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

昨日,洛陽城發生了一起大事。

袁紹稱孫堅於救火中得了傳國玉璽,要求孫堅交出玉璽給予他保管,待得討伐董卓,自會歸還朝廷。

孫堅不肯,當衆指天發誓,若私藏玉璽,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

若非其餘諸侯相勸,孫堅與袁紹恐當場起戰!

兩人就此決裂,孫堅帶領麾下將士盡出洛陽,揮軍返回江東。

十八路諸侯本就心思各異,昨日又發生了袁紹以盟主之位逼迫孫堅之事,雖相勸彼此,可諸侯之間早已心存他想。

洛陽城內,焦土一片,兵士們救助傷民重建洛陽,整個城內瀰漫着一股壓抑至極的氛圍,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寂靜,讓人難以喘息。

次日申時,袁紹正召諸侯欲要商議將來之事。

諸侯們雖應諾,可大多姍姍來遲,待得衆人齊至,申時已然過半。

袁紹面露不悅,冷哼道:“袁某召諸位申時前來,爲何諸公此刻方至?”

“袁兄,並非我等推遲,實是洛陽百廢待興,忙不過來啊!”

公孫瓚拱手道,其餘諸侯紛紛附和,各有說辭。

袁紹雖不悅,卻也不好再發怒,話鋒一轉直入主題:“此次伐董,袁某深得諸位信賴擔任盟主一職,如今董賊挾天子西逃長安,不知諸位對於將來之事有何打算?”

“今洛陽焦土一片,難民無數,我認爲當務之急應是重建洛陽救助難民,追擊董賊之事,急迫不得。”

張邈開口提議,鮑信附和道:“張兄說得不無道理,且此次討伐董卓由曹兄號召,他如今尚且缺席,我等何不先行救治難民,等曹兄歸來,再行定奪將來伐董之事如何?”

袁紹皺眉,沉聲道:“曹老弟如今揮兵追擊董賊,不知何時方能歸來,若等他歸來再商談將來之事,未免延誤軍機,我覺得此舉不妥。”

說話間,他看向袁遺、袁術二人,以眼神示意。

“本初說得在理,救治難民重建洛陽之事不可耽擱,但伐董之事同樣延誤不得。依我之見,二者理應同時進行,以免延誤軍機。”

袁遺會意,贊同道:“至於曹孟德,他既然不聽從盟主之令擅自追擊,理應不再理會,等日後歸來,我等再將決策告知便可。”

這話一出,張邈與鮑信等親於曹操的諸侯,皆是眉頭一皺。

再說袁術,他在諸侯中勢力不弱於袁紹,影響力同樣不低。

可在袁遺開口,袁紹數次眼神示意之下,他卻是眼神閃躲,恍若未見。

片刻後,他似有了決斷,開口道:“袁遺此話不妥,我等大軍連番大戰已是疲累,又要進行救治重建工作,豈能再有餘力討伐董卓?此事理應押後再議,不可同時進行。”

袁紹面色鐵青,他沒想到袁術竟會在這關鍵時刻,發表了與他截然相反的意見!

“袁術,你此言可曾想清楚了?”袁紹沉聲道。

袁術拱手,鄭重道:“此爲我深思熟慮之回答,定是想清楚了。再者曹操爲號召者,更是先我等前去追殺董賊,此乃豪傑所爲,我等若不等他歸來便貿然商議伐董之事,豈非寒了衆將士之心?”

此話說得漂亮,立即引得張邈與鮑信的認同。

其餘諸侯心思各異,卻也紛紛贊同了袁術所說之語,不欲輕談將來伐董之事。

袁紹見狀怒不可遏,然而諸侯既已否決,即便他身爲盟主也無可奈何,只得狠狠瞪向袁術,心中暗暗記恨。

袁紹、袁術兩人之不和,此時已埋下種子。

恰在這時,忽有斥候從外衝入,跪地彙報:“回稟主帥,有急報!”

說完,他便將昨日曹操追擊董賊,遇到李傕等人埋伏,之後反擊大勝之事一一彙報。

聽得他說完,衆人爲之譁然!

誰也不曾想到,在如此絕境之下,曹軍竟還能反敗爲勝!

“此戰能勝,曹休佔了重大作用,若無他提前判斷出徐榮與董賊蛇鼠一窩提前除了後患,恐怕曹操腹背受敵之下,定會一敗塗地,甚至丟了性命也未可知!”

諸侯們雖不言語,可在這一刻,心中都有了同樣的想法。

自虎牢關一役至今,曹休屢創佳績,不禁讓諸侯興嘆,能得曹文烈,實乃曹操之大福也!

彙報結束,斥候又道:“諸位將軍,曹操將軍已帶領軍隊離開滎陽,按大軍行進速度,今日戌時應可回到洛陽。”

“此事我知道了,你退下吧。”袁紹揮退斥候。

斥候才退,袁術已再次開口:“本初兄,既然曹操已帶大軍歸來,伐董之事等他 歸來再議如何?救民之事迫在眉睫,我等理應先行。”

“此言在理,我贊同袁術所言。”

“救民之事迫在眉睫,我等應先行救人。”

“將來伐董之事,不妨等曹操歸來再做定論也不遲。”

“麾下尚有要事,先行告退了。”

