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牛吹大了

“先生是徐州來的?那先生能否帶小女到徐州去,讓小女親眼看看那神奇的望遠鏡?”

那面紗少女甚是不拘禮法,主動衝到咱們的楊長史面前還不算,聽說楊長史沒把其實原始得可憐的望遠鏡帶來,竟然又一把抓住了咱們楊長史的袖子哀求,聲音清脆動聽,衣發幽香動人,讓咱們人品與陶副主任有得一比的楊長史不由心神一蕩,情不自禁的偷眼去看面紗少女抓住自己袖子的小手,可是一看之下楊長史不由大失所望,原來這面紗少女的皮膚根本不是楊長史期盼的那樣又白又嫩,手上皮膚明顯有些偏黑,還有幾道新舊傷痕,又顯得頗爲粗糙。

“原來是醜八怪,怪不得臉上要戴面紗,怕嚇人啊。”

現實主義者楊長史悄悄嘀咕了一句,正要開口拒絕,那邊兩名中年男子年齡稍長的中年男子已經開口喝道:“婉貞,不得無禮,放開長史大人。”

被那年長者提醒,那面紗少女這才發現自己有些失禮,趕緊鬆開楊長史的袖子向楊長史行禮道歉,那年長者也向楊長史拱手說道:“小女無禮,還望大人恕罪,大人自稱是徐州長史,莫非大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楊宏楊仲明先生?”

“正是在下。”楊長史有些得意,這才知道自己在淮南的昭著臭名在荊州竟然是大名鼎鼎,可惜那年長者並不象楊長史一樣的拍馬屁,只是點了點頭。說了幾句久仰大名之類的廢話,然後就把那面紗少女叫了回去,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楊長史才知道這面紗少女竟然是那年長男子的女兒。

“長史大人,在下張機,南陽微末之士,久仰長史大人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大人尊容,機三生有幸矣。”另一名精通醫術的中年男子先是隨意的自我介紹了一下。又迫不及待的向楊長史問道:“敢問長史大人,之前你說的傷寒預防之術,可是經過實際驗證,證明確實有效?”

“傷寒沒有實際驗證過,但是比傷寒更難治的大肚子病(血吸蟲病)卻驗證過。”楊長史大模大樣的說道:“之前袁術從南陽轉戰淮南時,隊伍裡的北方將士在淮南十成裡有超過兩成的人染上了大肚子病,死者接近一成,還一度動搖軍心,影響士氣。”

“可是到了我們徐州軍隊征討淮南時。因爲全軍將士堅持採取我家主公陶使君制定的預防之術,不飲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還有就是堅持撲滅駐地附近的釘螺,結果平均一百名北方將士還沒有兩人染上大肚子病,死者也很少,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徐州大軍平定淮南全境的戰事。”

“竟然如此神奇?”張機既是驚訝又是興奮,忙向楊長史行禮道謝,歡喜說道:“多謝長史大人指點,在下回鄉之後,立即就讓家人將此法告之百姓,讓百姓依法預防。倘若有效,在下一定登門拜訪,當面再向長史大人致謝。”

“先生不必客氣,舉手之勞而已。”清廉如水的楊長史倒不貪圖幾句謝語,毫不在意的一揮手,又半開玩笑半當真的說道:“先生如果憑藉在下此法行醫賺了大錢,不要忘了分給在下一點就是了。不要太多,三成足矣。”

說罷,楊長史哈哈大笑,張機卻面露苦笑。然後又向楊長史拱手說道:“長史大人倘若真是旅費不足,在下自有薄儀奉上,不過在下斗膽,還想向大人請教幾事,大人久在軍旅之中,熟知軍營預防瘟疫諸法,不知大人能否將這些法門告知一二,幫助南陽平息疫情,在下定然感激不盡。”

“抱歉,宏實在是愛莫能助。”楊長史無奈的又一攤手,解釋道:“宏雖然常年身在軍中,對這些事卻接觸不多,不喝生水與不吃生冷食物預防瘟疫這點,還是宏在與主公閒談之時獲知。”

見張機面露失望,閒得無聊的楊長史又趕緊補充了一句,“當然了,如果先生真想多掌握一些預防瘟疫的法門,可以到徐州去拜訪宏的主公,有宏替先生引見,我家主公定然傾囊相授。”

“徐州陶使君也精通醫術?”張機有些驚訝。

“那是當然。”楊長史大言不慚的說道:“宏當年之所以棄袁術而投主公,就是因爲我家主公對天文地理、醫卜星相、機關土木、詩文武事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宏就是想向主公多學一些東西,這才毅然辭去袁術許以宏的高官厚祿,投入我家主公帳下。還好,我家主公也甚有識人之能,宏到了徐州之後,仍然被主公委以了長史重任!”

