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皇叔好意

(PS:今天還是兩更,第二更還是在夜裡。)

光陰似箭,剛一晃眼,君子軍在陶應和陶基的率領下移駐梧縣,就已經過去了三月有餘,在這三個來月的時間裡,徐州五郡和徐州周邊的情況,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戰火暫時停歇,經歷了曹軍之亂的徐州五郡當然開始了恢復元氣,但是因爲人口大量減少的緣故,人力和物力一起匱乏,經濟和民生的恢復速度十分之緩慢,繼而連累被曹軍重創的徐州軍隊主力,導致徐州軍主力的重建過程步履維艱,計劃中的重建規模一再削減,想要恢復到戰前的鼎盛狀態,簡直不知要到何年何時。

幹弱必然枝強,徐州官軍實力銳減,徐州境內的大小軍閥和豪強盜匪自然乘機坐大,盤踞在開陽一帶的臧霸隊伍利用陶謙無力壓制的大好機會,乘機把隊伍規模擴充到了一萬五千餘人,實力反過來壓過了徐州主力;而廣陵這邊,徐州軍頭號叛徒笮融也乘機招降納叛,壯大實力,聚集了一萬多烏合之衆在廣陵一帶作威作福,還無比狂妄的喊出了打進彭城捉陶謙、獻給曹操保徐州的口號,陶謙痛恨這個叛徒入骨,奈何元氣大傷,實力不足,也只好強壓怒火裝聾作啞了。

不過相對起小富則安的臧霸和外強中乾的笮融來說,徐州境內真正讓陶家父子寢食難安的人,還是咱們的劉備劉皇叔!和書上寫的一樣,咱們的劉皇叔在小沛可以說是勤政愛民,廣佈恩德,與民秋毫無犯不說,還輕徭役薄賦稅,儘量給小沛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很快就盡得小沛民心,弄得徐州五郡無家可歸的難民流民紛紛涌向小沛,徐州士民官兵個個心向劉皇叔,歌功頌德之聲載於舟道。

相比之下,剛剛經歷了曹兵之亂,陶謙父子還要向徐州百姓徵糧徵稅的無恥行徑,自然就讓徐州百姓士紳萬分不滿了,有苦難言的陶謙父子,自然也就更加的寢食難安了。

人看人好看,陶謙父子有苦難言,其實咱們的劉皇叔日子也好過不到那裡去,因爲要收買人心,廣施恩德,首要前提就是得有錢有糧,雖說劉皇叔隊伍的錢糧開支有陶謙這個冤大頭買單,但也只是夠勉強維持溫飽,再想進一步壯大實力,經濟基礎絕對是遠遠不夠。而劉皇叔爲了收買民心,偏偏又要搞什麼輕徭役薄賦稅,結果人心倒是收買到了,劉皇叔在小沛能收上來的錢糧就少得可憐了,沒錢沒糧就沒辦法大量暴兵,所以在小沛四月有餘,劉皇叔僅僅是把軍隊擴張到五千之數,遠遠達不到劉皇叔的心中期望。

讓劉皇叔睡不塌實的還有兩個大問題,第一就是曹老大的威脅,陶謙之所以把劉皇叔留在小沛,並且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硬着頭皮把劉皇叔供養起來,其目的就是爲了讓劉皇叔替徐州擋住曹老大的去而復返,替徐州養一條看門犬。深明此事的劉皇叔是既捨不得拋棄陶謙這個冤大頭,又擔心曹老大再次殺進徐州,被陶謙推到最前沿和曹老大火併,白白消耗本就不多的本錢。

還好,劉皇叔從細作的探報得知,曾經被桃園三連星圍毆的呂溫侯十分爭氣,靠着陳宮的出謀劃策,在濮陽一帶連敗曹軍,還差點砍下了曹老大的黑腦袋,所以一時半會的時間裡,曹老大應該騰不出手來找劉皇叔和陶謙的麻煩,劉皇叔除了替陶謙鎮壓一些小股盜匪練兵之外,暫時也用不着考慮施展拿手絕招戰場保命神功,扔下陶謙從曹老大的刀口下溜之大吉。

