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

“在後世的國際交往當中,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不僅僅是GDP,同時還有糧食產量的問題,也就是偉人說過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糧食作爲一個國家的命脈,不能被他人掌握在手裡,這是血的教訓,比如愛爾蘭、阿根廷、巴西、烏克蘭。”

“這些在我們後世都是產糧大區,可他們本國的農業卻被國外操縱,產的糧食絕大多數都用於出口,反而導致本國的糧食短缺,經濟衰退,這就是命脈被別人把握的下場。”

“我們懂得這些道理,是曾經血與淚的教訓。知道餓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所以才努力發展農業,又有大量像袁老那樣的農業科研人員付出,才讓我們端住了飯碗。”

“很可惜的是西夏和遼國還沒有懂這些道理,大量的國家開支都用於軍費。而且隨着國防花銷越來越大,就越需要扶持商業以維持他們的軍工產業發展。”

“根據我的調查,他們國內的農業和畜牧業人口顯著下降。西夏那邊當西域二道販子的商人居多,遼國那邊也更熱衷於手工業和資源輸出行業。”

“相比於辛辛苦苦種地,去東北挖顆野人蔘,逮點野貨把皮毛賣到大宋來,或者在邊境從事貿易,收益遠遠大於耕作。”

“而這樣的情況已經維持了七八年之久,整個西夏與遼國的經濟和農業都嚴重依賴大宋。被我們用糧食從他們那裡換來銅礦,再鑄造成銅幣,去他們那裡買其它的資源。”

“說起來真是諷刺,以前嘲笑黴帝印鈔收割全世界韭菜。現在大宋也變成印鈔機收割全世界韭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感覺,真TM的爽。”

政制院會議室內,關於討論這一次西夏遼國忽然對大宋盟友出兵的議題上,趙駿侃侃而談,笑容滿面。

以前其實有些人不理解,爲什麼要把完整火藥配方賣給遼國,爲什麼要支持大宋商人從日本買入硫磺之後,再中途轉運賣到遼國去。

可他們不會想想,西夏和遼國全都大力發展火器去了,國內的民生怎麼辦?經濟和農業發展怎麼辦?毛熊老大哥的例子就擺在前面,這麼粗淺的道理難道還讓人想不明白?

不止是糧食和經濟,一旦大宋真正開始下死手,徹底封鎖邊境,斷絕互市,那麼海上貿易也將結束,火藥的原材料瞬間就被中斷,想想二戰時期小鬼子結局就該知道,工業原材料被斷絕是什麼下場。

所以趙駿早早地下了一步大棋,一步能夠死死扼住西夏與遼國喉嚨的神之一手。

“仔細想想,我記得漢龍說過,歷史上咱們與西夏交戰,斷絕了他們的互市,差點讓西夏國內陷入崩潰,莫非那個時候你就想到了這個?”

范仲淹睜大了眼睛。

“嗯。”

趙駿點點頭道:“大宋立國之後,只跟遼國發生兩次大規模衝突,但因爲戰敗了而一直無法取消互市。並且遼國盤子大,即便是取消互市,一定程度上能夠自給自足,你們當然想不到這一點。”

“後來雖然宋夏戰爭打了幾年,取消互市後把西夏國內弄得一團亂麻,可尷尬的是大宋又打輸了,給人家賠了歲幣,硬生生給西夏續了一波命,那就更讓人無語。”

“所以我乾脆將計就計,知道未來始終還是會滅亡西夏和遼國,那就來一波經濟和政治戰,讓遼國和西夏掉入我們的陷阱不可自拔。”

說到這裡,他忽然笑了起來,環顧四周道:“你們還不知道,這個時候燕雲的漢人,都在想要認祖歸宗了吧。”

“還有這回事嗎?”

