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雙簧

“顯甫住手!”大袁三公及時開口喝止。

“公子,且住!”還有人的反應比大袁三公更快,至少袁尚公子的兩大心腹審配和逢紀就擔心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擔心吧,所以一起衝了出來,一左一右的拉住了袁尚公子,一起焦急勸道:“公子請息怒,主公在此,此事需請主公定奪!”

審配和逢紀的動作還是慢了一點,袁尚公子的寶劍還是砍斷了楊長史的幾縷秀髮,差不多是貼着楊長史的肌膚停下,把咱們楊長史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嚇得飛到了九宵雲外,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身顫抖得象是在打擺子,瞪着袁尚公子心頭慘叫,“你真想殺我啊?”

“顯甫,退下。”大袁三公再度開口,聲音陰冷的喝道:“沒你什麼事,到旁邊呆着去!”

“可是父親,這個匹夫侮辱兄長貪生怕死,自行投降,不殺了他對兄長的名譽有損啊!”袁尚公子再度指着楊長史怒吼,頭一次頂撞父親,也第一次爲了兄長的聲譽受損而憤怒萬分。

“還是尚兒懂事。”大袁三公先是在心裡讚揚一句,又冷冷的說道:“如果楊宏匹夫真是在故意侮辱你的兄長,爲父自然會爲你的兄長主持公道。”

說到這,大袁三公頓了一頓,又咬着牙齒擠出了一句話,“如果他沒有侮辱你的兄長,說的也是實話,那你也用不着爲你兄長的聲譽受損憤怒了,退下吧。”

袁尚公子神情倔強,不肯依令退下,又低頭怒視楊長史,還眼球癢似的眨了一下眼睛,心驚肉跳中的楊長史也終於回過神來,趕緊向袁尚公子拱手說道:“三公子,如果你堅持認爲小人說謊,那請容小人將顯思公子主動投降的前後經過向三公子詳細介紹一遍,倘若小人說了半句假話。情願請公子試劍!”

“說!敢說半句假話,我剁了你!”一向溫文爾雅的袁尚公子一反常態,惡狠狠的喝道。

“諾。”楊長史拱手答應,很是仔細的解釋起來,“三公子。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顯思率領兩萬精銳攻入琅琊後,第一仗是在莒縣打的,當時莒縣城裡只有兩千地方鄉兵,和三千我們主公臨時從豫州調到琅琊的疲憊之師。城池殘破,工事簡陋,糧草與守城物資稀缺,城防武備嚴重不足…………。”

(“你們說這樣的話臉紅不紅?”袁譚公子怒吼。)

“閉嘴,少說這樣沒用的話!”袁尚公子也不耐煩的打斷。“說我兄長不幸被俘的經過!”

“諾。”楊長史趕緊又點頭,簡短說道:“顯思公子攻打莒城的戰事一共持續了二十三天,雖然給莒縣守軍造成了六百一十一人的傷亡,也差點就填平了莒縣的護城河展開蟻附攻城,但顯思公子的隊伍傷亡也達到了兩千以上,可謂是兩敗俱傷,誰也沒有佔到便宜。”

“莒縣攻防戰的結果是這樣?”大袁三公忽然大吼追問,臉色也開始鐵青起來——不過倒也不能怪大袁三公沉不住氣,在場的冀州文武重臣也個個都是大失所望。紛紛在心裡嘀咕,“大公子,唉……。”

“千真萬確,小人如果說了半句假話,願受斬首之刑。”楊長史拍着胸口保證。又好心說道:“不過袁公,其實大公子也很不錯了,聽莒縣的守軍將士說,大公子每一次攻城都是親臨陣前。親自指揮了所有的攻城戰事,很是給貴軍將士鼓舞了一些……。哦,不,很是給貴軍將士鼓舞了許多士氣。我們在莒縣的守軍有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也被大公子的聲勢嚇住了好幾次。”

面對着敵人對自己兒子的褒獎,大袁三公顯然不肯領情,不僅沒有半點喜色,還把拳頭握得關節作響,本就鐵青的臉也有些發黑的趨勢。其他的冀州文武大都面無表情,只有袁譚公子的死黨辛評先生臉色灰白,心如死灰。