第二個讓劉皇叔操心的問題來自陶謙父子,準確說來自陶應陶副主任,之前陶應走狗屎運把退曹之功搶得乾乾淨淨,使得徐州軍民百姓心向陶門,就已經大大打亂了劉皇叔的仁義計劃,現在陶應又搞出了不受他人影響控制的嫡系君子軍,其醉翁之意可想而知。而從陶謙全力支持陶應建立君子軍這一點來看,這個老不死的老滑頭肯定是在身後事做準備了,劉皇叔已經看到一線曙光的雄圖霸業,也有可能被扼殺在萌芽中了。

最起碼,如果陶應一旦展露出足以讓陶應滿意的才能,劉皇叔是說什麼都別想指望陶謙三讓徐州——準確來說,劉皇叔是說什麼都別想通過溫和手段拿到徐州了。

就這麼憂心忡忡的到了七月中旬,劉皇叔再一次在小沛城中迎來了老友糜芳,而糜芳則是按兄長糜竺的要求,給劉皇叔送來了徐州五郡今年的農田畝數與預計糧產數,以便劉皇叔根據徐州的錢糧數目向陶謙開口,儘可能的從冤大頭陶謙手中多弄到一些錢糧。但是受戰亂和人口銳減的影響,徐州今年的秋糧收割情況絕對不容樂觀,所以糜竺兄弟私下裡估計,劉皇叔那怕是把陶謙逼到跳廢黃河,恐怕也敲不到多少竹槓。

讓糜芳意外的是,劉備的注意力並不在他們兄弟送來的這份絕密情報上,好不容易甩開關羽、張飛兩個礙事的直腸子,剛獲得單獨密談的機會,劉備立即開門見山的向糜芳問道:“陶應公子那邊的情況如何?最近有沒有什麼異常動靜?”

“回稟玄德公,陶應小兒還是那樣,一直躲在梧縣練兵,一次都沒有回過徐州。”糜芳恭敬答道:“陶應小兒把梧縣周邊二十里都劃爲了禁區,禁止百姓隨意出入,爲了不給玄德公添麻煩,糜芳與兄長未敢派人冒險潛入梧縣,所以對梧縣的情況掌握不多,只注意到了一個異常情況,那就是陶應小兒練兵消耗箭支極多,曹宏狗賊又給陶應送去了五十戶制箭工匠,還有送去了大量的制箭材料。”

“消耗箭支極多?”劉備皺起眉頭,心說陶應小兒搞什麼名堂,難道想打造一支馬弓手軍隊?可是在戰場上,沒有步兵配合的馬弓手隊伍,起不了決定勝負的作用啊?

又盤算了片刻後,劉備又向糜芳問道:“那陶應公子在梧縣的施政如何?有無仁政加於梧縣百姓?”

“玄德公請放心,陶應小兒在施政方面比他父親強不到那裡。”糜芳微笑答道:“從糜芳兄弟蒐集的情況來看,陶應小兒在施政方面頂多只能算是不過不失,既沒有象玄德公這樣讓大量百姓投奔,也沒有象玄德公這樣開墾荒地,發展民生,只是沒有象曹豹和曹宏那兩個狗賊一樣,縱容軍士騷擾百姓,所以倒沒有梧縣百姓到彭城告狀,給陶謙父子難堪。不過糜竺認爲,這也是因爲梧縣人口大減,整個城池只剩下不足一百五十戶人家的緣故,所以陶應小兒約束士兵不去騷擾百姓比較容易。”

劉備不動聲色,心裡則暗罵糜芳其蠢如豬,心說陶應小兒四月初才接管梧縣,想象我一樣開墾荒地和發展民生,他來得及不?而且陶應小兒施政不過不失,恰好說明了他爲人慎重務實,不貪功不冒進更不犯錯,在陶謙老兒眼裡,恐怕這樣的兒子纔是最適合的傳位人吧?

從糜芳身上摸不到陶應的更多情報,劉皇叔只得把注意力轉移到陶謙身上,向糜芳問道:“子方,近來陶府君的身體情況如何?病情可有好轉?”

