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

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

九月底,政制院內,趙駿正在桌案上看着公文。

統計司已經建成了。

現在天下閒官散官多的是,想抽調人手還是簡單。

政制院發下了最高文件指示,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必須在年底前把所有數據交給統計司。

並且統計司要求調查各部門數據的時候,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拖延、妨礙,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必定嚴懲不貸。

新上任的統計司知司便是那位吳育,此人雖然才三十三歲,但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史料記載他“少奇穎博學,中進士”,而且又考了制科。

宋代的制科含金量以賢良方正科最高,堪比進士。而科舉當中最高含金量是先中進士,再考中賢良方正科。《宋史》說: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蘇軾而已。

所以由於他既是進士出身,又考了制科,含金量蹭蹭漲,升官速度也很快。

歷任大理寺評事、大理寺寺丞、地方縣令、湖州通判等,現在是從五品太常禮院,歷史上四十歲就是樞密副使,四十一歲爲參知政事,可以說能力極爲出衆。

如今只是擔任太常禮院這樣的閒散官職,便是當初在河南擔任襄城知縣時,被當時的御史劉元瑜誣陷,這纔沒有上位。

否則以他在地方上出色的政績,就絕對不是去太常寺這樣沒實權的部門,而是三司衙門。

原本吳育是沒資格上朝的,但八月不是科舉嗎?

十月份就要出成績,所以最近太常寺以及禮部負責科舉的官員都要上朝彙報情況。

趙駿在朝上雖然被吳育反對,但他看官員名單和資料,看中了對方的政績以及比較剛直嚴肅的性格,就調到了統計司來。

這種人在統計司,才能夠把數據統計好,讓趙駿把目前大宋的情況摸清楚。

此時趙駿正在看三司戶部送上來的數據。

戶部有左右二曹,左曹設戶口案、稅賦案、農田案、檢法案、知雜案;右曹設有常平案、免役案、坑場案、檢法案、知雜案。

也就是左曹主管人口、賦稅、田地、司法、雜務。右曹管倉儲、賑災、徭役、市場、司法、雜務等等。

這意味着人口和土地目前都是晏殊所在的戶部管,所以資料送上來的也最快最全。

只是他看的數據卻是真宗天禧五年的數據,十多年前的東西了。

記載戶口是一千零二十九萬六千五百六十五戶,壯年男丁有兩千六百二十零五千四百四十一人,其餘老幼婦孺加起來,總人口超過六千萬。

如今十多年過去,想來人口可能已經到了七千萬,難怪到了宋徽宗時期,宋朝的人口就已經到了1.1億,增長速度非常快。

然而看到土地統計就讓人頭大,十多年前統計失地流民達到了三百多萬戶,也就是接近30%的人口沒有土地。

歷史上這一數字到王安石變法時期,經過他的統計達到了35%以上,可見土地兼併多嚴重。

一千多萬人口要麼流入城市進行手工製造業,要麼造反,最終被納入廂軍和禁軍體系,造成了北宋嚴重的冗兵問題。

也難怪宋朝手工業以及商業發達,這麼多人口從事這個行業,又怎麼可能不發達得起來呢?

看着這些數據,趙駿臉色不太好看。

旁邊呂夷簡見到他面色不對,問道:“怎麼了?”

“土地兼併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嚴重,難怪王安石要變法,一千多萬人,接近兩千萬人沒有土地,貧富差距這麼大,這是一顆定時炸彈。”

趙駿搖搖頭。

其餘人就湊了過來,范仲淹上午在政制院當政,便馬上接茬道:“那是不是慶曆新政的同時還得王安石變法?”

呂夷簡和王曾等人就瞪了他一眼,開玩笑,一個慶曆新政就鬧得夠嗆了,再來個王安石變法?

你老範是要把大宋折騰死是吧。

“我在想一個問題。”

趙駿撓撓頭,面露難色。

“什麼問題?”

王曾問。

趙駿沉吟道:“現在的問題是,北宋是有能力進行資本萌芽,從而催生出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其實需要土地兼併來解放更多的勞動力,進廠提高生產力。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礦產以及紡織業,飛梭、珍妮紡紗機和蒸汽機原理我都懂,高中歷史上的東西。”

“紡紗用的原料是羊毛或者棉花,我們國家綿羊歷史悠久,棉花從南北朝就傳入。在宋末元初,棉花大量傳入內地;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棉花。所以紡織業不是什麼問題。”

“而礦產資源的話,將來把煤礦和鐵礦之間修築運河,建立工業城市,先用蒸汽機做採礦工具,再慢慢用於工廠,建造蒸汽機器、車牀之類,慢慢發展到蒸汽機時代,相信在五十年內能夠達成。”

“但這些東西的開展前提是先擊敗遼國和西夏,奠定基礎,然後在五十年內將這些東西鋪開。再用剩下的五十年輻射到整個東亞地區,完成我最開始設想的東亞一極的霸主地位。”

“也就是說,現在人力資源不缺。但工業革命至少得幾十年後才能完成,目前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人口。要是不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大量百姓生活會很艱難。”

“要是解決了土地兼併問題,那麼幾十年後又需要那麼多勞動力。說不好我們纔剛解決土地兼併,就迎來工業革命,那就本末倒置了呀。”

說完之後,趙駿就覺得頭更痛了。

解決土地兼併吧。

你幾十年後要進行工業革命,正需要大量勞動力。

不解決土地兼併吧。

現在又有大量失地流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又怎麼能坐視不理?