“陶使君如此了得?”

張機驚喜萬分,還不由露出了悠然神往之色,那邊的面紗醜女卻驚叫出聲,“陶使君也精通機關土木?真的假的?”而面紗醜女的父親也是面露驚訝,並沒有制止女兒的追問。

“豈能有假?”楊長史更是得意,道:“之前宏爲女公子介紹的望遠鏡,就是我家主公指點工匠打造而成,被我徐州將士稱爲神鏡。還有現在已經是大名鼎鼎的霹靂車、飛火槍和風羽箭,也都是我家主公一手所造,幫助我徐州大軍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還有,我家主公正在嘗試煉製適合鍊鋼的焦炭,倘若成功,我們徐州的鋼鐵產量至少要翻兩三番!”

“大人,你帶我去徐州吧,我想當面向陶使君請教機關土木之術。”

面紗醜女不顧父親阻撓,再次開口哀求與楊長史同回徐州,可惜咱們的楊長史現實得十分厲害,不僅微笑婉拒,還在心裡嘀咕道:“他孃的,一個醜八怪也想陪本大人回徐州?想得美!要是你白點漂亮點,也懂事一點。本大人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這時,負責刺史府安全的蔡中忽然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見到張機等兩男一女都在房中,不由臉色爲之一變,那面紗醜女也乖乖叫了一句,“三舅。”

“婉貞也來了,姐夫。”蔡中很是勉強的向面紗醜女父女點頭,然後一邊拉起楊長史就往外走,一邊向故意那面紗醜女父女說道:“姐夫,婉貞。我先領這位許都來的張先生出去有點事,一會再來給姐夫見禮,姐夫請所坐,小弟去去就來。”

“爲什麼給我報假名和假身份?”楊長史先是一楞,然後頓時生出不好預感。不過還好,張機與那面紗醜女父女並沒有當面揭穿蔡中的謊言,還向楊長史行禮道別,目送楊長史出了客房。

果不其然,當楊長史被蔡中一路拉出了荊州刺史府的側門後。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仲明先生。大事不好,我們扳倒黃祖匹夫的計劃泡湯了。”

“泡湯了?爲什麼?”楊長史大吃一驚。

“被一個叫諸葛玄的匹夫攪了。”蔡中陰沉着臉解釋道:“適才兄長將黃祖匹夫被曹賊封爲廬江太守、涉嫌私通曹賊的罪證向姐丈稟奏後,姐丈未及下令鎖拿黃祖匹夫,那個新來的幕賓諸葛玄匹夫就馬上站了出來,指出這是外人的離間之計,想要間立姐丈與荊襄重將黃祖之間的關係,讓主公自毀長城。”

“除此之外,那諸葛玄匹夫還指出,曹賊表黃祖爲江夏太守。目的只是想挑起荊州與徐州之間的戰火,牽制曹賊的死敵徐州陶使君,對我荊州並沒有半點惡意,還勸姐丈把握機會與曹賊通好,乘機從中獲取漁利。”

“那劉府君又如何說?”楊長史趕緊追問道。

蔡中臉色更是陰沉,咬牙切齒的說道:“荊州重臣蒯良、蒯越兄弟,還有從事中郎韓嵩和別駕劉先。都贊同那諸葛玄匹夫的判斷,還指出此事背後必然是陶使君與仲明先生你們搞鬼,姐丈大怒,命令兄長嚴查散播黃祖匹夫叛變的謠言源頭。還罵兄長不辨是非,冤屈重臣。兄長知道先生你在府中等待消息,怕姐丈知道此事更加懷疑仲明先生你,就趕緊讓我來把消息告訴你,請仲明先生你速回館舍,以免姐丈知曉。”

楊長史先是瞠目結舌,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後,不由是咬牙切齒的罵道:“諸葛玄,匹夫!你給本大人記住,敢壞本大人的好事,本大人不把你收拾得欲仙欲死,本大人就不姓楊!”

