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開始了

攔不住蔡瑁的一意孤行,加上劉皇叔自己也有些僥倖心理,覺得陶副主任既然能抓住曹老大元氣大傷的機會乘人之危,自己未必不能抓住徐州軍隊損傷不小的機會東施效顰一把,所以劉皇叔、荊州軍蔡瑁部與曹軍韓福部的三家聯軍,終於還是渡過了水量不小的潠水,駐紮到了便於攻打許昌的潠水東岸。

當然了,蔡瑁將軍和黃射小將軍也是謹慎的人,爲了提防徐州軍隊半渡而擊之,蔡瑁將軍聽了心腹謀士傅巽加以,以能征善戰的劉皇叔三兄弟爲先鋒首先渡河,列陣保護住渡口,這才率領荊州大軍渡過潠水,同時蔡瑁又急令隊伍裡的曹軍將領韓福作書與曹老大聯絡,使韓福麾下士兵夜間潛往曹營送信,約曹老大奮起餘勇,與自軍聯手大破陶賊!

蔡瑁將軍明顯就有些小心過度了,徐州軍隊正巴不得荊州軍過河以便收拾,又怎麼會阻攔蔡瑁將軍的隊伍渡河過來找死?所以蔡瑁將軍的隊伍很是順利的全線渡過了潠水,還迅速搶修起了一些防禦工事,多少有了點立足的本錢,不過想要把書信送進曹營就沒那麼容易了,在許昌周邊悲劇的開闊地帶上,韓福麾下的士兵再是熟悉環境,也是剛剛靠近曹營就被徐州巡邏哨隊拿住,蔡瑁將軍寫給曹老大的親筆書信也被送到了陶副主任的面前。

打着呵欠看完了蔡瑁的書信,陶副主任倒也沒有生氣,還安排是儀把信使和書信一起送進曹軍大營裡,交給曹老大自己處置,而曹老大看完書信後也沒有遲疑。馬上提筆做書一道與韓福,命令韓福立即解除私自與荊州隊伍締結的盟約,率領曹軍隊伍脫離戰場,南下汝南與滿寵隊伍會合。然後曹老大又把書信交給是儀,委託徐州軍隊派人送出,這才說道:“我已經盡力了,韓福是否聽令,蔡瑁與大耳賊是否阻止韓福隊伍脫離戰場,已經不在我的掌握中。”

“孟德公有這份心就行了。儀理解,我家主公也必然會理解。”是儀很是客氣接過書信,又問道:“孟德公可還有什麼話要帶給我家主公?”

“明天天一亮,我馬上率軍撤走。”曹老大坦承答道:“往東南方向撤退,取道辰亭到陳縣休整。然後再撤往汝南,貴軍若是不信,可以派軍監視。”

“儀會向主公如實稟報,具體聽主公安排。”是儀鄭重答應,然後說道:“如果孟德公沒什麼交代,那儀就告退了。”

曹老大點頭,命衛士送是儀出帳。卻沒有再次強調要求徐州軍隊掩護自軍撤退——曹軍主動撤出許昌這麼大的動靜,陶副主任如果再耍花樣的話,在天下人面前的虛僞名聲基本上也全毀了。而是儀告辭離去後,兩旁陪同接見的曹軍文武卻炸開了鍋。幾個謀士還好點,典韋、夏侯淵、曹仁和曹洪等武將卻炸開了鍋,紛紛涌到曹老大面前提出質疑。

“丞相,我軍真的要撤走?就不考慮一下與荊州軍聯手奪回許昌?”

“是啊。就這麼放棄太可惜了,我軍還有幾千可戰之兵。糧草充足,又熟悉許昌城防地形,與荊州軍聯手奪回許昌,也不是毫無希望啊?”

“丞相,我們應該再賭一把,先別急着撤遠,找個藉口在戰場外觀望形勢,等陶賊和荊州軍隊分出了勝負,我們再做決斷也不遲啊!”

