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

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

在范仲淹等人商議事情的時候,下午酉時初,呂夷簡的轎子也緩緩出了東華門,向內城馬行街的方向而去。

世人都知呂家門第顯赫,從五代十國開始就世代高官,卻不知道他們除了顯赫以外,還十分的富有。

呂夷簡的伯父呂蒙正,是趙光義和趙恆兩朝宰相,爲官清廉,正直嚴謹,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典故的原型除了王安石以外,也有他的一份。

但就是這位大賢,早飯喜歡吃雞舌湯,每天要殺幾十上百隻雞。

雖然後來他得知後廚要浪費那麼多隻雞,就改掉了吃雞舌湯的習慣,但這足以證明呂家到底有多富。

而且這份富庶並非貪贓枉法的來,而是累世家業。如呂家在壽州祖地有田產無數,在壽州各地城池及汴梁也有大量的鋪面、產業等等,堪稱家財萬貫。

所以呂家並非像范仲淹這樣,只能在外城大觀巷買一座普通宅邸的寒門子弟出身的高官。而是憑藉家族底蘊,呂宅坐落在寸土寸金的馬行街上,離皇宮非常近。

馬行街可比大觀巷繁華得多,街西多爲住宅,街東商鋪雲集,多爲貨行藥鋪。街道長達數十餘里,街上遍佈鋪席商店,夾雜官員宅舍,車馬擁擠,其夜市比州橋又盛百倍。

除了繁華的街道以外,在沿街兩側還有大大小小的無數巷子。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瓦舍,俗稱瓦子、勾欄。一棟棟高樓連成一片,如大量四合院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弄堂般複雜的地形。

裡面妓院、茶樓、飯店、客棧、戲臺、雅苑、酒館等等應有盡有。特別是天聖年間,趙禎徹底取消宵禁,瓦舍和坊市就徹底繁榮熱鬧起來。

夜裡買醉、遊玩、宿館、嫖妓者不計其數,據說還有黑市,能夠在裡面買到很多外面見不到的東西,盛況當真是“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

呂夷簡的轎子在護衛奴僕的簇擁下,穿梭在人來人往的東華門外大街上,前面就是裡瓦子,就聽到外面僕人說道:“家君,宋相公的侍衛剛纔過來,說宋相公正在前面瓦子東樓等家君。”

“嗯。”

呂夷簡沉聲道:“知道了,過去吧。”

轎子繼續往前。

過了片刻到裡瓦子外,扭過身不再直走向馬行街去,而是進了裡瓦子。

瓦舍內是條筆直街道,左右兩側各類店鋪林立。

東樓是個大酒樓,能在內城開酒樓的人,向來都有大背景,據呂夷簡所知,後頭應該有將門的影子。

正因爲如此,在東樓會面才安全。

至少皇城司現在就是曹家控制着,現任皇城使曹修是曹皇后的堂兄,大抵也會給他呂夷簡和宋綬一個薄面,事後呈到官家面前,最多就是個呂相和宋相一起吃個便飯而已。

呂夷簡下了轎子,在東樓掌櫃的迎接下上了三樓,一樓和二樓都是大堂,正是飯點裡面擠滿了客人。三樓卻幽靜不少,走廊還焚着淡淡的扶南檀香。

掌櫃的很懂事,什麼也沒有問,一路恭敬地帶着呂夷簡到了最裡間,外面宋綬和呂夷簡的護衛奴僕把守,杜絕掉一切偷聽的可能。

“嘎吱”一聲推門房門,裡面還有一間屋子,掌櫃的識趣退開,呂夷簡撩開珠簾,看到裡屋宋綬正在給自己沏茶喝。

“坦夫公。”

看到呂夷簡進來,宋綬便起身指着旁邊椅子說道:“快請坐。”

“公垂。”

呂夷簡走過來,坐到椅子上,說道:“我們不是說好,儘量不要在私下見面嗎?”

宋綬也坐下,桌案上的飯菜是剛送來的,正熱乎,他舉起筷子,笑着說道:“難道當朝宰輔散值回家的路上一起吃個便飯都不行嗎?”