“這事以後再說,不用先生動手,我們兄弟也會讓那諸葛玄匹夫有好日子過!”蔡中擺手,又催促道:“仲明先生,這裡人多眼雜,你還是先請趕快回去吧,兄長與姐丈他們正在議論張濟匹夫入寇南陽一事,隨時可能結束會議,萬一讓其他人看到先生你在這裡,那事情就更麻煩了。不過衛士方面不用擔心,都是我的人,沒人敢多嘴。”

楊長史一想也是,如果讓劉表知道自己今天一大早就來這裡等黃祖倒黴的消息,豈不是等於告訴劉表,襄陽城裡那些對黃祖不利的謠言是自己散播的?所以楊長史也沒有耽擱,匆匆與蔡中拱手告辭,然後又領了李郎等隨從趕回驛館,同時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咱們的楊長史才猛然想起一件大事——之前在刺史府的貴賓客房中,自己可是在那張機與面紗醜女面前吹噓過自己的身份與姓名,萬一他們說漏了嘴,把自己的名字捅給了劉表怎麼辦?

“管他!”再仔細一想後,咱們的楊長史又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讓劉表老兒知道又怎麼樣?他還有膽子殺害使節惹天下唾罵?了不起把我攆回徐州,反正上次的洛陽那件事,本大人是立下了大功的,這次出使荊州任務失敗罪責也不在我,陶應小奸賊也應該不敢把我怎麼樣。”

………

抱定了這個主意後,楊長史倒也安心的回了驛館等待消息,不過事情的發展卻大大超過了楊長史的意料,還幾乎嚇破了楊長史的膽!正午時分,老蔡家最小的兄弟蔡和匆匆來到驛館報信,給楊長史帶來了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壞消息——劉表聽取了新任謀士諸葛玄的建議,決定遣使許都與曹老大聯絡。嘗試尋求曹劉締盟,借曹老大的手收拾入寇荊州的張濟隊伍,也聯手收拾天下羣雄!

除此之外,更讓咱們楊長史魂飛魄散的是——諸葛玄竟然還無比狠毒的唆使劉表將楊長史拘禁下獄,押赴許都獻與曹軍,藉以表示求盟誠意!而諸葛玄的這個建議雖然被劉表拒絕,也遭到了不少荊州文武的反對,但是保不齊劉表會突然改變主意,象呂奉先對待韓胤一樣,把楊長史當做禮物送給曹老大!

聽到這個消息後。咱們的楊長史當然是破口大罵了起來,“諸葛玄!你這個狗孃養的東西,老子是挖了你家祖墳了?還是奸了你家妹子了?出這個餿主意害我,難道你不知道,上次洛陽那件事,曹賊早就把老子恨到了骨子裡,老子要是落到了他手裡,還不得被他剝皮抽筋?千刀萬剮?!”

“仲明先生,你不要浪費力氣了。你還是快走吧。”蔡和急匆匆的說道:“兄長命我前來報信,就是來勸先生你儘快離開襄陽預防萬一。至於諸葛玄匹夫那邊。先生可以放一百個心,我們兄弟自然不會輕饒了他,等將來有了機會,我們兄弟一定會讓他生不如死,爲先生出這口惡氣!”

“多謝少將軍,大恩不言謝,他日若有機會,宏一定報答四位將軍的救命大恩。”楊長史趕緊連連道謝,又拿出一點徐州淮南百姓的血汗報答蔡和。蔡和也沒有推辭,收下禮物後便告辭而去,臨行時又不斷叮囑楊長史趕緊離開襄陽——不然的話,就算劉表不肯聽諸葛玄的餿主意,黃祖也不會饒了中傷陷害的楊長史!

蔡和將軍的叮囑當然是白白浪費口水,咱們的楊長史是什麼人,又怎麼可能還留在襄陽等死?所以送走了蔡和將軍後。臨陣脫逃經驗豐富的楊長史連眼皮都沒有眨一下,馬上就下令收拾行裝,率領李郎等隨從出城逃命,還連招呼都不對劉表打一個就匆匆出了襄陽西門。一路趕到漢水尋船渡河,準備走平春原路返回徐州。

楊長史的算盤打得粗糙了一些,也太低估了劉表對關卡渡口等交通咽喉的控制了一些,當楊長史領着使節隊伍抵達漢水渡口時,因爲劉表軍發放的通行文書或者劉表軍官員護送,渡口守兵說什麼都不肯讓楊長史的隊伍上船,楊長史即便塞錢也沒用。就這麼才耽擱不多的時間,襄陽城內便又趕來一隊人馬,爲首大將文聘自稱是奉劉表之命前來挽留,要請楊長史立即回城去拜見劉表,當面商量大事。