面對着幾名心腹武將的不甘提議,曹老大隻用了一句話,就讓幾名心腹武將閉上了嘴巴——曹老大冷冷問道:“你們認爲,蔡瑁匹夫和大耳賊,有幾成把握擊敗陶賊?在陸地上擊敗陶賊隊伍?”

幾名曹軍猛將都閉上了嘴巴,他們和荊州軍隊、徐州軍隊都交過手,非常清楚雙方的戰鬥力差距,現在的徐州軍隊除了喜歡耍花招偷雞摸狗外,戰鬥力其實已經與曹軍鼎盛時期相差不大,荊州軍隊卻不同,順便拉一支狀態正常的曹軍主力出去,都能完虐可憐的荊州軍隊,以曹軍自身爲參照,荊州軍隊能幹過徐州軍隊的可能確實小得可憐。

但曹洪還是有些不服氣,道:“也未必,起碼在襄城,荊州軍隊就贏了陶賊隊伍,還斬殺了陶賊的大將麴義。”

“那只是一個意外,陶賊隊伍輸在了不明敵情和大意輕敵上。”曹老大面無表情的說道:“現在荊州軍的軍情已經基本暴露,蔡瑁和大耳賊兩個蠢材又放棄了潠水以西的有利地形,自己踏入了死地,這場仗荊州軍敗局已定了。”

“丞相言之有理。”荀彧點頭說道:“潠水以西地形複雜,既有潠水、穎水與汝水三條大河,又有伏牛山、石人山和白雲山等山脈阻隔,山高林多,地形複雜,道路也不利於陶賊的騎兵作戰,蔡瑁和劉備如果在潠水以西作戰,也許還有些希望創造奇蹟,或者至少可以多支撐一段時間。潠水以東卻不同,這一帶的地勢太開闊了,許昌城池已經被陶賊控制,步騎軟弱的荊州軍隊在這樣的地形上,基本上沒有任何希望。”

“聽明白了沒有?”曹老大又向衆將問,然後說道:“我軍是還有八千多兵力不假,但其中帶傷者已經超過了六千人,又有超過五千人的家眷老弱需要保護,還得騰出人手運送糧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如果再站錯隊,那麼我軍徹底覆亡的日子又算是到了。”

說到這,曹老大頓了一頓,又道:“況且蔡瑁、大耳賊約我軍夾擊陶賊,也沒安什麼的好心,不過是想讓我軍多替他們消耗一些陶賊隊伍,即便他們真的贏了,我軍也必然被他們吞併。所以你們也不要不服氣了,想要找陶賊報仇。等我們重整了兵馬隊伍再說,現在不是時候。”

曹軍衆將不再堅持,趕緊一起唱諾,曹老大則把目光轉向了帳外,眺望着西邊的荊州軍隊方向,心中喃喃,“蔡瑁,大耳賊,雖然知道你們贏不了。但也希望你們能給我爭氣點,都替殺點陶賊士卒再輸,千萬別讓那個奸賊贏得太輕鬆啊。”

曹老大也是一個守信用的人,第二天清晨天色剛明,曹老大領着已經盡是傷員的隊伍與家眷老小。取道新汲與辰亭趕往陳國,陶副主任收到消息後也沒有挽留,還親自率領一軍出城爲曹老大送行,可惜曹老大並不領情,連一句感謝之類的客套話都懶得說,只是象徵性的拱了拱手,然後就帶着對陶副主任滿肚子的怨恨與些許感激告辭離去。陶副主任提出的探望曹老大家眷的要求,也被曹老大斷然拒絕——陶副主任可是不只一次打曹老大女兒的主意了。陶副主任也不生氣,只是派了百餘騎監視曹老大隊伍離開了事。

目送了曹老大離開後,旁邊的劉曄立即建議道:“主公。曹賊隊伍已然不足以慮,蔡瑁與大耳賊的隊伍也已經渡過了潠水在東岸紮營,我軍何不立即發兵攻打蔡瑁大營,一舉破敵?”

