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

“來人,把劉備推出去,斬了!”

見劉皇叔始終都是啞口無言,無法回答來自蒯良的責問,之前還稍微有一些猶豫和懷疑的劉表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大喝下令將劉皇叔斬首,話音剛落,大堂兩側的荊州衛士立即一轟而上,飛快將劉皇叔按住,拖起就往外走。

事情到了這一步,劉皇叔如果再沒有什麼表示,基本上也就是人頭落地的下場了,被迫無奈之下,劉皇叔只能是大聲喊道:“冤枉!景升兄,我冤枉啊!陶應奸賊他是因爲素來忌恨於備,這才用詭計陷害於我啊!我在事沒向你稟報,也是有特殊原因的啊!請景升公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再給備一個機會解釋啊!”

這時候殺了劉皇叔,明顯符合於蔡氏家族在南陽境內的利益,也會給劉琦鐵桿支持者以壯大機會,考慮到了這一點,並不算太笨的蔡瑁將軍也趕緊站了出來,向劉表拱手說道:“姐丈,劉備臨刑喊冤,且聲明有難言之隱,還請姐丈看在劉備這幾年爲荊州效力頗多的份上,暫緩用刑,給他一個辯白的機會。”

看看對自己統治荊州助力頗多的大舅子,劉表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點頭說道:“好,先拖回來,讓他說話。”

蔡瑁飛快唱諾,趕緊衝出堂去,喝令衛士將劉皇叔重新拖回大堂,而劉皇叔再次上得大堂後,劉表也沒叫衛士給劉皇叔送綁,直接就大聲喝道:“說!既然你想爲自己洗刷清白,爲什麼事先不向我稟報此事?非得要私下裡暗自行事,所居到底何心?”

劉皇叔神情萬分猶豫,先是看了看左右的荊州衆臣。這才低聲下氣的說道:“備斗膽再懇求景升兄一次,能否到後堂單獨稟奏?備保證,一定向景升兄坦誠相告,不敢有半點的隱瞞。”

“不行!”劉表斷然拒絕,喝道:“事關重大。汝必須當衆稟報,我也必須給荊州衆臣一個公平公正的交代!”

“這個……。”劉皇叔萬分爲難了,原本劉皇叔期盼着能與劉表單獨說話,原原本本稟報劉表詳情,祈求劉表的原諒,讓劉表不必擔心荊州衆臣的態度和反應。從利益着想饒過自己,使自己既保住性命又保住面子,可是劉表卻要劉皇叔當衆稟明實情,劉皇叔就徹底的束手無策了——當衆稟明瞭詳情,不僅劉皇叔的名聲全完了,劉表爲了給荊州衆臣一個交代。也非得宰了劉皇叔不可了。

“再不說,立即斬首!”劉表不耐煩的催促道。

“孔明,看來我只能是對不起你一次了!”徹底沒了辦法的劉皇叔咬了咬細白牙,爲了活命,終於還是硬着頭皮說道:“景升兄,備確實有對不住你的地方,但是備可以對天發誓。如果備真與那陶應奸賊勾結圖你荊州之心,天地不容,五雷轟頂,死無葬身之地!備爲了替自己洗刷嫌疑,瞞着你私自行事,是有難言之隱!”

“是何難言之隱?”劉表冷着臉追問,又喝道:“如實道來,再敢有半點隱瞞,立斬不赦!”

“景升兄,備唯一對不住你的地方!”劉皇叔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毫不臉紅的大聲說道:“就是不該包庇麾下軍師諸葛亮,隱瞞了他在葉縣戰場上私自行事,坑害數千荊州將士與劉磐將軍的罪行!”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包括蔡瑁兄弟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着劉皇叔,諸葛亮的親叔叔、跪在稍前方的諸葛玄,那更是猛然回頭,象不認識一樣的打量劉皇叔,半晌才咬牙切齒的說了一句,“玄德公,你說這話,虧不虧心?!”

