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月來相照

周顯德二年夏五月,世宗柴榮下詔,廢天下無敕額之像,收鍾鈸鐸之類鑄錢,禁民親無侍養而爲僧尼及私自度。

佛教史上有所謂“三武一宗之厄”,指的是****歷史上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對當時興盛一時的佛教體系進行的剿滅或限制。歷史上曾生過多次反佛運動,其中有三次規模較大,而這三次當權的君主,碰巧諡號、廟號裡都有個“武”字,故合稱“三武滅佛”。

關於諸朝滅佛的原因,說起來不僅因爲佛教與道教“孰爲上”的宗教之爭,也不僅僅因爲佛教思想與傳統儒家禮儀相悖,其實反佛運動有更深層的政治、經濟原因。

比如身爲鮮卑族統治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北周武帝宇文,在他們的時代,漢人將鮮卑族視爲“胡”或“戎”,他們欲一統天下,統治具有高度文化傳統的漢族爲主要組成的整個華夏民族,用推崇儒學和道教來標榜自己,在思想上向漢文化靠攏是最好的辦法。佛教爲“舶來品”,北魏太武帝稱其爲“胡神”、“胡經”,以表明自己非“胡”;周武帝亦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故無心敬佛,也是爲了顯示對漢文化的認同,進而爭取民心

至於經濟原因則是寺院的惡性膨脹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比如唐代,本當艱苦修行、清靜無爲的和尚們坐擁大量地產,成爲大地主,富甲一方。《舊唐書》中形容當時情況爲“十分天下之財,而佛有七八。”

僧尼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所費極大,這些耗資。除了帝王的賜予,貴族、官僚、士人乃至一般民衆的資助,主要是通過寺院本身的土地經營、高利貸等世俗手段而實現,帝王權貴動輒將大好良田賞賜給寺院,且不說武則天、太平公主之流,連大詩人王維都曾有把自己的莊園捐贈給附近寺院的記錄,而寺院佔有大量生產資料卻能免役免賦,這對社會經濟、國家財政收入地惡劣影響可想而知。

寺院經濟惡性膨脹。丁口急劇流入佛門,其結果是,要耕田的時候沒有勞力、要打戰的時候沒有兵源,本應與世無爭的宗教組織。竟與世俗社會爭奪起資源和財富,甚至於與政權爭奪起對社會的控制權,作爲有雄心的統治,怎麼可能對這種狀況坐視不理呢。

榮哥頒佈限佛令就是基於經濟原因。他在社會窮困、民生凋敝的情況下,欲一統天下,自然要大力展生產,增加財政收入。寺院佔據大量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已嚴重影響到社會經濟的正常展,所以必須加以限制。

在他地限佛令上。他允許“有敕額寺院。一切仍舊”。對無敕額的寺院,部分予以保留;對欲出家的男女。有限制條件的允許剃度,這相對於“三武”bh:].榮哥已經是極爲溫和了,尤其比起北魏太武帝坑殺僧人的血腥手段,實在是宅心仁厚呢。他的限佛,並非趕盡殺絕,嚴格說起來是帶有整頓佛教的性質。

如同史上任何一次改變人民固有生活狀況地改革、政令一樣,限佛當然也會有反對意見,不過面對反對的聲音,他的回答很妙,他說,他聽聞佛說身體是妄見,而且主張以利民爲先。倘使佛的真身在,如果能造福世人救濟百姓,也會願意把自己地身體獻出來施捨衆人,何況這些銅像,佛又怎麼會吝惜呢!,這在古代/.重臣鄭仁誨去世,鄭仁誨是治世能臣,深得後周兩代君主倚重信任,榮哥去打北漢時就是讓他留守京城,對他地辭世,榮哥極是痛心惋惜,欲親自去鄭府吊,結果居然有大臣攔阻“歲道非便、不宜臨喪”,也就是說時令不好,不宜去弔喪,榮哥纔不理那套呢,照樣去哀悼了一場。

不過,這傢伙畢竟“狡猾”,行前先以桃茢做了秀,桃茢是指桃杖與掃帚,是古代常用的辟邪除穢的道具,貌似《周禮》、《禮記》上都有“使用說明”,因爲來了這麼一手,所以最後的結果是,他既做了自己想做地事,又得了循規蹈矩的古板人士們的盛讚,被認爲做事既合情又尊禮呢

微笑看他,這傢伙,道行又高了呀。

“冷麼?”他回我一個微笑,抖開大氅把我裹在懷裡。

“還好,沒那麼冷啦……剛纔不是喝了幾杯熱酒嘛,現在身上還很熱呢~”躲,不用這樣吧……

“過幾日,我要統軍南征……”

“啊?你要去打仗了?”停了閃躲,“是去打……李璟?”