陶副主任有些動心。賈老毒物卻立即阻攔道:“不可!蔡瑁雖然渡過了潠水背水紮營,但他的隊伍幾乎都是荊襄之兵。個個熟知水性,渡河容易,我軍則必須有橋樑船隻輔助方能渡河,且潠水西岸地形複雜,也不利於我軍全力追擊。我軍若是前去強攻,即便取勝,也很難擴大戰果,最好的辦法,還是把蔡瑁的主力誘到遠離潠水的許昌城下決戰,這樣我軍纔有更多機會重創敵人。”

陶副主任點頭,可還是有些擔心,道:“可是曹賊已經撤走了,蔡瑁和大耳賊如果察覺了情況不妙,立即撤過潠水退兵怎麼辦?”

“有可能,但可能不大。”賈老毒物答道:“荊州軍剛在襄城取得大捷,士氣正盛,我軍又在許昌和襄城兩戰中都有所損傷,實力多少受了些損害,所以劉備也許會提議,荊州軍主帥蔡瑁卻一定不會甘心撤退,必然會對我軍有所試探,我軍只需利用蔡瑁出兵試探的機會,詐敗一陣,就不難將蔡瑁主力誘到許昌城下決戰。”

陶副主任稍做盤算,很快就點頭說道:“好吧,既然我軍在潠水邊上很難取得大勝,那就不如賭上一把,輸了不過是讓蔡瑁和大耳賊溜走,贏了就是重創敵人主力!暫不出兵,靜觀敵人動靜!”

……………

曹軍撤走的消息被荊州探馬送回荊州軍中,剛渡過潠水的荊州大將蔡瑁大怒,當即召見曹軍大將韓福質問原因,誰知陶副主任已派曹軍降兵將曹老大的書信送到了韓福手中,對曹老大同樣忠心耿耿的韓福不敢違命,已令麾下的兩千多曹軍士兵暗中做好了撤退準備。見蔡瑁派人來傳,韓福也頓時明白事情敗露,趕緊一邊率軍出營去追曹老大,一邊就命蔡瑁衛士回報蔡瑁,說明曹老大已經拒絕結盟一事,要求蔡瑁兌現諾言,不得追殺和阻攔自軍。

按理來說,早已暗中做好了準備的韓福隊伍突出營地,難度應該不大,而且還很可能造成荊州營地大亂,給徐州軍隊創造趁火打劫的機會,可就在韓福率軍衝出自軍營地大門時,斜刺裡忽然衝出一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了韓福面前,大喝一聲手起刀落,措手不及的韓福將軍頓時首級落地,曹軍將士大驚失色細看間,卻見斬下韓福首級的乃是赫赫有名的關羽關雲長!

緊接着,鐺的一聲鑼響,仁義美名滿天下的劉皇叔率軍從營地深處殺出,攔住了曹軍隊伍,然後劉皇叔義正言辭的宣佈韓福毀盟食言,還宣稱說韓福早已暗中投降了徐州陶賊,準備率領這兩千多曹軍將士去投奔陶應奸賊,並且準備殺害曹軍隊伍中所有忠於曹老大的將士,要求曹軍將士放下自己的武器,接受自己的指揮和整編。

韓福麾下的曹軍隊伍本就是二線隊伍,戰鬥力與凝聚力都遠遠不如曹老大的麾下主力,韓福又已經被關羽一刀砍死,隊伍也被包圍,羣龍無首之下。兩千多曹軍士兵大多都選擇了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數曹軍士兵不肯屈服,但也被關羽張飛率軍盡數殘殺,待到氣衝斗牛的蔡瑁率軍趕到現場時,局面已然得到了控制,劉皇叔也冠冕堂皇的接過了這兩千多曹軍的指揮權。

一場可能釀成全軍慘敗的大禍被劉皇叔迅速消弭於無形,大喜之下,蔡瑁除了默許劉皇叔吞併韓福隊伍外,又忍不住好奇問道:“玄德是如何知道韓福將要反逆的?還準備得這麼周全。一下子就平定了韓福賊子的叛亂?”