順便也介紹一下龐統的反應,聽到劉皇叔的話後,龐統的嘴脣只是動了一動,然後就閉上了眼睛,醜臉上再沒有半點的表情波動。

劉皇叔當然不敢再與諸葛玄搭腔,甚至都不敢去看諸葛玄的憤怒表情,只是毫不臉紅的繼續說道:“想必景升公也早就發現情況不對了,從博望送到葉縣的十萬斛軍糧,爲什麼輕而易舉的就被陶應奸賊奪走?爲什麼陶應奸賊會那麼清楚葉縣隊伍的撤軍時間與撤軍路線,以至提前佈置了埋伏全殲了劉磐少將軍的主力?爲什麼劉磐少將軍的前軍中軍都遭到了伏擊,備率領的殿後隊伍卻幾乎完好無損的撤回葉縣?備不敢欺瞞景升兄,這都是諸葛亮的設計所致。”

大堂上更沒人敢說話了,荊州文武神情各異,中立派或驚訝或憤怒或難以置信,傾向於劉皇叔的蔡瑁兄弟張口結舌,愕然瞠目,與劉皇叔敵對的蒯良兄弟則是表面不動聲色,眼中喜色閃動,劉表卻是憤怒得幾乎無法言語,半晌才獰笑着說道:“終於肯說實話了,玄德公請吧,表洗耳恭聽。”

“備也是後來才知道了這些詳細情況。”劉皇叔戰戰兢兢的說道:“陶應奸賊被徐州賊軍救回大營後,諸葛亮知道以葉縣城中的兵力,絕不可能是陶賊大軍的對手,不管糧草是否充足,都遲早是城破兵敗的下場。而當時備的四千隊伍,已經被陶應奸賊殘殺得只剩下了最後兩名士兵,事實上已經全軍覆滅,諸葛亮爲了替備重掌兵權,重整隊伍,就暗中瞞着備,佈置了一道渾水摸魚之計!”

“諸葛亮先是利用辛評急於徵得景升兄好感的心理,故意建議劉磐要求辛評出兵到博望押糧,結果辛評爲了保住更多軍隊與癱瘓在牀的老冀侯,也爲了獲得景升公的糧草供給與安全保護,便立即答應了出兵三千押糧,然後諸葛亮乘機藉口陶應奸賊的大軍近在咫尺,押糧需有猛將保護,舉薦備的三弟張飛率軍押糧,辛評素知翼德武藝過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便再次中計,答應了讓張飛暫時指揮這三千冀州軍隊。”

說到這。劉皇叔頓了一頓,又道:“可是在私底下,諸葛亮卻又瞞着備,給張飛下了一道密令,讓張飛一旦遭遇徐州賊軍攔截。就立即拋下糧草率軍撤回博望。與此同時,諸葛亮又故意用箭書向陶應奸賊告密,使陶應奸賊知道了張飛押糧一事,誘使陶賊出兵攔截糧草,結果張飛依令撤回博望,十萬斛軍糧落入了陶賊之手。三千冀州軍則失去了與辛評的聯繫,只能繼續接受張飛的指揮調遣。”

大堂上有一些中立派開始罵出聲了,蔡瑁兄弟則瑟瑟發抖了,因爲劉皇叔交代了這麼重大的罪行,與皇叔軍關係親密的蔡瑁兄弟就是想不被牽連也不行了。而劉表也在發抖,但不是因爲恐懼而發抖。是因爲憤怒在發抖!好不容易纔把胸中怒火壓下去後,劉表點了點頭,笑着說道:“十萬斛軍糧,二百四十步的大畝田,一年產糧三斛,三萬多大畝田地一年的糧產,就這麼送陶應了。果然大方,確實大方啊。”

說罷,劉表哈哈大笑,但笑聲中,卻自然沒有半點喜悅之情,大堂上的荊州文武也是個個咬牙切齒——別看這些荊州重臣都是大地主,但很多人家裡,一年還收不到十萬斛糧的一半。劉皇叔則重重叩頭出聲,流淚道:“備禦下不嚴,致使部下暗中做出如此醜事。愧對景升兄。”

“接着說,接着說下去。”劉表揮了揮手,道:“接下來你們又幹了什麼好事?讓劉磐的隊伍全軍腹膜,你們卻能全身而退?”