他點頭,“李穀攻壽州不下,待我親自取之。”

“哦,什麼時候出?”

“本月初八。”

“去吧去吧……一路順風~早點回來~”

他的手臂略緊了一下,睨視着我,“無情地丫頭……可有甚麼話要對我講?”

“我不是說了?一路順風早點回來~”=|

“……”很無語的表情。

笑,難道要我裝出不放心的樣子,眼含淚花執手道聲“珍重”……不,珍重不夠,標準閨秀淑女地做法應該是表情柔弱語氣堅定地說一句“妾身將日夜爲君禱祝,祝君馬到成功~”那麼說未免太裝了……

五代十國時期,除了中原勢大,南方割據政權裡。實力最強地當數南唐和後蜀,尤其南唐,自烈祖李昪時,即以保境安民爲其基本國策,結好契丹,以牽制中原政權。江南地區戰事較少,相對太平,政府輕徭薄賦。勸課農桑,鼓勵商業,並且大力招攬北來士人,大量中原文人士大夫避亂南唐。使得南唐的經濟、文化、藝術蓬勃展,尤其文化藝術極盛,執一時之牛耳。至李璟時,雖是有奸臣弄權。但國家還沒到完全腐爛地時候,所以綜合國力還是要強於其他割據政權。

不過,儘管南唐和南方其他割據政權相比實力最強,但面對後周的征討

。嗯,雖說細節我記不清了,過程肯定也會有波折。但我記得最後的結果是。後周盡取南唐江北之地。大約有十幾個州郡,悉數被榮哥收歸囊中。南唐國土去了小半,打得中主李璟割地請和,自去帝號,倉皇遷都,且錢帛茶米貢了無數!對於這樣bh強勢的:_憂都裝不出來呢!

“南……呃,僞唐在江北有多少個州?”

“十四州六十縣……”他眼睛明亮,讚許地看着我,“又與我想到了一處……”

我笑,“我夜觀天象,這十四州最終都是你的。”

“只這十四州麼?”微笑,“此番震懾南方諸國,取他十四州也就是了,待我討伐了契丹,得了幽雲十六州之後……”一笑緘口。

討伐契丹啊……

我記得他好象是在徵遼地過程中……

心狠狠疼了一下。

輕輕靠在他身上,不想說話。

他身上特有的那種非蘭非麝的味道,似是某種沉着的木香,帶着他身體的熱度,透過衣襟氤氳在我冰涼的臉上。

他把大氅裹得更嚴些,笑問:“又想到甚麼了?”

大氅上帶着兩個人的體溫,緊緊把我包住,“沒什麼,”讓我如何開口……“嗯,就是忽然想起了李璟父子寫的那些幽怨小令,所以配合着幽怨一下……”

“李璟作地小令?”

“嗯,曲子詞,清麗婉約,很符合女性的口味……其實他們要是老老實實做個詞人也就是了,可惜選錯了職業……當然這也由不得他們,這兩人治國安邦實在是不在行,尤其李那廝本來就沒打算當皇帝,按說也是輪不到他的……”

“李?”