衆諸侯紛紛應諾,公孫瓚自視甚高,更不願再與袁紹虛與委蛇,拱手先行離開主帥帳篷。

伴隨着他的離開,其餘諸侯也隨即告辭離去。

此次袁紹召衆人議事,不歡而散。

此次議事,也爲諸侯將來分踞各地,羣雄逐鹿之局面埋下了伏筆……

第二十九章:樊稠誅,虎牢破!第四十六章:一騎當千!第二章:最佳良機!第八十三章:建立私兵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一百一十章:索魂差·林沖!第二十章:此物,名爲救生圈第四十八章:山谷埋伏戰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一百一十五章:不服,打到服!第一百零六章:坑比系統第七十二章:兵神塔,不滅軍!第三十四章:你輸了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五章:不了了之第十一章:戰張飛!第九十章:騎督鎮太守!第十六章:黃巾餘孽,該殺!第五十六章:五子良將,驍果·樂進!第十八章:收服張遼第三十七章:天生旱雷象,寶兵雷煞現!第四十章:追擊第二十章:此物,名爲救生圈第九十二章:一戰騎督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八十二章:爲他人做嫁衣第七十八章:不爲謀逆造反,只爲我命由我!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十一章:戰張飛!第九十四章:二人同往第九十九章:劍陣考覈第二十五章:說服趙岑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五十九章:狹路相逢,攔截之戰第六十三章:與虎謀皮第十二章:燕人張飛,卒!第二章:最佳良機!第一百一十章:索魂差·林沖!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九十三章:持軍如養虎,何懼爲禍患?第九十五章:下馬威第四十七章:缺陷暴露第十七章:威震江東,張遼!第四章:區區劉備,殺了又如何?第一百零三章:營中奸細第十四章:吾有一計,可破虎牢!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六十二章虎落平陽被犬欺,山野破廟遇人公第七十三章:血瞳,迫切之意!第二十二章:九成把握第五十一章:胡軫歹心起,曹操拔劍斬斥候第五十九章:狹路相逢,攔截之戰第五十八章:反其道而行之第十章:人屠揚名第八十三章:建立私兵第二十六章:輪到我們了第九十七章:何罪之有?第一章:曹家人屠第九十二章:一戰騎督第四十三章:借兵削敵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七十七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六章:非我麾下,其心必異!第四十三章:借兵削敵第一百零四章:軍需重地第九十五章:下馬威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二十九章:樊稠誅,虎牢破!第三十一章:聲望系統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三十九章:洛陽火燒天,李儒獻毒計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六十一章:屍山爲芯,血海爲油,燃亂世燈第八十四章:你,可願成魔?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四十七章:缺陷暴露第七十章:枯井第六十九章:入駐洛陽第七十六章:夜釋兵權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五十八章:反其道而行之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五十四章:潰不成軍!第十三章:前哨戰第七十一章:井中嬰屍第四十四章:一斧斬將,惡來顯威!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四十五章:破陣!第三十四章:你輸了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十五章:軍令狀第八十八章:兄弟不和第九十四章:二人同往第九十六章:一劍斷臂
第二十九章:樊稠誅,虎牢破!第四十六章:一騎當千!第二章:最佳良機!第八十三章:建立私兵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一百一十章:索魂差·林沖!第二十章:此物,名爲救生圈第四十八章:山谷埋伏戰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一百一十五章:不服,打到服!第一百零六章:坑比系統第七十二章:兵神塔,不滅軍!第三十四章:你輸了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五章:不了了之第十一章:戰張飛!第九十章:騎督鎮太守!第十六章:黃巾餘孽,該殺!第五十六章:五子良將,驍果·樂進!第十八章:收服張遼第三十七章:天生旱雷象,寶兵雷煞現!第四十章:追擊第二十章:此物,名爲救生圈第九十二章:一戰騎督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八十二章:爲他人做嫁衣第七十八章:不爲謀逆造反,只爲我命由我!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十一章:戰張飛!第九十四章:二人同往第九十九章:劍陣考覈第二十五章:說服趙岑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五十九章:狹路相逢,攔截之戰第六十三章:與虎謀皮第十二章:燕人張飛,卒!第二章:最佳良機!第一百一十章:索魂差·林沖!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九十三章:持軍如養虎,何懼爲禍患?第九十五章:下馬威第四十七章:缺陷暴露第十七章:威震江東,張遼!第四章:區區劉備,殺了又如何?第一百零三章:營中奸細第十四章:吾有一計,可破虎牢!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六十二章虎落平陽被犬欺,山野破廟遇人公第七十三章:血瞳,迫切之意!第二十二章:九成把握第五十一章:胡軫歹心起,曹操拔劍斬斥候第五十九章:狹路相逢,攔截之戰第五十八章:反其道而行之第十章:人屠揚名第八十三章:建立私兵第二十六章:輪到我們了第九十七章:何罪之有?第一章:曹家人屠第九十二章:一戰騎督第四十三章:借兵削敵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七十七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六章:非我麾下,其心必異!第四十三章:借兵削敵第一百零四章:軍需重地第九十五章:下馬威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二十九章:樊稠誅,虎牢破!第三十一章:聲望系統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三十九章:洛陽火燒天,李儒獻毒計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六十一章:屍山爲芯,血海爲油,燃亂世燈第八十四章:你,可願成魔?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四十七章:缺陷暴露第七十章:枯井第六十九章:入駐洛陽第七十六章:夜釋兵權第六十八章:諸侯不歡散第五十八章:反其道而行之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五十四章:潰不成軍!第十三章:前哨戰第七十一章:井中嬰屍第四十四章:一斧斬將,惡來顯威!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四十五章:破陣!第三十四章:你輸了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一百章:入虎豹營第十五章:軍令狀第八十八章:兄弟不和第九十四章:二人同往第九十六章:一劍斷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