“不是我,是諸葛玄先生的侄子諸葛孔明料到了韓福將反,勸說我提前做好的準備。”劉皇叔在這方面倒也不貪功,如實向蔡瑁介紹道:“孔明知道曹賊與陶賊都是奸詐多謀之輩,遲早必會利用我軍組成複雜的弱點用計離間。故而勸我派人暗中監視韓福賊子,昨天下半夜果然發現了韓福隊伍有所異動,孔明又爲我設下巧計,這才迅速平定了韓福賊子的叛亂。”

蔡瑁大笑,連誇孔明瞭得,東山再起的黃射少將軍也是十分滿意,向站在劉皇叔旁邊的諸葛亮笑道:“賢弟果然了得。難得我的伯父與你只見了一面,就馬上對你欣賞萬分,點名要把我那個堂妹下嫁給你。”

“都督與兄長過獎了,亮實不敢當。”

拱手答謝的人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身長八尺(漢尺),面如冠玉,五官清秀,儒衫綸巾。俊雅非凡——也就是咱們陶副主任心裡陰影最大的諸葛亮諸葛小妖了。謙虛過後,諸葛亮又一握羽扇。鄭重說道:“但是大都督,兄長,今曹賊已然背盟遁去,我軍士氣受到影響,又是孤軍遠來糧草轉運艱難,攻下許昌希望已經不大,亮認爲,我軍最好還是儘快撤軍的好,以免陶賊隊伍逼到近前,不利於我軍撤退。”

“急什麼?”蔡瑁大手一揮,冷笑說道:“我軍跋涉數百里來取許昌,一仗未打就立即撤退,豈不讓人笑話?反正曹賊隊伍也沒多少人了,想走就走吧,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不少。”

“叔父言之有理,不能滅了我軍威風。”

自打楊長史出面禍害荊州擺明車馬支持劉琦公子與蔡氏爲難後,有了共同的敵人,往常並不對眼的蔡黃兩家關係也忽然親近了許多,黃射少將軍也已經對蔡瑁將軍是尊爲長輩,馬上就開口附和,還又建議道:“叔父,小侄覺得不妨派遣一軍前去許昌城下搦戰,藉以試探陶賊目前的軍力,倘若陶賊的軍力確實強盛,我軍便立即退兵,倘若發現陶賊的軍隊在與曹賊的決戰中受損嚴重,我軍便可乘勢進兵,大破陶賊,並一舉拿下許昌城池。”

說完了,黃射少將軍還得意的補充了一句,道:“而且只要我軍在戰場上佔據了上風,以曹賊之奸詐,也必然立即回師來向我軍求盟,與我軍聯手夾擊陶賊!”

聽到了黃射少將軍這番話,劉皇叔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卻着實擔心——以蔡瑁將軍的性格,這種倒黴差使可一般都是劉皇叔隊伍的啊。諸葛亮卻是臉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有些想笑不敢笑的感覺,倒是蔡瑁將軍十分滿意,點頭說道:“賢侄言之有理,既如此,那就再辛苦玄德公一趟如何?”

“果然來了。”劉皇叔心中冷哼,嘴上則恭敬說道:“都督有令,備自當領命而行,但是備的隊伍剛剛制服韓福叛軍,急需時間重新整編這些收降之兵……。”

“沒關係,把新降兵留在營裡,我替你暫時看管。”喜歡安排劉皇叔充當炮灰蔡瑁將軍一揮大手,還笑道:“玄德公放心,這兩千多新降兵絕對是你的,我不會搶。再說了,你馬上就要抓到更多的徐州俘虜了,還用得着在乎這麼點俘虜?”