“呵呵,有什麼事說吧。”

呂夷簡看到桌案上都是自己喜歡吃的菜,心道了一句公垂有心了,便也舉起了筷子,想着下午忙碌公文忘了時間,腹中確實飢餓,乾脆在東樓隨便吃些,晚上回家就不吃飯了。

“能有什麼事,還不是最近朝政繁雜,心中有些苦悶。”

宋綬親自給呂夷簡倒了一杯酒。

茶雖好,但在談公事上,還是需要一兩杯清酒助興。

“上值時談公事,散值後總歸要清閒些。”

呂夷簡笑了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二人便有一句沒一句地聊了一會兒,等到兩三杯酒下了肚,才總算說到了正題。

宋綬夾了一筷子雞肉放在嘴裡咀嚼了一會兒,吞嚥下去後,略微遲疑,探頭到呂夷簡身邊,低聲道:“相公,不瞞您說,確實有些要事。”

“你說吧。”

呂夷簡大抵也明白他要說什麼。

宋綬就說道:“最近我們不見任何客人,子喬、子明他們憂心得很。”

他嘴裡說得子喬、子明其實就是夏竦賈昌朝等人,呂夷簡自己提拔的門生故吏現在多是中下級官員,高層勢力除了宋綬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以外,其他人跟他基本屬於利益同盟。

事實上宋綬跟他也不是完全上下級,更不是呂夷簡俯首帖耳的奴才,而是比政治結盟多一份恩情的盟友關係。

當初宋綬忤逆老妖婆劉娥,被降爲應天府尹,是呂夷簡在劉娥死後,擁護趙禎親政之時,向趙禎舉薦,才又回朝堂並得到重用成爲副相。

正因爲有這份恩情在,宋綬才一直力挺他。

不然的話,以如今大宋這體制,除非是獨相,否則呂夷簡做不到權傾朝野,讓所有呂黨的人都聽從他的命令。

只是現在呂夷簡畢竟是呂黨帶頭大哥,最近範黨鬧得很大,把他們中下層不少勢力拔除了不少。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呂夷簡又閉門謝客,每日除了進宮待到下午回來以外,也不跟任何人交談,令呂黨其他高層很是憂慮。

莫非官家真打算放任范仲淹等人對他們展開清洗不成?

“我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

呂夷簡放下手中的筷子,右手食指輕輕敲擊在桌案上,隨後沉聲道:“但你應該明白,現在什麼事情最重要。相比之下,縱使夏竦賈昌朝他們全被趕出朝堂,都不如此事嚴峻。”

宋綬明白他的意思,便皺眉道:“我自然清楚這個道理,可範希文此人就是牛脾氣,跟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屢次三番想致我們於死地。”

“官家當真是錯信了這人,範希文格局之低令人厭惡。本該衆志成城的時候,他卻一心一意挑起黨爭,實在是可惡。”

想到這些,呂夷簡不免動怒。

宋時就有格局這詞,而在呂夷簡心裡,范仲淹的格局實在是低,有趙駿這位在,他居然想地是利用趙駿搞黨爭,而不是在趙駿的幫助下富強國家,實在是讓他氣惱。

只是他也明白,或許在范仲淹心裡,自己又是另外一副模樣。

畢竟他呂夷簡這些年確實有些獨斷專橫,三相三參當中,王曾就多次因爲他獨攬大權而十分不滿,趙駿嘴中說明年也因此而罷相,便是這個緣由。

但這並不是他范仲淹屢次攻訐的理由。 因爲不管是呂夷簡還是范仲淹都很清楚,在如今大宋這個體制下,宰相權勢再大都不可能威脅得到皇權。范仲淹彈劾呂夷簡把持朝政禍亂朝綱,無非就是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說到底這場鬥法還是立場與利益之爭,一是呂黨把持高位,範黨多是青年才俊,想要上位必須把這羣老東西的金幣爆出來才行。

二是範黨人員基本上都是新政改革派,而范仲淹主打的就是改革冗官的問題。

呂黨多是世家豪門子弟,範黨打算掀起改革,處理掉冗官的問題,呂黨自然是橫在他們路上最大的攔路虎。所以范仲淹把矛頭指向呂夷簡,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立場之爭不可避免,但讓呂夷簡生氣的地方在於,范仲淹這廝居然巧妙地利用趙駿做黨爭的工具,讓他成爲了衆矢之的。

而且呂夷簡太被動了。

趙駿說過,范仲淹是未來慶曆新政的發起者,且慶曆新政是大宋目前處境下應該要走的正確道路,那麼在官家眼裡,范仲淹就成爲了治世良臣。

反倒是他呂夷簡變成了阻攔新政的罪魁禍首,那在官家心中,范仲淹的分量就大大增加,地位也節節攀升。

如此一來,只需要范仲淹仗着這個改革大臣的身份,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他可以不斷打壓呂黨,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說他們是保守的利益集團,就像後世影視、小說、電視劇裡塑造的那樣,把呂黨變成反派和姦臣的角色。

這讓呂夷簡怎麼搞?