“啊……”無力垂頭,額角抵在他胸前,一不留神又說走嘴了……自唐朝起,皇子們就流行即位後改名,李,當時是後漢年間。郭威大叔還沒稱帝,奉旨提兵去討伐,城破之日,她老公打算殺了全家再自盡,被她躲在帷幔後逃過一劫,李崇訓找不到她,只好自己死了

後漢士兵衝進李守貞地府第,只見滿地死人,而一華服女子端坐於堂上,毫無懼色,對衆人從容不迫道:“郭公與吾王父有舊,汝輩無犯我!”,衆人完全被她的氣勢震懾住,不敢輕舉妄動,趕緊稟報了郭威,郭威很欣賞她的沉穩勇敢,不僅送她去與父母團聚,還收她做了義女。

回孃家後她老媽覺得她夫家人都死了,只她一人獨脫兵刃之間,就建議她削爲尼,要是趕上沒主意的或受封建禮教毒害深地估計就順從了,但她很有主見,一句“死生有命,何必要自毀形!”就把她老媽頂回去了。史書上講,榮哥聽了這些事蹟,“益奇之”,後來後漢隱帝劉承祐誅殺郭威留在京城的全部親屬,榮哥的第一任夫人也未能倖免,於是榮哥就續娶她爲繼室,即位後冊封爲皇后。

“城破而能使亂兵不敢侵犯,這絕對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地!如果是我在那種情況下,如果我不會武功,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也就是那樣了,所以,我真的非常欣賞她!不過呢……”奸笑,“即便再怎麼欣賞,我也不可能和別地女人共同分享同一個男人,嘿嘿……”

他繃緊的身子鬆下來,輕笑搖頭,自嘲道:“早知你不是尋常女子,記得那年,你我在會仙樓吃酒,還遇到了先帝微服,回來時,你便如此說的,那時我就知道了……”

無聲微笑,知道就好。

他象是陷入沉思,目光只放在天盡處地星河彼岸,不再說話。

月華無垠,冰冷地灑落,在琉璃瓦屋頂上覆瞭如霜似雪地一層。

沉默半晌,他緩緩開口,低沉的聲音帶了些滯澀,象是因難以啓齒而遲疑吞吐,“自那日,聽你那般說了,我便刻意不去看你,可又時時想知道你在做什麼,過地可好……我從未想到,我,竟也會爲一個女人牽腸掛肚,廢寢忘餐……而後你突然離開京城,我知你心裡有別人,便想着不如放了你罷,讓你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也就是了,誰知……那日在河邊,我真想一走了之!可沒走出多遠又忍不住回去,我在林中,看你坐在岸上呆,日頭從半天一直滑入西山,你一動不動坐着,我就傻了一般站着陪你,而你、你竟然……待我拉你上來,我真想狠狠罵你一頓!卻又想把你捧在手裡好生安慰……”他一嘆,閉目覆住眼中複雜情愫,再睜開時,已是一片清明堅定,“當我把你抱在懷裡,我便下定了決心,無論怎樣,無論你心中有誰,我都要帶你走,我都要留你在身邊,疼惜你,護着你,不許任何人再欺負你

!”

……

忽然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是張開雙臂緊緊抱住他的腰,頭埋進那個寬厚的胸膛,緊閉着眼……

不想讓心頭的暖意化成熱流,打溼他胸前衣襟。

他更用力的回抱我,帶着要把我捏碎的力度。這一次,我不想掙扎,也不想躲避。

不知過了多久,忽地額角上落了一點柔軟的溫熱,我只略動了下頭,不願離開這份溫暖安心,然後就覺得懷抱的那個身軀動了動,一隻手輕輕擡起我的下巴,我驚詫張開眼,只見他的鳳目中是鋪天蓋地的洶涌深情,而他的脣,正向我的俯落下來……

悚然一驚!

我的身體先於思維作出了反應!當我結結巴巴的開口時,我的手指已抵在他灼熱的脣上,“榮哥哥!你、你、你……那個……嗯……你想不想知道一個小秘密?!關於我和你的!!”

註釋:

“吾聞佛說以身爲妄,而以利人爲急。使其真身尚在,芶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有所惜哉。”

(2《新五代史》:字重光,初名從嘉,景第六子也。

(3李守貞(=五代時後晉大臣。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位洛陽市東北、黃河北岸)人。宗石敬塘即位,拜客省使,升宣徽使。出帝石重貴時,以義成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都虞侯隨出帝平叛,因功拜同平章事,後任兵馬都監,而與杜重威同時降契丹,又爲天平軍節度使。後漢高祖劉知遠時,復仕後漢,爲河中(今山西省晉南隅永濟縣,位城縣西北)節度使。劉承佑時,與趙思、王景崇反叛,據潼關(今陝西省潼關]::樞密使郭威討之,他兵敗**。