“後來呢?我的兄長到底是如何不幸被擒的?”袁尚公子追問道。

“後來我家主公就親自北上莒縣了。”楊長史老實答道:“可能袁公和三公子都知道,因爲貴軍的騎兵衆多,我家主公之前一直都是在開陽以南重兵佈防,不敢給大公子各個擊破的機會。後來我家主公見大公子在莒縣城下屢攻不克,覺得或許是個向袁公求和的機會,就帶着一千五百君子軍和八百步兵北上,親自到莒縣城下與大公子交涉了。”

“當時爲了謹慎起見,我家主公把步兵留在了莒縣南面六十里外看管輜重糧草,只帶着一千五百君子軍北上,然後大公子就領了七千多冀州鐵騎出來和我家主公對陣,也不給我家主公求和的機會,直接就下令進攻,我家主公爲了避免衝突擴大選擇了率軍撤退,誰知道大公子說什麼都不肯罷休,帶着七千多鐵騎一口氣追殺出了將近八十里,我家主公被迫無奈,只好下令反擊。”

“正式開打後,我家主公的隊伍靠着士卒用命,僥倖沒有落到下風,然後大公子可能是看到冀州隊伍傷亡有點大,就在陣上下令撤退,本來我家主公不想追擊的,但考慮到之前騎兵在敗逃途中已經與步兵失散,怕步兵隊伍撞上大公子的鐵騎全軍覆沒,就帶着君子軍追了十幾里路,結果我們的步兵還真被大公子撞上,無意中與我軍的騎兵形成了夾擊之勢,然後大公子又吃了一點虧,就下令投降了。”

滔滔不絕的說了這番話,楊長史又向袁尚公子拱手,哭喪着說道:“三公子,小人說的話句句屬實,人證物證具備,公子如果不信,可以親自到琅琊或者派人到琅琊調查。而且當時我家主公也沒想過在戰場上生擒大公子,大公子身邊也還有着超過三千的精銳鐵騎,又是在地勢開闊的平原地帶,想撤退十分容易,所以就是小人到現在都搞不懂,大公子當時怎麼會想到打出白旗放下武器投降?這沒道理啊?”

袁尚公子面露狐疑之色,盤算了片刻後,袁尚公子轉身向大袁三公拱手說道:“父親,楊宏匹夫的話太過匪夷所思,孩兒提議。請父親派人到琅琊探查兄長的被俘經過,看看這個匹夫到底有沒有說假話?”

“還探查個屁!”名門世家出身的大袁三公忽然罵出了一句髒話,猛的一拍案几,大吼道:“嫌老子的臉還沒被丟夠是不是?犬子!犬子!真正的虎父犬子!我們袁家四世三公的顏面,都被這個犬子給丟光了!還要老子再去丟一次是不是?”

“孩兒知罪。”袁尚公子羞愧的低下了腦袋。旁邊的冀州文武重臣們則個個心裡嘀咕。“大公子完了,徹底完了。”

好不容易壓下了胸中怒氣,餘怒難消的大袁三公又咬牙切齒了許久,這才衝楊長史喝道:“回去告訴你的主公。叫他把抓到的俘虜放回來,他以前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他也繼續還是我的女婿。”

“諾。”楊長史趕緊行禮道謝,又小心翼翼的說道:“袁公恕罪,我家主公還有兩個小小的請求。請袁公千萬恩允。”

“說!”正在氣頭上的大袁三公隨口喝道。

“那小人就冒昧了。”楊長史行禮道謝,小心說道:“第一,我家主公請袁公撤換青州刺史和青州都督的人選,因爲袁公你也知道,大公子與我家主公一向不和,青州又與徐州直接接壤,現在又出了這樣的事,如果再讓大公子掌管青州兵馬,只怕我軍與貴軍還會有更多衝突。也會傷害到袁公與我家主公翁婿之情。”

“我任命誰爲青州刺史,還需要他陶應小兒來管?”大袁三公果然勃然大怒,“如果我不答應,他陶應小兒是否就不釋放我的兒子?”