“景升兄,不是我們。是諸葛亮瞞着我私自行事的。”劉皇叔趕緊撇清關係,又比較老實的說道:“糧草被劫後,軍糧已然告罄的劉磐將軍被迫選擇突圍,諸葛亮又瞞着備再次用箭書告密,向陶賊泄露了劉磐將軍隊伍的突圍時間與突圍路線,然後又玩了一個花樣,故意告訴陶賊說備率軍在前方開路,利用陶賊痛恨備入骨的病態心理,誘使陶賊出動精銳主力,重點伏擊劉磐將軍的前軍和中軍,對備率領的殿後隊伍卻掉以輕心,給了備全身而退的機會。”

又悄悄偷看了一眼劉表的臉色後,劉皇叔這才苦笑着說道:“接下來發生的事,景升兄你也知道了,因爲陶賊的主力精銳全都佈置在了前方,從葉縣撤回博望的中前兩軍全軍覆沒,劉磐少將軍戰死,辛評被俘,天子與老冀侯被陶賊劫走,備率領的殿後隊伍,卻因爲陶賊被諸葛亮的告密書信誤導,誤認爲是楊齡和郭子儒率領的無關緊要隊伍,沒有投入精銳伏擊攔截,給了備機會臨時改變撤軍路線,這才十分僥倖的逃出了生天,同時因爲劉磐戰死,辛評被俘,備也順理成章的接管了葉縣殘餘隊伍。”

“好歹毒的渾水摸魚之計!”在場的荊州文武幾乎都倒吸了一口涼氣,蒯良和蒯越兄弟更是出了冷汗,暗道諸葛亮心思如此歹毒多謀,我們如果不趕快把他除掉,等他在荊州得了勢,我們蒯家還不得死無葬身之地?

“完了?”出乎意料的是,劉表這會反倒已經不發抖了,只是看似輕描淡寫的向劉皇叔問道:“還有一個問題,陶賊隊伍追殺你時,原本有機會重創你的殿後隊伍,爲何要突然撤軍?”

“應該就是爲了今天吧。”劉皇叔苦笑說道:“備無數次從陶賊刀下逃生,陶賊深知重創備的隊伍容易,想要取下備的首級卻難,所以陶賊那時候肯定就定下了離間毒計,突然下令退兵不再追擊,讓景升兄你生疑,他乘機出手離間,結果也果不其然,景升兄你生出了疑心,備也不敢在你面前坦白實情,致使陶賊鑽了空子,把備逼到了說假話或許不用死、說真話卻一定得死的地步。”

劉表昂起了腦袋,閉上了眼睛盤算了許久,然後才又睜開了眼睛,轉向了諸葛玄微笑說道:“諸葛先生,現在你可有話說?你配合你的侄子行事爲劉備洗刷嫌疑,想必也多少知道一些你侄子乾的好事,現在你打算怎麼說?諸葛總幕,在豫章走投無路到了荊州享盡榮華富貴的諸葛總幕?”

“臣有罪!”諸葛玄重重叩首,朗聲說道:“臣對侄子諸葛亮的胡作非爲,確實有所察覺,卻沒有立即向主公稟報,愧對主公收留重用之恩。臣罪該萬死!但是,臣在臨死之前,還想求主公一件事,請主公不要聽信一面之詞,最好還是把諸葛亮召來。當面對質。”

劉皇叔用哀求的目光悄悄看了諸葛玄一眼,諸葛玄卻不再回頭來看劉皇叔的正義嘴臉,只是又朗聲說道:“臣認爲,葉縣之事,是否小侄一人所爲,還請主公明查!”

“我當然會查。”劉表冷冷回答。又轉向王威問道:“你派去監視諸葛亮的人,有消息傳回來沒有?”

“稟主公,還沒有。”

說諸葛亮,諸葛亮到,王威剛答出這句話,門外忽然衝進一名傳令兵。單膝跪下抱拳奏道:“稟主公,王忠將軍押解新野駐軍軍師諸葛亮與一名徐州細作到了西門城外,請主公準允在夜間開啓城門許其入城。此外,主公的連襟黃承彥黃老先生也來了,說是他拿到了諸葛亮與徐州軍隊暗中勾結的鐵證,要當面向主公揭發舉報!”

“準,讓他們立即入城。把諸葛亮直接押到這裡來!”劉表眼皮都不眨的答應,又大喝道:“還楞着幹什麼?還不拿幾條繩索,把該綁的人都綁起來?”

堂中衛士轟然唱諾,迅速拿來幾條繩索,把劉皇叔、諸葛玄、龐統和蔣幹先生四人捆得結結實實,一字並排押了按住。劉表卻又喝道:“還有蔡中,也給我捆起來!”