反駁都不好反駁。

所以呂夷簡現在覺得很頭痛。

范仲淹不會善罷甘休,他只需要利用好自己改革先鋒的身份,遲早有一天會把自己拉下馬去。

宋綬說道:“若是由着範希文這麼鬧騰下去,恐怕對誰都不好。”

“范仲淹仗着自己被那位美言了幾句,已是沒有把任何都人放在眼裡,終日在那位面前編排我等是非。”

呂夷簡臉色難看,很不高興。

宋綬皺眉道:“若說相公門下有不少諫官和御史被清除,可其他人門下應該也有不少,動用諫臺力量,彈劾他的人相比不計其數,但現在若是強行動他,卻是動不了,官家那邊不可能鬆口。”

呂夷簡沉思了片刻,說道:“你有什麼辦法嗎?”

“額。”

宋綬一滯,隨即苦笑道:“若我有法,也不會來找相公了。”

“爲了官家,爲了大宋江山,我在得知范仲淹未來會對國家有用後,不想對他動手。”

呂夷簡摸了摸鬍鬚,眼睛微微眯起來,輕聲道:“但如果他還是不知進退,再不知收斂的話,我屆時會想辦法敲打敲打他。”

“哦?”

宋綬驚訝道:“莫非呂公有策?”

呂夷簡說道:“明面上的法子用不了,就只能用別的辦法,先看看吧,若範希文偃旗息鼓,那我便忍讓一番,若他還執意要爲難老夫,老夫也不得不用此下策。”

宋綬追問道:“還請呂公相告,我等也有個心裡準備。”

呂夷簡反問道:“伱知道這段時間爲何我斷絕了一切往來,謝絕訪客嗎?”

宋綬說道:“自然知道,不僅呂公,包括我,兩位王相公,盛相公和蔡相公他們,亦都是深居簡出。這次也是子喬他們託人求到府上,不然我也不會來找呂公。”

“呵呵。”

呂夷簡笑道:“可是我最近聽說,範希文府上熱鬧得很,那歐陽修、餘靖、蔡襄等人屢次在他府上聚會。”

宋綬睜大了眼睛,隨後說道:“呂公是擔心範希文?”

“他大抵是不會那麼蠢。”

呂夷簡搖搖頭:“但這種事誰能說得準呢?即便他沒有說出那位的名字和來歷,保不齊會透露點別的東西。若是汴梁流傳了一些事情,呵呵。”

“流傳出一些事情?”

宋綬納悶道:“什麼事?”

“有人告訴官家,趙元昊謀反。”

呂夷簡淡淡地道。

“趙元昊謀反?這事誰不知道.等會”

宋綬剛開始沒聽明白,稍微深思,頓時愕然起來,震驚地看着呂夷簡。

趙駿的事情,已經是大宋最高機密。送入宮中的老媽子和孩子們,他們都帶不出來,現在全都住在後苑裡。

即便是呂夷簡王曾等三相三參,一個個也都是深居簡出,連趙駿的名字都不敢提。

皇城司權力確實受到了一些限制,可這裡是汴梁,是皇城司勢力最大的地方,官家不可能不知道呂夷簡他們有多小心謹慎。

唯獨范仲淹那邊卻不斷搞聚會,三五成羣,吆五喝六,似乎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在府邸裡開趴體一樣。

縱使范仲淹什麼事都沒透露,可一旦汴梁城裡流傳出一些東西。

比如大宋官家已經知道了趙元昊有反意,是有人告訴他的這件事情。即便在汴梁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可在官家心裡,大抵會驚濤駭浪。

畢竟趙元昊早有反意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趙元昊曾經當着工部郎中楊告,禮賓副使朱允中的面揚言要立國。

此事若是流傳到民間去,估計造成不了多大轟動效果。

因爲這年頭真真假假的消息太多,從這些年來趙元昊之心路人皆知的態度,民間也不是沒有趙元昊要立國的消息。

所以事實上這件事情如果沒有趙駿的出現,大抵也就是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

可關鍵在於趙駿出現了。

這個節骨眼上趙元昊謀反的事情忽然鬧得沸沸揚揚,而且還點明瞭是有人告訴官家這件事,那傳到官家耳朵裡會怎麼想?

自然是會想到趙駿的消息被泄露出去了。

那麼是誰泄露出去的呢?

是深居簡出,幾乎從不與人交談會客的三相三參,還是經常一起聚會的范仲淹歐陽修等人?

宋綬一時驚詫,醒悟過來之後,豎起了大拇指。

“姜,還是老的辣。”

(本章完)

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47章 晏殊迴歸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60章 上架感言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33.第133章 報紙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80章 所見,所聞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21章 第一堂課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322章 雙刃劍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94章 決戰圈套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47章 梟雄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
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47章 晏殊迴歸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60章 上架感言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33.第133章 報紙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80章 所見,所聞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21章 第一堂課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322章 雙刃劍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94章 決戰圈套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47章 梟雄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