“袁公息怒,我家主公只是請求袁公準允。避免貴我兩軍又生嫌隙,與是否釋放大公子沒有半點關係。”楊長史回答得很油滑,還又在心裡嘀咕了一句,“袁紹老兒你急個屁?刺激你的要求還在後面。”

“這還差不多。”大袁三公重重哼了一聲。大模大樣的說道:“回去告訴陶應小兒,就說青州刺史、都督的人選問題。用不着他操心,我自有決斷。”

說完了,大袁三公又在心裡補充了一句,“等譚兒那個蠢貨回來,就讓他掛一個青州刺史的虛銜留在冀州城裡,永遠不給他帶兵的機會!”

“諾,小人一定把袁公的答覆如實轉告與主公。”楊長史又行了一個禮,然後更加小心的說道:“袁公恕罪,我家主公有言在先,他的第一個請求袁公無論是否答應都無所謂,但如果第二個請求得不到袁公的準允,那麼我家主公就算激怒袁公、與袁公衝突繼續,甚至就算袁公不認他這個女婿,我家主公也絕不會釋放袁譚公子!”

“陶應小兒是在威脅我?”大袁三公的臉色又變了。兩旁的冀州文武重臣也是驚訝萬分,說什麼都沒想到陶副主任敢用這麼強硬的口氣向大袁三公提出條件。

“袁公恕罪,不是威脅,只是懇求。”貪生怕死的楊長史也不敢繼續強硬,只是膽怯的說,“我家主公是以袁氏女婿的身份,向袁氏家主提出一個請求和建議,懇請袁氏家主答應。”

“我沒有他這個女婿!”大袁三公又是一拍案几怒吼。

“不管袁公是否認我家主公這個女婿,但我家主公卻認袁公爲岳丈,也自認是半個袁氏家族中人。”楊長史忽然又來一些勇氣,鄭重其事的向大袁三公磕頭說道:“所以,我家主公以袁氏家族中人的身份,懇求袁氏家主本初公廢長立賢,冊立第三子袁尚公子爲嫡子,嗣子!”

“你說什麼?!”正在氣頭上的大袁三公一下子傻了眼睛,始終保持沉默的冀州文武衆臣也是一片大譁,全都沒有想到陶副主任竟然會提出這麼一個條件。

“請袁公廢長立賢,冊立袁尚公子爲嫡子!”楊長史大聲說道:“袁尚公子雖是幼子,但聰明通達,孝順仁義,禮賢敬士,有英雄之表,遠勝過袁公長子百倍!故而我家主公斗膽,以袁氏女婿的身份懇求袁公廢長立賢,冊立袁尚公子爲袁家嫡子!嗣子!”

說完了,楊長史還難得強硬的扔下一句狠話。“如若不然,我家主公就是身犯百死之罪!也要藉着這個機會將袁譚公子營前斬首,爲袁尚公子掃除繼嗣障礙!”

被女婿如此威脅,大袁三公卻破天荒的沒有因爲面子受損而大發雷霆,反而繼續處於目瞪口呆中。好不容易回過一點神來。大袁三公心中不由又升起了沖天怒火,“難道是尚兒急於被立爲嫡子,與陶應小兒裡應外合說這樣的話?老子還沒死呢!”

“匹夫!住口!”

袁尚公子的憤怒咆哮聲再度響起,然後袁尚公子大步衝到楊長史面前。先一腳把楊長史踹了一個五肢朝天,接着飛快向大袁三公雙膝跪下,雙手抱拳大聲喊道:“父親,請千萬不要聽這個匹夫的胡言亂語,長幼有別。尊卑有分,孩兒萬萬不敢做此奢念!況且父親正當壯年,身體康健,將來定然是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立嗣之事,豈能現在就提?!”

“三公子,我家主公也是爲了你好啊!”楊長史爬了起來,嘴硬的分辨道:“袁譚公子性剛好殺,庸碌無能。我家主公也是擔心將來他繼承本初公基業後,無法將本初公的基業發揚光大!故而……。”

“閉嘴!”

