臨壽春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337章 報復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12章 父子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84章 送貨上門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7章 怕賊惦記第37章 破敵(下)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98章 捨身飼狼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59章 太可怕了第377章 主任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