遇上這樣的情況,如果換成了是關二爺,很可能就要上演荊襄版的過五關斬六將了,可惜咱們的楊長史不是關二爺,身邊的以李郎爲首的二三十名隨從也個個都是溜鬚拍馬之輩,在劉表軍的地盤上真動起手來絕對佔不到半點便宜,所以咱們的楊長史無奈,也只好是硬着頭皮率領使節團重新回城,又被文聘直接請到了荊州刺史府拜見劉表。

垂頭喪氣的被文聘請上刺史府大堂時,楊長史發現堂上人數不少,除了已經見過面的蔡瑁與蒯良、蒯越兄弟外,還有好幾個不認識的荊州官員也在堂中——就是不知道那位與楊長史八字犯衝的諸葛玄先生是否也在其中。而年近六旬的劉表端坐堂上,正似笑非笑看着咱們的楊長史,神情甚是古怪,楊長史無奈,只好戰戰兢兢的上前行禮,劉表也沒有客氣,開門見山就問道:“敢問仲明先生,先生既爲徐州使節,爲何匆匆離開襄陽不辭而別,莫非先生是嫌我荊州官員接待不周,故而拂袖離去?”

“府君誤會了,我主以廬江之事令宏贈禮答謝府君,差使已經辦完,故而離去。”楊長史鬼扯道:“宏之所以未曾向府君辭行,也是因爲知道府君公務繁忙,不敢過於打擾,只是不想府君治境森嚴,沒有府君的公文連漢水都過不了,在下正打算回城向府君乞索公文,不曾想府君卻已派了文聘將軍出城迎接。”

“仲明先生早不離去,晚不離去,爲何偏在今日離去?”旁邊一個楊長史沒有見過面的中年文士很是好奇的微笑問道:“敢問仲明先生,這是爲何?”

“敢問這位先生。在下何時離去,與先生有何相關?”還算有些急智的楊長史毫不客氣的反問道。

那中年文士有點語塞,劉表卻笑了起來,道:“仲明先生莫非是因爲間離表與黃祖之計失敗,故而失望離去吧?”

楊長史顫抖了一下,趕緊鬼扯道:“府君此言何意,宏不明白?”

“襄陽城中,恐怕沒有人比仲明先生更明白吧?”劉表毫不客氣的說道:“在此之前,表確實打算與貴軍友好相處,互不侵犯。還不只一次的約束江夏隊伍,讓江夏軍隊不得與貴軍發生衝突。可是貴軍爲了私怨,不惜散播謠言間離我軍,豈非太過乎?”

“府君誤會了。”楊長史趕緊矢口否認。

“誤會?”劉表冷笑,道:“既如此,那今日我識破離間之計不肯爲貴軍罷黜黃祖後,先生爲何匆匆離去?還走得如此匆忙?”

“這……,這……。”楊長史額頭上的冷汗出來了。

“說!”劉表也是心中忿怒,突然一拍面前案几喝道:“先生如果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可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不敢欺瞞府君,在下不辭而別。原因絕非府君猜疑之事,而是因爲另一件事。”楊長史滿頭大汗的鬼扯,忽然靈機一動說道:“在下是聽說府君有意通好曹操,與曹操結盟締好,在下素來不屑曹賊爲人,故而憤然離去!”

楊長史此言一出,旁邊的蔡瑁頓時臉色變了,另一旁那中年文士卻笑了,劉表則是大爲驚訝。問道:“先生如何得知此事?我從決定此事開始,到現在不過幾個時辰的時間,先生如何能夠得知?”

聽到劉表這話,蔡瑁的臉色頓時更白了,好在楊長史也沒有蠢到出賣蔡家兄弟自斷後路,稍一盤算後乾脆倒打一耙道:“回稟府君,是府君帳下的幕賓諸葛玄諸葛先生。使人告之的在下此事,諸葛先生還使人告知在下,說是府君有意效仿呂布,將在下做爲結盟禮物送與曹操。在下與曹賊有不共戴天之仇,驚怒交加之下,這才……。”

“你胡說八道!”楊長史的話還沒有說完,之前與楊長史爲難的中年文士就已經臉上變色,怒喝道:“我什麼時候見過你?又什麼時候把荊州機密之事告知於你?”

“這個兔崽子果然就是諸葛玄!”楊長史先在肚子裡罵了一句,然後又冷哼道:“諸葛先生,雖然在下與你確實素未謀面,也不明白你爲何要將如此機密之事密報於我,但那通風報信之人,卻自稱乃是先生你的子侄,還自報姓名叫諸葛……,叫諸葛什麼來着……?”