大仁大義的袁尚公子怒不可遏,重重一耳光將楊長史抽得滿臉開花,然後又轉向大袁三公拼命磕頭,“父親。請千萬不要聽這個匹夫的胡言亂語,孩兒不才,只願長久侍侯在父親膝下,絕沒有半點貪圖嫡位之心啊!請父親明查。請父親明查,請父親明查啊。”

拼命磕着頭。袁尚公子還留下了真誠的淚水,情真意切到了極點。見此情景,大袁三公雖然也懷疑愛子是在演戲,但是看到袁尚公子這番真誠模樣,難免還是欣慰,而在場的冀州文武重臣們雖然心知肚明十有八九是在演戲,可是事關自己的光明前途,也誰都不敢出來指責袁尚公子做戲,只是偷看大袁三公臉色揣度分析,荀諶和沮授等明白人還在心裡嘀咕,“陶應小賊,果然滑頭到了極點,這下子,主公就算嘴上罵得再兇,心裡也會喜歡這個女婿了。”

“主公,三公子言之有理。”審配和逢紀也站了出來,一起向大袁三公奏道:“主公正當壯年,年富力強,身體康健,立嗣之事豈有現今便議的道理?還請主公重責陶應此舉,嚴懲不怠!”

“父親,請讓孩兒親手將徐州使者斬首示衆,以表孩兒毫無僭越之意!”袁尚公子還這麼叫了起來,然後還真的一把揪起了咱們可憐的楊長史。

“尚兒,住手!”

大袁三公終於開口,先向愛子點了點頭表示讚許之意,又問道:“尚兒,殺了這個匹夫容易,可你的兄長怎麼辦?”

“孩兒願提兵數萬南伐徐州,救回兄長!”袁尚公子大聲答道。

“尚兒的心意,爲父明白了。”大袁三公再次點頭,又道:“可是你的兄長正在陶應手中,他又是力挺你受封嫡子,爲父如果再出兵討伐徐州,陶應小賊豈不是立即將你兄長殺害?”

“這……。”袁尚公子呆了一呆,然後又趕緊向大袁三公磕頭請罪,“父親恕罪,孩兒愚昧,沒有想到這一點。”

“起來吧,你是着急救回兄長,爲父不怪你。”大袁三公揮了揮手,待袁尚公子起身後,大袁三公忽然又微笑着衝袁尚公子說道:“尚兒,要不爲父就接受了陶應小賊的條件,現在就立你爲嫡如何?”

袁尚公子悄悄的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然後趕緊又雙膝跪倒,看似誠惶誠恐的大聲喊道:“父親,孩兒萬萬不敢有此奢念!還請父親收回成命!收回成命!”

“主公,萬萬不可!”審配和逢紀也象打了雞血一樣的跳了出來,一起跪在大袁三公的面前,異口同聲的大聲說道:“主公正當壯年,立嗣之事尚爲久遠,萬不可現今就輕下決定!”

大袁三公的眼角偷偷去瞟左右重臣,而看到袁尚公子一黨賊喊捉賊的裝模作樣,好幾個袁氏重臣也忍無可忍了,炮筒子田豐第一個跳了出來,向大袁三公拱手說道:“主公,萬萬不可如此,長幼有分,尊卑有別,廢長立幼,自古就是取亂之道!三公子雖賢,然三公子之上還有袁譚、袁熙兩位公子,主公立嗣豈能首先考慮三公子?!”

“年紀相當應選擇賢者爲嗣,德行又相當要用占卜來決定!”另一名冀州重臣沮授也站了出來,大聲反對道:“三公子年幼,賢德也未超過兩位年長公子,主公若是立三公子爲嗣,將來兄弟相爭,必然後患無窮!”