第24章 錦帳凝寒覺春淺第6章 勸伊好向紅窗醉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8章 芳心猶卷怯春寒第26章 吹角鳴弦開玉壺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3章 輕寒休近柳梢旁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16章 瀟瀟細雨聞孤館第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23章 萬點落花舟一葉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25章 魚沒浪痕圓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21章 小屏香靄碧山重第20章 雪晴雲淡日光寒第11章 海棠紅近綠闌干第2章 淨淘紅粒罯香飯第20章 卻話巴山夜雨時第25章 魚沒浪痕圓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3章 傅粉何郎不解愁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18章 清露泣香紅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29章 風引漏聲過枕上第31章 只應含恨向斜陽第13章 碧碗敲冰傾玉處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2章 淨淘紅粒罯香飯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23章 輕寒休近柳梢旁第25章 虜騎千重只似無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14章 有婦顏如雪第15章 春來微徑總堪行第1章 亂紅飛過鞦韆去第11章 要看銀山拍天浪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2章 折腰爭舞鬱金裙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1章 亂紅飛過鞦韆去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第5章 深秋簾幕千家雨第13章 藕疊盤冰翠嚼寒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31章 萬里煙塵一劍掃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35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21章 凝雲飛處洞天開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21章 萬里悲秋常做客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第16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24章 私語口脂香第23章 素手掬青靄第13章 月明如練天如水第12章 兔毫花淪小龍團第23章 輕寒休近柳梢旁第6章 水殿風來暗香滿第4章 萸房暗綻紅珠朵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8章 驚起醉怡容第32章 長河無限舊雲濤第19章 遠芳侵古道第32章 長河無限舊雲濤第15章 莫使金樽空對月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24章 私語口脂香第9章 攬之不盈手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11章 海棠紅近綠闌干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5章 深秋簾幕千家雨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9章 攬之不盈手第3章 白鳥驚飛,菰蒲葉亂第6章 勸伊好向紅窗醉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24章 錦帳凝寒覺春淺第7章 手挼梅蕊打肩頭第21章 凝雲飛處洞天開第3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
第24章 錦帳凝寒覺春淺第6章 勸伊好向紅窗醉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8章 芳心猶卷怯春寒第26章 吹角鳴弦開玉壺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3章 輕寒休近柳梢旁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16章 瀟瀟細雨聞孤館第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23章 萬點落花舟一葉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25章 魚沒浪痕圓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21章 小屏香靄碧山重第20章 雪晴雲淡日光寒第11章 海棠紅近綠闌干第2章 淨淘紅粒罯香飯第20章 卻話巴山夜雨時第25章 魚沒浪痕圓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3章 傅粉何郎不解愁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18章 清露泣香紅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29章 風引漏聲過枕上第31章 只應含恨向斜陽第13章 碧碗敲冰傾玉處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2章 淨淘紅粒罯香飯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23章 輕寒休近柳梢旁第25章 虜騎千重只似無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14章 有婦顏如雪第15章 春來微徑總堪行第1章 亂紅飛過鞦韆去第11章 要看銀山拍天浪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2章 折腰爭舞鬱金裙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1章 亂紅飛過鞦韆去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第5章 深秋簾幕千家雨第13章 藕疊盤冰翠嚼寒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31章 萬里煙塵一劍掃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35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21章 凝雲飛處洞天開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21章 萬里悲秋常做客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第16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24章 私語口脂香第23章 素手掬青靄第13章 月明如練天如水第12章 兔毫花淪小龍團第23章 輕寒休近柳梢旁第6章 水殿風來暗香滿第4章 萸房暗綻紅珠朵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8章 驚起醉怡容第32章 長河無限舊雲濤第19章 遠芳侵古道第32章 長河無限舊雲濤第15章 莫使金樽空對月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24章 私語口脂香第9章 攬之不盈手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11章 海棠紅近綠闌干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5章 深秋簾幕千家雨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9章 攬之不盈手第3章 白鳥驚飛,菰蒲葉亂第6章 勸伊好向紅窗醉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24章 錦帳凝寒覺春淺第7章 手挼梅蕊打肩頭第21章 凝雲飛處洞天開第3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