隨口鬼扯到了這裡,楊長史剛發現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繞進了死衚衕,旁邊鬆了口氣的蔡瑁將軍卻好心提醒道:“仲明先生說的,莫非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諸葛先生的侄子諸葛亮?”

“對,對,就是諸葛亮!也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楊長史大喜過望,便慷慨激昂的說道:“府君若是不信,可以立即將諸葛玄先生的幾位子侄請來,宏可以當面指認出諸葛先生派去通風報信的侄子,倘若有錯,乞斬楊宏項上人頭!”

諸葛玄先生的帥臉漲成豬肝色,想要怒視蔡瑁卻又沒有這個膽量——開玩笑,諸葛先生打算力報的黃祖將軍腿再粗,能有劉表大舅子蔡瑁的腿粗?所以可憐的諸葛玄先生只能是向劉表雙膝跪倒,大聲分辨道:“主公明鑑,諸葛玄便是天大的膽量,也不敢向外人泄露主公的議事機密啊!更何況請主公嘗試尋求與曹公締盟,也正是諸葛玄首先提議,諸葛玄又爲了什麼要故意向徐州使者泄露此事?世上那有這樣的道理?”

劉表又好氣又好笑,楊長史與蔡瑁狼狽爲奸,聯手噁心舊友諸葛玄這點,劉表當然能看得出來,讓文聘把楊長史追回來其實也沒有殺使打算,只是不滿楊長史散播謠言離間荊州隊伍,想要當面把楊長史痛斥一番然後逐出荊州,藉此安撫一下荊州首席重將黃祖。只是劉表沒有想到楊長史會無賴到這一地步,當着自己的面也敢紅口白牙的栽贓陷害諸葛玄,而且蔡瑁兄弟明顯就是站在楊長史一邊的。自己如果繼續追查下去,事情肯定會越鬧越大,既惡化荊徐兩軍關係,又影響自己的名聲。

無奈之下,劉表只得開始想辦法下臺階把這事收場,不曾想咱們的楊長史卻不依不饒,繼續與諸葛玄鬥嘴道:“諸葛先生,你這麼做如何沒有道理了?如果有人暗中與曹賊勾結,一邊故意勸說劉府君尋求與曹賊結盟,引狼入室把曹賊暴軍領進荊州。一邊故意把這事暗中告訴給我這個徐州使者,豈不是又離間了荊徐兩州的友好關係,一舉兩得?”

諸葛玄大怒,回頭怒視楊長史,咱們的楊長史卻毫不客氣的回瞪諸葛玄先生一眼,然後又向劉表拱手說道:“劉府君,關於貴軍尋求與曹賊締盟一事,在下雖是外人,卻也不得不提醒府君一句。千萬不要引狼入室啊!”

“曹賊是什麼人?世人共知奸詐之徒!前番他的父親曹嵩被黃巾餘孽害於泰山,放着殺父兇手不管。故意遷怒我徐州五郡,其真正目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還不是貪圖富庶繁華的徐州五郡土地城池!荊襄九郡富庶不在徐州之下,府君若是與曹賊締盟,請曹賊出兵南陽助府君剿滅張濟,那麼就算順利剿滅張濟,府君的荊襄九郡也永無寧日矣!年年月月,日日夜夜,荊襄九郡都必將顫抖在曹賊的淫威之下!”

楊長史這番慷慨激昂的鬼話總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也正好打在了劉表的心坎上。劉表之所以拒絕諸葛玄先生的提議把楊長史送給曹老大,也對向曹老大請盟求援一事遲疑不決,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害怕引狼入室,害怕請神容易送神難,曹老大的虎狼之師進了南陽就賴着不走,直接威脅襄陽安全,所以聽了楊長史的這番話後。本就暗暗擔憂的劉表難免更是心動,益發擔心起引狼入室的危險後果來。

“不向曹公請盟,那向誰請盟剿滅張濟?”諸葛玄是劉表好友,見劉表神色知道劉表已經動搖。大急之下趕緊說道:“難道說,請徐州出兵來南陽,助主公剿滅張濟?”

“諸葛先生急糊塗了吧?徐州與南陽遠隔千山萬水,如何出得了兵?”楊長史冷笑,又大言不慚的說道:“區區張濟,其實也根本不足爲慮,只要府君願意,在下只需一封書信,就可勸那張濟歸降府君,不僅不再爲禍南陽,還可以讓張濟成爲府君的馬前卒與擋箭牌,爲府君抵擋來自曹賊的威脅!”