晏殊驚訝道:“不是說燕雲漢人都厭惡大宋?”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趙駿指了指地圖上的高麗道:“後世高麗被一分爲二,北面叫朝鮮,南面叫韓國。由於二十世紀末,黴帝成爲全球唯一霸主,在它的打壓與扶持下,朝鮮和韓國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朝鮮較爲貧困,韓國卻非常富裕,最後邁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於是在那之後,就有大批朝鮮人逃入韓國,卻幾乎少有韓國人跑到朝鮮去,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用腳指頭想都明白,那必然是韓國的生活更好。”

衆人笑了笑,自是不言而喻。

“是的。”

趙駿點點頭:“同一個民族被分開之後,自然有對比之心。以前大宋苛捐雜稅嚴重,遼國漢人肯定不想回來成爲大宋漢人被壓迫的對象。但現在大宋發展好了,大宋境內的漢人富裕了,遼國境內的漢人自然就想回來。”

“人都逐利呀。”

李迪感嘆了一句。

“這很正常,也不能指責他們動機不純。畢竟無條件愛國的都是有崇高理想的人,願意拋頭顱灑熱血爲國家奮鬥的人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那樣的覺悟。”

趙駿笑了笑道:“或許換到你我在那個位置,看到大宋現在賦稅低,百姓生活好,也想要回來不是嗎?”

“嗯,既然他們想回家,那作爲同胞,我們自然是要歡迎的。”

李迪迅速調整好了心態,笑着說道。

這番政治話術,頓時引得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露出會心一笑。

雖然都知道燕雲漢人想回來是因爲自身利益,但大家總歸要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以漢人的身份重新迴歸母國,不正是最好的理由嗎?

“嗯,好了,這件事情的具體分析我也說了,大家也討論了,西夏人、遼國人想做什麼,現在大抵也都已經明白。”

趙駿說道:“他們是想進攻我們的盟友,主動挑起戰事,從而讓我們下場參戰。我們下場的話,就勢必可能會進攻他們的本土,或者去盟友地盤打仗,從而露出破綻,讓他們有可趁之機。”

“唔。”

衆人都微微點頭表示同意,這是政制院衆人都認可的事情。

作爲大宋最高決策機構,能夠坐在這裡的哪個不是從官場底層一路殺上來的精英?

政治智慧和手段都不會缺失。

何況他們現在還開了全圖,把一張完整的周邊國家地圖擺在他們面前。

這樣通過各種思考,迅速判斷出遼國和西夏的處境。

那麼在替換到敵人視角的情況下,這種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以及引蛇出洞的戰略,就已經是最優解了。

遼國和西夏把大宋的主力部隊引入青塘和高麗,剩下就是兩種選擇。

一種是大宋出兵遼夏腹地,他們打防守戰。第二種自然是大宋繼續苟着,只支援盟友不出兵。

“那是否意味着只要我們不主動進攻西夏和遼國本土,他們就拿我們沒辦法?”

晏殊問道。

“是這樣,但我不是說了嗎?他們既然敢來挑釁,就得留下一塊肉。”

趙駿摁住地圖道:“西夏那邊我看中的是青塘與卓囉和南,那就算李元昊運氣好,我讓韓琦主要以打下這兩片地方爲主。遼國可就不會那麼幸運了,我得打到他本土去。”

“燕雲十六州?”

衆人眼睛一亮。“嗯。”

趙駿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道:“我打算海軍一部分運送士兵前往高麗,幫高麗抵禦遼國。另外一部分從渤海灣進攻,配合陸軍,閃電奇襲燕雲,務必要讓遼國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樣嗎?”

蔡齊皺眉道:“漢龍以前不是說過,將來大宋要吞併高麗、日本以及周邊國家,成爲東亞一極,那爲何不趁着這個機會?”

“但我也說過,這是個很長遠的計劃,我這一代大概做不到,可能要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趙駿擺擺手道:“所以就目前的處境,大宋還需要這些盟友。不是我要做道德標杆,本來國家利益至上,政客需要用厚顏無恥的手段巧取豪奪。畢竟泱泱華夏那麼大的土地可不是靠禮儀廉恥換來的,而是靠真刀真槍打下來的。”

“可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明白,西方能夠通過血腥掠奪靠的是武力,是封建社會對原始社會的壓制。同樣是封建社會,明朝時期的西方殖民者就拿大明一點辦法都沒有,甚至在明末被我們一個海盜給吊打。”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考慮到的是,大宋目前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級階段,連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沒有,以現有的能力,是沒辦法對遼國、西夏、高麗、日本這些國家採取殖民掠奪手段,也沒有辦法佔領那麼大的土地。”

“蒙古的地盤夠大吧,可最後他們也被迫分爲四個汗國,而且起義不斷,沒過多久各個汗國就陸續被推翻。我們也一樣,大唐滅亡的只是高句麗,可最後他們還是形成了今天的高麗,國家籠罩了整個朝鮮半島。”