寄人籬下的劉皇叔無奈,與諸葛亮悄悄交換了一個眼色後,見諸葛亮微微點頭,這才向蔡瑁拱手說道:“謹遵都督軍令,備這就統兵出營,但是我軍兵少,還請都督做好接應準備。”蔡瑁將軍大笑着一口答應,催促劉皇叔速去準備出戰,試探徐州目前軍情。

劉皇叔臉色有些不好看的領着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回營了,也是到了遠離蔡瑁和黃射的地方,劉皇叔才輕聲向諸葛亮問道:“孔明,蔡瑁又派我軍去當問路磚石,你怎麼還點頭同意?現在陶賊少說還有數萬兵馬,且騎兵衆多,我軍僅有五千,還幾乎沒有騎兵,在許昌這樣的開闊地形上,與陶賊火併凶多吉少啊。”

“主公儘管放心,亮敢斷定,我軍前去試探陶賊軍力。”諸葛亮自信的答道:“此戰,我軍必勝!”

“必勝?”劉皇叔和關羽、張飛都是一楞。

“必勝!”諸葛亮再次點頭,微笑說道:“亮曾經仔細研究過陶賊的用兵特點,熟知他的用兵風格,更瞭解他的爲人實際上是貪心不足,能佔十成便宜就絕不只佔九成!”

“所以,我軍此戰必勝!陶賊爲了消滅更多的荊州軍隊,也爲了把荊州主力誘到許昌城下決戰,此戰必然詐敗,勾引蔡瑁率軍親臨許昌城下!”

劉皇叔先是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欣喜若狂,差點就手舞足蹈起來,關羽卻疑惑問道:“軍師,蔡瑁匹夫已然率軍渡過了潠水背水紮營,距離許昌不到四十里,陶賊想要大破蔡瑁,直接出兵突襲蔡瑁營地就是了,又何必多此一舉,還要把蔡瑁誘到許昌城下?”

“關將軍問得好,陶賊現在突襲,確實已經很有勝算。”諸葛亮笑笑,又說道:“但關將軍顯然忘了,蔡瑁的麾下幾乎都是熟悉水性的荊州兵,潠水對蔡瑁隊伍而言不過是一條小河溝,頃刻可渡,陶賊隊伍想要渡河卻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潠水以西的地形複雜,也不利於陶賊追殺擴大戰果,所以陶賊如果能把蔡瑁主力誘到離潠水四十里的許昌城下決戰,就可以贏得大量的殲敵時間與空間,這樣的利弊,陶賊肯定計算得十分清楚。”

“奸賊!”劉皇叔罵了一句,但也不知道是罵誰。(未完待續)

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188章 挾天子以坑陶賊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66章 運氣不錯第337章 報復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159章 太可怕了第14章 名君子(下)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95章 正面強攻第15章 次等戰馬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234章 佯兵第267章 袁紹慘敗第409章 師弟版欲蓋彌彰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327章 勸降第108章 牆頭草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352章 偶遇第54章 戰略選擇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415章 有備無患第353章 虎落平陽第25章 回徐州第184章 交換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268章 災星第221章 暴菊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411章 太狠了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218章 惹禍了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373章 這次會盟不算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45章 又生詭計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37章 破敵(上)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105章 豪賭第18章 霹靂車第9章 要理智第39章 再度出征第251章 恐嚇第17章 怕賊惦記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98章 捨身飼狼第291章 是儀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438章 報仇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05章 主任在後
第262章 曹賊必勝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188章 挾天子以坑陶賊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66章 運氣不錯第337章 報復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159章 太可怕了第14章 名君子(下)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95章 正面強攻第15章 次等戰馬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234章 佯兵第267章 袁紹慘敗第409章 師弟版欲蓋彌彰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327章 勸降第108章 牆頭草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352章 偶遇第54章 戰略選擇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415章 有備無患第353章 虎落平陽第25章 回徐州第184章 交換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268章 災星第221章 暴菊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411章 太狠了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218章 惹禍了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373章 這次會盟不算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45章 又生詭計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37章 破敵(上)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105章 豪賭第18章 霹靂車第9章 要理智第39章 再度出征第251章 恐嚇第17章 怕賊惦記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98章 捨身飼狼第291章 是儀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438章 報仇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05章 主任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