“自古廢長立幼,皆取亂之道!望主公慎重三思!”辛評等袁譚公子黨的文武官員也站了出來齊聲反對,其中還有許多不是袁譚公子黨的中立派,只有性格油滑的荀諶和許攸等中立派閉嘴不語,不敢隨便說話自取其禍。

見此情景,之前還心中竊喜的袁尚公子頓時大失所望,同時也心中暗恨,“妹夫說得對,不趕快把這些支持袁譚匹夫的狗賊揪出來,將來我還真的是難以繼嗣!”

“尚兒,別怪父親,是反對的人太多了。”

大袁三公其實比袁尚公子更失望,稍一盤算後,大袁三公冷笑了起來,向衆人喝道:“汝等急什麼?汝等以爲吾現在就想立嫡子了?吾現在才四十五歲,還有很多年可活,立嗣之事,慢慢再說!吾剛纔的話,不過是氣不過他陶應小兒干涉吾的家事,說的一句氣話!都給吾退下!”

“諾。”衆人鬆了口氣,紛紛站回了原位,只有田豐還在強硬,問道:“主公,那大公子怎麼辦?”

“吾當親領大軍,南征徐州,奪回吾的譚兒!”大袁三公傲然答道。

“可是……。”田豐有些猶豫,更擔心陶副主任真的一刀宰了大袁三公的合法繼承人,給袁尚掃除繼嗣障礙。

“父親,孩兒認爲不必動用兵馬。”

見大袁三公也難違衆意,袁尚公子也沒了辦法,只能是採取備用計劃,向大袁三公自告奮勇道:“孩兒願單騎入徐州,替父親當面呵斥陶應的無禮言行,勒令陶應交還兄長及高覽、辛毗等人。”

“尚兒不怕危險?”大袁三公關心問道:“還有,尚兒有把握說服陶應交還譚兒?”

“孩兒不怕!”袁尚公子昂首挺胸的答道:“孩兒到徐州後,對妹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定能說服妹夫交還兄長!”

大袁三公盤算了片刻,終於還是點頭說道:“那你去吧,告訴你的妹夫,如果他老實的交還譚兒,爲父就還認他這個女婿,他如果膽敢不交,或者是敢對你和你的兄長有半點不敬,爲父就親提百萬大軍南下,踏平他的徐州五郡!”

“諾!”袁尚公子恭敬答應,心裡卻惡狠狠的嘀咕,“袁譚匹夫,等着瞧吧,等你落到了我的手裡,看我怎麼收拾你!”

“準備一下,擇日啓程,路上注意安全。”大袁三公又叮囑了一句,然後在心裡補充道:“抓緊時間多立些功勳吧,也抓緊時間多建立一些威望吧,雖然你的兩個兄長都不成器,可誰叫你只是我的第三個兒子呢?”

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442章 不謀而合第213章 激將第381章 大染缸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330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上)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75章 人質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39章 阿異第268章 災星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184章 交換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309章 二奸爭鋒(下)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50章 英雄末路第55章 重返徐州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387章 真累啊第443章 互相拆臺第194章 牛吹大了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70章 骯髒交易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95章 正面強攻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255章 寧教天下人負我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7章 怕賊惦記第173章 坑爹老鄉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70章 骯髒交易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364章 變數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438章 報仇第305章 主任在後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218章 惹禍了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95章 正面強攻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80章 花生米第19章 糜家妹子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35章 君子出場第327章 勸降第6章 七步成詩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105章 豪賭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57章 雙賤合壁
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442章 不謀而合第213章 激將第381章 大染缸第258章 官渡戰起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330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上)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75章 人質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39章 阿異第268章 災星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184章 交換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309章 二奸爭鋒(下)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50章 英雄末路第55章 重返徐州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387章 真累啊第443章 互相拆臺第194章 牛吹大了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81章 不必顧慮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70章 骯髒交易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95章 正面強攻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255章 寧教天下人負我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7章 怕賊惦記第173章 坑爹老鄉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70章 骯髒交易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364章 變數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438章 報仇第305章 主任在後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218章 惹禍了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95章 正面強攻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80章 花生米第19章 糜家妹子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35章 君子出場第327章 勸降第6章 七步成詩第29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41章 守株待兔(下)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105章 豪賭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57章 雙賤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