“這個……。”糜芳有些猶豫,半晌才低聲說道:“恐怕要讓玄德公失望了,近來陶府君的病情已經有所好轉,家兄推測,可能是和天氣有關,近來彭城一帶雨水正常,氣候比較潮溼,所以陶府君的哮喘就好轉了許多,即便發作,也沒有冬天那麼劇烈。”

“子方真會說笑,陶府君病情好轉,劉備歡喜還來不及,子方怎麼能說讓劉備失望?”劉皇叔打了一個哈哈,心裡卻無比鬱悶——這陶謙老兒,怎麼病情就好轉了?果然是老而不死是爲賊啊!

“糜芳言過了,請玄德公見諒。”糜芳也發現自己過於失言,趕緊道歉。然後糜竺也是猶豫了一下,又看了看左右無人,這才壓低聲音說道:“玄德公,糜芳一直有一個打算,想把陶謙最信任的郎中張航收買過來,這樣的話,玄德公需要陶府君什麼時候過世,陶府君就能什麼時候過世。”

劉備的眉毛微微一動,開始盤算糜芳這個主意的可行性,心說陶謙如果突然暴斃,徐州羣龍無首,必然爲之大亂,自己這個客將靠着徐州首富糜竺家族的全力支持,自然也就有了混水摸魚的大好機會。但這個主意也極其冒險,計劃一旦暴露,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良好名聲就要毀於一旦了!

見劉備神色猶豫,糜芳忙低聲鼓動道:“玄德公,糜芳認爲此計應該可行,玄德公可以想想,陶府君至今沒有嫡子,又兩次提出將徐州讓給玄德公,如果陶府君突然暴斃,陶商與陶應兩個小兒繼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糜芳與兄長再僞造一書,就說陶府君生前遺書,將徐州讓給玄德公,玄德公豈不是就可以坐領徐州五郡了?”

劉備還是不說話,只是緊張盤算,糜芳則又低聲說道:“玄德公請放心,糜芳早已考慮仔細了,陶謙一死,糜芳兄弟自然是全力支持玄德公接管徐州;陳珪父子態度一直曖昧,屆時即便不協助玄德公,也不會站在陶商和陶應兩個小兒那邊;而琅琊臧霸胸無大志,只求割據一方,玄德公與他關係又好,只消三言兩語,承諾臧霸永鎮琅琊,臧霸必然支持玄德公領受徐州!如此一來,徐州三大勢力糜陳臧,公得其二,陳氏中立,陶商和陶應兩個小兒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了。”

劉備還是不說話,許久才陰陰說道:“那曹豹呢?子方是否漏算了他?”

“曹豹小兒不足爲慮。”糜芳笑道:“曹豹雖然掛名徐州首將,但本事低微,用兵無能,統軍不力,那能配得上做玄德公的對手?況且此人生性油滑,擅於騎牆取巧,見玄德公勢大,爲了他的榮華富貴,嬌妻美妾,自然會做出明智選擇。”

劉備開始動心了,臉上繼續不動聲色,真正做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糜芳等了許久不見劉備決斷,不由大急道:“玄德公,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之前玄德公你兩次拒領徐州,已然是坐失良機,還給了陶應小兒名滿天下、盡收徐州民心的機會,現在陶謙老兒顯然已經是在把陶應小兒當做嫡子培養!倘若遷延日久,陶謙老兒忽然確立嫡子,將徐州傳給陶商或者陶應小兒,玄德公再想取徐州,難矣!”

“子方,你最後這句話說對了。”劉皇叔終於開口,沙啞着嗓子低聲說道:“陶府君是沒有確立嫡子,但是在子方你行事之前,陶府君忽然確立了嫡子怎麼辦?或者說,陶府君在臨終之際,指定一子承繼徐州——陶恭祖待劉備禮遇有加,恩義交至,備又安忍奪他父子基業?”

“玄德公,徐州是大漢土地,公乃皇親,正當領之,爲何要讓於陶氏?”糜芳急了,提高聲音說道:“況且徐州又是四戰之地,舉目皆敵,非治亂之主不能居之!玄德公是大仁大義之人,難道想眼睜睜看着徐州五郡敗壞在陶商和陶應兩個小兒手裡,讓徐州軍民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公言差矣。”劉皇叔搖頭,平靜說道:“以備之見,陶商公子天性仁孝,博學淵識,才德無雙,理應被陶公立爲嗣子,承繼徐州。所以備認爲,子方與子仲應當儘快上表,請陶府君確立陶商公子爲嫡,備也好全力輔佐陶商公子承繼大業。”

“玄德公,你是在開玩笑吧?”糜芳差點沒跳起來,“讓我們兄弟勸陶謙立陶商爲嗣子,那玄德公你怎麼辦?”