“仲明先生,真的?”劉表猛然擡頭,驚喜問道:“仲明先生,你真能勸那張濟歸降於我?”

“不會吧?”楊長史有些傻眼,可是牛已經吹到天上,楊長史也不能打自己的臉,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吹噓道:“十成把握不敢說,但七八成的把握還是有的。”

“仲明先生,你與張濟有舊?”旁邊的荊州重臣蒯良好奇問道。

“算是有吧。”楊長史點頭,繼續硬着頭皮說道:“子柔先生難道忘了?我徐州五郡的軍中祭酒賈詡賈文和先生,與西涼諸將最是相善,與張濟的愛侄張繡將軍更是情同骨肉,文和先生聽我之勸棄李傕而投徐州時,就是把家眷託付給了張繡將軍照顧!文和先生又與在下情同手足,曾經將在下介紹給張繡將軍認識,張繡將軍也十分禮敬於宏,對宏敬若師長,宏去書勸他,相信張繡將軍不會不做考慮!”

“原來仲明先生與張濟將軍的愛侄還有這層關係。”蒯良大喜,稍一盤算後,蒯良又向劉表拱手說道:“主公,之前在下兄弟已爲主公分析過,那張濟叔侄自統兵入寇南陽以來,雖四處攻城掠地,卻只劫錢糧不開殺戮,似乎刻意在留後路,主公也曾動心招攬張濟叔侄,只是苦無聯絡,又不能確認張濟叔侄的真正意圖,不便主動示弱,讓張濟叔侄益發小覷荊州更爲猖獗。”

“既如此,主公何不請仲明先生出面,修書一封與張濟叔侄嘗試調停招撫,事不成毫無損失,請仲明先生出面也不算示弱。事若成,我軍既避免了引狼入室之險,又可獲得一支強援,使之屯於南陽北部,替我軍抵擋來自中原的諸侯威脅,彌補我軍陸上戰力不足的弱點,一舉多得啊!”

其實早就無數次考慮過招撫張濟叔侄的劉表稍一盤算,很快就拍板說道:“既如此,那就有勞仲明先生了,請先生放心,倘若先生真能爲我招攬張濟叔侄來降,表必然厚報先生!”

“完了!牛吹大了!我和張繡什麼時候見過面啊?”楊長史心中叫苦,可是話已出口覆水難收,咱們的楊長史也只好硬着頭皮答道:“府君放心,在下盡力而爲。”(未完待續)

第230章 奸中還有更奸手第273章 惡有惡報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189章 羅網漸漸張開第56章 又被耍了第240章 師生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63章 被揭穿了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98章 捨身飼狼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85章 破綻第11章 曹豹有女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4章 送信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422章 該荊州了第25章 回徐州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79章 對陣呂布第63章 被揭穿了第441章 不敗之地第56章 又被耍了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23章 同室共處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354章 陶賊落淚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263章 含冤受屈第40章 箭乃兇器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157章 吐血了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352章 偶遇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307章 後發制人第123章 解決財政問題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37章 破敵(下)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278章 大敗曹賊第95章 正面強攻第9章 要理智第46章 誘敵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266章 畫蛇添足第448章 無法收場第157章 吐血了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21章 劣馬好馬第96章 頭號功臣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425章 衆叛親離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92章 初戰小捷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129章 三戰皆敗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65章 強盜也是一門學問第339章 大破袁譚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95章 正面強攻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174章 合肥城破
第230章 奸中還有更奸手第273章 惡有惡報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189章 羅網漸漸張開第56章 又被耍了第240章 師生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63章 被揭穿了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98章 捨身飼狼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85章 破綻第11章 曹豹有女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4章 送信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422章 該荊州了第25章 回徐州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79章 對陣呂布第63章 被揭穿了第441章 不敗之地第56章 又被耍了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23章 同室共處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354章 陶賊落淚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379章 戰火四起第263章 含冤受屈第40章 箭乃兇器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261章 烏巢!烏巢!(下)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157章 吐血了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352章 偶遇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307章 後發制人第123章 解決財政問題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37章 破敵(下)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172章 我就是來離間第278章 大敗曹賊第95章 正面強攻第9章 要理智第46章 誘敵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266章 畫蛇添足第448章 無法收場第157章 吐血了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21章 劣馬好馬第96章 頭號功臣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425章 衆叛親離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92章 初戰小捷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129章 三戰皆敗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65章 強盜也是一門學問第339章 大破袁譚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95章 正面強攻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174章 合肥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