所以他發現現在的情況居然很尷尬。

“那就暫時不解決。”

呂夷簡說道:“你不是說過嗎?大宋即便不解決這些問題,還有九十年國祚,說明未來即便土地兼併問題得不到解決,至少不會影響國家大體形勢。” 趙駿瞥了他一眼道:“所以百姓生活困難,貧民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是問題,伱覺得你很光榮?”

呂夷簡被這麼一懟,沒好氣道:“老夫那不是爲了以後工業革命嗎?”

“那也是未來的事情,眼下的問題必須要解決。”

范仲淹跟趙駿站在一邊,堅定道:“每一個時期有每一個時期的問題,遠見很重要,但當下同樣重要。不能因爲長遠,而放棄了現在。”

“是了!”

趙駿被他提醒,便頓時醒悟過來,認真說道:“我既然是爲了漢人百姓,就不能改初心。以後遇到問題再解決就是,而且將來興許已經找到了更多高產農作物,或者利用東南亞解決了糧食問題,只要糧食足夠,工業革命就更容易吸引勞動人口。”

呂夷簡與王曾王隨等人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但這也沒什麼辦法。

他們既然選擇了妥協,就與趙駿站在了同一條船上,不能和他違背以及對抗下去。

否則要是繼續擔任着保守利益集團的角色,官家難保會因爲大宋滅亡的危機而對士大夫階級痛下殺手,所以有的時候爲了保存他們自己的利益,該退讓還是退讓。

又聊了一些別的事情,翻閱了資料,到下午時分,皇城司新任指揮使周辛急匆匆過來,周辛原本是個押班,擔任趙駿護院,但因爲皇城司禁軍指揮使被腐蝕嚴重,處理了六個,急缺中層軍官,就把周辛提了上來,成爲得力助手。

他來到趙駿身邊,低聲說道:“知司,二百餘名犯人已經全部處決,百姓拍手稱快,甚至現成竟藏有數十名黑惡社團人員,被百姓們檢舉,當場擒拿抓獲,還抓到了一個無憂洞分會的會長,叫李三郎。”

“嗯。”

趙駿點點頭道:“做得很好,讓下面的人好好招呼一下這廝,繼續深挖,務必要把那些人從地面上剪除乾淨。”

“我們還從李三郎的住處抓到了數名犯人,此人的後院連着西汴河,有條暗渠可以下去。”

“先把入口封鎖起來。”

“是。”

周辛應了一聲,隨後離去。

趙駿眯起眼睛。

無憂洞和鬼樊樓的總部其實他已經知道在哪了。

但他沒有貿然派人下去。

一是下面危機四伏,人家熟悉地形,到處都有埋伏。

二來即便衝殺下去,不惜一切代價搗毀對方的總部,只要沒把所有人抓住,都不能徹底摧毀。

因爲下面的通道實在太多了。

光入口就有上百個,分佈於汴梁各個河渠,甚至還有很多私人開挖的入口,進出通道不勝枚舉。

一旦強行闖入,人家作鳥獸散,或藏於地底深處,或從隱蔽出口跑出汴梁,官府又不可能常年派軍隊駐紮在下面,等風聲一過,又繼續回來。

所以至少現在徹底清除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先把地面上的弄乾淨,尋找到所有的出入口,又讓臥底把內部環境摸清楚,繪製出清晰的輿圖,再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比如下雨漲洪,他們難以跑出的時候,把找到的出入口全部堵住,最後學關羽乘船猛攻,才能徹底解決禍患。

現在汴梁百姓的怒已經被勾了起來,接下來只要等繼續發酵,頭一版的報紙估計也快出爐,他打算親自撰寫文章,以無憂洞、鬼樊樓以及其餘黑幫在地面上的覆滅爲主要新聞,讓報紙在汴梁一炮而紅!

“知院!”

便在這個時候,外面又有政制院的官員過來,手裡還抱着一大堆公文。

看到這一幕,趙駿放下手中的文件說道:“什麼事。”

“這是三司鹽鐵司的計數統疇。”

那官吏說着,後面還有十多名吏員,手裡都抱着大堆文件。

趙駿皺眉道:“怎麼這麼多?不是讓他們統計嗎?”

那官員說道:“鹽鐵司說他們人手不足,目前正爲西北軍事打造軍器,且茶法改制,鐵鹽亦多生變故,因而只能讓我們自行計數。”

“呵呵。”

趙駿冷笑了一聲道:“要是缺人,就直接上報到政制院,我給他們增派人手就是了。大宋別的都缺,就是不缺官,現在還有幾千上萬官員只有閒職沒有差遣。告訴他們,發回重新統計,限他們後天之內做好,不然他們整個鹽鐵司的人,都給我滾蛋!”

“是。”

這官員最近這段時間也見識到趙駿的雷厲風行,不敢怠慢,只好讓人抱着大量公文重新給鹽鐵司送了回去。

趙駿則看着官員離去的背影,眉頭緊皺起來。

什麼意思?

鹽鐵司這是要造反嗎?

他並沒有下達什麼政令,而是要求各個部門把分內的數據統計好。

這本身就不是什麼難以執行的任務,而是基本要求。

結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還推辭什麼年底事務繁忙,司里人手不足。

呵呵。

要是人手不足,沒關係。

那就換一批。

大宋缺錢缺一切,就是不缺官!

(本章完)

第47章 晏殊迴歸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347章 梟雄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章 趙禎老色皮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349章 青塘城破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81章 無憂洞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89章 大勢不可擋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16章 靖康恥第50章 拗相公
第47章 晏殊迴歸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347章 梟雄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章 趙禎老色皮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349章 青塘城破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81章 無憂洞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89章 大勢不可擋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16章 靖康恥第50章 拗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