“所以文明僅僅依靠征服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強大的武力以及文化滲透。讓東亞各國的百姓和民衆認同我們的思想和文化,才能在攻佔他們的國家之後,把他們變成我們的子民。”

“否則就像前些年遼國進攻高麗,哪怕攻佔了他們的國都,可他們的國王和大臣在外面帶領百姓打游擊,卻還是能夠把遼國擊退,最終復國一樣。”

“歸根到底,想要徹底融合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沒有一些人想的那麼簡單。”

“民族主義一旦覺醒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日本在二戰前奴役了朝鮮長達三十多年,試圖從文化、語言、思想上滅亡朝鮮,可最後成功了嗎?”

“我們在做的事情說難聽點是在亡人家的國,滅人家的種。把所謂的其它國家民族,如朝鮮族、蒙古族、女真族、渤海族、契丹族、党項族、吐蕃族等等,變成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而趁着這個時代還沒有民族主義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影響其他民族,讓這些民族被我們包容、同化。最終慢慢讓他們認同我們,成爲我們。”

“而不是與我們敵對,反抗,就像二戰後全世界鬧獨立一樣,最終雙方弄成一個魚死網破的地步。”

“現在。”

“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可勁地往國外賣儒家書籍的緣故了吧。”

趙駿環顧四周,露出陰謀得逞的笑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而其中最厲害的就屬於包容。

大唐時期,外國人以成爲大唐子民爲榮。

很多高句麗、日本人都潤到大唐來,想要獲得大唐的戶口。

甚至在後世人都瞧不起的帶宋,都有日本人爲了搞到漢人血統,而弄出一個“度種”計劃。

由此可見儒家文化的同化能力有多強。

衆人一時間瞭然。

很多對於趙駿一些操作不太理解的人,也頓時有了明悟。

“原來漢龍自始至終,在下一盤大棋啊。”

“這樣想來,東亞一極戰略,果然是一個宏偉而又漫長的計劃啊。”

“漢龍目光之長遠,非我等能考慮得到的。”

衆人一時稱讚。

因爲他們覺得仔細想想,趙駿的計劃還挺靠譜。

以前更多的是覺得雲裡霧裡,覺得大宋真的能擁有如此廣闊的地盤嗎?

現在看來,似乎這一切並非不能實現。

“好了,接下來說正題吧。”

趙駿輕輕敲擊了桌面道:“還是那句話,既然遼國和西夏主動送地盤來,那我們也沒有理由不收。這是我的計劃,兵分兩路,一路馳援高麗,一路圍攻燕雲,你們的意見呢?”

衆人都看向范仲淹,這裡論起打仗,還是他更有經驗。

“我沒意見,以我大宋如今的國力,想要做到這一點倒是不難,哪怕與遼國和西夏同時開戰。”

范仲淹微微點頭道:“何況既然漢龍是提出戰略任務的人,那麼我們也該無條件信任,而接下來我們就得爲達成奪回燕雲做戰術規劃了。”

“既然如此,那老範,你和狄青走一趟吧。”

趙駿說道:“能不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就看伱的能力了,別讓我和官家失望。”

“嗯。”

范仲淹點點頭沒有推辭。

對付一個小小的西夏,韓琦足夠了。

但遼國這邊的話,還是得靠他。

畢竟遼國的國力跟西夏還是不可同日而語,需要一個主心骨。

所以趙駿拍板,讓他出馬。

或者說,這件事其實也沒有別人能做到了。

一來在軍隊威望不夠,起不到范仲淹那種讓所有人無條件信服的效果。

二來范仲淹雖然真實能力不一定特別強,可他的判斷力還是不差,至少也是個中上級別的統帥。

再加上有狄青衝鋒陷陣,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要是老範這還不能搞定,那就乾脆找塊豆腐自己給自己撞死算了。

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59章 三易回河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2章 嫌棄大宋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77章 出宮,刺青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79章 洪水洶涌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318章 李朝覆滅133.第133章 報紙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377章 棄子攻殺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09.第206章 決堤了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85章 決戰前夕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3章 帝王之術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
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59章 三易回河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2章 嫌棄大宋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77章 出宮,刺青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79章 洪水洶涌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318章 李朝覆滅133.第133章 報紙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377章 棄子攻殺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09.第206章 決堤了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85章 決戰前夕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3章 帝王之術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