“姐丈!”蔡中差點沒哭出聲來,道:“小弟和葉縣的事無關啊。”

“私自泄露消息大耳賊,還借兵給他胡作非爲,難道不該綁?!”劉表終於放聲大吼了出來。

“不是我。是……。”蔡中將軍本想繼續喊冤,可是看到親大哥蔡瑁已經惡狠狠的瞪着自己,蔡中將軍還是乖乖的閉上了嘴巴老實受縛,心裡則把劉皇叔和諸葛亮的十八代祖宗罵了一個遍,也悄悄罵了幾句硬讓自己背黑鍋的大哥。

屏息靜氣的等待了許久。鴉雀無聲的大堂外終於響起了雜亂的腳步聲,很快的,諸葛亮和李郎將軍就一起被押進了大堂,王忠和黃承彥也一起來到了大堂上,接着黃承彥自然是老淚縱橫的向連襟說明了今夜黃家灣發生的大事,呈上陶副主任給愛女黃碩的絕情書,慟哭着說了自己女兒幾乎投水而死,可惜劉表這會已經沒心思安慰連襟大哥了,粗略看了一遍那道絕情書,然後就向被五花大綁着的諸葛亮問道:“孔明,這道書信你怎麼解釋?”

“稟明公,這是陶應奸賊的離間計。”諸葛亮眼皮都不眨的答道:“陶賊爲借明公之手殺害我主劉備,故意以書信誤導黃碩姑娘,爲的就是讓黃碩姑娘把這道書信呈到承彥公面前,再經過承彥公之手送與明公,用心十分歹毒!”

“哦,陶賊用心歹毒?”早已萌動殺機的劉表冷笑說道:“那麼故意送與陶賊十萬斛軍糧,又讓我數千荊州將士送命,又算不算得歹毒呢?”

諸葛亮沒有半點的震驚表情,只是把目光轉向了被綁了跪在一旁的劉皇叔,劉皇叔心中有愧,目光躲閃着不敢與諸葛亮對視,心裡則在盤算,一旦諸葛亮反咬一口,自己該怎麼與之辯駁?

僅僅只是看到劉皇叔心虛的遊離目光,心細如髮的諸葛亮就已經什麼都明白了,知道劉皇叔肯定是把一切罪過都推到自己身上了,但是諸葛亮對此不僅沒有半點的憤怒,還無比欣慰的笑了笑,然後轉向劉表說道:“明公,我想不用對質了,都是我一個人乾的,是我向陶賊告密,出賣了葉縣將士,也是我直接害死劉磐將軍和數千荊州將士,與我主劉備毫無關係,他是事後才知道的詳情。”

“啊!”除了龐統外,堂上所有人都猛的睜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瞪着諸葛亮,劉皇叔更是驚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向諸葛亮的目光中,除了震驚之外,還盡是感激。

“孔明,你瘋了?!”諸葛玄大吼道:“你爲什麼要把所有罪責,都攬到你自己一個人身上?!”

“叔父恕罪。”諸葛亮無比鎮定的答道:“小侄不是攬罪,是小侄確實有罪,是小侄兩次向陶賊告密,先後泄露了運糧與突圍之事,導致糧草被劫,劉磐將軍的主力全軍覆沒,也是小侄爲了獲得軍隊,暗令張飛率軍棄糧撤退,又在箭書上做了手腳,誘使陶賊全力伏擊中前兩軍,爲殿後軍隊騙得了逃生機會。一切都是小侄私下所爲,與主公無關,他也是事後才知情,爲此還打了小侄。”

“孔明,你瘋了,你瘋了!”諸葛玄大吼大叫道:“你如果供出葉縣之事,全是劉備所爲,你還有活命的希望,你要是把所以罪責攬到自己身上,那誰也救不了你,那些陣亡的將士家眷,能把你碎屍萬段!”

“小侄情願領死。”諸葛亮冷靜答道:“叔父恕罪,小侄還要強調一句,小侄並非攬罪,一切都與主公無關,他最多隻是知情不報,罪不該死!小侄爲一己之私,害得無數將士葬身沙場,無辜慘死,小侄纔是罪該萬死!”