“和蠢人說話,就是累。”劉皇叔心中抱怨,又見糜芳實在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只得低聲問道:“子方,依你之見,陶商與陶應,誰更難對付?”

“當然是陶應小兒難對付。”糜芳想也不想就答道:“陶應小兒外表忠厚,內心奸險,深於城府,工於心計,且野心勃勃,遠比他的兄長奸詐。而陶商小兒迂腐癡傻,蠢如豬狗,遠比陶應小兒容易對付。”

“既然如此,那子方兄爲什麼還要阻撓陶府君確立陶商公子爲嫡?”劉備陰陰的說道:“自古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陶府君立長子陶商爲嫡,陶應公子想來也能明白陶恭祖的苦心——倘若陶應公子不肯滿意,有意篡逆,備也當興兵討伐,爲陶商公子剷除逆臣!”

目瞪口呆了許久後,糜芳那點可憐的腦細胞終於運轉到位,興奮的一揮手,喜道:“明白了!玄德公是想讓陶商和陶應兩個小兒兄弟相爭,手足相殘,乘機坐收漁利!”

“蠢貨!”劉備又在心裡罵了一句,這才搖頭說道:“非也,備絕無此意,備只是覺得陶應公子身爲人弟執掌兵權,似有欺兄之意,路見不平,所以拔刀相助。”

“玄德公妙策,糜芳明白了。”糜芳大喜過望,趕緊拱手說道:“請玄德公放心,糜芳回到徐州城後,立即向兄長稟報此事,讓兄長按計而行。”

劉備微微點頭,淡淡說道:“那就有勞糜別駕和子方了,子方可以多拉一些徐州文武官員助威,倘若陶府君不允,子方和糜別駕還須以長幼之別多多規勸,千萬不可讓陶府君廢長立幼,自取禍端。”

糜芳奸笑點頭,心領神會的答應,而劉備頓了一頓後,又補充道:“子方,適才你說那位陶府君最信任的張航張郎中,既然陶府君的病情在逐漸加重,子方有空時還是要多走往走往,隨時掌握陶恭祖的病情——屆時陶應公子如果不滿兄長被陶府君立爲嗣子,做出傻事,陶府君的病情,很可能就會惡化了。”

糜芳又糊塗了,滿頭霧水的問道:“玄德公此言何意,能否明教?”

“子方,把這話帶回去給子仲。”劉備實在難得再和糜芳解釋,只是平靜說道:“他能明白,也能把握時機。”

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53章 棋高一着第250章 玩真的第146章 真正目的第92章 初戰小捷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381章 大染缸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26章 手足兄弟第289章 神亭嶺第66章 運氣不錯第139章 大戰合肥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194章 牛吹大了第97章 凱旋歸來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9章 要理智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第139章 大戰合肥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6章 初戰(上)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36章 初戰(下)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211章 招降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439章 龜雖壽第38章 一波又起第2章 一讓徐州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283章 大敗陶賊第22章 歪打正着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36章 初戰(下)第59章 邀請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30章 臧霸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146章 真正目的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424章 荊州忠臣第115章 和談第251章 恐嚇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25章 自取滅亡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360章 被利用了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253章 三國好學生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62章 皇叔反撲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
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53章 棋高一着第250章 玩真的第146章 真正目的第92章 初戰小捷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381章 大染缸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26章 手足兄弟第289章 神亭嶺第66章 運氣不錯第139章 大戰合肥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194章 牛吹大了第97章 凱旋歸來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447章 皇叔出手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9章 要理智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第139章 大戰合肥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6章 初戰(上)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36章 初戰(下)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211章 招降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439章 龜雖壽第38章 一波又起第2章 一讓徐州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283章 大敗陶賊第22章 歪打正着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36章 初戰(下)第59章 邀請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30章 臧霸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146章 真正目的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424章 荊州忠臣第115章 和談第251章 恐嚇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25章 自取滅亡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360章 被利用了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253章 三國好學生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118章 仁義道德的力量第62章 皇叔反撲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207章 顛倒黑白第150章 弄假成真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