“你爲什麼要這麼做?!”劉表大吼問道。

“稟明公,只有一個原因,報答主公的救命之恩,知遇之恩。”諸葛亮鄭重答道:“亮追隨主公時年方二十,主公卻對亮委以軍師重任,言聽計從,每諫必納,亮深爲感激。主公與陶賊的第一次許昌之戰,亮中箭殘疾,是主公揹負亮逃得性命,後來幾次慘敗,主公都從來沒有遺棄腿腳不便的亮,於亮有數次救命大恩。爲報答這些恩情,亮才訂下了毒計,爲主公詐得了數千兵馬!”

“你爲了報恩,卻害了我荊州近萬將士,你該當何罪?!”劉表怒不可遏的狂吼。

“亮罪該萬死!”諸葛亮重重磕頭,然後又朗聲說道:“但是在臨死之前,亮必須稟之明公一死,我主劉備與陶賊絕對沒有半點勾結,葉縣之事,他也只是知情不報,罪不該死!還望明公開恩,饒我主一命!”

“推出去,砍了!”劉表大吼。

“諾!”衛士唱諾,立即衝了上來按住諸葛亮,諸葛亮趕緊大喊道:“且慢!亮還有話要說!”

“汝還有何話可說?馬上推出去,斬首!”劉表咆哮。

“主公,求你看在我們知交多年的份上,再讓他說幾句吧!”諸葛玄大哭出聲,拼命磕頭哀求,直至叩首出血,劉表的心腸也確實不象陶副主任和賈老毒物那麼黑,稍一猶豫後,還是點了點頭,給了諸葛亮交代遺言的機會。諸葛玄大喜,忙轉向諸葛亮哽咽說道:“孔明,這是你最後的機會,還有什麼給你辯白的話,就快對主公說吧。”

“叔父恕罪,亮並非想爲自己辯白,只是想求明公兩件事。”諸葛亮淡淡的說道:“第一件事,亮之罪太過深重,即便車裂也還嫌輕,亮斗膽,想求明公將亮的斬首之刑改爲腰斬!以贖亮罪之萬一!”

“改斬首爲腰斬?!”

大堂上一片大譁,劉表也瞪大了眼睛,諸葛玄卻是氣哭出了聲,大吼道:“你這混小子,就算是死,你也想多受些罪是不是?!”

“叔父,亮的罪太過深重,即便是腰斬,也難贖罪之萬一,讓亮死得更慘一些,就算是亮對葉縣罪行的一點悔過之心吧。”諸葛亮終於嘆了口氣,然後又向劉表磕頭說道:“明公,亮的第二個請求,是想求明公恩准,讓主公劉備與好友龐統在行刑臺上,喂亮喝一杯絕命酒,也讓亮對他們說最後幾句話。當然了,明公可以派人監視,也可以親臨現場觀刑,以免明公誤會亮與他們串供。”

劉皇叔淚流滿面,龐統毫無表情,諸葛玄繼續痛哭失聲,劉表則是臉上陰晴變化,許久後纔開口說道:“準,拖出去,腰斬問罪!”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諸葛遺計》!

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251章 恐嚇第263章 含冤受屈第216章 開始了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240章 師生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46章 誘敵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199章 大袁三公出手第93章 臭味相投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336章 戰後第92章 初戰小捷第292章 戰倉亭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268章 災星第35章 君子出場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81章 袁術出兵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79章 對陣呂布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66章 運氣不錯第268章 災星第46章 誘敵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121章 百密一疏第405章 出手驚人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54章 戰略選擇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211章 招降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18章 惹禍了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70章 骯髒交易第48章 決戰小霸王(上)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425章 衆叛親離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6章 七步成詩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393章 引水圍城第94章 袁氏忠臣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336章 戰後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章 暴露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121章 百密一疏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54章 戰略選擇第448章 無法收場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
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251章 恐嚇第263章 含冤受屈第216章 開始了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240章 師生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46章 誘敵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199章 大袁三公出手第93章 臭味相投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336章 戰後第92章 初戰小捷第292章 戰倉亭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268章 災星第35章 君子出場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81章 袁術出兵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79章 對陣呂布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66章 運氣不錯第268章 災星第46章 誘敵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121章 百密一疏第405章 出手驚人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54章 戰略選擇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211章 招降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18章 惹禍了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70章 骯髒交易第48章 決戰小霸王(上)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103章 最佳女婿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425章 衆叛親離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6章 七步成詩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393章 引水圍城第94章 袁氏忠臣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336章 戰後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章 暴露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121章 百密一疏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54章 戰略選擇第448章 無法收場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46章 煽風點火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